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屋子让易老感到寒意阵阵,他轻声唤醒老人。
看到老太太无神的眼神时,他递上一杯热茶。
“您一定要注意身体啊!”
易老温和地说。
老太太摇头表示无力:“老了……”
她显然明白自己的境遇。
易老劝道:“老太太,您可要看柱子成家啊,以后还有重孙子呢。”
听到这里,老太太眼神有了些反应,她终于问起傻子的婚事,易老支吾地解释秦秀玲的事情。
虽然觉得愚蠢,但为了利益关系,也只能配合安排,希望老太太能够点头。
结果,没想到老太太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你说让他娶
老太太,我承认确实有私心。
我们家没有后人,总得找一个熟悉的人互相照应,但我绝不会伤害石头。
李文秀这女子心机深沉且手段了得,但你也看到了,她对不求上进、无所作为的张伟仍然忠诚相伴,从一而终。
正是因为她的这份真情,石头与她在一起一定不会受委屈。
两人若能在一起和睦生活,作为长辈我也能安心些。”
王振华说得很诚恳,并主动坦白了自己的动机。
老人觉得看透了王振华的心思,觉得这件事对石头来说也许不算坏事。
此外,老人知道危险正在逼近,自己离世后,院里只有王振华还能为石头提供帮助。
李文秀虽然让老人不喜欢,但不得不承认这个村妇精明伶俐,擅长示弱,能够巧妙利用人性弱点把自己包装成弱势方,看似低人一等却什么亏都不吃。
再加上她的婆婆刁钻狡猾,张家虽然没了男人,在石头和王振华之间的互动中显得游刃有余,生活质量也高于院子里其他人不少。
石头由这两家人照料,以后也会少走一些弯路。
明白这一切之后,老人直视王振华。“你想怎么办?”
老人问。
“您也知道,李文秀的婆婆不好对付。”
王振华思考了一会,“我想让您出面帮忙,撮合此事。”
“这院子里,唯一能让张家听从的恐怕就只有您。”
“如果您不出手,将来这件事很难成功。”
看到老人犹豫的表情,王振华有些紧张。
“石头和李文秀的事,我不反对。
让他们养你到老送终我也赞同。
毕竟石头对我也是这样的。”
“但我走后,房子会留给石头,你的安排呢?”
王振华连忙保证道:“我和妻子过世后,这房子留给石头和李文秀的孩子。”
老人认真看着王振华,发现他坚定的眼神,便点头同意。
这样一来,石头将会拥有三套房子,未来孩子们也不会缺少住所。
“好吧,我答应你,到时候谁敢反对。”
……
几天后的某个晚上,李文秀刚做好晚饭,突然听见王振华带着石头来到家中。
“一大爷,石头。”
她迎了进去。
“你们吃饭了吗?”
易振华礼貌地问。
李文秀微笑着回答:“快完了,大爷。”
坐在屋内的婆婆正皱着眉吃糊状粥,嘟囔着要肉喝汤。
门外响起敲门声,李文秀与婆婆对视一眼,开门见到来客。
“您好,大爷。”
李文秀将二人迎入屋内,婆婆却依然稳如泰山地坐在那里。
石头看了看她,静静等着老大爷开口说话。
易振华咳了几声后示意,对婆婆说: “大娘,今天有事想商量。”
“嗯,你们来商量吧。”
婆婆满不在乎的回答,继续摆出漠不关心的态度。
易振华接着说道:“村里有新政策,鼓励寡妇再婚。”
听到这里,老人明白是给自己说亲的来了,但她冷笑一声说道:“我可是重视贞节的人,不能背叛死去的丈夫!”
李文秀听了这话急坏了。
之前已经说好,表面上装作难处,实际点条件,但婆婆竟说这样的话让她无从反驳!
秦海茹立即低头掩饰情绪变化,眼中闪泪花看向石头。
石头张嘴,但被易振华挥手阻止。
易振华冷静下来,提醒婆婆以前的事情不宜翻旧账。
面对压力,婆婆只好低头认输。
“大娘,关于秦海茹跟石头的事,你究竟同不同意。”
婆婆瞪着眼盯着石头然后转向王振华。“大爷你这不是打我的脸吗?我不能接受!”
说完她露出尴尬表情,显然不知如何应对。
易振华态度强硬:“当年的事情大家都记得,希望你说清楚条件。”
贾老太太最终还是低头沉默了。
易振华再次发问,秦海茹则在一旁急盼答案。
最终贾张氏似乎妥协并考虑好了,点了点头。
这事暂时告一段落。
在那个宁静的傍晚,刘秀芬看着李大柱第一次登门就得到了认可,心中充满了不满。
“这人怎么想的?他难道就不知道外面的人会怎么看?说不定还会以为你等不及想嫁出去呢,是不是心急了?”
贾张氏冷言质问道,让秦岚梅感到措手不及。
然而,秦岚梅心里也觉得她说得有些道理。
秦岚梅沉默不语,开始准备整理床铺。
贾张氏见状也松了口气,她意识到今晚还需要好好考虑接下来的事,下次绝对不能再忘记提条件。
而在另一头,易国华回家后和一位大妈聊起了李大柱和秦岚梅的事。
这位大妈先是兴奋不已,随即又想起贾张氏时心头紧绷。
易国华嘱咐大妈要好好照看家里的老奶奶后便睡去。
前院,王德贵家中已经关灯入眠,但王大婆却翻来覆覆地睡不安稳。
她问起老伴是否已入睡,并询问提供有用线索会不会得到奖励。
老伴之前听到过消息说有奖励,王德贵也在晚饭时透露给了家人。
尽管只是五元,对家里来说也是不小的好处。
为了这个目标,全家人决定要多加观察。
隔天一早,李大柱如常出门工作,秦岚梅也随后出门,并刻意保持距离。
当李大柱靠近时,两人四目交汇,虽不舍却默默分开。
上班期间,李大柱多次找到贾张氏请求批准,甚至喊出“妈”
的字眼,但始终没有成功。
李大柱渐渐失去耐性,而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天,四合院里弥漫着一种异常的平静。
周六中午,轧钢厂放假,杨小勇带着田晓红回到了四合院。
他们这些天一直在忙着农田管理并顺利完成了一些重要工作,因此决定回家休息一段时间。
杨小勇将田间的工作交由其他老师负责,专心回家陪伴妻子,并记录拖拉机的操作心得。
高主任表示,只要有足够的拖拉机,农时就能保证顺利。
但买新设备不在他能力范围之内。
回到院子里,田晓红安顿好后和一些邻居们聊天分享经验,杨小勇则忙碌地为未出生的孩子做婴儿床。
这项木工活吸引了许多人的兴趣,纷纷称赞他手艺精良。
下午时分,秦岚梅望着婴儿床上下功夫,心里有些难受。
对比自己在家里的情况——孩子的睡觉环境简陋,每天都要洗大量的衣物——不禁觉得失落。
她默默地走回屋子里。
李大柱看见秦岚梅离开的背影,感觉非常难过。
他对未来的生活感到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另一边,王德贵的妻子正责怪李大柱吃独食,没给家人送去一只鸡;许大海也对李大柱娶秦兰梅这事十分抵触,认为不应该让李大柱顺利结婚。
他在心里打定主意要阻止这件事发生。
到了晚上吃饭时,整个院子充满了香味,大家各自烹调的食物香气扑鼻。
杨小勇与李大柱都为自己的家人准备了丰富的餐点。
其他人闻着味儿吃饭的同时,难免在心底抱怨几句。
秦家这边,由于粮食匮乏,食物简单得多,秦岚梅嚼着薄饼子感到无比艰辛。
家里的生活压力显而易见,她的烦恼不仅仅在于物质上的困难,还有个人的问题:她急需解决一些私下的麻烦,不想再拖下去。
于是,她在考虑去更隐秘的地方处理这些问题,避免被人察觉。
秦岚梅不愿成为别人的生育工具,也害怕名声受损,所以她必须尽快行动。
秦岚梅望着桌上简陋的食物,坚定地想到:\"我还有很多年好活,也要让他们瞧不起我的人为难,我要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东西。”
“傻小子真自私,光顾着自己,连我们都没照顾到。”
贾张氏咒骂了几句后也坐下来,一边头疼发作了一边安慰馋得流口水的孙子。“别人家怎么就不能吃得好一点?”
这句话似乎别有意味,既包含了对他人的羡慕嫉妒,也有对自身现状的一种叹息。
林晓瑶一脸轻蔑地说道,李母则冷哼一声。
“别说吃一只鸡,以李大憨家里的财产,就算天天吃也绰绰有余。”
“反正那些钱也不用吃喝,等到死了也没人花,还不如趁年轻多吃点呢!”
李母听后脸露不悦,在她心里,李大憨未来的一切东西理所当然是他们李家的。
只要李大憨花掉一毛钱,她就觉得心痛不已。
尤其是这些钱并没有用在她们家的事物上。
门口,王大柱领着孩子正出门,就看到李大憨端着盘子往外走,仅剩下的一只眼透出微笑。
就连远远看着的李母和林晓瑶都不自觉地笑了起来。
这李大憨,总算还是有些脑子的。
可转眼间,李大憨却端着盘子走向了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