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明风再起 > 第86章 父女重逢

明风再起 第86章 父女重逢

作者:浮世蒹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1 12:52:07 来源:小说旗

李长风亲自站在工厂门口,迎接每一位前来报到的流民。他微笑着鼓励大家:“大伙别担心,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在这工厂里好好干,往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流民们听了,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在工厂的培训区域,经验丰富的师傅们早已等候多时。他们耐心地向流民们讲解机器的操作方法和工作流程,手把手地教导他们如何使用这些复杂的设备。流民们学得格外认真,尽管一开始动作略显笨拙,但他们那股子认真劲儿,让人坚信他们一定能熟练掌握。

一位名叫阿强的年轻流民,对操作纺纱机充满了好奇与热情。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师傅的示范动作,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轮到他上手时,虽然一开始有些手忙脚乱,但在师傅的指导下,逐渐找到了感觉。看着棉线在自己的操作下有条不紊地缠绕在纱锭上,阿强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没想到我也能学会这么厉害的手艺,以后可得好好干!”

而在织布车间,同样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学习景象。女工们仔细地观察着织布机的运作,努力记住每一个步骤。一位叫秀兰的姑娘,心灵手巧,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织布技巧。她兴奋地对身边的同伴说:“以前只想着能吃饱饭就好,没想到现在还能在这么大的工厂里工作,还能学会织布,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随着流民们逐渐熟悉工作,工厂开始正式运转起来。一时间,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充满活力的劳动之歌。洁白的棉花在纺纱机中变成了细长的纱线,而后又在织布机上织成了一匹匹精美的布料。看着这些劳动成果,李长风的心中满是欣慰。

然而,工厂的顺利运转只是迈出的第一步,前方的道路依旧布满荆棘。虽然目前原材料羊毛能够从蒙古顺利收购,但市场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如何确保生产出来的纺织品能够在市场上畅销,不出现积压的情况,成为了摆在李长风面前的首要问题。而且,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管理上也出现了一些难题。工人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性格和习惯各异,偶尔会因为一些小事产生矛盾。同时,工厂的安全生产问题也不容忽视,机器的长期运转可能会出现故障,如何制定完善的安全制度,保障工人们的生命安全,也是李长风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不仅如此,外部的压力也丝毫没有减轻。那些对李长风心怀嫉妒的传统商业势力,一直在寻找机会给工厂制造麻烦。他们可能会在市场上恶意竞争,散布谣言诋毁工厂的产品,试图破坏工厂的声誉。而建奴那边,也并未放弃破坏海南与蒙古合作的企图,他们可能会在边境地区制造事端,干扰羊毛的运输,甚至威胁蒙古部落,迫使他们中断与海南的合作。

在纺纱工厂那嘈杂的机器轰鸣声中,张老蔫正专注地操作着纺纱机,他那满是老茧的手熟练地穿梭在棉线之间。这些日子在工厂里工作,虽然辛苦,但想到能有个安稳的生计,他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这时,旁边新入职的一批工人在老师傅的带领下,正学习着机器操作。张老蔫不经意间抬眼望去,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他的手瞬间停住,眼中满是难以置信。那不是别人,正是他失散多年的女儿小翠。

“小翠!”张老蔫颤抖着声音喊出了女儿的名字。小翠听到这熟悉的呼唤,身体猛地一震,转过头来,与父亲的目光交汇。刹那间,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她扔下手中的工具,朝着父亲踉跄奔了过来。父女俩紧紧相拥,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

“爹,我终于又见到你了!”小翠泣不成声,这么多年的委屈与思念在这一刻如决堤的洪水般倾泻而出。

张老蔫轻抚着女儿的头发,声音哽咽:“闺女,这些年你到底去了哪儿?爹找你找得好苦啊!”

小翠哭着讲述起自己的遭遇:“爹,当年家里实在过不下去,您把我插草卖给了一个财主家做奴婢。那财主心狠手辣,我在他家每天都要干好多活,还经常挨打受骂。后来,来了一群义军,他们杀了那个财主,我趁乱逃了出来。我回到家,家里的房子早就没有了。好在有李家军施粥,告诉我一直往东走,能有活路。一路上,我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好不容易到了天津,正好碰到有船来海南,我就跟着来了,没想到能在这儿再见到你。我想,咱们同坐一艘船来的海南,只是人太多,互相谁也没看到谁。”

张老蔫听着女儿的诉说,心中既心疼又愤怒,他紧紧地抱着女儿,像是生怕她再次消失:“闺女,苦了你了。都怪爹,当年没能保护好你。现在好了,咱们在这儿团聚了,以后爹再也不会让你受苦了。”

周围的工友们看到这一幕,也不禁为之动容,纷纷围过来安慰他们。在这充满希望与奋斗的纺纱工厂里,这场悲喜交加的重逢,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亲情的力量。

半年后,筒子楼顺利竣工,在阳光的照耀下,崭新的楼体散发着质朴而温暖的气息。李长风站在筒子楼前,望着这凝聚无数人心血的建筑,心中满是欣慰。

分配住房的日子到了,整个安置点都热闹非凡。人们怀揣着期待,早早便来到分配处排队。李长风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大声说道:“乡亲们,咱们的筒子楼盖好了,按照规划,每家4个人分一间,不够4人的按4人算。这是咱们共同努力的成果,以后大家就安心在这儿住下,一起把日子过好!”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大家纷纷议论着即将拥有的新家。张老蔫和小翠父女俩也在人群中,脸上洋溢着喜悦。小翠紧紧拉着父亲的手,兴奋地说:“爹,咱们终于要有自己的家了,再也不用四处漂泊了。”张老蔫笑着点头,眼中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工作人员开始有条不紊地按照登记信息分配房间。一家家领到钥匙的人们迫不及待地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楼道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相互打着招呼,分享着喜悦。

走进筒子楼内,虽然房间不大,但布局紧凑合理。简单的床铺、桌椅摆放整齐,窗户透进明亮的光线,让整个房间显得格外温馨。墙壁上还贴心地刷上了洁白的石灰,给人一种干净整洁的感觉。

分到房间的人们开始忙着布置自己的小家。有人从安置点的仓库里领来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有人则在窗户上贴上自己亲手剪的窗花,为新家增添一份喜庆。

张老蔫和小翠走进属于他们的房间,父女俩站在屋子中间,眼中满是感动。小翠高兴地在房间里转了一圈,说:“爹,这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张老蔫笑着说:“是啊,多亏了李爷,咱们才有了这个安稳的家。以后咱们可得好好工作,报答李爷的恩情。”

随着人们陆续入住,筒子楼逐渐有了生活的气息。傍晚时分,楼道里飘起了饭菜的香味,各家各户的人们在楼道里交流着一天的见闻,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筒子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