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四合院之1947我来了 > 第67章 表白

四合院之1947我来了 第67章 表白

作者:十点饭的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1 11:51:41 来源:小说旗

三伏天的夜闷得像蒸笼,李天佑瘫在堂屋竹椅上,脚泡在艾草木盆里直打晃。秦淮如蹲在地上给他捏脚,碎花布衫的袖口卷到手肘,露出截莲藕似的小臂。

“嘶——轻点!”李天佑突然抽了口凉气,秦淮如不小心碰到的脚踝今儿让钱叔摔得青紫一片。

“忍着些。”秦淮如指尖蘸了点药酒,在淤青处打着旋儿的给他揉,“这是昨儿杨婶给的虎骨酒,说用这个活血最管用了。”煤油灯把她婀娜的侧影投在板壁上,发梢扫过木盆边缘,惊起圈圈涟漪。

院里的槐树突然沙沙作响,徐慧真捧着一碗刚熬出来的药僵在房门外。她瞧见秦淮如把李天佑的脚搁在膝头,用绸帕子细细擦干水珠。那帕角还绣并蒂莲,这是她上月扯给秦淮如做新衣服的料子。

“......我跟了你,不要名分。”秦淮如的声音轻得像飘落的槐花,却清晰的落到了徐慧真的耳朵里,“乱世里能守着灶台给你温口热饭,知足了。”

李天佑的喉结动了动,竹椅发出\"吱呀\"轻响,却突然瞥见徐慧真映在窗纸上的剪影,那身影突然晃了晃,手里的碗\"咣当\"一声砸在青石板上。

“慧真姐,”秦淮如慌忙起身,慌乱间绣鞋踩翻了木盆,艾草水泼湿了李天佑的裤脚,在地上汇成个扭曲的形状。

徐慧真弯腰捡碎瓷片的动作顿了顿,努力摆出一副笑模样,指节却攥得发白,“赶巧来送药,倒扰了你们的好事。”她扯出个笑,嘴角却止不住地发颤。

李天佑张了张嘴,秦淮如的指尖正勾着他掌心。那温度让他想起上月在天津卫,子弹擦过耳畔时灼热的气流,都是要命的玩意儿。

夜深人静时,徐慧真在酒窖里擦柜台,擦布抹过\"概不赊账\"的木牌,水痕里映出个红着眼圈的傻姑娘。她突然抄起半坛老白干猛灌,酒液顺着脖颈流进衣领,把胸前戴的玉观音都腌出了酒气。

“醉死算了。”她甩手将酒坛砸向墙角,陶片飞溅中,把李天佑送她的西洋镜给碎成了八瓣。镜框里夹着的合影飘落在地,照片上的三人挨得很紧,她的胳膊肘还抵着他的肋下。

槐树梢的月亮移过中天,李天佑蹲在酒馆后门抽哈德门。灰鸽子扑棱棱掠过屋脊,翅膀扇起的气流吹散烟圈,也吹乱了鼓楼报时的梆子声。

晨光刚染白窗纸,秦淮如便轻手轻脚摸进厨房。灶台上煨着的小米粥正在咕嘟冒泡,她特意往里撒了把李天佑爱吃的海米,又往蒸笼里码上亲手捏的猪肉白菜包子。杨婶子抱着柴火进来,瞧见她哼着小曲儿摆碗筷,故意打趣道:“秦丫头这粥熬得稠,怕不是要拴住男人的胃?”

“婶子!”听了这话,秦淮如耳尖泛红,手里汤勺搅得更快了,“天佑哥每天练功拉货的费力气,得多补补......”

“补,是该补。”杨婶子挤眉弄眼地往她怀里塞了个红纸包,“昨儿去广济寺求的送子符,压枕头底下......”话没说完就被秦淮如推着往外走,两人笑闹声惊得檐下麻雀扑棱棱乱飞。

前院槐树下,徐慧真正拎着铜壶浇花。水珠子溅在月季叶子上,映出她刻意挺直的脊背。自那夜后,她把之前自己给李天佑房里布置的被褥全撤了下来,任凭秦淮如重新布置,就连往日总摆在她柜头的双人合影也收进了樟木箱。

“徐掌柜早啊。”蔡全无扛着粮袋跨进院门,瞥见晾衣绳上并排挂着的男女布衫,“哟,秦姑娘这针脚越发细密了,瞧这鸳鸯戏水的补丁......”

“就你话多,”徐慧真把铜壶往石桌一墩,溅出的水花打湿账本,“今儿劳烦店里的金宝去通州拉十坛老白干,告诉他别偷懒,晌午前回不来可别想吃炸酱面。”转身时裙摆扫过李天佑练功用的沙袋,上头还印着个模糊的拳印。

酒馆开门时,徐慧真特意把秦淮如安排在临窗的八仙桌旁。那位置能瞧见街对面新开的绸缎庄,翠绿的阴丹士林布在晨风里招摇。“这料子衬你,”她突然把卷尺往秦淮如颈间一比,“扯六尺做件旗袍,账记我名下就成。”

秦淮如捏着量衣尺的手一颤:“慧真姐,我......”

“甭跟我客套,”徐慧真扯开布匹的哗啦声盖住尾音的颤抖,“咱酒馆女掌柜的姊妹,出门总得体面些。”她别过头去钉账本,铁钉却歪斜着扎进指腹,血珠洇在账本写的字迹上,像朵迟开的腊梅。

暮色里李天佑拎着荷叶包进门,正撞见徐慧真踮脚换灯笼。竹梯微微打晃,他下意识伸手去扶,却被她不露痕迹地避开。“劳驾李掌柜把新到的二锅头码地窖去,”她跳下梯子时鬓边银簪晃了晃,“秦姑娘熬了百合莲子羹,在灶上给你温着呢。”

李天佑望着她风风火火招呼客人的背影,喉头那句“你也喝碗”终究咽了回去。后厨蒸汽朦胧中,秦淮如舀起甜羹吹了吹,瓷勺碰碗的脆响里,她轻声哼起扬州小调。檐角铜铃随风轻晃,将一缕月光摇碎在汤碗里。

自打伤好了之后,每日里鸡叫头遍,李天佑就摸黑蹬上自行车,去南门火车站\"取货\",车把上挂的马灯晃过南门大街后巷胡同的砖墙,惊起几只夜猫子。

他一路把车蹬的飞快,还要赶回来接三个孩子一起去钱叔院儿里学武呢。等练满一个时辰,钱叔送孩子们后,他还要接着练习端枪和格斗。他学的杀人术和孩子们强身健体的太祖长拳可不一样。

等回店里吃过了晌午饭,他还要骑车下乡收货。这时节,大兴的西瓜和甜瓜,平谷的桃,塘里的藕,芝麻、绿豆、都是最佳收获时机。眼瞅着昌平的苹果和京白梨、玉米和高粱也要收获了,他得提前联系农户预约了。

更深夜静回店的时候,徐慧真还趴在柜台对账。算盘珠子映着煤油灯,在她眼底投下跳动的影子,李天佑摸出个脆梨放她桌上,梨把上还缠着赵寡妇闺女塞的绢帕。

“秦姑娘给你留了银耳羹在灶上。”徐慧真头也不抬,钢笔尖戳破账本纸,“西郊的高粱得趁露水收,明儿三点就得动身。”

李天佑蹲在院井边冲凉,月光把水花照成碎银子。东厢房窗纸突然映出秦淮如的剪影,她正往一顶新草帽上缝挂耳的绳子。他掬了捧井水拍脸,转身书房拿出账本,本子上密密麻麻记着:“白露收门头沟核桃,秋分屯延庆土豆......”

槐树上知了扯着嗓子叫,李天佑就着月光往本子上添:“寒露昌平摘梨,霜降密云打栗。”笔尖顿了顿,又补了句:“立冬前须修地窖,备炭五千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