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只是个锦衣卫,仙女你请自重 > 第242章 好事连连

我只是个锦衣卫,仙女你请自重 第242章 好事连连

作者:云上旌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1 12:18:11 来源:小说旗

锦衣卫所的后院之中,除了去了嘉兴的陆九台之外,难得聚齐了所有人。

婶婶陈玉蓉亲自做了七八道菜,摆在八仙桌上,香气四溢。

光头宋明明从怀中掏出一沓地契交给李锦,“千户,事情算是办好了。只是我不明白,咱拿上好的良田去换月牙滩那种地方,不是亏大了么?”

李锦把地契拿过来,“你懂个屁,拿来种地的话,当然亏大了。可我又不打算当个大地主。”

“哇~”,一边的铁娃忽然大呼小叫起来,“好香啊。”

小铁娃手里捧着瓷碗,里面是陈玉蓉刚刚盛的肉汤。

“慢点喝,别烫着了。”,陈玉荣一脸慈母笑看着儿子,又站起来给李锦盛了一碗,“阿虎,你也尝尝。”

李锦赶紧起身接过来,“多谢婶婶。”

一口汤入口,立刻感觉到与往日饭菜的不同。

鲜香四溢,口舌晶润。

李锦惊喜道,“婶婶,这是做成了?”

“试了不少次,几样东西哪个多,哪个少,胡乱凑着凑着,倒是侥幸成了。”,陈玉荣喜笑颜开。

虽说李锦向来对自己有敬有爱,且因李锦自小失去父母,陈玉荣这个婶婶也算李锦半个妈,但如今李锦地位逐渐高升,陈玉荣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哪怕李锦绝不会有什么想法,但陈玉蓉是不想做个只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累赘。

所以不管在永平还是镇江,陈玉荣都不乐意雇上几个厨娘,只要李锦在家,都会亲自下厨给全家人做饭。

前几日李锦忽然找到陈玉蓉,神秘兮兮的让她做件事。

这事不算难,就是采购一批香菇,虾皮,海带。

把三样东西用热锅干炒,然后风干磨粉,做菜的时候撒上一点这种粉末,说是可以让菜品鲜香无比。

只是李锦不清楚这三样东西的配比,需要陈玉蓉自己尝试琢磨。

今日正好是陈玉蓉调制出来最满意的一批粉末,用在了今日的菜食之中。

自己做成了这件事,总算不是一个只能吃白饭的人了,因为陈玉蓉自己早就尝过,用了这种粉末的菜,味道提升了一大个档次。

便是和当初在京城的那些酒楼之中的佳肴相比,也不遑多让。

“辛苦婶婶了。既然如此,城中那家楼外楼,可以张罗着重新开张了。”,李锦又喝了一口汤,慢慢品味着。

心道,等从山东买来海肠子,到时候这土味精和土鸡精一起上,还愁生意不旺?

西善寺留下的财产,还有一家酒楼,三层楼,前后院,规模算是不小了,靠着镇江府城墙,算是个不算差也不算好的位置。

从西善寺的和尚出了事之后,宋明明就去见过了掌柜的,人员不动,月钱照给,暂时关门。

林颜姬已经带着高丽少女们搬了过去,只等李锦下令重新开业。

露着大长腿还会跳舞的高丽少女,加上秘方味精调制出来的菜肴,李锦相信楼外楼的很快就会名动镇江府,甚至是整个南直隶。

饭桌上众人早就被今日饭菜的鲜美所征服,李飞白在飞快的夹菜,就连一向比较矜持的琳琅,也是吃的赞不绝口。

陈玉蓉给大红和大黄准备的食盆三下五除二就被吃了个干净,正眼巴巴的盯着李锦想要再来一点。

“明明,”,李锦敲了敲桌子打断了宋明明的狼吞虎咽,“我让你查的匠户,结果如何?”

匠户乃是大明一大恶政。

从律法上说,被编入户籍的工匠比一般百姓地位还低,他们要世代承袭,若想若想脱离原户籍极为困难,甚至需经皇帝特旨批准方可。

匠户隶属于工部,又分轮班匠﹑住坐匠二类。

其中轮班匠须一年到三年一班轮流到官手工作坊服役﹐每班最少三五个月。

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

匠户应役时,每日清早入局,在官吏监督下造作﹐日落方息,不仅工作很辛苦,且是没有报酬。

其中很多匠户再入役之时,除了官府发给的盐粮和偶尔赏赐的衣物之外﹐没有其它收入。

生活艰难,衣食不给,常常有贩卖子女之事。

正德皇帝在位之时,除了对军户松绑,也想废除匠户制度,当然也受到了上下大小官员的集体反对,最终正德皇帝做出让步,和大臣们达成了妥协。

一次要服役几个月半年的轮班制度彻底废除,全部转为住坐匠。

住坐匠也从每月要无偿服役十天,变为七天,且匠人若肯出每日一钱银子的代价,就可免役。

算是给匠人松了松脖子上的绳索。

可匠人还是穷苦人居多,每日一钱银子,对底层百姓来说,并不算个小数目。

宋明明放下碗筷,擦了擦嘴说道,“千户,镇江府匠户不多,一共只有一千余,其中交不起匠班银的大抵该有**百户。”

“嗯?”,李锦颇为意外,“这么多?”

宋明明哂笑,“匠班银本是衙门拿来雇佣他人代替匠人做工,那班工部老爷借口工价溢涨,每日一钱银子早就不够,已经悄悄涨到两钱银子了。如此每月那班匠人需得上缴一两四钱银子,方才能免役。可那些器监局的,去外面雇的苦工,做一个月才只给二两银子。所以大多匠人掏不起,便是有些家境尚可的,也不愿出这匠班银。”

李锦无言,不过转念一想,这对眼下的自己竟是好事。

“明日你去匠作坊,带上这个。”,李锦掏出两张纸。“且去问问那些匠人,但凡能打造出来这上面的玩意的,我出十两银子一个月的工钱,先定契半年,凡是愿意签契的匠户,他们的匠班银我也出了。”

宋明明打开来看,只觉得那上面画的东西稀奇古怪,看着像是盖房子的榫卯构件,自己却从来没见过。

李锦心道,你要能看懂传动轴和变速齿轮那还得了。

“记住,必须是灌钢打造,且尺寸分毫不差。不愿签长契的也可以,做一个出来,我出十两银子的工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