自从王翠萍来家里说了让林志成给林志欣找对象的事,林志成现在也开始关注起了未婚男青年。
可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屠宰场都是五大三粗的中年男人,别说年纪不合适了,就算年纪合适,就是这长相林志欣也看不上啊。
而且据林志成了解,最近城里有工作的单身男女青年都非常吃香,现在有了下乡指标之后,有些人实在找不到工作,就打起了身边单身且有工作的青年的主意。
毕竟虽然没有工作,但是只要结婚了,那也不用下乡了,就算是稍微有点缺陷的,现在人家都不嫌弃了,毕竟下乡太苦了。
这就导致林志成半个月了,也没有个信,王翠萍一直没有等到林志成的消息,上工的时候专门来问了一下李秋华。
休息的时候,王翠萍走到了李秋华身边问道:“秋华啊,上次我去你家让志成办的事怎么样了?”
李秋华知道林志成一直没遇到合适的,但是不好直接告诉王翠萍,于是说道:“娘,没听志成说起啊,可能是身边没有合适的吧。”
李秋华想了想还是劝道:“娘啊,要不你还是让媒婆多给小欣介绍几个吧,多见见总有合适的。”
王翠萍不领情:“你不知道那就算了,你和志成说,今晚上我去你家亲自问他,怎么也不把我的话当个事啊,这都多长时间了,连个消息都没有。”
说完就走了。
花婶这个时候凑到李秋华身边问道:“秋华啊,你婆婆来找你什么事啊?”
李秋华擦擦汗,回道:“没啥事,就是来问问小川上高中的事。”
李秋华转头问花婶:“花婶,最近那五个知青干活怎么样啊?”
一说起知青,花婶那可是有话说了,叹了口气:“唉,你是不知道啊,都是城里娇生惯养的娃,一点活都没干过,突然来下地干活,是什么都不知道。
可是让你叔说准了,那真是草和庄稼都分不清,稍微干一会就累了,干这一天也就挣三四个工分,要是一直这样的话,到了年底真是养活不了自己。”
李秋华安慰道:“别担心了,都是要慢慢适应,刚来肯定是不会干,再说了,他们都是城里人,家里肯定会给他们寄钱寄东西的,不用咱们担心。”
五个知青那边
正七倒八歪的找了个阴凉地休息呢。
三个男知青:冯光,李正明,刘方海。
两个女知青:郝素梅,方小英。
到了这个村子半个月,吃也吃不好,还有干不完的活,公分还挣不到,一个个和霜打了的茄子似的,都蔫了。
三个男知青情况还好一点,两个女知青真的是快脱了一层皮了,在大太阳底下,整个人都黑了好几个度,知道下乡苦,但是没有想到这么苦啊。
方小英实在是受不了,在村子里认识了会计的儿子林前进,一口一个前进哥地叫着,林前进有的时候会偷摸给方小英送个鸡蛋,帮她干点活。
郝素梅心里很看不起她的做法,但是嘴上也不会说什么,都是自己干,坚持靠自己。
三个男知青,冯光是最瘦弱的,也是公分挣的最少的,看到方小英的做法,都在恨自己不是个女的,可以找个男的帮自己干活。
但是,冯光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挣这两个公分肯定是不够自己吃的,家里也帮不上忙。
自己可以在村里找个条件好的村姑,到时候自己娶了她,不领结婚证,让她养自己不就好了,到时候自己回城谁又知道自己在村里结过婚呢,所以最近都在打听村里有没有合适的姑娘勾搭。
晚上,王翠萍果然来找林志成了,李秋华也告诉了林志成王翠萍今晚会来,让他做好准备。
林志成也早就准备好了,就实话实说,自己实在不是说媒的料啊,李秋华担心王翠萍生气,还特意准备了一块布料,给林志欣做身衣服,也算是自己做嫂子的一片心意了,找对象自己也是帮不上什么忙。
王翠萍进屋之后还没有开口,林志成就先开口了:“娘,我知道你来是问我什么,我身边打听遍了,实在是没有合适的。”
王翠萍一听林志成说没有,直接质问道:“你有没有上心找啊,这可是你妹妹的终身大事。”
林志成解释:“娘啊,你也知道我是在屠宰场上班,都是五大三粗的爷们,都早就结婚有孩子了。”
“那你就没有其他认识的人了吗?”
“我天天下了班就回家了,上哪里去认识别的人啊。”
王翠萍不说话了。
李秋华见状,把早就准备好的布拿了出来,安慰道:“娘,慢慢来不着急,最好的都在后面呢,你看,这个是我给小欣准备的布,这颜色,这碎花多好看啊,你拿回去给小欣做身衣服,相亲的时候还体面不是。”
王翠萍看着李秋华拿出来的布,摸了摸,粉红色的还带小碎花,看着很是喜人,要是做成衣服,肯定很适合林志欣。
看林志成这边是没有办法了,有块布也不错,对林志成说:“既然没有合适的,那就算了,但是,以后要是有合适的了,你得和我说啊。”
林志成见王翠萍没有强迫他继续找,笑着答应了:“放心,有合适的我肯定想着我妹子。”
最后王翠萍只能拿着布回家了,只希望林志欣看到这块布心情能好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