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星河矩阵 > 第十四章 天文知识(上)

星河矩阵 第十四章 天文知识(上)

作者:燕京徐成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21 14:57: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廖大伟把芯片放到电脑里,大屏幕上出现了广阔的宇宙星河动态视频。图像随着他的解说进行展现:“宇宙是天地万物,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充满物质的总称。宇宙是我们所能观测到的一切存在之物,从最微小的粒子到巨大的恒星,再到庞大的星系和星系团,都是宇宙的一部分,其中还包括我们看不见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一直以来,人类都在探索宇宙的起源,并且提出各种理论来试图解释。大爆炸理论证据主要来自连个方面:光谱红移现象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爱因斯坦起初也怀疑过,1929年,在哈勃的观测结果公布后不久,爱因斯坦公开承认自己之前的观点的观点有误,并放弃宇宙常数的个概念。大爆炸理论虽被广泛接受,但争议性很大;但它是基于我们观测上的事实,爱因斯坦不得不也败下阵来。郝秋岩刚才也说了,那是糊弄小孩子的。奇点的神秘之处在于,这样的一个点,似乎是凭空出现的,没有前因,没有来由,就像无中生有的神话。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可以转换不同的存在形式,但本质上是永久存在,永久不灭的。宇宙是普遍永恒的物质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从空间看无边无际,它没有边界,没有外形,也没有中心。

假设承认宇宙之外还有东西,就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本性;从时间看宇宙无始无终,它没有起源,没有年龄,也不会终结。假设承认宇宙有起源,就会导致创世说,实际上也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本性。在这里要说的是,唯物辩证法本身的提法就是个哲学上的悖论,所谓悖论是无法存在的事物。之所以说它是悖论,就是这种说法把物质孤立化,绝对化了,是无法构成存在的事物。

就像是只有左边没有右边,只有前面,没有后面,只有外面,没有里面......你不觉得这里面荒谬吗?辩证唯物主义的内涵,比如强调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并且,物质是不断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同时我们要用联系、发展和矛盾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可以认知的,人类的认知过程是螺旋上升的等等。那么,物质决定意识,比如说人死如灯灭。而社会现象是,人死了灯灭了没有?

唯物辩证主义,是基于我们所能眼见到世界,是基于我们狭隘的视觉认知;就如我们只见明不见暗,难道你看不到的它就不存在吗?看似有逻辑,实则漏洞百出。悖论这个观点,并不是我一个人认为。比如说,就拿在座的各位,有没有说我是个没有灵魂的人,没有吧。你承认自己是有灵魂的,那你拿出来给我看看,能不能拿出来?拿不出来嘛,所以说,不要恭维唯物主义,它对于我们生活是没有实际意义。当然了,我在大学课堂上不能这样讲,要保住我的饭碗。(大家跟着笑)

人们众目所及的都是具体的有限的事物,而宇宙指存在于无限的空间与时间之中,所有的事物,在有限中又包含着无限。通过科学的抽象逻辑证明,不能把无限看成是脱离有限而存在的东西。这就是说,直接感觉到的都是有限的事物是无限的,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这一堆话有点绕,意思就是说,在你信誓旦旦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大家缓一缓,有点跑题了。现在回到天文学上来,对于渺小的人类而言,夜空中的星星如永恒。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它就已存在。

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是我国天文学创作,它把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且其沿黄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

由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各七宿组成。上古时代我国古人在靠近黄道面的一带仰望星空,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成若干个区域,称之为二十八宿,又将这二十八宿按方位分为东、南、西、北四宫,每宫七宿,分别将各宫所属七宿连缀想象为一种动物,以为是“天之四灵,以正四方”。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曾广泛应用于古代的天文、宗教、文学及星占、星命、风水、择吉等等术数中。不同的领域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相关内容是非常庞杂。

有关二十八宿及四象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初。以文物考查的话,随县出土的战国时期曾侯乙墓漆箱,上面首次记录了完整的二十八宿的名称。史学界公认二十八宿最早用于天文,所以它在天文学史上的地位相当重要,一直以来也是中外学者感兴趣的话题。除天文之外它还可以可以划分当时的时节,也就是当成日历使用。

二十八星宿:

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萁

北方玄武七宿:斗午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昂毕嘴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一种星官体系,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形象和象征意义,代表着四季的变化和自然界的循环。这些星宿不仅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和形象。

在西方,人类的活动自古以来就与星星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通过观察夜空中闪耀的星星即可知晓收获期和雨期,或者循着星星的指引于茫茫大海之中航行。夜空中星星之间的奇妙排列也勾起了人们对其的幻想,他们热衷于以自己的方式将星星联系起来,并以各种动物和物体命名。它们后来被称之为“星座”。

伊恩·里德帕思在书中辑录了天文学界据以划分天空的88个连续星座,以及24个在历史上出现过又被废弃的星座,逐一介绍其名称、起源和演变、相关的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及绘图作品,还有它们所对应的中国古代星座。

书中最亮眼的当属107幅珍贵的古典星图,书中出现的几乎每个星座,都配有约翰·波德、约翰·弗拉姆斯蒂德等近代重要天文制图师精心绘制的星图,体现着人类以科学精神探索星空时迸发的浪漫想象。

许多星座都非常有趣,比如摩羯座。摩羯是有着山羊的头与前腿、鱼的尾巴的神兽,叫潘(Pan)。它非常顽皮,会趁人不备出来吓唬人,也是恐慌(panic)一词的来源。书中提到,亚历山大东征时期,“十二星宫”系统传入南亚及周边地区。后来古印度佛经中记录了这一系统,并随着西汉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中外对天上星星的标志与解读,表达了古人在黑暗混沌中创立秩序的渴望,也滋养了后世无数动人的文化文学艺术作品。

对于现代人来说,星空虽然依旧神秘浩瀚,但起码已经有了科学层面的认知。但对于古人来说,他们并不知道眼中距离极近的星星可能隔了许多亿光年的距离。他们只会以自己的朴素认知看待星星,在地球的不同角落仰望星空,构想世界的玄妙,将人类的生活乃至生死代入这浩瀚天空中。他们所运用的理性与想象力,直至今天仍然值得珍视。

1922年的第一届IAU大会商定了88个整理过后的星座的名称和缩写。在随后的1925年的第二届大会上,人们提出需要规范星座的边界,此提议在1928年第三届大会上获准通过。因此,IAU定义了88个星座,其中包括48个托勒密的星座,加上后来以南半球夜空为主创造的星座。第一届IAU大会使得长期以来混乱的星座规范起来,并对其进行了世界通用命名。

我们的银河系是一个棒旋星系,直径约为十六万光年,这意味着光以每秒三四万公里的速度飞行,穿越银河系整个银河系都需要十六万年,可以想象到银河系的庞大。而且在银河系中还包含约一千亿至四千亿颗恒星,我们的太阳系则是位于银河系边缘,一个叫做猎户臂的悬臂上。

大家看大屏幕上的指示,箭头所指向的就是太阳系,很渺小的嘞。它距离银河系中心约二点六万光年,在我们看来,银河系似乎庞大到不可思议,但如果将银河系放到宇宙的背景下,会发现他的庞大却显得不值一提,从宇宙的大角度视角来看,银河系其实是极为渺小的存在,仿佛是浩瀚海洋当中的一粒微尘,那么你知道银河系到底有多渺小吗?银河系虽然约有十六万光年,在事实上它不过是一个叫做本星系群的成员之一。

本星系群直径约为一千万光年,由五十多个星系组成,其中包括仙女星系和三角座星系等较大的成员。而本星系群又是位于一个更大的结构中,名为室女座超星系团,室女座超星系团直径约为1。1亿光年,包含一百多个星系群和星系团。更进一步,我们会发现室女座超星系团,也仅位于一个更大结构的一部分,这个结构被称为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它的直径达到五点二亿光年,其中超过了十万个星系,此时你或许觉得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已经大的不可思议,但事实上它也不过是可观测宇宙的一小部分。

目前人类已知的可观测宇宙直径,大约为九百三十亿光年,据估算其中最少约两万亿个星系,我们的银河系便是数万亿中的一个。现在我们能够意识到银河系到底有多渺小。它在宇宙种就如同一粒尘埃,而更让人绝望的是,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在银河系中甚至连一粒微尘都算不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