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明风再起 > 第62章 运筹三亚7

明风再起 第62章 运筹三亚7

作者:浮世蒹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1 12:52:07 来源:小说旗

在海南这片土地上,李家军的一次意外发现,如同为李长风的军事力量发展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士兵们在一次勘探中,竟发现了易于开采的石油。李长风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提升军事装备威力的绝佳契机。

他即刻召集一众精通化学与火器制造的能人,全力钻研如何将石油提炼并制成具有强大杀伤力的武器。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调配,他们成功提炼出猛火油,并以此制作出燃烧弹。这种燃烧弹一旦落地爆炸,猛火油便会四处飞溅,燃起熊熊烈火,且火势凶猛,极难扑灭,能对敌方的人员、营帐以及防御工事造成毁灭性打击。

与此同时,李长风将目光投向了古老却依旧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抛石机。他决心对其进行改良,让它成为抛射猛火弹的强大攻城利器。工匠们在李长风的指导下,对抛石机的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

首先,他们加固了抛石机的底座与支架,采用更为粗壮厚实的木材,并以精钢打造的连接件进行固定,确保其在发射猛火弹时能够承受巨大的反作用力。同时,对抛石机的弹射臂进行了加长处理,增加了其弹射力度与射程,使猛火弹能够被精准地投放到更远的敌方阵地。

为了实现更精准的射击,工匠们还为抛石机配备了简易的瞄准装置。通过调整弹射臂的角度以及配重的重量,士兵们能够根据目标的距离和位置,更准确地发射猛火弹。此外,为了提高抛石机的机动性,他们在底座安装了可移动的轮子,使抛石机能够在战场上灵活转移位置,避免成为敌方攻击的固定靶子。

经过改良的抛石机在试验场上进行了首次试射。随着一声令下,巨大的猛火弹被高高抛起,如同一颗燃烧的流星,准确地落在远处模拟的敌方营寨中。瞬间,营寨内火光冲天,火势迅速蔓延,模拟的防御工事在猛火油的烈焰中逐渐化为灰烬。目睹这一幕的众人无不欢呼雀跃,李长风看着试验的成功,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与期待。

在残酷的战争中,坚固的防御工事往往能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而一款称手的工具对于修筑工事至关重要。于是,李长风决定用精钢打造一种特殊的工具——工兵铲,以提升步兵修筑工事的效率。

李长风召集了铁匠作坊中手艺最为精湛的工匠,向他们详细阐述了工兵铲的设计构想。这款工兵铲需具备多种功能,不仅要能轻松挖掘泥土,还要在必要时充当近战武器。

工匠们依照李长风的要求,选用了优质的精钢作为原材料。精钢经过反复锻造,去除杂质,使其质地更加坚硬且富有韧性。铲身的设计独具匠心,前端呈尖锐的三角形,方便插入泥土,两侧的刃口打磨得锋利无比,挖掘时省力高效,同时在近战中也能发挥劈砍的作用。铲身与铲柄的连接部位采用了榫卯结构与金属加固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在高强度的使用中不会松动脱节。

铲柄同样精心打造,选用了坚韧的硬木,并在表面刻有防滑纹路,让士兵握持起来更加稳固。为了增加工兵铲的实用性,在铲柄的末端还安装了一个尖锐的钢锥,在挖掘较硬的地面时可以先用钢锥松动土壤,在紧急情况下,也可当作武器进行刺击。

经过多番试验与改进,第一批工兵铲制作完成。李长风亲自来到训练场,观看工兵铲的实际使用效果。只见士兵们手持工兵铲,迅速地挖掘着泥土,原本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体力的挖掘工作,在工兵铲的助力下变得轻松许多。在模拟的近战场景中,士兵们挥舞着工兵铲,利用铲刃和末端的钢锥,展现出了不俗的战斗能力。

工兵铲的出现,让步兵修筑工事的效率大幅提升。无论是挖掘战壕、搭建掩体还是构筑防御壁垒,工兵铲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了它,士兵们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防御工事的修筑,为己方部队提供更为可靠的防护。

在不断完善武器装备的同时,李长风也深知,一支军队的形象与士气同样重要。他的脑海中浮现出英国龙虾兵那整齐划一、颇具威慑力的军服样式,决定为李家军打造一款类似风格的军服,提升军队的整体风貌与士气。

李长风找来军中负责军需的官员以及裁缝工匠,详细描述了英国龙虾兵军服的特点。上衣采用鲜艳的红色呢绒材质,象征着勇气与斗志,剪裁要合身得体,凸显军人的挺拔身姿。袖口和领口处,用金色的丝线绣上精致的花纹,彰显军队的威严与华丽。裤子则选用深蓝色的布料,质地坚韧,便于士兵行动。

为了让军服更加实用,李长风还提出了一些细节上的要求。上衣要设有多个口袋,方便士兵放置小件物品,如弹药、火镰等。肩部设计了肩章,不同的军衔通过肩章上的图案和装饰来区分,既能明确指挥体系,又增添了军服的层次感。

头盔的设计也别具匠心,模仿龙虾兵头盔的样式,采用金属打造,顶部高耸,两侧带有护耳,既能有效保护士兵的头部,又在外观上显得威风凛凛。头盔表面进行了抛光处理,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的光泽,给敌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慑。

鞋子方面,选用了厚实的牛皮靴,靴筒高至小腿,靴底钉有防滑的铁钉,让士兵在各种地形上都能稳健行走,同时也增强了对腿部的保护。

裁缝工匠们接到任务后,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制作中。他们精心挑选布料,仔细裁剪、缝制每一片衣料,力求每一件军服都达到最高的质量标准。绣工们则全神贯注地在领口、袖口处绣上精美的金色花纹,一针一线都倾注着心血。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第一批仿照英国龙虾兵样式的李家军军服制作完成。当士兵们整齐列队,穿上崭新的军服时,整个军营都为之一振。红色的上衣与蓝色的裤子相互映衬,金色的花纹与闪亮的头盔相得益彰,士兵们看起来精神抖擞、英姿飒爽,士气瞬间高涨。

李长风望着身着崭新军服、精神抖擞的李家军,心中满是壮志豪情。为了将这战兵打造成一支真正的劲旅,他果断决策,将其整编为三个步兵师,开启了全面而系统的整训计划。

军校毕业的优秀学员们纷纷下放到基层连队,他们犹如新鲜血液,为部队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理念。这些年轻的军官们,带着在军校所学的先进战术知识和指挥技巧,迅速融入到基层队伍中。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立志要将每一名士兵都训练成战场上的精英。

与此同时,《李家军步兵操典》正式颁布实施,成为整训的核心纲领。这部操典详细规定了步兵在各种战斗场景下的动作规范、战术配合以及纪律要求。从队列行进到武器操作,从战场应变到团队协作,每一个细节都有明确的标准。士兵们每日严格按照操典进行训练,反复练习各种战术动作,力求达到精准无误。

训练场上,喊杀声震天。士兵们在烈日下进行着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负重长跑、器械操演,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没有一人喊累。在战术训练中,各连队紧密配合,模拟实战场景,演练各种战术队形的变换。无论是防御时的紧密盾墙,还是进攻时的勇猛冲锋,都展现出了高度的协同性和专业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军队的士气与行军效率,李长风将英国陆军的鼓乐手引入军中。每当部队行进时,激昂的《掷弹兵进行曲》便会奏响。李长风将这支曲子命名为《大清不妙曲》,军乐鼓点如雷,号声嘹亮,整齐的脚步声与激昂的乐曲完美融合,仿佛赋予了士兵们无穷的力量。这充满节奏感的旋律,不仅让士兵们步伐更加坚定有力,也在心理上给予他们强大的鼓舞,使他们在行军途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

随着整训的深入,李家军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士兵们的军事素养大幅提升,团队协作愈发默契,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李长风决意以明朝极具象征意义的日月元素为核心,为李家军打造一面独一无二、彰显大明国威与李家军气势的军旗。

军旗主体由质地坚韧的锦缎制成,底色为朱红,那鲜艳浓烈的色彩,宛如初升的朝阳,既象征着大明王朝的繁荣昌盛,又寓意着李家军如红日般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与激昂的斗志。

旗帜中央,一轮金色的太阳与一弯银色的月亮相互辉映。太阳以纯金丝线绣就,光芒万丈,金线向四周放射延伸,线条刚劲有力,代表着光明、希望与无上的权威。每一道光芒都精心绣制,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金属光泽,仿佛能驱散世间一切黑暗。月亮则以银线勾勒,轮廓圆润清晰,其上细腻地绣出玉兔捣药与桂树的图案,取意传统神话,为军旗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文化底蕴。银月的清冷光辉与金阳的炽热光芒相互交织,寓意着阴阳调和、刚柔并济,也象征着李家军能在各种复杂的局势中保持平衡,应对自如。

围绕着日月图案,是一圈用五彩丝线绣制的云纹。云纹灵动飘逸,色彩斑斓,仿若在日月周围缭绕翻腾,营造出一种祥瑞而宏大的氛围。这些云纹不仅增添了军旗的美感,更寓意着李家军如行云般变幻莫测,在战场上能够灵活应变。

军旗的边缘,以明黄色丝线绣出细密的齿状花纹,犹如城墙的垛口,象征着李家军如坚固的城墙一般,守护着大明的疆土与百姓。在军旗的旗杆顶部,安置着一个精美的金属饰件,造型为一只展翅欲飞的朱雀。朱雀身姿矫健,线条流畅,嘴喙微张,仿佛在发出嘹亮的啼鸣,激励着将士们勇往直前。朱雀周身镶嵌着红宝石与红玛瑙,在阳光下反射出夺目的红光,与军旗的朱红底色相得益彰。

战斗之际,身姿挺拔的旗手高擎这面军旗,雄赳赳地走在队伍前列。朱红色的旗面猎猎作响,宛如一团燃烧的火焰,在风中肆意舞动。中央的日月图案醒目耀眼,无论在多远的距离,都能让士兵们清晰望见,瞬间点燃他们心中的热血与豪情。士兵们仰望着军旗,仿佛看到了大明王朝的辉煌与荣耀,心中涌起无尽的使命感与归属感。在这面军旗的引领下,他们步伐坚定,士气高昂,无畏地冲向战场,那场面壮观至极,令敌人望而生畏。

军旗有了,还得有军歌!

后世穿越而来的李长风,最喜欢听经历了血与火考验的法国《马赛曲》,他轻轻哼唱着这首世界名曲,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成为拿破仑,征服四方!

他拿起笔,在激情澎湃的热忱下,写下了这首传扬后世的大明版《马赛曲》!

**第一段**

黄河倒悬!天狼犯紫垣!

铁衣映雪照肝胆,箭雨洗胡烟

九州血沃长城骨,将军白发玉门关

听!燕然石裂处,风雷卷征鞍!

**副歌**

前进!前进!

日月重开混沌破,山河待我补苍天

千帆劈浪斩蛟龙,万骑踏破贺兰巅!

---

**第二段**

烽火连天旌旗赤,鼓角动幽燕

红夷巨舰浪中碎,铁炮裂云间

江南稻浪化刀戟,巴渝栈道悬弓弦

看!倭寇首级坠,血染蓬莱船!

**副歌**

前进!前进!

黎苗藤甲锁南洋,戚家枪阵镇朝鲜

三眼铳鸣惊朔漠,火龙出水焚楼船!

---

**终段**

八荒同袍皆兄弟,忠魂铸龙泉

饥啖鞑虏肉为炊,渴饮建奴泉

金瓯永固承炎黄,浩气长存贯星躔

誓!重整旧乾坤,再造汉唐天!

**副歌变奏**

杀!杀!杀!

天地为炉铸忠烈,青史留名非等闲

若得社稷安如岳,何惜此身葬九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