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四合院之1947我来了 > 第21章 出发

四合院之1947我来了 第21章 出发

作者:十点饭的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1 11:51:41 来源:小说旗

第二天,晨雾还未散尽,四季鲜的朱漆门板便吱呀敞开。李天佑蹲在鱼池边捞浮萍,竹笊篱没拿稳碰在青石沿上\"当啷\"一声,惊得池中鲤鱼甩尾溅了他一身水。蔡全无从冰窖探出头,肩头结着霜花的灰布衫微微一动:“天佑你当心着点脚底下。”

“哎!”李天佑猛地缩手,笊篱杆子正磕在池沿豁口。新磨的竹茬锋利如刀,在他虎口划出道血痕。蔡全无眼皮一跳,抄起柜台后的白棉布就要裹,却被李天佑摆手躲开:“小口子,不碍事。”

前街传来油条摊的吆喝声,炸面香混着鱼腥气漫进店铺。蔡全无默默将称鱼的戥子往青石台面推了推,秤盘上沾着的鱼鳞在晨光里泛银:“你歇会儿吧,这筐樱桃我收拾。”他粗糙的手指捻起颗红玛瑙似的果子,指腹搓去浮灰的动作比往日慢半拍。

“劳您费心。”李天佑胡乱抹了把额角,汗珠渗进伤口刺得生疼。他盯着柜台缝里嵌的半粒樱桃核发愣,恍惚间又看见昨夜炮局监狱墙根下的黑影。

他实在是担心啊,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的日子可禁不住变故了,想来想去昨晚还是冲动了。

“称二斤鲫鱼!”一位主妇挎着笸箩跨进门,篮子里垫着的《实报》露出\"法币暴跌\"的标题。蔡全无利落捞鱼穿腮,草绳在鱼鳃打了个活结:“承惠三块二。”主妇数角洋时多瞥了李天佑两眼,他正把新到的茄子码成塔,最顶上那几颗不断滚落在地,沾了层浮土。

日头爬上屋脊时,后院突然传来\"哗啦\"一声。蔡全无冲进冰窖,见李天佑呆立在翻倒的柳条筐前,青杏滚了满地。新纳的千层底布鞋碾碎颗果子,黏稠的汁液渗进青砖缝。“你要不回屋喝口茶?”蔡全无弯腰拾杏,灰布衫后襟洇出深色汗渍,“晌午头热,这些我来拾掇。”

等暮色染红门楣,蔡全无执意把一整天都心不在焉的李天佑拉进小酒馆,将莲花白烫在锡壶里,瓷盅磕在八仙桌上\"叮\"的一声:“东家尝尝,贺掌柜私藏的老窖。”

“蔡叔破费了。”李天佑指尖摩挲着粗瓷酒盅,蓝釉开片里凝着经年的酒垢。邻桌一个穿短打的脚夫正拍桌嚷嚷:“街上杂货店刘账房连夜卷铺盖走了,说是老家爹娘染了疫病!”

旁边有人嗤笑:“王麻子昨儿带人去收账来着,怕是吓得那酸秀才尿了裤子。”众人哄笑间,柜台后的贺永强擦着酒坛附和着:“听说工钱都没来结清......”

蔡全无突然举盅:“这盅敬东家的窖藏,入冬能翻三倍利。”琥珀色酒液晃出涟漪,映着李天佑骤然松弛的眉梢。

回家的路上,李天佑忽然压低嗓子说:“蔡叔,我想往天津卫走一遭,那里上岸的外国货多的很,租界码头成箱的泊来货,洋布、罐头、西药......要是能弄来北平,肯定能挣不少,再不济弄几担渤海湾的咸鱼......”

车轮猛地碾过坑洼,蔡全无灰布衫后摆溅上泥点。他头也不回地打断:“上月广和楼杨老板倒腾盘尼西林,在杨柳青让人剜了腰子。尸首捞上来时,怀表还在走字儿呢。”暮色里他的声音像生了锈的秤砣,“天津老龙头火车站扛大包的,十个里有九个咳血而亡,剩下那个......”他顿了顿,到底没把话说完。

“没办法,缺钱缺物资啊,不过我有保命的法子,我还有这个......”李天佑掏出一把勃朗宁晃了晃,这是空间几十把枪中他最喜欢的一把。他利落地上膛,准星瞄向胡同口晃动的灯笼,“我不傻,真要碰上劫道的,我肯定先认怂。”

蔡全无沉默半晌,突然问道:“为什么这么急?店里生意不错,再攒攒不行吗?”

“这生意最多再做一年半载的,最晚明年年底就得关店了,等城头变幻大王旗,闹不好咱后头几十年的日子都得吃如今的老本,不得不急啊。”

“......听您吩咐!”

1947年5月7日寅时三刻,北平正阳门火车站笼罩在灰蒙蒙的晨雾里。李天佑蹲在站前馄饨摊的条凳上,粗瓷碗里漂着两片发黄的菜叶。他故意把补丁摞补丁的麻布裤腿卷到膝盖,露出沾着泥巴的小腿,这是他昨夜特意在永定河滩蹭的。

“劳驾让让!”穿绸布长衫的先生用文明棍拨开人群,漆皮箱角刮过李天佑后背。他顺势缩了缩脖子,把蓝布包袱往怀里紧了紧。包袱皮里层缝着两张伪造的\"良民证\",外层露着半块掺麸皮的粗面饼。

“新鲜出炉的《华北日报》!法币改版跌破十万大关!”报童尖细的嗓音刺破雾气。李天佑摸出两个铜板,报纸头版蒋总统肖像的油墨还没干透,蹭得他拇指发黑。忽然腰间被硬物顶住,穿美式军装的**士兵晃着冲锋枪:“小崽子,占着茅坑不拉屎?”

他慌忙跳下条凳,草鞋带子故意没系牢,啪嗒啪嗒拍着脚后跟。士兵抬脚要踹,被拎着藤箱的洋行职员拦住:“老总息怒,乡下孩子不懂规矩。”看着职员胸口露出半截瑞士表链,士兵哼了声转向馄饨摊主敲竹杠去了。

候车厅的西洋挂钟铛铛敲了五下,穿黑制服的铁路警察开始查票。李天佑摸出张皱巴巴的三等车票,票根印着\"北平至杨村\",这是他特意托徐天买的。排队时前头穿缎面马褂的老爷子突然惨叫,原来他身上的黄铜怀表让剪绺的顺走了,烦躁的警察拿着胶皮棍子在骚动的人群里抡出空档,边抡还边骂娘。

“去哪儿?干啥?”检票员翻着死鱼眼。李天佑把早准备好的说辞混着冀中口音倒出来:“天津卫同顺昌绸缎庄学徒,掌柜的是俺表舅姥爷......”话音未落,后头穿香云纱的胖太太突然尖叫:“哎呦喂,我的皮箱!”

等李天佑趁乱钻进三等车厢时,汗酸混着咸鱼味扑面而来。几个伤兵裹着渗血的绷带占了三排座,正旁若无人的抽着烟枪。

李天佑蜷缩在车厢连接处,对面车门边戴破毡帽衣衫褴褛的老农正啃着掺观音土的窝头,碎渣掉在坑坑洼洼的车厢地板上。

一个穿绸衫的胖子恶行恶相的走过来,一脚踹在老农身上,骂道:“滚起来,别挡着爷的道,狗东西脏人眼睛!”

李天佑正摆弄着杨婶给的洋火盒,一个穿中山装的眼镜男凑过来,“兄弟,借个火。”金陵官话里夹着上海腔。

擦了三下才点燃,火苗映出对方胸前的青天白日徽章,吓得他手一抖。盒子底层藏着两块大洋,这是他明面上的所有财产。

汽笛拉响时,穿旗袍的女学生挤过来开窗透气,李天佑瞥见她手里《大公报》上的标题:“豫东**大捷,胜利转进。”

突然整列车厢像被巨人攥在手里一般,猛的晃了一下。旁边穿绸衫的胖子没站稳,一头扑倒在李天佑身上,他趁机摸走对方内袋的派克钢笔,这种钢笔是买办最爱用的舶来品,在黑市能换半袋白面。

“要香烟洋火桂花糖的有没有?”小贩在过道里蹒跚前进,竹篮里美孚公司的煤油灯晃着幽光。

当火车喘着粗气停靠丰台站时,他突然听见熟悉的北平腔:“查红匪!”三个侦缉队的人堵住车门,牛皮靴上的马刺刮得铁踏板吱呀作响。穿绸衫的胖子突然揪住李天佑衣领:“老总!这小子偷我钢笔!”

李天佑的冷汗浸透粗布衫,手指悄悄假意摸向包袱,实则早已握住了空间里的枪。突然伤兵堆里传来呕吐声,一滩酸臭的糨糊猛地砸在侦缉队员锃亮的靴面上。趁着混乱,他顺手把钢笔塞进老农的破褡裢里,泥鳅似的钻过人群裤裆,往前面的车厢跑去。

突然,那个上海口音的眼镜男挤进人群,金陵官话里带着笑意:“这位老总,鄙人在中央社供职,可否借一步说话?”趁两人耳语的当口,李天佑彻底跑没影了。

当侦缉队追到车尾时,李天佑正蹲在煤水车旁帮司炉添煤。看着满脸煤灰的少年学徒操着宝坻土话抱怨:“这美国煤不禁烧,赶不上开滦的块煤瓷实。”侦缉队的人扫过他被火星烫出窟窿的裤腿,终于悻悻离去。

夕阳西沉时,火车喘着粗气停靠天津老龙头车站。李天佑刚跳下三等车厢,就听见熟悉的吆喝:“扛大件!扛大件!”月台上一排打赤膊的苦力正在卸货,木箱上\"天津基督教青年会\"的封条在暮色中泛着血光。

“爷们儿要力巴么?”一群穿破袄子的流民围上来,他们身后,戴白帽子的回民贩子正用德州口音叫卖:“热乎的狗不理!法币美金都收!”蒸笼掀开时雾气腾空,露出站前广场那尊断裂的德国克虏伯大炮,那里如今已经成了流浪汉的便溺之所。

突然汽笛长鸣,从塘沽方向驶来的货列喷着黑烟进站。穿美式夹克的**接收大员跳下车,锃亮的皮鞋踩在\"满铁\"遗留的铁轨上叮当作响。苦力们一拥而上卸货,檀木箱上烫金的\"香港太古洋行\"字样在暮色中闪烁,箱角却沾着江轮特有的长江淤泥。

海河方向传来教堂晚钟的钟声,惊起海关大楼楼顶的鸽群。哥特式尖顶上,青天白日旗与美国星条旗并排飘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