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明风再起 > 第165章 皮岛白骨哀

明风再起 第165章 皮岛白骨哀

作者:浮世蒹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1 12:52:07 来源:小说旗

崇祯十年正月,皮岛。

李长风深知皮岛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既然沈老太爷拱手相让,那他就不得不却之不恭。在巩固旅顺防务后,立即下令派遣精锐部队,马不停蹄地奔赴皮岛。当他们踏上这座岛屿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只见皮岛上的十万军民,仿若身处绝境的难民。他们个个衣不蔽体,身上的衣物满是补丁,甚至有些只能用破布勉强遮体。面色饥黄,身形消瘦,眼中满是疲惫与绝望。孩子们饿得嗷嗷直哭,老人们虚弱地倚靠在墙角,青壮年们虽想振作,却也被长期的饥饿与困苦消磨了精神。整个皮岛弥漫着一股萧索与绝望的气息。

李长风的战船刚靠岸,便闻到了风中裹挟的腐臭。码头上跪迎的所谓“十万军民”,不过是十万具披着人皮的骷髅——老妇用海藻裹着婴儿,少年肋骨凸出如搓衣板,有个总旗官甚至拿箭镞在礁石上刻字,刻到第三笔才发现自己啃的是人指骨。

“这就是沈太爷治下的东江重镇?”李长风一脚踢翻装点门面的粮车,车中滚出的全是碎石包,最上面撒着层发霉的麸皮。

沈世魁的翡翠扳指在袖中叮当乱响:“侯爷有所不知,朝廷三年没发……”

“砰!”

转轮手枪的硝烟中,沈世魁的貂绒暖耳被打飞。李长风枪口抵着他太阳穴,声音比海风更冷:“你袖子里那枚刻着‘范’字的扳指,是山西范家的吧?去年他们往沈阳走私的五千石军粮,是不是从皮岛官仓出去的?”

当夜,李长风提着马灯巡查营房。

破败的草棚里,有个老兵正用锈刀割腿肉喂孙女。见灯火逼近,他慌忙用稻草盖住血淋淋的伤口:“大帅……孩子饿……我没用……”

李长风掀开稻草的手僵在半空。那伤口溃烂生蛆,分明是半月前的旧伤。

“传军医!”他暴喝一声,震得棚顶落灰,“把所有医官捆来!药材不够就用我的座舰拆木板!”

角落里忽然传来呜咽。十几个蓬头垢面的妇人捧出木牌,上面用血写着丈夫名字——都是被沈世魁卖给登州盐商的“逃兵”。有个妇人突然撞向礁石:“狗日的世道!不如死了干净!”

总兵府地窖,沈初盈正对镜梳妆。

铜镜里突然多出个人影,她指尖的胭脂盒“当啷”落地——李长风提着颗人头,那是沈世魁的账房先生。

“你爹用东江军的卖命钱,在苏州给你存了三十万两嫁妆。”李长风甩出本血账,“知道皮岛为什么闹人瘟吗?他连煮药的大锅都熔了铸成劣钱!”

沈初盈突然大笑,金簪狠狠划破脸颊:“侯爷以为我不知?那些买我肚兜的盐商,哪个没喝过东江军的血?!”

她扯开衣襟,肚兜上纹着密密麻麻的姓名,最上方是毛文龙,最下方是黄龙:“每夜躺在这身子上的,都是吃人的鬼……现在轮到侯爷了。”

三日后,济州岛船队冲破冰海。

三百口铁锅支在黄金沙滩,火山灰混着硫磺熏蒸疫区。卫生兵挨家挨户分发“海带饼”——这是济州渔民发明的救命粮,用海藻、鱼骨粉压制而成。

“大帅!挖出东西了!”

正在巡视粥棚的李长风疾步赶去,只见海滩上露出森森白骨。尸骸手腕都拴着木牌,正是妇人们寻不到的丈夫。更深处,埋着成箱的官制箭镞——本该发给皮岛军的兵器,全被沈世魁换成了芦苇杆。

李长风攥紧沈初盈送来的布防图,上面标注着皮岛所有暗礁。他忽然想起史书所载:崇德二年正月,清军破皮岛,沈氏女投海,衣带遗书“来世不为乱世人”。

崇祯十年正月十五,皮岛总兵府。

海风卷着硫磺味渗入窗棂,李长风盯着案头军报,多尔衮的战马已抵近旅顺。烛火忽明忽暗,映得沈初盈捧来的参汤腾起妖异的雾一一她今夜未施粉黛,月白中衣下隐约透出肚兜上的刺绣,最末“黄龙”二字还渗着血痂。

“大帅该歇了。”瓷碗轻叩案几,她指尖扫过李长风手背,甲缝里还沾着白日掩埋尸骸的腐土。

李长风猛然擒住她手腕,燧发枪薄茧硌着掌心:“你在汤里放了什么?”

“放了我爹的命。”沈初盈轻笑,腕骨一翻,袖中抖出把黄铜钥匙,“粮仓地窖第三格,锁着他孝敬洪承畴的账簿。”

烛芯爆响,她忽然倾身咬住李长风耳垂:“将军不要这钥匙……还是要钥匙的主人?”

地龙烧得太旺,李长风扯开领口时,瞥见沈初盈脊背的鞭痕一一纵横交叠如辽东舆图。她拔下发簪挑灭烛火,黑暗中响起银链坠地声:“毛文龙喜欢绑着人喂虎头鲨,陈继盛爱用烧红的箭镞写字……侯爷呢?”

李长风攥住她脚踝,触到一串铜铃,那是东江军传讯用的马铃。铃舌早被摘了,只剩个空壳在皮肤上晃荡:“黄龙总兵喜欢听响?”

“他喜欢听哑铃。”沈初盈的声音像淬毒的针,“就像喜欢哑女一样。”

窗缝漏进一线月光,正照在她咽喉处的刀疤。

五更时分,亲兵撞开房门急报清军夜袭,却见满地碎瓷间散落着辽东舆图碎片。沈初盈裹着李长风的猩红斗篷,正将皮岛暗礁分布图塞进他枕下。

“看够了吗?”她斜睨着目瞪口呆的亲兵,“告诉陈副将,北麓第二烽火台有奸细,昨夜三更换了倭刀。”

李长风在榻上睁开眼,枕边匕首压着张薛涛笺:“将军心软,妾身来当刀。”

三日后,皮岛刑场。

沈初盈绾着妇人髻,亲手将亲爹沈世魁吊上绞架。海风掀起她素白裙角,露出雪白的脚踝。

“爹,女儿送你见毛大帅。我再也不想被你当成礼品一样送来送去了!”她拽动绞索的力道温柔如刺绣,“记得告诉他……他的白虎煞星,现在姓李。”

李长风在高台上摩挲着黄铜钥匙,它打开的不仅是粮仓秘账,还有苏杭商会与洪承畴往来的密函。函角印着胭脂唇纹,与沈初盈今早留在他锁骨上的一模一样。

李长风身处皮岛,局势复杂万分。他清楚,崇祯皇帝对他满心猜忌,甚至曾动过置他于死地的念头。好在他机警过人,拼尽全力才逃出那危险境地。而朝廷碍于脸面,并未将此事公之于众。如今他与大明朝廷表面维持着平和,实则貌合神离,可又不能轻易与之撕破脸皮。毕竟大明依旧被视为天下正统,他“大明宁远侯”的标签还有利用价值,对外仍需以这身份示人。

沈初盈出身商人世家,心思敏锐,见解独到。一日,她与李长风密谈时,轻声说道:“将军,如今天下大乱,明朝市面流通的碎银在日常生活中多有不便,各地私自铸造的钱币既无信誉保障,质量也参差不齐。您如今坐拥如此广袤地盘与众多人口,不如在海外仿照西班牙鹰洋,大量铸造精良的银币。如此既能捞取巨额好处,更可捏住明、清、朝鲜和日本的经济命脉。”

李长风听后,心中豁然开朗,眼中闪过兴奋与决然的光芒。当下,他当机立断,决定在济州岛成立造币厂。济州岛地理位置优越,既远离各方势力的核心区域,便于秘密行事,又具备良好的海运条件,利于白银的运输与银币的流通。

为了确保银币品质上乘,李长风费尽心机,从日本石见银山获取的大量上好的白银给铸币厂优先供给。他以仿造后世袁大头为蓝本,精心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银币——龙洋。这龙洋的成分经过精心调配,白银含量高达九成,其余则为其他合金金属,保证了银币的质地与价值。

龙洋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其背面一条五爪蟠龙张牙舞爪,威风凛凛,在云雾间若隐若现,尽显威严与尊贵,象征着李长风欲主宰天下的雄心壮志。正面则以橄榄枝环绕着“壹元”的币值,以及一个大大的阿拉伯数字“1”,寓意着在追求财富的同时,也渴望和平稳定。币面上还特意注明“公元1637年制造”的年份,既顺应国际通用的纪年方式,又不会让敌对的明清等国感到厌恶,巧妙地维持着各方微妙的关系。

随着济州岛造币厂的机器开始昼夜轰鸣,一枚枚崭新的龙洋诞生。一进入市场,就因为成色足、质量好、制作精美、便于携带受到老百姓的热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