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四合院之1947我来了 > 第12章 新生

四合院之1947我来了 第12章 新生

作者:十点饭的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1 11:51:41 来源:小说旗

晨雾裹着槐花香漫进窗棂时,田丹正往药箱里码放纱布。二丫踮脚趴在桌边,看那双纤细的手将绷带叠成规整的方块,忽然从兜里掏出个蓝布包:

“田姐姐,这个给你路上吃。”

布包展开里面有半块桃酥、一整块马蹄烧饼、还有几块看不出原样的点心,碎渣粘着糖霜,显然是偷偷攒了好久的。

小石头豪气的把铁皮罐往桌上一墩,杏核哗啦啦倾出来:

“等我长大了,用真手榴弹给你开路!”

唯有小丫抱着田丹的腿不撒手,鼻涕眼泪的糊了半张脸。

田丹丝毫不见嫌弃的耐心哄着,顺手把散落桌上的杏核收进铁皮罐子里,跟装点心的布包一起收进了行李箱。

“田丹同志。”李天佑大步跨进门,青布衫沾着鱼腥味,“去天津的火车申时发车,蔡叔的三轮车在胡同口候着了。”

田丹指尖顿了顿,把一块桃酥塞回二丫手心,转身合上行李箱,任由李天佑接过两个箱子拎出门。李天佑抱臂倚着影壁,看田丹弯腰和小石头碰拳头。晨光勾勒出她耳后新结的痂,像枚褪色的勋章。

这几天伤刚好一些,田丹就每日出门奔忙,告密的老周刚露面就死在人来人往的街上。保密局宣称是锄奸队下的手,扬言追查到底,但没听说有什么动作。

昨夜她对着北平地图分析三小时,最后得出结论:侦缉队档案显示慈幼院案已结,虽然保密局接手了老周的案子,但不会有人再追查几个已经死亡的孩子的下落了,他们安全了。

胡同口的石板路还凝着露水,蔡全无把车斗擦得锃亮

“教会学校的招生简章放在枕头下面,开学的日子快到了。”田丹突然回头,刺眼的阳光遮住了她眼底波动,“二丫的数学天赋不输剑桥的学生。”

“晓得。”

“小石头夜里盗汗是缺维生素d,得多吃鱼肝油。”

“记下了。”

“你……”她摩挲着行李箱上的铜扣,终是把话咽了回去。

看着三轮车渐行渐远,李天佑别过头,看见二丫正抹着眼角往家走。暮色染红永定河时,蔡全无蹬着空车回来,车把上拴着几串糖葫芦。

“田同志让我捎句话。”他摘下毡帽扇风,“说东便门老茶摊的茉莉香片,比爱丁堡的红茶够味。”

火车上的田丹看着北京城渐行渐远,她的行李箱里有两箱盘尼西林,那是李天佑趁乱从赵宅密室顺出来的。箱底还放着吴婶他们的证件和城外包袱里的所有文件,李天佑想着早点上交组织为他们正名,为此还专门手写了一份报告向上面汇报情况,歪歪扭扭的字迹洇着河鱼的腥气。

为此她还隐晦的提醒李天佑有空练练字,只是不知为何他突然就恼羞成怒了,嘴里还嘟囔着这年头谁还写字啊,有本事跟我比比打字啊云云。

她说谎了,后厨的老周只是贪杯误了值班的时辰,知道慈幼院出事之后怕引火烧身就找地方躲了几天,人也不是锄奸队杀的。

姓赵的私宅爆炸一案被保密局接手了,结论是分赃不均引起的内讧,明显是有人做了遮掩。那位保密局的神秘线人不仅知道她来北平城的目的,还精准的在火车站截住了她,是谁并不难猜。

想到这里,田丹的内心不由得难受的很。

关于李天佑他们安全的事儿倒是事实,她不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以防万一还给他们留下了一个组织外围的联络站位置。

再见了北平城,再见了那个神秘的小子。

溜溜达达在街上骑着三轮车,有人有活儿喊他李天佑也装没听见。

笑话,小爷手里十几箱黄金,数不清的大洋,还有一摞一摞的美金英镑,骑车出来不为拉活儿,就溜达!

自打没了安全和经济问题困扰,李天佑着实有些放飞自我了,他终于有了时间和精力消化现状,享受生活。

早上出门前,李天佑给二丫扣好贝满女中的蓝布罩衫,小姑娘胸口的铜校徽擦得锃亮。校门口嬷嬷检查书包时,他偷偷往杨树皮般粗糙的手心里塞了条风干鲫鱼——空间里特意留的瘦长体型,刚好能藏进《圣经》封套。

晌午头的家里最热闹,忙完鱼的事儿的李天佑从空间摸出半罐美军午餐肉,切碎了拌进棒子面里贴饼子。油锅刺啦一响,香的胡同里玩耍的孩子都扒在院门上。二丫下学捎回来的教会奶粉调成糊,浇在炸得金黄的贴饼子上,硬是吃出了西式奶香味。

吃完午饭,李天佑看着二丫不在就没了管束的两个皮猴子,想着要不给他们开个蒙,好歹自己也是个大学生不是。

“三加五等于……等于杏核!”

扒拉着杏核教小石头加法的李天佑听着这话,看着旁边把算盘倒过来当玩具车,把算盘珠子推的哗啦响的小丫,心都凉了。

捏着田丹留下的铅笔头,在糊墙报纸上画糖葫芦教减法,却换回来一句

“哥哥差不多了,再抹就不够吃了。”

窗台上晒的榆钱饭飘来清香,混着小丫偷舔麦芽糖的咂嘴声,李天佑放弃了,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废柴大学生,实在没那个能耐。

逢五逢十,蔡全无的三轮车必停在天桥把角。小石头举着面人孙悟空开路,小丫骑在蔡全无脖子上看拉洋片。李天佑带着二丫蹲在爆肚摊前讨价还价,趁乱把空间里的野韭菜混进羊肚,香得老艺人把《刘巧儿》唱走了调。

北平城的天桥实在热闹,说相声的,杂耍的,喷火的,看的他们目不暇接。各种各样的吃食都有卖,每回来一趟连吃带拿的两天不用怎么做饭。

李天佑还在旁边练跤的人群里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一时间没想起来是谁,估计又是哪个剧里的角色。

谷雨前,李天佑带着弟弟妹妹们拎着条七斤重的花鲢敲开了牛爷的家门,郑重表达了自己的感谢,两家也自此走动起来。

弟弟妹妹们每日在院子里撒欢,让整个院子都充满了生气,就连沉闷的钱叔都不总窝在房里喝酒了,时不时的会在门廊坐坐,还会对教训孩子的李天佑怒目而视,看的他冷汗涔涔。

在牛爷作保下,李天佑租下了院里空置的西厢房,四十来平的房子不大,却布置的很温馨。

进门是厨房餐厅和客厅一体的堂屋,亮堂的很,男女两边分开住着也很宽敞。家里新添了不少家具,橱柜书桌都不少,虽不是什么好料子,但足够结实耐用。

夜深人静的时候,李天佑坐在院里想着蔡全无白日里说的话,把手里一枚专门挑出来的龙洋抛上抛下:

“南门大街的老金家要出兑粮铺。”

瓦当滴落的夜露打湿账本,最新一页写着:

【丁字街刘掌柜订鲫鱼三十斤——要大个的,做秘制炖鱼】

【广福观主持要放生鲤鱼——挑鳞片带金线的,明早搁水缸】

槐花簌簌落在算盘上,二丫梦里还在背“three apples plus two apples”。李天佑把怀表塞到枕头底下,安稳的睡了过去。

李天佑挑了个下午骑上三轮车去了趟南门大街,想着看看老金家的铺子,合适的话他想开个店。现在买鱼的人越来越多,总有客人抱怨每日两车鱼实在不够分。他想着,等开了店,客人可以上门预定,第二天直接安排人送过去就行,安全便捷。

并且有空间在,夏秋两季收的水果蔬菜和鱼鲜放到冬天可值了大钱了。看情况允许的话,他还想跑趟天津,倒腾海鲜也是个不错的生意。

还没等打量两眼老金家的铺子,旁边小酒馆的老贺掌柜就着急忙慌的找了过来,

“王铁柱啊,劳烦你能不能跑一趟牛栏山拉趟酒回来,那个狗日的二麻子可坏了大事儿了。”

安抚了急躁的老掌柜,一番交流后李天佑才明白,之前给酒馆拉酒的二麻子嗜赌成性,之前虽说总耽误送酒的时辰,但好歹不算耽误正事。但偏偏上回二麻子拉酒一去不回,连人带车都没了,听说是欠了天桥一个大混混的高利贷,被拖出城卖黑矿场了。这一耽误,酒馆眼看就没酒了,可不急嘛。

李天佑看了看天色:

“贺掌柜,现在出城今儿可回不来,也管不上今晚上用啊。”

“今晚上还能勉强撑下来,只要明天傍晚开门前能赶上就行。”

“那行吧,容我回家交待一下,我跑一趟就是了。”

李天佑回家做好晚饭,嘱咐二丫明天自己上学,又拜托杨婶子明日不用出去做活,帮忙在家看孩子。杨婶子欣喜的答应了,李天佑每次请她帮忙的回礼都丰厚的很。

蔡全无那不用交待,早就跟他约定好了,要是李天佑有事不能抓鱼,他就直接去永定河边一个隐蔽的水泡子那里自己捞就是了,那是两人提前挖好的存鱼的地方。

李天佑跑那么远自然不是为了挣那点儿辛苦钱,主要是想出城转转,提前了解一下情况以后方便收各种农产品存空间里,顺便去酒厂看看有没有能合作的地方。

牛栏山现在还不是一家酒厂,依托于顺义牛栏山镇独特的水质(潮白河地下水),镇上有很多家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家族式传统烧锅作坊,主要原料以高粱和小麦为主,酒精度数不低但风味醇厚,很受北平城平民的欢迎。

后来组织对镇上的作坊进行了整合,这才有了国营牛栏山酒厂。

出城之后没有耽误,李天佑直奔贺掌柜交待的徐家酒坊骑去,看着越来越暗的天色,李天佑知道今儿肯定得在酒厂借宿一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