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明风再起 > 第129章 军火贩子

明风再起 第129章 军火贩子

作者:浮世蒹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1 12:52:07 来源:小说旗

李长风敏锐地察觉到局势的复杂,深知产业布局对于自身势力稳固与发展的重要性。他对松江的业务进行了精细划分,让陈婉君负责万国货栈,主营工业品和大宗商品批发。这里不仅有海南精心研制生产的各类织布机等先进机器,还有颇受关注的转轮手枪等民用武器,另外南洋运来的稻米、盐、糖等物资的批发也在此处进行。

而陈美丽掌管的上海百货大楼,则主打百货、布匹以及高端商品和消费品的零售。如此一来,二者的客户群体截然不同,业务互补,互不冲突,也避免了内部竞争。

陈婉君凭借着自己的聪慧与果敢,迅速将万国货栈打理得井井有条。她积极拓展业务渠道,与各地商人建立联系,让万国货栈的名声愈发响亮。尤其是转轮手枪的批发业务,吸引了众多江湖豪杰、地方豪强以及一些小股武装势力的目光。他们纷纷派人前来洽谈购买事宜,万国货栈一时间门庭若市。

陈美丽同样不甘示弱,将上海百货大楼经营得有声有色。她精心挑选各类商品,满足不同层次顾客的需求。从精美的绸缎布匹到昂贵的珠宝首饰,再到日常的生活用品,应有尽有。上海百货大楼以其优质的商品和良好的服务,迅速在松江乃至周边地区积累了极高的声誉,成为了达官贵人、富商巨贾们购物的首选之地。

陈美丽在成功运营上海百货大楼后,展现出了非凡的商业眼光与魄力,毅然向娱乐、餐饮和住宿行业进军,接连开设了百乐门、松江酒店和松江大饭店。

百乐门一经开业,便成为松江城最热闹的娱乐场所。华美的灯光、悠扬的音乐,身着华丽服饰的舞女在舞池中翩翩起舞,吸引了无数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前来消遣。这里夜夜笙歌,纸醉金迷,成为了松江城的一颗璀璨明珠。

松江酒店和松江大饭店也各有特色。松江酒店以舒适的住宿环境和贴心的服务,吸引了众多往来松江的商旅。而松江大饭店则主打高端餐饮,汇聚了各地的名厨,烹制出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成为了宴请宾客、举办大型活动的首选之地。

这一年,李长风府中喜讯连连,此前尚未生育的四位妾室皆诞下麟儿,为李家的烟火传承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柳如是顺利产下儿子李星岚,小家伙哭声洪亮,一双乌黑的眼睛滴溜溜地转,仿佛对这个新奇的世界充满好奇。阮氏香也不甘落后,诞下李星冉,这孩子长得粉雕玉琢,小小年纪便透着一股机灵劲儿。王雪堂更是为李长风带来双倍的惊喜,一对双胞胎儿子李星耀和李星辰呱呱坠地。两个小家伙并排躺在襁褓里,肉嘟嘟的小脸,让人忍不住想要捏上一把,他们那无意识的小手小脚舞动着,仿佛蕴含着无限的生命力。沈婉清生下的李星悠,眉清目秀,安静地依偎在母亲怀中,模样可爱至极。

李府内一片欢腾,张灯结彩,大摆筵席。亲朋好友纷纷前来道贺,都夸赞李长风福气深厚,子嗣兴旺。李长风看着这一个个可爱的孩子,心中满是为人父的喜悦与责任,他暗自下定决心,定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稳繁荣的未来。

洛阳大捷后,那支创造奇迹的海南 500 学生军并未如众人所料,急切地邀功请赏。他们遵照李长风的指令,乘船在黄河两岸四处游历,看似悠然自得地游玩,实则是在默默熟悉中原的地理环境,为日后的军事行动做长远打算。

学生军对战功及封赏的淡然态度,在明军内部引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混乱。其他明军见状,仿佛看到了获取功名利禄的绝佳机会,纷纷红了眼,如饿狼般疯狂地冲向战场,收割着农民军的头颅。他们全然不顾战场上的道义与秩序,只为了那能换来封赏的一颗颗首级。

一时间,黄河两岸充斥着血腥与贪婪。一些明军甚至对已经投降的农民军痛下杀手,只为多拿几颗首级。还有些明军为了争抢首级,内部竟发生了冲突,拔刀相向,全然没了同属明军的情谊。

杨嗣昌看着混乱的局面,却并未加以制止。他的请功奏表中,也如众人所愿,以明军各部斩获的首级数量为准。在他看来,这样既能安抚那些渴望封赏的明军将领,又能向朝廷彰显此次战役的“辉煌战果”,至于这背后的混乱与血腥,他并不在意。

随着万国货栈转轮手枪的名声越来越大,其销售范围之广,远远超出了众人的预料。令人震惊的是,竟然连起义的农民军和建奴都派人前来购买。而李长风面对这些特殊的客户,竟是来者不拒。

在李长风心中,这转轮手枪可不单单是一把枪那么简单,其背后所依赖的专用火药和枪弹,才是关键所在。他深知,一旦万国货栈停止向这些客户出售火药和铅弹,那他们手中的转轮手枪,瞬间就会变得和烧火棍没什么两样。

对于起义的农民军而言,转轮手枪在战场上的威力,他们在洛阳之战中已有所见识。拥有这样一件犀利的武器,无疑能在与明军的对抗中增添几分胜算。于是,他们不惜花费重金,通过各种隐秘渠道,前来万国货栈购买转轮手枪。

而建奴也听闻了转轮手枪的厉害,他们对中原的先进火器向来觊觎已久。此次得知万国货栈有如此神器出售,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们同样想尽办法,混入购买者的行列,企图将转轮手枪带回,研究并仿制,以增强自身的军事实力。

李长风深知此次火器交易一事非同小可,文官们的弹劾如暴风雨前的乌云,随时可能将他吞噬。为了暂时稳住局面,避免杨嗣昌在其中推波助澜,他思虑再三,决定送给杨嗣昌 20 支转轮手枪,用以武装其亲兵队。

当杨嗣昌看到那一箱崭新的转轮手枪时,眼中闪过难以掩饰的惊喜。在这个火器稀缺的时代,这 20 支转轮手枪无疑是一份沉甸甸的厚礼。他轻轻拿起一支,仔细端详,感受着枪身的质感,心中对李长风的这一举动十分满意。

“李大人此举,真是雪中送炭呐。”杨嗣昌嘴角微微上扬,对前来送礼的李长风使者说道。他心里明白,有了这 20 支转轮手枪,自己的亲兵队实力将大大提升,在这乱世之中,也多了一份保障。

杨嗣昌当即下令,挑选出 20 名最为精锐的亲兵,专门组建一支火器小队,由他的心腹将领亲自训练,务必让他们熟练掌握转轮手枪的使用技巧。

自洛阳之战后,每当崇祯皇帝下诏要求李长风出兵,战场上总会出现一支特殊的队伍——500 人的海南学生兵。然而,他们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在众人眼中,这支队伍就像是来“打酱油”的。

他们既不冲锋陷阵,也不与敌军展开激烈厮杀,只是在战场上悠然穿梭。但实际上,李长风有着更深的谋划,他是让学生兵借此机会熟悉各地的地形。

在某次北方边境与建奴的冲突中,学生兵随着大军抵达战场。当明军与建奴短兵相接,喊杀声震天之时,海南学生兵却沿着战场边缘,看似散漫地游走。他们有的拿着纸笔,悄悄记录着山川走势;有的观察着河流的宽窄与深浅;还有的留意着周边的关隘要道。

“看,那边那座山,如果在此设伏,倒是个不错的地点。”一个学生兵低声对同伴说道。

“嗯,而且这条河,汛期时想必能阻挡敌军骑兵。”同伴点头附和。

而在中原地区镇压起义军的战场上,同样有他们的身影。当明军与起义军陷入苦战,学生兵却像是在进行一场别样的“考察”。他们对战场周边的城镇布局、道路状况了如指掌,看似置身事外,实则在为未来的军事行动积累宝贵的地理情报。

不过,学生兵的这种“奇特”表现,引来了各方的不满与猜疑。明军将领们觉得他们是在浪费兵力,白白消耗军饷,却不做实事。“这李长风派来的到底是什么队伍?大敌当前,他们却在一旁闲逛,成何体统!”一位将领气愤地说道。

起义军和建奴也察觉到了这支队伍的异常,虽然不清楚他们的真实目的,但都对其保持着警惕。“那支奇怪的队伍,似乎一直在观察什么,说不定有什么阴谋。”建奴的探子向首领汇报。

随着一次次出现在各个战场,这 500 人的海南学生军队伍“战场溜达鸡”的名号愈发响亮。起初,不少敌军瞧他们行事“散漫”,以为是一群不堪一击之辈,试图上前挑衅。

然而,当那些敌军真正靠近,学生军便会瞬间露出獠牙。他们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瞬间形成紧密的战斗阵型。刹那间,枪声大作,如泼天的弹雨般射向敌军。转轮手枪与火铳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让敌军毫无招架之力。

在一次与起义军的遭遇中,一支起义军小队见学生军在战场边缘“闲逛”,以为有机可乘,便呐喊着冲了上去。戚神风一声令下:“准备战斗!”学生军们迅速从看似悠闲的状态切换为战斗模式,手中的火器喷吐出致命的火焰。

“砰砰砰!”“轰轰轰!”枪声响彻山谷,冲在前面的起义军士兵瞬间倒下一片。后面的起义军士兵见状,却并未退缩,依旧疯狂地往前冲。但学生军的火力持续而猛烈,不断有起义军被击中,鲜血溅洒在土地上。

仅仅片刻,这支起义军小队便伤亡惨重,侥幸存活的士兵惊恐地看着眼前这群如同恶魔般的学生军,再也不敢有丝毫轻视,连滚带爬地逃了回去。

类似的场景在不同战场反复上演,渐渐地,再也没有敌军敢轻易招惹这支“战场溜达鸡”的队伍。他们的威名传遍四方,无论是起义军还是建奴,听到“战场溜达鸡”的名号,都不禁心生忌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