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明风再起 > 第151章 流贼败走

明风再起 第151章 流贼败走

作者:浮世蒹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1 12:52:07 来源:小说旗

晨雾漫过信阳城外的箭楼,赵德勋的铜制望远镜里映出扭曲的黎明。他军装上的黄铜纽扣还沾着太平洋的盐粒,黑色三角帽檐下压着荷兰商人手绘的河南地形图。三百步外,头裹红巾的哨马正在溪边饮马,浑然不觉林间六百支燧发枪的击锤已经扳起。

\"开花弹两发急速射。\"赵德勋的佩剑敲在拿破仑炮的青铜炮管上,暗红色斗篷被晨风掀起一角,露出内衬里绣着的六分仪图案。炮手转动螺杆调整仰角时,他注意到洪承畴派来的监军太监正在本子上记录火器形制——那阉人已经盯着转轮手枪的弹巢看了半柱香。

震耳欲聋的轰鸣撕碎雾气时,二十门六磅炮喷出的白烟像地狱幔帐。对岸饮马的流寇还没摸到腰刀,裹着铁片的炮弹就在马群中炸开。断肢混着血雨浇在结冰的河面上,有个只剩半截身子的骑兵竟然还在吹响牛角号。

\"自由射击!\"赵德勋抽出转轮手枪,金属蜂鸣声中,第一排燧发枪齐射的硝烟还未散尽,第二排士兵已经踩着鼓点跨步上前。那些举着顺刀冲过浮桥的流寇像是撞上无形的镰刀,棉甲在三十步距离上如同薄纸。有个戴毡帽的头目试图点燃火雷,蜂巢火箭炮的六管齐射瞬间将他站立的土坡犁成焦坑。

罗汝才的侄子罗虎躲在槐树林里,牙齿把下唇咬出血来。他亲眼看见三眼铳的铅子打在官军胸甲上迸出火星,那些戴着熊皮帽的鬼兵居然连晃都不晃。最可怕的还是他们腰间挂的铁西瓜,落地就能炸翻整队骑兵。当他终于摸到阵前想要拼死一搏时,忽然发现满地都是滚动的铁罐——引线嘶嘶作响的声音成了他最后的记忆。

洪承畴的中军大帐设在五里外的文殊寺。当第八个传令兵送来战报时,他正在擦拭祖传的龙泉剑。监军太监浑身硝烟味闯进来,袖口还粘着半片带血的人耳:\"禀督师,赵管带说午时就能吃上庆功宴......\"

“只是1500人,就打的几十万流寇丢盔弃甲。这李长风……唔……究竟……还有多少是我们不知道的……”洪承畴面色惨白,止不住地呢喃自语。

残月被硝烟蚀成铁灰色时,李自成在噩梦中第三次惊坐而起。帐外值夜的亲兵举着火把冲进来,却看见大元帅正抱着鎏金头盔发抖——那里面盛着半盔混了冰碴的呕吐物。

\"潼关...潼关...\"他布满血丝的眼球凸得吓人,指甲在牛皮地席上抓出深痕。两年前李过被烧焦的半截身子突然浮现在油灯里,海南学生军火铳的铅弹打穿侄儿铁甲时,他记得那些弹孔排列得就像北斗七星。

亲兵队长掀开帐帘的瞬间,寒风裹着三十里外的炮火声撞进来。地平线上跳跃的橘色闪光,正是龙虾兵特有的六管火箭炮在夜袭。李自成突然想起崇祯六年兵败洛阳城下的惨状……

\"备马!\"他踹翻鎏金头盔,秽物溅到帐内供奉的关帝像上,\"让孩儿们把'闯'字旗都烧了!\"当亲兵捧着连夜赶制的商队旗幡过来时,发现大元帅已经自己剪掉了及胸的美髯,羊皮袄里揣着五本空白路引。

子时三刻,当第一发照明弹在闯军大营上空炸开时,巡哨的老营兵看见中军帐后的马粪还是温的。被遗弃的帅座下压着撕碎的《凤阳破阵图》,浸在泼翻的酒浆里像块溃烂的皮肉。不知谁喊了声\"闯王升天了\",二十万石粮草堆前顿时挤满争抢骡马的乱兵。

罗汝才的探马带回消息时,这位八大王正在啃烤鹿腿。听闻李自成的黄骠马踏碎了辕门令箭,他狂笑着把鹿腿骨砸向地图:\"驴球子!前年分凤阳金银时他冲在最前头!\"但笑着笑着突然呛出血丝,这才发现自己的手已经把桌角捏出了木茬。

千里镜的视野里,赵德勋看着雪原上炸营的流寇,嘴角扯出冰冷的弧度。他特意让工兵营在五更天演奏《掷弹兵进行曲》,苏格兰风笛声混着火箭炮的尖啸,把十三家联军的神经彻底撕碎。当太阳升起时,斥候捡到了七面镶金军旗、五尊虎蹲炮,以及装满三十六辆大车的金银细软——都是义军来不及带走的\"战利品\"。

战后的中原大地,满目疮痍,残垣断壁间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血腥气。洪承畴望着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心中既有得胜的快意,又有对局势的隐忧。不过,此刻他更为在意的是如何借此战功,进一步巩固自己在朝堂中的地位。

于是,洪承畴精心撰写了一份表功奏章,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在奏章中,他大肆渲染此次战役的艰难与辉煌,着重强调斩杀流贼上万的赫赫战功。同时,洪承畴对赵德勋的功绩着墨甚多,将其描绘成扭转战局的关键人物。洪承畴此举并非出于纯粹的赏识,而是暗藏私心,他企图通过让崇祯皇帝给赵德勋加官进爵,进而将赵德勋这一部明军连带装备都纳入自己麾下,以此来吞并李长风的部曲,扩充自身势力。

不久后,崇祯皇帝的诏书便传至军中。诏书言辞嘉奖,对赵德勋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赞不绝口,并表示要对其加官进爵,许以丰厚的赏赐,还打算将这支部队正式编入洪承畴的麾下,拨给更多精良装备。

然而,面对这看似诱人的条件,赵德勋却不为所动。他听着传诏太监宣读诏书,脸上没有丝毫惊喜之色。待太监读完,赵德勋平静地说道:“多谢陛下厚爱,但末将志不在此。”传诏太监一脸惊愕,他从未见过对功名利禄如此淡泊之人。

赵德勋心中十分清楚,自己这支部队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完全依赖于李长风的科技与后勤补给。那些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及源源不断的粮草供应,都是李长风在海外苦心经营的成果。离开了李长风,他和他的部队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啥也不是。所以,他对洪承畴的如意算盘看得透彻,绝不能因一时的利益而迷失方向。

赵德勋心意已决,他迅速收拾行囊,率领部队来到黄河码头。士兵们对他的决定毫无异议,他们追随李长风已久,对李长风忠心耿耿。一行人登上沙船,扬起风帆,朝着天津的方向驶去。

洪承畴得知赵德勋拒绝诏命,径直返回的消息后,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计谋竟然落空,心中对赵德勋和李长风的恨意又增添了几分。在他看来,李长风此举无疑是对朝廷权威的公然挑战,必须想办法予以打压。

而在京城,崇祯皇帝听闻此事后,也是龙颜不悦。他一方面对赵德勋的抗命行为感到愤怒,另一方面也对李长风在海外的势力越发忌惮。李长风的部队不听调遣,这让崇祯帝意识到,李长风已然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势力,若不加以制衡,恐日后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