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四合院之1947我来了 > 第24章 黑暗

四合院之1947我来了 第24章 黑暗

作者:十点饭的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1 11:51:41 来源:小说旗

又是徒劳无功的一天,李天佑沮丧的坐在酒店餐厅的角落,把凉透的咖啡杯往桌上一撂,杯底磕在掉漆的铝制桌面上发出\"当啷\"一声,不由得一筹莫展。餐厅中央的留声机正沙沙地放着周璇的《夜上海》,一个穿夹克衫的外国人正在旁边卡座自斟自饮,空气中飘着哈德门香烟的焦香。

他昨天总结了自己去国党官方买办商行碰壁的经验教训,结论是自己的道德底线太高了。从后世太平盛世穿越而来的李天佑,作为最单纯的大学生群体的一员,在法律和道德的允许范围内做事是他的本能。

因此来天津想要靠倒卖美国倾销物资赚钱的李天佑第一反应就是找正规机构获得许可,通过官方渠道做正经生意。可他忘了这是什么时代,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对某些群体来说就是废纸一张。

“走正规路子”,现在这话说出来他自己都想笑。在北平开店的还能找商会开批条,可这天津港的码头,连海关的封条都是青帮盖的戳。昨天去法国桥边那家挂着\"美孚洋行\"牌子的商号,柜台后头戴金丝眼镜的买办连眼皮都没抬:“李老板,您要的五十箱午餐肉,得有宋先生亲笔批的条子。”

在北平,顺利开店还赚到了点小钱的错觉让他自认为已经融入了这个时代,虽然生活中黑的白的烦人了些,倒也不是不能应付。殊不知那是他走了狗屎运遇到了熟悉的剧情人物,确切知道谁可信谁不可信,才有了庇护和可靠的帮手。

最重要的是北平还是讲规矩的,您甭管合不合理愿不愿意,但只要守规矩,就不会有人太过为难。

天津,呵!

现在天津卫的生意经就三句话——黄金铺路,枪杆撑腰,良心喂狗。这里的底层泥腿子只有被剥削的命,往上爬?想都不要想!

二战后,美军根据《波茨坦公告》协助国民党政府接管华北地区,天津因战略地位重要成为美军主要驻地之一。自打1946年马歇尔调停失败后,美军从去年年底开始逐步撤出天津,预计这两个月就全部撤离了。

美军撤离的这段时间有大量的军用物资需要处理,美国二战之后过剩的工业品和农产品需要销售渠道,再加上美国有意通过低价倾销抢占甚至进一步垄断中国市场,天津卫聚集了海量通过“援助”和商业渠道大量涌入中国市场的美国货。

美金迷人眼呀!

四大家族的买办商行吃了大头,本地豪强和青帮赚的盆满钵满,**美军倒卖军需也满嘴流油,其他人想要插手,就得先脱一层皮。

三天前从北平坐火车来天津时,他还想着能在这港口分一杯羹。美国大兵要撤了,市面上到处是甩卖的军用罐头、汽油桶,连吉普车都能论斤称。可这天津卫的水,比永定河还浑。

黑市就放在明面上,大张旗鼓,根本没人查,谁拳头大,谁枪杆子硬,谁就是爷。

今天一天,经过心理建设放下道德负担的李天佑信心满满的跑遍了拍卖美军物资的天津港区仓库和美军营地,又去了国党官方销售物资的大沽路仓库,还跑了一趟青帮控制的老城厢和海河码头一带的黑市,幻想着自己利用空间能力收他个满坑满谷,一辈子吃用不尽。

他先奔了美军营地。隔着铁丝网望见空地上堆成小山的木箱,绿漆皮上\"US ARmY\"的字样被露水洗得发亮。穿卡其布军装的白人士兵正把整箱的骆驼牌香烟往吉普车上搬,有个美国大兵叼着烟蒂冲他吼:“黄皮猴子滚远点!”

转去大沽路仓库时正撞上拍卖会。铁皮棚子底下乌泱泱挤满了人,穿长衫的商贾和裹绸缎的姨太太们举着号牌,台上戴圆框眼镜的拍卖官敲着木槌:“第十一标——五十加仑汽油桶,起价二十个袁大头!”李天佑刚摸出银元,就被斜刺里冲出来的中山装男人按住手腕:“小兄弟,这场的货早被孔家二少爷包圆了。”

晌午跑到老城厢,刚在煎饼摊前站定,就听见身后\"噗嗤\"一声。两个青皮混混在馄饨摊前对峙,年纪小的那个突然抽出攮子照自己大腿就是一刀,血点子溅到滚开的汤锅里滋滋作响。摊主眼皮都不抬,舀起飘着血沫的馄饨汤照常招呼客人。

等到日头西斜摸到海河码头,咸腥的风里混着煤烟味。青帮控制的六号码头上,穿黑拷绸的汉子们正从舢板往下卸货,木箱上美国红十字会的标志还没撕干净。李天佑刚往前凑了半步,后腰就被硬物顶住,脑后传来拉枪栓的响动:“小白脸,杜老板的货也敢惦记?”

暮色四合时,李天佑瘫坐在法租界教堂台阶上。长衫后襟不知什么时候被铁丝网勾破了,怀表链子断了一截,表盘玻璃裂成蛛网。

找个没人的地方换了身衣服,好歹不那么狼狈的李天佑只好颓然的回了利顺德大酒店。心里想着怕是这回只能上海里捞些海产回去交差了,也不知道出海的船好不好租。

外头街上突然传来刺耳的刹车声。透过落地玻璃窗,两辆美式吉普歪歪扭扭停在路边,几个喝得满脸通红的美国大兵搂着穿旗袍的舞女钻出来,军装敞着怀露出胸毛。街角蹲着的黄包车夫们立刻缩着脖子往暗处躲,有个腿脚慢的被大兵踹了一脚,竹编车篷\"咣当\"砸在柏油路上。

李天佑攥紧了拳头。他想起今天白天在大沽路见到的场景:成箱的青霉素堆在露天仓库,雨水把包装盒泡得发胀。穿中山装的官员和长衫客拿着盖红章的批文,像分猪肉似的把药品往卡车上搬。有个穿补丁短打的汉子想捡片破纸箱垫脚,立刻被持枪卫兵用枪托砸得头破血流。

远处劝业场的霓虹灯次第亮起,映得海河水面忽红忽绿,像极了这吃人不吐骨头的1947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