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明风再起 > 第118章 狙击与反制

明风再起 第118章 狙击与反制

作者:浮世蒹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1 12:52:07 来源:小说旗

当荷兰的补给舰船败走时,围城的郑军阵营里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一个白种人突然从郑军位于荷兰人市镇的阵营中冲了出来,径直朝着热兰遮城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对着城内大声叫骂。

城墙上的荷兰火枪手们见状,顿时怒不可遏,纷纷举枪瞄准这个胆大妄为的家伙,试图将他射杀。然而,一阵枪响过后,子弹纷纷落空,并未击中目标。那白人见势不妙,又迅速跑回了郑军阵营之中。

原来,此人乃是荷兰人雇佣的瑞士佣兵。在热兰遮城被围的这段日子里,城内物资匮乏,饥饿如影随形,他实在不堪忍受,最终选择叛逃,归降了城外的郑军。

只是,这个瑞士人的姓名无人知晓。郑军接纳他的归降后,似乎并未将他当作什么重要人物,反而把他当成了一个用来挑衅荷兰人的小丑。时不时地,郑军就会指使他前往靠近城墙的地方,对着城中大喊污言秽语。

每次叫骂时,这个瑞士人都极尽夸张之能事,甚至还脱下裤子,对着城上露出光溜溜的屁股,向荷兰人示威。而荷兰火枪手们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纷纷开枪射击,但他总能在火枪子弹快要打中屁股之前,敏捷地溜回去。

这个瑞士人或许除了能亲自上场打仗之外,并没有太多专业性的技能,既无法像专业炮手那样指导炮击的角度,也不能传授炮阵架设的工法。久而久之,他便彻底沦为了郑军手中一个供人取乐的丑角,在这紧张的围城局势中,上演着一出出闹剧。

郑芝龙食粮得缓解之后,九月底出兵再攻热兰遮城。

荷方想了一计刁钻的诡计,派出50名最为擅长射击的火枪手,趁着夜色的掩护,悄然潜入城外那座早已荒废的荷兰人医院。这座医院的位置极为特殊,刚好处于热兰遮城防的有效范围内,郑军步兵若强行前往攻打,必然会遭受来自城墙上和医院内的炮火夹击。

第二天天刚亮,隐藏在医院里的50名火枪手便开始行动,朝着郑军的操炮兵开火狙击。虽说当时的火枪由于没有膛线,弹丸击出枪管后轨迹飘忽不定,远距离瞄准极为困难,但这50名火枪手的骚扰射击,还是给郑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郑军炮兵在他们的狙击下,接连有人中弹,使得原本密集的轰炸难以持续进行。而热兰遮城也因此获得了难得的喘息机会,堡内的守军或是抓紧时间抢修堡垒的毁损之处,或是趁机朝着郑军开火反击。

郑军当然也配备了火枪,然而在射击精准度上却不及荷人。这些荷方火枪手又巧妙地藏身于建筑物内,郑军千枪齐发也难以命中。为了应对这一局面,郑军决定趁夜炸毁这栋给他们带来极大困扰的建筑物。

夜幕降临后,50名荷方火枪手退回热兰遮城。郑军则趁机潜入无人的荷兰人医院,在各个关键位置埋藏了数个装满火药的竹桶,并点燃了一条燃烧缓慢的引信,打算在第二天荷人再次进驻医院时,将他们一举炸死。

然而,事与愿违,火药不知为何引爆过早,在火枪手第二天进入医院之前就突然炸崩。一时间,烟尘滚滚,飞沙走石。待飞尘渐渐落定,荷方火枪手竟再次潜入已倾倒的医院废墟。那混乱倒塌的砖墙此时却成为了他们绝佳的掩体,他们继续躲在其中,对郑军炮兵展开狙击,又杀伤了不少郑军士兵。

若是在西洋战场,医院里的这些荷兰狙击手或许不足为惧。因为欧洲人在作战时,会将野战炮阵巧妙地隐藏于地表之下的堑壕里,炮兵们连头都很少探出地面,火枪很难对他们造成威胁。但当时中国的战场情况有所不同,枪炮的普及程度远不如欧洲,郑军的将士们还不知道挖掘堑壕隐藏火炮的方法,依旧将大炮放置在平地上。

虽然郑军在炮旁设置了沙包、土堆等掩体,但这些掩体的保护程度远不如将火炮挖坑埋入地下周全。操作火炮、运输弹药的人员仍需在地面上来回奔走,这就给了荷方火枪手无数的狙击机会。

郑军在应对这批火枪手时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一方面,他们无法为自己的士兵提供足够完善的掩护;另一方面,又畏惧热兰遮城防的猛烈炮火,不敢贸然上前占领医院废墟。而且,郑军不像荷军那样持有臼炮,没有专门针对人员杀伤的炸裂弹。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将几门攻城火炮转向废墟,以实心铅弹射向那里。

但实心铅球飞去,只是贯穿了更多的断垣残壁,却无法打出太多碎片来伤害躲在其中的火枪手。那些低头藏身的火枪手们隐匿而分散,除非运气极差被炮弹直接击中,否则很难受到损伤。即便火枪手们因遭受炮击而暂时消停一会儿,可一旦炮击结束,他们便又从废墟中冒出来,继续狙击郑军炮阵。郑军只能一边承受着狙击,一边艰难地攻略热兰遮城,伤亡人数不断攀升。

时光悄然流转,不知不觉便到了十二月。即便地处接近热带的台湾岛,此时也染上了丝丝寒意,而热兰遮城内的荷兰人,境遇更是凄凉惨淡。

全城的用水仅依靠一口井,然而城内茅厕数量不足,横流的屎尿长时间得不到清理,最终竟渗入了井水中。八月时增援舰队运来的食物也即将消耗殆尽,饥饿的折磨让荷兰人愈发难以抵御疾病的侵袭,城内的死伤人数终于累积到了一个可观的数字。

虽然荷方的伤亡人数远远不及郑军,但这漫长看不到尽头的围城,仿佛有一种致命的绝望感,正一点点侵蚀着荷兰守军的意志。终于,越来越多的荷兰守军选择向郑军叛逃。而郑军这边,由于持续遭受重创,久攻敌城不下,此时士气也极为低落,同样有不少人选择逃离。不过,他们都逃向了台湾本岛的荒山野岭,毕竟没人愿意逃进毫无生机、被困如笼的热兰遮城。

出人意料的是,尚能收纳敌军叛徒这一点,竟成了郑军此时最大的优势。因为在荷方的叛逃者中,终于出现了一个能力出众之人,远非那个只会露屁股叫骂的瑞士佣兵可比。与之前的小丑不同,此人有名有姓,叫汉斯·约根·拉迪斯(hans Jurgen Radis),是一名德国佣兵,因其作战经验丰富,被荷兰人雇佣为军官。

拉迪斯的到来,给郑芝龙带来了转机。他向郑成功传授了有效的攻城之法。首先,他指导郑军加强炮阵的防御工事。郑军将士们按照他的指示,挖掘出一条条堑壕,再将夯土筑成壁垒。如此一来,兵员在堑壕中通行,便极难遭到火枪手的命中。

接着,他指挥郑军连夜赶工,在热兰遮城的侧旁紧急增建一座欧式野战阵地,中文译为三角堡(ravelin)或半月堡(demi - lune)。这种阵地类似星形要塞角落上的棱堡,形状同样呈尖角,也是利用填土造坡的原理来实现最大程度的防御。与棱堡的差别在于,它建于野外,不与城体相连,但抵御炮火的能力依然十分强大。

并且,这个三角堡的位置经过精心选择,完全建在热兰遮城防射程之外,医院废墟里的火枪手根本无法对其构成威胁。如此,三角堡便可不受任何干扰地持续炮击,为郑军的攻城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