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明风再起 > 第11章 家人团聚

明风再起 第11章 家人团聚

作者:浮世蒹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1 12:52:07 来源:小说旗

李长风带着两千明军赶到遵化时,整个城池已经陷入一片火海。东门方向传来震天的喊杀声,浓烟滚滚,遮天蔽日。

快!\"李长风大喊,\"去李府!\"

他们穿过混乱的街道,沿途到处都是尸体和火光。一个后金士兵正在抢劫一户人家,李长风一刀将其劈倒。

\"救命!\"一个百姓从着火的房子里跑出来。

李长风对身后的士兵说:\"分出一队人,帮助百姓撤离!\"

很快,他们来到李府所在的街道。远远地,李长风就看到一群家丁正用火枪狙击敌人。后金士兵被压制在街角,无法前进。

\"是李府的家丁!\"李长林兴奋地说。

李长风仔细观察了一下地形:\"我们从后面包抄!\"

他们悄悄绕到后金军背后。李长风举起长刀:\"杀!\"

明军如猛虎下山,从背后杀入敌阵。后金军措手不及,很快就被全歼。

\"大公子!\"家丁们认出了李长风,激动地喊道。

李长风冲进李府,只见母亲正抱着四弟李长山,躲在正厅里。

\"母亲!\"李长风跪倒在地。

\"长风!\"李母泪如雨下,\"你可算回来了!\"

长林、长火和乌兰也跟了进来。李母看到乌兰,愣了一下:\"这位是......\"

\"母亲,您忘了?\"李长风介绍道,\"这是乌兰,父亲给我订的娃娃亲,您的儿媳妇。我这次被三爷爷陷害,全靠她搭救!\"

乌兰红着脸行礼:\"见过伯母。\"

李母喜出望外,连忙从手腕上褪下一个翠绿晶莹的玉镯子:\"来,这是我李家的传家宝,只传长门儿媳妇,快戴上去。\"

乌兰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你们的父亲呢?\"李母突然问道。

李长风低下头啜泣着:\"回禀母亲大人,父亲......在喜峰口......战死了......\"

李母身子一晃,差点摔倒。李长风连忙扶住她。

\"母亲,\"李长风哽咽道,\"父亲是为了救大明......\"

\"不,父亲是为了救我,我真该死啊!害死了父亲!\"李长火一头磕在地上嚎啕大哭。

李母擦了擦眼泪:\"你父亲是个英雄。长风、长林、长火你们要记住,李家的人,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在战场上死去是我辽东李家至高无上的殊荣!\"

她转身走进内室,拿出一本兵书:\"这是你父亲留下的《武经总要》,李家的秘密就在里面。关键时刻,它能让我们李家再次飞黄腾达。\"

李长风郑重地接过兵书。

\"大哥,\"一个清秀的少年走过来,\"我是长山。\"

李长风这才注意到四弟。少年虽然年纪不大,但举止文雅,颇有书卷气。

\"长山已经中了秀才,\"李母说,\"将来一定能考中进士,虽然不能像你们一样上阵杀敌,但一样有出息!\"

李长风欣慰地笑了。他知道,李家虽然遭遇劫难,但希望还在。

狂风呼啸,黄沙漫天,建奴的喊杀声如滚滚惊雷,震得总兵府的墙壁都瑟瑟发抖。家丁来报时,李长风正眉头紧锁地在指挥家人们撤离。听到建奴围攻总兵府,赵率教战死,家丁四散,他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如铁。

此时,赵家的家人跌跌撞撞地冲进李府,扑通一声跪在李长风面前,涕泪横流:“李公子,求您救救赵家,救救赵姑娘啊!总兵府马上就要守不住了!”

李长风的母亲匆匆赶来,神情焦虑:“长风,你必须去。你曾做过对不起赵姑娘的事,如今正是弥补的时候。”

李长风心中一紧,想起过往种种,咬了咬牙,刚要开口答应,一旁的乌兰却脸色骤变,眼中闪过一丝怒意和醋意。她想起李长林说过李长风曾给赵姑娘人工呼吸的事,心中的不满如汹涌的潮水般翻涌。

“不行!”乌兰大声说道,“你不能去!谁知道你去了会不会又和那赵姑娘有什么牵扯!”

李长风看向乌兰,目光坚定而诚恳:“乌兰,此刻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赵姑娘危在旦夕,我们不能见死不救。我去只是为了尽一份责任,救人性命。”

乌兰咬着嘴唇,眼中泪光闪烁,但还是别过头去,不再说话。

李长风不再迟疑,迅速点齐府上的精锐家丁,骑马向总兵府疾驰而去。

当他们赶到时,总兵府已被建奴围得水泄不通。多尔衮指挥着建奴们如饿狼般疯狂地冲击着府门,喊杀声、兵器碰撞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人间炼狱。

李长风大喝一声:“杀!”率先策马冲入敌群。他的长枪如蛟龙出海,左突右刺,建奴们纷纷倒地。家丁们紧随其后,与建奴展开了激烈的拼杀。

李长风一边战斗,一边寻找着赵姑娘的踪迹。终于,在一间偏房里,他看到了赵总兵的夫人和赵清漪。赵清漪脸色苍白,眼神中透露出恐惧和绝望,但仍紧紧护着母亲。

“赵姑娘!”李长风大喊一声,挥舞长枪,击退了几个逼近的建奴,冲到她们面前。

“淫贼……”赵清漪眼中闪过一丝惊吓和惶恐,很显然她很抗拒面前这个轻薄之徒。

“快跟我走!”李长风不由分说,拉起二人就走,一边警惕地看着周围的敌人。

就在这时,多尔衮发现了他们:\"又是你,李长风!每次都坏我的好事!去死吧!\"

一队建奴呐喊着冲了过来。李长风将赵夫人和赵清漪护在身后,长枪如旋风般舞动,与建奴展开殊死搏斗。

他的身上渐渐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衣衫,但他的眼神却愈发坚定。家丁们也死伤惨重,但仍死死地护住李长风和赵家母女。

赵清漪看到李长风为救自己受伤,眼神开始变得柔和了许多。

恰在这时,援军赶到。

二弟李长林带了一个百人队过来,他此刻又一次被战神附体,打起来相当勇猛。为了给大哥争取时间,减轻压力,他已经在阵中杀了个七进七出了!

建奴好几员大将围着他打,却动不了他分毫!反而被一一刺下战马。

李长林握紧手中的长枪,死死盯着不远处的多尔衮。这位后金名将骑在一匹高大的黑马上,身披金色铠甲,威风凛凛。

\"来者何人?\"多尔衮用生硬的汉语问道。

\"辽东李家次子,李长林!\"李长林大喝一声,催马冲了上去。

两马相交,枪戟相撞,火花四溅。李长林只觉得虎口发麻,心中暗惊:好大的力气!

多尔衮冷笑一声,手中长戟如蛟龙出海,直取李长林咽喉。李长林连忙低头,长戟擦着他的头盔飞过,带起一串火星。

\"有点意思。\"多尔衮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再来!\"

两人你来我往,战作一团。李长林的长枪如灵蛇出洞,招招致命;多尔衮的长戟如猛虎下山,势大力沉。

\"当!\"

又是一次硬碰硬的对撞。李长林只觉得手臂发麻,长枪差点脱手。他知道,再这样下去,自己必败无疑。

\"看招!\"李长林突然变招,长枪如毒蛇吐信,直刺多尔衮坐骑的眼睛。

多尔衮大惊,连忙勒马躲避。李长林抓住机会,一枪刺向多尔衮肋部。

\"噗!\"

长枪刺入铠甲,鲜血迸溅。多尔衮闷哼一声,反手一戟劈向李长林。

李长林连忙抽枪格挡,但还是被震得手臂发麻。他趁机拉开距离,大口喘着气。

\"好小子,\"多尔衮捂着伤口,\"有两下子,众将官听令,不打了,快撤!\"

终于,在一番苦战之后,李长风、李长林带着赵家母女冲出了总兵府。

总兵府外面还在打,喊杀声、马嘶声、兵器碰撞声交织成一片恐怖的乐章,总兵府外的战场宛如修罗地狱。李长风率着家丁浴血奋战,长枪挥舞间,鲜血飞溅,建奴的攻势虽猛,但他们亦毫不退缩。

就在李长风拼尽全力,带着赵夫人和赵清漪艰难突围时,他的目光扫到不远处的废墟中,有个身影在苦苦挣扎。那人虽身着华丽服饰,却已沾满尘土与血迹,身旁几个护卫拼死抵抗着建奴的攻击,却也渐渐不支。

李长风心中一动,他深知此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那护卫身上的服饰标志似曾相识,或许此人身份不凡。一念及此,他大喝一声:“随我救人!”带着几名精锐家丁,如猛虎般扑向那片废墟。

长枪连刺,建奴纷纷倒地,李长风冲到那人身前,定睛一看,竟是位太监。虽满脸血污,但那气质和服饰无不彰显着此人身份特殊。

“阁下是?”李长风一边警惕地盯着四周,一边问道。

那人喘着粗气,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感激:“杂家乃司礼监掌印王德化,山海关监军,今日幸得公子相救,不知如何称呼”

李长风心中一震,司礼监王德化,那可是崇祯皇帝的亲信,位高权重。

“见过王公公,我乃辽东李如松长孙李长风,此地不宜久留,我等先突围出去!”李长风说道。

\"原来是故人之后,将门虎子!\"

王德化点了点头,在李长风等人的保护下,艰难地突出了重围。回到李府后,王德化稍作休整,恢复了些气力。

他看向李长风,眼中满是赞赏:“李公子,今日救命之恩,杂家铭记于心。只要你能护送我平安回北京,此前你们失地之责,我一概不追究。不仅如此,还会为你们请功,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李长风心中一喜,失地之责一直是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如今有王德化的承诺,无疑是绝处逢生。

“王公公放心,在下定会竭尽全力护送您回京。”李长风抱拳道。

一旁的赵夫人和赵清漪也面露喜色,若能得到王德化的庇佑,赵家也能免去许多麻烦。

而此时,乌兰虽为李长风等人脱险感到高兴,可听到王德化的承诺,心中却隐隐有些担忧。她害怕李长风加官进爵后,会有更多的诱惑,会离自己越来越远。但此刻,她也只能将这份担忧藏在心底。

在李府,赵夫人见到了李长风母亲,感激涕零。母亲向赵家解释了当天的误会,李长风是为了救赵姑娘才不得已而为之。赵清漪知道自己冤枉了李长风,又想到他不计前嫌拼死来救自己,不觉间,赵清漪看向李长风的眼神中也多了几分别样的情愫。

而乌兰看到李长风浑身是伤地归来,心中的不满早已被心疼所取代。她急忙上前,眼眶泛红:“你怎么这么傻,伤成这样……”

李长风微微一笑:“没事,人救回来了就好。”

整军片刻,李长风精心筹备,带着王德化、赵夫人和赵清漪踏上了回京之路。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躲避着建奴的追击和各种危险。

而随着路途的推进,李长风与赵清漪之间的交流也多了起来,回忆着过往的点点滴滴,气氛渐渐变得微妙。乌兰看在眼里,心中醋意渐浓,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紧紧跟在李长风身边,宣示着自己的存在。

在这充满未知的归途中,他们的命运又将如何发展,谁也无法预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