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明风再起 > 第79章 逃出虎口

明风再起 第79章 逃出虎口

作者:浮世蒹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1 12:52:07 来源:小说旗

囚车的铁栏在寒月下泛着血锈,乌兰怀中的李巴图哭哑了嗓子,小脸贴着母亲滚烫的胸膛,将那枚翡翠双鱼佩烙出红痕。多尔衮的鎏金甲胄早被剥去,单衣下摆沾着林丹汗亲卫吐的唾沫——那痰里混着嚼碎的槟榔渣,正是三日前他们献给察哈尔部的贡品。

夜幕降临时,囚车突然停了下来。多尔衮闻到空气中混杂的硫磺味,那是后金军常用的火药气息。他正要起身,却见几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围了上来,为首那人腰间别着核桃木算盘,袖口露出半截墨色缎子:\"这位爷,您这趟买卖赔大了。\"

\"滚开!\"看守的蒙古士兵挥刀砍来,却被来人用大把大把的金叶子哄得眉开眼笑。

\"睿郡王还识得此物?\"

镶着波斯琉璃的烟杆挑开囚车毡帘,山西口音的老者举起盏羊角灯,火光映出他腰间错金银算盘。

多尔衮瞳孔骤缩,那算盘缺角处分明嵌着片琉球砗磲,与皇太极书房暗格的钥匙材质相同,这是……大金内应的身份识别!

老者身后,两个伙计正往看守手中塞景泰蓝鼻烟壶,壶底\"内府监造\"的款识在月光下泛着幽蓝。

\"范某受人之托。\"老者用烟杆敲击囚车,暗号般的节奏惊醒了昏迷的乌兰,\"来救王爷出火坑!\"

林丹汗的军队虽气势汹汹,内部却**丛生。山西范家抓住这一弱点,用大量的金钱贿赂了负责看守的士兵,竟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多尔衮、乌兰以及她的孩子一同赎回。

五更梆子响,囚车已换成范家运茶的驼队。乌兰透过貂皮帘缝,看见林丹汗的黄金大纛正在离他们逐渐远去。多尔衮攥着半块碎茶砖,砖内浓郁的茶香让他心旷神怡。

\"过了杀虎口,便是归化城。\"范老掀开车帘,塞外朔风卷着根发黄的草叶扑在乌兰脸上。

七日后,当驼队歇在鄂尔多斯盐湖时,李巴图突然指着南方尖叫。沙丘后转出二十匹战马,镶白旗的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天聪五年的春猎日,沈阳城头的海东青旗被狂风撕开道裂口。乌兰在颠簸的马车中苏醒时,腕间李长风送的翡翠双鱼佩正抵在多尔衮腰刀上——那刀鞘镶着从大漠商队抢来的红珊瑚,与她发间折断的鹿角簪缠作一处。

\"福晋当心。\"

侍女扶她下轿时,故意踩住蒙古袍角。乌兰踉跄跌进镶东珠的锦褥,瞥见镜中的自己无比虚弱。

多尔衮掀帘而入的刹那,乌兰将李巴图藏在身后。

\"睿王府不缺儿子。\"多尔衮用刀尖挑起婴孩,满语混着汉话,\"但缺个能上马打仗的世子。\"他突然掰开李巴图掌心,那道横贯生命的胎记正与大金的命运相重合。

“来,儿子,叫阿玛!从今以后你就叫多尔博!”

三日后祭祖大典,萨满的熊皮鼓震落梁上灰。当多尔衮高举\"多尔博\"接受族老祝福时,乌兰看见皇太极送来的贺礼——那是一整张白色的虎皮。

子夜,乌兰撬开李巴图的长命锁,夹层里藏着一张羊皮纸,上面用汉字写着“李巴图大明李长风之子”。

\"主子,十四爷往奶娘汤里添了鲫鱼,奶水包充足的。\"侍女掏出包马奶糕,\"这是宫里御膳房用真马奶制作的,睿郡王请您品尝。\"

寒露那日,多尔衮带着多尔博校阅汉军旗,镶白旗老将的腮肉剧烈颤抖,贝勒爷怕是没听过《赵氏孤儿》的戏码吧!

多年以后, 春风卷着黄沙扑进沈阳城时,多尔衮正用鹿皮擦拭李巴图新得的燧发短铳。

\"阿玛!\"

李巴图的童音混着马蹄铁声响炸开时,多尔衮手中的通条戳破了鹿皮。帐帘卷起的刹那,他看见五岁孩童跨着枣红小马冲来。

多尔衮的指尖在短铳机括上颤抖,镶着东珠的扳指磕出细响。五年前太医断言他此生无嗣的诊脉案,此刻正垫在案头煮奶茶的铜壶下,被水汽洇出\"精元枯竭\"的墨痕。

\"巴图鲁看见狼群!\"孩子滚鞍下马,袖口滑出的望远镜筒还带着辽东的霜花,\"在西南山谷,领头狼的右耳缺个口子...\"他忽然用满语混杂蒙语比划,\"就像阿玛去年射伤的那只!\"

乌兰追进帐时,正撞见多尔衮将李巴图举过头顶,孩子腰间的翡翠双鱼佩撞上盔甲,裂开了一道缝隙。

这翡翠双鱼佩是李长风留下的。

\"我的多尔博!\"多尔衮用带茧的拇指摩挲孩子眉心的朱砂痣,那是三日前萨满跳神时点上的\"天狼印记\"。

当夜庆功宴,科尔沁贵族献上的整牛突然抽搐着站起。李巴图跳下金丝楠木椅,将银刀刺入牛颈的瞬间,多尔衮看见他瞳仁闪过北京城头的炮火。滚烫的牛血泼在《明清议和条约》抄本上,汉文与满文交织成狰狞的黑龙。

\"阿玛快看!\"孩子举着血淋淋的牛心,脏器纹路竟勾勒出沈阳故宫的飞檐。多尔衮大笑着赐下祖传的玉扳指,却没发现牛心还在跳个不停。

三更时分,乌兰在祭星石旁找到蜷缩的李巴图。孩子用燧石在岩面刻着歪斜的文字,每道划痕都是一笔一划的汉字。

\"额吉,\"他突然用汉语呢喃,\"昨夜梦见个戴翡翠玉佩的汉人,在铁船上教我认星星。\"

朔风掠过乌兰发间的断簪,将汉文刮成预言般的谶语。西南山谷忽然传来苍狼长嚎,与百里外大黑河码头的号子声遥相呼应——那里停泊着李家军船队新到的夹板战舰,甲板暗舱里二十门佛郎机炮正对盛京方向。

崇祯四年的白毛风裹着火药残渣,将科尔沁草原烧成焦黑的棋盘。李长风踩着半融的积雪,靴底黏着片带血的树叶终于来到了草原。铁力木马车轮突然卡进弹坑,惊起成群啄食腐肉的渡鸦,鸦羽间抖落半截婴儿的虎头鞋。

\"东家!东北方有炊烟!\"

亲兵举着荷兰望远镜高喊,镜片却被李长风一掌击碎。锋利的玻璃碴划破掌心,血珠滴在焦土里突然滋滋作响。

乌兰的毡包遗址上,半扇熏黑的萨满鼓斜插在箭垛里。李长风用断刀挑开鼓面,羊皮残片上留着道未完成的朱砂符咒,笔锋转折处正是李巴图划破的痕迹。他突然发疯般刨开灰烬,指缝嵌进枚翡翠双鱼佩的残片,鱼眼处的鎏金早已被烈火舔尽。

\"伯爷看这个!\"

亲随从马尸下抽出柄镶珊瑚的蒙刀,刀柄暗格弹开时,滚出颗刻着汉文的铅弹。李长风对着日光细看弹体凹痕,突然想起这是一年前北京保卫战中他使用的铅弹。

夜幕降临时,他们在祭天敖包下发现具无头尸。尸身右手紧攥的丝帕上,苏州双面绣的并蒂莲已被血污成黑莲。

五更天,探马带回个幸存的牧羊奴。老人口中残缺的蒙语混着满话:\"金甲军屠了三天三夜...穿汉人铠林的蒙古骑兵...戴西洋镜的贝勒爷...\" 他突然扯开羊皮袄,胸口烙印的印记让李长风瞳孔骤缩——正是后金狼头的标记。

当第一缕晨光照亮断崖上的岩画时,李长风发现了乌兰最后的留言。赭石绘就的苍狼眼中嵌着琉璃碎片,狼爪下压着半片汉语儿歌。用火药熏烤后显形的血书,混着蒙满汉三语:\"巴图在冰海,铁船破雾时。\"

返程的马队突然遭袭,林丹汗残部的箭雨钉在车辕上。李长风拔剑劈开箭囊,散落的羽箭竟绑着一封邸报,头条新闻赫然是:\"睿郡王多尔衮收义子,赐名多尔博,聪慧通西学。\"

风雪骤急时,东南方升起三色狼烟。

李长风长叹一声,准备打马返回天津,寻思坐船经过松江时,接上王雪堂回到海南。

崇祯四年冬,张家口关市。

铁锈混着马粪的气味在朔风里翻滚,李长风的织金蟒纹披风掠过泥泞的街面。亲卫正要挥鞭驱散围观人群,却见宁远伯忽然勒住缰绳——西北角的木笼里锁着个异族汉子,三指粗的铁链竟是从琵琶骨穿过去的。

这人,怎么这么眼熟?这气息……唔……

\"取火把来。\"李长风翻身下马,牛皮军靴碾碎满地冰碴。火光映出那奴隶的面容时,饶是见惯沙场惨烈的宁远伯也不禁皱眉:虬结的胡须沾满血痂,左眼被烙铁烫得皮肉翻卷,但右眼竟还燃着狼似的幽光。

奴隶贩子谄笑着凑近:\"大人好眼力!这是科尔沁台吉亲卫,五十两就......\"

科尔沁?台吉?亲卫?

“你是巴特尔!巴特尔!我是李长风啊!”李长风拽着木笼,疯狂的嚎叫,眼泪顺着脸庞流下,“我找你们找的好苦!”

铁链应声哗啦作响,那奴隶猛地抬头,褴褛皮袍滑落处,赫然露出青黑色的狼首纹身——只是本该咬住弯刀的狼牙,此刻正钉着半截断箭。

巴特尔见是故人,也呜咽着哭起来:\"李公子......\"

他亮了亮自己的腰牌,扔给贩子是50两银子:\"这人在大同卫的逃奴文书是假的。他,我要了。\"

奴隶贩子悻悻的接过银子,见李长风穿着不凡,出手却如此小气:\"当心你买的不是奴隶......是灾星。\"

话音未落,巴特尔在笼内铁链绷直如弓弦,精钢打制的镣铐竟在汉子腕间迸出火星。李长风瞳孔微缩——这般力道,怕是能徒手拗断战马脖颈。

\"灾星?\"他轻笑一声拔出佩剑,寒光闪过,七重铜锁应声而断,\"他是条能撕碎建奴的草原狼,也是救过我一条命的恩人!\"

重获自由的巴特尔踉跄半步,被铁链磨穿的手腕突然被锦缎衣袖托住。他混沌的视线里,大明伯爵的犀角腰牌在暮色中泛着冷光,那上面沾着关外才有的霜花。

\"给他灌参汤。\"李长风翻身上马时,奴隶贩子看清了李长风宁远伯的腰牌,吓得扑跪在地:\"小的有眼无珠!这蛮子其实是在关外......\"话音戛然而止,一截袖箭正钉在他喉间三寸处。

雪粒开始扑簌簌砸在黄榆木笼上,巴特尔听见李长风带着笑意的蒙语:\"看来有人想让你说说草原的故事。\"

\"那夜……雪很大……死了很多人……乌兰中箭……孩子……多尔衮抱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