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虞荼错梦 > 第9章 暗流涌动,情路多舛

虞荼错梦 第9章 暗流涌动,情路多舛

作者:红尘散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1 13:05:40 来源:小说旗

盛夏时节,紫彦城宛如一幅被暖阳晕染的丹青古卷。日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于街巷间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微风轻拂,光影摇曳生姿,恰似在低吟浅唱这座古城千年的悠悠往事,每一丝风里都裹挟着岁月沉淀的墨香。相国府内,静谧而祥和,唯有枝头鸟儿偶尔的啼鸣,打破这份宁谧,更衬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幽寂,让人仿若置身于唐宋诗词中的清幽之境。

白诗言静坐在母亲的病榻前,黛眉微微蹙起,美目之中满是担忧与关切。她素手轻蘸温水浸湿的手帕,动作轻柔得仿佛在擦拭一件稀世珍宝,缓缓为母亲拭去额头的薄汗,那姿态犹如古画中温婉的仕女。随后,她又端起桌上那散发着苦涩药香的药碗,朱唇轻启,徐徐吹散热气,而后舀起一勺,递至母亲唇边,声如黄莺出谷,温柔说道:“母亲,该喝药了,小心烫。”其言辞间,尽显中华传统孝道的温婉与细腻。

花凝玉微微颔首,在白诗言的搀扶下,缓缓坐起,艰难地将药饮下。每咽下一口,花凝玉眉头便微微皱起,白诗言见状,心疼不已,连忙递上一颗蜜饯,柔声道:“母亲,吃颗蜜饯,就不苦了。”这一幕,恰似孟郊笔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所描绘的亲子深情的温情回溯。花凝玉服完药后,靠于床头,慈爱地看着白诗言,目光似春日暖阳:“言儿,你整日守着我,也该歇歇了。”

白诗言握住花凝玉的手,声音轻柔得如同春日微风:“母亲,我不累。只要您能快点好起来,我做什么都愿意。这些天您躺着,我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就盼着您能快点好,咱们还能像以前一样,一起在花园里赏花、聊天。”话语中满是对母亲的牵挂与对往昔温馨时光的眷恋,犹如归有光回忆母亲时的拳拳深情。花凝玉轻轻叹了口气,洞悉一切般说道:“你这孩子,心思都写在脸上。我知道你惦记着墨泯那孩子,等我再好些,你就去看看他吧。”

白诗言的脸瞬间泛起红晕,恰似天边绚丽的晚霞,她低下头,轻声说:“母亲,您就别打趣我了。只是她受了伤,我实在放心不下。也不知道他现在恢复得怎么样,换药的时候会不会疼……”花凝玉轻轻拍了拍白诗言的手,微笑着说:“我懂你的心思,等我能下床走动了,你就去吧,记得带些上好的伤药。你呀,从小就心软,遇到喜欢的人,这心思全在人家身上了。”白诗言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羞涩的笑意:“母亲,您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其实我和墨泯也没什么,就是……就是觉得她人好,和她在一起,心里特别踏实。”

花凝玉看着白诗言,眼中满是宠溺:“我知道,我家言儿长大了,有喜欢的人了。墨泯那孩子,看着也不错,就是不知道她能不能好好照顾你。等你去看她的时候,多留个心眼儿,别被人骗了。”白诗言靠在花凝玉肩头,撒娇道:“母亲,您就放心吧,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墨泯她对我可好了,我相信她。”母女俩又闲聊了一会儿,白诗言才恋恋不舍地起身,让母亲好好休息,这温馨的场景,仿佛是从古代闺阁生活画卷中截取而来。

与此同时,墨泯在栖月幽庄的庭院中养伤。暖煦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庭院里,为整个庭院铺上一层暖融融的金色,宛如披上一袭金缕衣,颇有“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的意境。她静静地坐在石凳上,身上的伤痛在草药的悉心调理下正逐渐减轻。她微微仰头,目光追随着天边悠然飘动的流云,思绪也随之飘向远方。

她想起与白诗言初次相遇时,她身着一袭粉白罗裙,身姿轻盈得如同春日里的飞燕,笑起来眉眼弯弯,恰似一弯新月,灵动俏皮的模样瞬间闯进了他的心里,想到这里,他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又想起相处时,她温柔体贴的关怀,在他疲惫时递上的一杯热茶,在他烦恼时耐心倾听的模样,笑意愈发浓郁,这些回忆,宛如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的美好桥段。

可当她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自己尚未完全康复的伤口上,笑容瞬间隐去,眉头紧紧皱起,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忧虑。“相国似乎对我充满戒备,我和诗言的感情,真的能跨越这些阻碍吗?如果诗言知道了我的秘密,她还会想跟我在一起吗?我们会有的未来?”她在心底暗自思忖,眼神中闪过一丝迷茫,那迷茫如同迷雾,笼罩着她的心。

相国府的书房内,烛火摇曳跳跃,彻夜未熄。白景鸿端坐在案前,神情严肃而凝重,面前高高堆起的是关于墨泯的调查卷宗。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他发现墨泯在江湖中的处境极为艰难,竟四面受敌,不少势力都对他虎视眈眈,欲除之而后快。

白景鸿眉头紧锁,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发出“哒哒”的声响,那声音在寂静的书房里格外清晰,仿佛是他内心纠结的写照。“本以为他是颗可用的棋子,能为我所用,帮我达成目的,可如今看来,他的麻烦太多,稍有不慎,会不会反而给我带来灾祸?”他低声呢喃,声音里满是犹豫与纠结,好似诸葛亮在空城计前的审慎权衡。思索良久,他猛地站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脚步急促而沉重,地面被他踏出轻微的声响。最终,他还是唤来了管家。“去,密切留意墨泯的一举一动。他的行踪、与何人会面,哪怕是最细微的事情,一旦有风吹草动,即刻向我禀报。”相国的声音低沉而威严,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强硬,宛如古代权臣发号施令时的果断。

管家恭敬地应了一声“是”,微微欠身,转身快步离去。白景鸿望着管事离去的背影,又陷入了沉思,他的手不自觉地握紧,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心中还在反复权衡着是否要放弃墨泯这个棋子,这个决定犹如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恰似楚汉相争时项羽面临抉择的艰难。

在右丞相府,右丞相孙鹤铭最近总觉得儿子孙北辰有些不对劲。以往总是按时回府,最近却早出晚归,身上还带着一股陌生的脂粉气。

这天,孙鹤铭把孙北辰叫到书房,一脸严肃地问道:“辰儿,你最近在忙些什么?每日早出晚归,连家都顾不上了。”其言辞间,尽显长辈对晚辈行为的关切与审视,仿若古代家训中的谆谆教诲。孙北辰心里一惊,但还是强装镇定,说道:“父亲,最近结识了一些朋友,大家一起聚聚,聊聊天,没什么大事。”孙鹤铭冷哼一声:“朋友?什么朋友能让你整日不着家,还弄得一身脂粉味回来?你可别给我惹出什么乱子。”孙北辰连忙解释:“父亲,您别多想,真的只是普通朋友。我知道分寸的,不会耽误正事。”孙鹤铭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才说:“最好是这样。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收收心,多帮我处理些公务,别整天在外面瞎混。”孙北辰表面上点头称是,心里却根本没把父亲的话放在心上。自从对白诗言一见钟情后,他满脑子都是如何得到白诗言,为此,他不惜一切代价,只为得到她。孙北辰从书房出来后,越想越气,恼羞成怒,他暗中联络了一些江湖人士,准备刺杀墨泯,不把他弄残不消气。

自白诗言回府后,孙北辰每日都雷打不动地前往相国府。他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相国府,脸上堆满了笑容,那笑容热情得有些夸张,见到白景鸿后,立刻拱手作揖,动作标准而恭敬,说道:“相国大人,晚辈特来拜访,还望大人多多指教。”其言行举止,遵循着古代官场的礼仪规范。

白景鸿微微点头,脸上神色淡淡的,示意他坐下。两人一番交谈,孙北辰言语间尽显对白景鸿的恭敬与讨好,他口若悬河,从诗词歌赋到治国理政,无一不谈,试图从白景鸿那里获取更多关于白诗言的信息,同时也希望得到相国的认可,在白景鸿心中留下好印象,这一番交谈,仿若古代文人雅士的清谈会。

白景鸿虽神色淡淡,可面对孙北辰的滔滔不绝,偶尔也会微微颔首,对他某些见解表示些许赞同。孙北辰见状,心中暗自窃喜,以为自己的表现已成功引起白景鸿的注意。交谈渐入尾声,孙北辰虽意犹未尽,但也不得不起身告辞。

他恭敬地向白景鸿拱手作揖,言辞恳切道:“今日能与相国大人交谈,实乃晚辈莫大的荣幸。大人的教诲,晚辈铭记于心。”白景鸿微微抬了抬手,算是回应。

孙北辰退出书房后,并未直接离开相国府。他熟稔地找到府中的管事,脸上堆满笑容,从袖中掏出一个沉甸甸的荷包,悄悄塞到管事手中,低声说道:“管家,这是一点小意思,还望您笑纳。”管家心领神会,迅速将荷包收入怀中,脸上的笑容愈发亲切:“孙公子客气了,有什么吩咐尽管说。”这一幕,充满了古代官场与府邸中人情往来的微妙。

孙北辰左右张望了一下,见无人注意,才小声说道:“白姑娘是否在忙,如果不忙劳烦您带我去她那儿。”管家面露难色,犹豫了一下,孙北辰见状,又补充道:“管家,只要您帮忙,好处自然少不了您的。”管家这才点了点头,说道:“行吧,公子随我来,但可别耽搁太久,不然我不好交代。”

就这样,在管家的带领下,孙北辰来到了白诗言的书房外。管家上前轻轻敲了敲门,屋内传来白诗言温柔的声音:“请进。”管家推开门,恭敬地说道:“白姑娘,孙公子又来拜访了。”

白诗言看到孙北辰,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但还是礼貌地起身相迎。孙北辰满脸热情,快步走上前,说道:“白姑娘,我可算又见到你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话真是一点不假。”白诗言微笑着回应:“孙公子客气了,快请坐。”她的态度不冷不热,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宛如古代闺秀应对追求者时的得体。

孙北辰一坐下,眼睛就在屋内四处打量,很快被桌上一本翻开的书卷吸引。他伸手拿起来,说道:“没想到白姑娘也爱读《诗经》,我对其中的《关雎》可是情有独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每次读起,都觉得其中描绘的美好爱情令人向往。白姑娘,你最喜欢哪一篇呢?”白诗言轻轻捋了捋耳边的发丝,平静地说:“每一篇都有其独特韵味,很难说最喜欢哪一篇,更多是因时因景,感悟不同。”其回答尽显古代才女对经典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孙北辰接着说道:“我觉得《诗经》里的情感真挚纯粹,就如同我对姑娘的心意一般。我近日得了一幅名家绘制的《诗经》画卷,上面的场景栩栩如生,与诗中的意境完美契合。改日我带来给姑娘瞧瞧,说不定能帮姑娘更好地理解这些诗词。”

白诗言婉拒道:“孙公子有心了,只是我更习惯从文字本身去感悟,画卷虽好,却可能会限制了想象。”其言辞间,展现出对文学艺术独特的审美追求。孙北辰仍不放弃,又说道:“对了,我家中藏有不少古籍善本,关于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的都有。若是白姑娘有兴趣,我可以让人送过来,供姑娘研读。”白诗言微笑着回应:“孙公子的好意我心领了,相国府中藏书颇丰,暂时还无需借阅。”

每次孙北辰来,都这般对白诗言热情似火,可白诗言始终以礼相待,不远不近。聊了一会儿后,白诗言有意无意地看了看天空,暗示时间不早。孙北辰却装作没看见,依旧兴致勃勃地说着。直到管家在门外轻轻咳嗽了几声,孙北辰才意识到该离开了,只得恋恋不舍地起身告辞。

他临走前,还不忘对白诗言说道:“白姑娘,明日我再来看你,说不定能给你带些更有趣的新鲜事儿。”白诗言微笑着点头致谢,待孙北辰离开后,才微微松了一口气,重新拿起桌上的书卷,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

孙北辰从相国府出来,觉得心中憋闷,便独自在街头漫无目的地游荡。天色渐暗,华灯初上,街边的喧嚣热闹与他内心的愤懑形成鲜明对比。不知不觉间,他走到了一条偏僻的小巷,巷子里弥漫着一股神秘的气息。他在一处不起眼的门前停下,抬手轻轻敲了敲门,发出特定的节奏。片刻后,门内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来者何人?”孙北辰压低声音,说出了暗号。门内的人谨慎地透过门缝这瞧瞧那看看,确认安全后,才满脸堆笑地打开门。

门一打开,一股奢靡的气息扑面而来。里面灯红酒绿,各种歌舞声、私会的嬉笑声交织在一起。厢房内,人们肆意享乐,纸醉金迷。孙北辰径直走向一个角落,独自坐下,要了一壶酒,开始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闷酒,嘴里一直念念有词:“白诗言,为什么你就是不喜欢我……”这场景,仿若古代失意文人在烟花柳巷借酒消愁。左右的歌姬见他一脸愁容,赶忙上前劝酒,柔软的声音在他耳边环绕:“公子,莫要烦恼,喝杯酒,开心些。”孙北辰却充耳不闻,只是一杯接一杯地往嘴里灌酒。

这时,一个身着薄纱的漂亮舞姬摇曳生姿地走到他面前,眉眼含情,腰肢款摆,举手投足间尽显妩媚。她轻轻坐在孙北辰身旁,伸出玉手为他斟酒,娇声道:“公子,看你如此忧愁,不如让奴家为你解解闷。”孙北辰早已醉眼朦胧,恍惚间,竟将眼前的舞姬认成了白诗言。他一把抓住舞姬的手,眼神中满是痴迷:“诗言,你终于肯理我了……”舞姬先是一怔,随即明白眼前的公子醉得厉害,把自己错认成了别人。但她也不戳破,顺势迎合着孙北辰,娇笑着与他卿卿我我。

在酒精的作用下,孙北辰彻底失去了理智,他紧紧拥着舞姬,仿佛拥住了他心心念念的白诗言。两人在众人的哄笑声中,走进了一间厢房。厢房内,烛火摇曳,孙北辰与舞姬倒在了床上,肆意放纵,试图在这短暂的欢愉中忘却被白诗言拒绝的痛苦与不甘。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孙北辰的脸上,他缓缓睁开眼睛,宿醉的头痛让他皱起眉头。身旁的舞姬还在熟睡,他看着眼前陌生又熟悉的场景,片刻后才想起昨晚的荒唐事。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懊恼与厌恶,迅速起身,整理好衣衫,掏出一锭银子扔在桌上,便匆匆离开了这个充满靡靡之音的地方。

走在回府的路上,孙北辰的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自己昨晚的行为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可白诗言的冷漠依旧如鲠在喉。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想办法让白诗言彻底属于自己,不管用什么手段……

经过几日悉心调养,花凝玉的气色明显好转,已能在丫鬟的搀扶下,于屋内缓缓踱步。这日午后,阳光轻柔地洒落在窗前,给屋内添了几分暖煦。白诗言坐在花凝玉身旁,看着花凝玉日渐康复的面容,心中满是欣慰,却也隐隐透着一丝急切。

花凝玉瞧出了白诗言的心思,慈爱地笑了笑,轻声说道:“言儿,我知道你惦记着墨泯那孩子,想去看看他就去吧。”白诗言脸颊微微泛红,轻轻咬着下唇,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羞涩,小声说道:“母亲,我……我是有些担心他的伤势。”

花凝玉轻轻拍了拍白诗言的手,语重心长地叮嘱:“去看看也好,只是这一路虽说不算远,可也不能大意。你把府里的得力侍卫带上,我才放心。”白诗言刚想开口拒绝,觉得兴师动众太过张扬,母亲却好似看穿了她的想法,继续说道:“这世道可不太平,你一个姑娘家出门,多些人照应总是好的。”白诗言犹豫片刻,终是点了点头,应道:“母亲说得是,我听您的。”

随后,白诗言便开始着手准备。她亲自去药房挑选了最好的伤药,又仔细地将其包装好,每一个动作都满含着对墨泯的关切。待一切准备就绪,她带着精心挑选的侍卫,浩浩荡荡地前往栖月幽庄。

一路上,她坐在装饰精美的马车里,心情急切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车窗外的景色如走马灯般快速掠过,可她却无心欣赏。她的手指不停地摆弄着衣角,将衣角揉得皱巴巴的,脑海中不断浮现与墨泯重逢的画面。她想着墨泯看到她时会是怎样的表情,是惊喜,还是一如往常的温柔。想到此处,她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羞涩的笑意,那笑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动人。

随着马车一路前行,渐渐远离了繁华喧嚣的城镇,四周的景色愈发清幽。道路两旁是连绵起伏的青山,山上植被繁茂,绿树成荫,偶尔还能听见几声清脆的鸟鸣。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让人感到格外惬意。

行至山间,蜿蜒的小路两旁野花肆意绽放,五彩斑斓,微风拂过,花枝摇曳,仿佛在欢迎着他们的到来。远处,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溪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侍卫们骑着高头大马,紧紧簇拥着白诗言的马车,马蹄声在山间回响。

终于,一座古朴雅致的庭院出现在眼前,朱红色的大门半掩着,门旁的石狮子威风凛凛,这便是栖月幽庄。白诗言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她深吸一口气,平复着内心的激动,缓缓走下马车。

而此时的栖月幽庄,墨泯还不知白诗言即将到来,他依旧在庭院中养伤,思念着远方的她。他坐在石凳上,手中拿着荼靡花香囊,眼神温柔而深情。

一名侍卫翻身下马,快步走到栖月幽庄朱红色的大门前,抬手轻轻叩响门环,发出清脆的声响。不一会儿,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一位面容和善的庄丁探出头来。侍卫侧身让开,露出身后的白诗言。庄丁一眼认出了她,脸上立刻浮现出恭敬的笑容,连忙说道:“白姑娘,您可算来了,少主时常念叨着您呢。”白诗言微微颔首,嘴角带着一抹温婉的笑意,轻声说道:“有劳了,还请带我去见他。”庄丁连忙应下,侧身让白诗言和侍卫们进入庄内。

庄丁在前方带路,脚步轻快。白诗言跟在其后,眼神中满是期待,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一路上,她的目光在庄内四处打量,熟悉的景色让她愈发想念墨泯。穿过曲折的回廊,绕过几处精致的假山,便来到了庭院之中。此时,墨泯正坐在石凳上,手中拿着从白诗言那夺过来的荼蘼花香囊,眼神温柔而深情,思念着远方的她。听到脚步声,墨泯下意识地抬起头,目光瞬间与白诗言交汇。

墨泯抬头看到白诗言的那一刻,惊喜瞬间涌上心头,那惊喜如同决堤的洪水,将她整个人淹没。她不顾腿上还未完全康复的伤势,猛地站起身来,动作太过急切,扯动了伤口,一阵剧痛从伤口处传来,她的脸上闪过一丝痛苦,五官微微扭曲,但很快就被重逢的喜悦所取代。她快步迎上前去,脚步有些踉跄,却带着坚定的决心。

两人相对而立,千言万语都在这深情的凝视中。白诗言的嘴唇微微颤抖,好半天才轻轻开口:“我……我担心你的伤势。”说着,她从怀中掏出伤药,那伤药是她亲自去药房挑选,又精心包装的,递向墨泯。墨泯接过,手指不经意间触碰到白诗言的手,两人皆是一颤。墨泯轻声说道:“已经无碍了。”白诗言微微低头,脸颊泛红:“母亲一好些,我就过来看你了。”

正在此时,栖月幽庄外的密林中,几个黑影正鬼鬼祟祟地靠近。这些人正是孙北辰派来刺杀墨泯的杀手,他们自以为行动隐秘,却不知栖月幽庄周围暗处藏着墨泯的暗卫。暗卫们早在杀手靠近时就已察觉,悄无声息地隐匿在暗处,等待着最佳时机。当杀手们靠近庄门,准备动手时,暗卫们瞬间发动攻击。一时间,林中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此起彼伏。

一名杀手刚准备翻身上墙,突然一支冷箭从暗处射来,正中他的肩膀,他惨叫一声,摔倒在地。其他杀手见状,立刻警惕起来,试图寻找攻击他们的人,但暗卫们隐匿在黑暗中,他们根本无从下手。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杀手们渐渐不敌暗卫,纷纷带伤逃窜。而这场战斗的动静,也传到了庭院中墨泯的耳中。

墨泯微微皱眉,放下手中的香囊,缓缓站起身来,警惕地看向院外。她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但隐隐感觉到危险正在逼近。白诗言也察觉到了墨泯的异样,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却只看到一片寂静的庭院,她疑惑地问道:“怎么了?”墨泯收回目光,轻轻摇了摇头,不想让白诗言担心,说道:“没事,可能是听错了。” 其实她心里清楚,外面一定发生了什么,但她不想让白诗言卷入危险,决定先隐瞒此事。

然而,两人都不知道,这只是一场更大风波的开端。相国府的密探已经将白诗言来栖月幽庄的消息传回,白景鸿得知后,脸色愈发阴沉,他深知,白诗言与墨泯的感情若继续发展,将会成为他计划中的巨大阻碍。

与此同时,孙北辰得知刺杀失败后,气得暴跳如雷。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咒骂着:“一群废物,连个受伤的人都杀不了!” 他的谋士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说道:“公子,此事不能再拖了。墨泯一日不死,白姑娘的心就一日不会在您身上。”孙北辰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我知道,看来,我得亲自想想办法了。” 他开始在心中谋划着一个更加恶毒的计划,企图彻底破坏墨泯和白诗言的感情 。

在这看似平静的栖月幽庄中,实则暗流涌动,一场危机正悄然逼近。墨泯与白诗言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中,却不知他们的爱情即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而他们的命运,也将在这复杂的局势中,被推向未知的深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