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虞荼错梦 > 第44章 情念桃源寨,心寄相思意

虞荼错梦 第44章 情念桃源寨,心寄相思意

作者:红尘散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1 13:05:40 来源:小说旗

离开天华城后,墨泯驱马踏上一条鲜有人迹的蜿蜒小道。此时正值初冬,山林却还未被严寒完全侵袭,四周古木参天,繁茂枝叶层层叠叠,将阳光筛成细碎光斑,洒在铺满落叶的地面,落叶被染成金黄、橙红,交织出斑斓色彩。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清脆鸟鸣间或传来,空灵悠远,似在低语山林的隐秘。这久违的宁静,让久陷权谋漩涡的墨泯身心放松。她放缓马速,满目葱茏与斑斓间,白诗言的笑颜在她脑海浮现。她暗忖,待日后得闲,定要带她来此。她向来钟情山水清幽,这般景致,定能令她欢喜。

行至半山腰,墨泯在一处溪流旁停下,让马匹饮水休憩。潺潺溪水清澈见底,水底圆润的石头覆着薄青苔,一群色彩斑斓的小鱼欢快穿梭。她俯身捧起一汪溪水,清凉从指尖蔓延至全身,驱散旅途的疲惫。这时,一阵悠扬山歌隐隐传来,婉转空灵,带着质朴的欢快在山谷回荡。她循声望去,只见远处山谷中,几缕炊烟袅袅升起,如薄纱轻笼翠绿山谷,满是烟火的温暖与神秘。墨泯心动,驱马朝着炊烟方向走去,穿过茂密竹林。修长竹子在微风中沙沙作响,竹叶摩挲似在低语,又像奏响轻柔乐章,竹子的清香与湿润泥土气息交融,令人心旷神怡,即便初冬的凉意也未减分毫。

不久,一座被郁郁葱葱山林环绕的山寨出现在眼前。山寨入口,几个孩童正在嬉戏玩耍,他们穿着质朴却洗得干净的衣衫,纯真的脸上因奔跑微微泛红,黑溜溜的眼睛满是好奇。见到墨泯,先是好奇打量,随后嬉笑跑开,银铃般的笑声惊飞枝头小鸟。

墨泯踏入寨中,只见街道两旁是错落有致的木质房屋,屋檐下挂着金黄玉米和火红辣椒,处处透着生活气息。一位阿婆坐在门口熟练编织竹筐,手指布满老茧,动作却十分麻利,身旁竹篮里的新鲜野菜,嫩绿叶子上挂着晶莹水珠,在阳光映照下宛如剔透珍珠。可她满心疑惑,为何寨里大多数男子的右耳都打着耳洞,有的坠着小巧银饰,有的插着打磨光滑的木簪,就连路上上了年纪与刚成年的男子右耳也都带着耳钉。

带着满心疑惑,墨泯走进一家茶摊,在木桌前坐下,点了一碗茶。摊主是个和善的中年男子,热情端上茶,还贴心送上一碟色泽鲜亮、香气诱人的自家腌制小菜。这时,墨泯注意到摊主右耳戴着一枚被摩挲得光滑、透着温润光泽的木耳环。墨泯浅酌一口茶,清甜茶汤带着淡淡茶香,瞬间驱散口中干涩。他开口问道:“大哥,我路过贵寨,发现这儿男子右耳都打耳洞,这是为啥呀?我实在好奇。”

摊主笑着坐下,下意识摸了摸右耳的木耳环,说道:“客官有所不知,我们这桃源寨,向来把情义看得极重。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祖先得罪了邪恶魔神,魔神发怒,让寨里男子变得薄情寡义,夫妻失和,整个寨子被阴霾笼罩。就在这时,善良美丽的仙女降临。她心生怜悯,用仙法在真心爱人的男子右耳留下印记,从此,这些男子对爱人忠贞不渝,家庭重归和睦。后来,打耳洞成了男子珍视爱人的独特象征。在我们看来,右耳是通往世间温柔的入口,耳洞则是镌刻誓言的专属之地。男子戴上这象征爱的耳饰,意味着无论前路有多少风雨,都愿为爱人开辟出一片安宁温柔的天地,让爱情如同寨中永不干涸的清泉,岁岁年年,长流不息 。不瞒您说,我这耳洞是娶我娘子时打的,这木簪还是她亲手做的。”说到这儿,摊主脸上浮现出幸福笑容。

墨泯饶有兴致,接着问:“那除了打耳洞,成婚前还有其他特别的习俗吗?”摊主兴致勃勃地回应:“那可多了去了!男方要亲手为女方编织一个竹篮,里面放上象征甜蜜的蜂蜜和寓意多子多福的红枣。女方呢,则会给男方做一双布鞋,千针万线都是情意。而且啊,双方父母还会一起在月下祈福,求山神保佑小两口和和美美。”

墨泯微微点头,目光中满是好奇:“听起来真是充满心意。对了,大哥,刚听你说情侣要通过山神考验才能成婚,这具体要怎么准备啊?”摊主神色认真起来,说道:“首先得去神庙祭告山神,表明两人的心意。然后在出发前,全寨的人会为他们举行一场壮行仪式,大家会送上自己的祝福,有的还会赠送一些辟邪的小物件。情侣们则要带上足够的干粮和水,还有能辨别方向的罗盘,毕竟那迷雾森林里极易迷失方向。”

墨泯接着追问:“那在考验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或者需要注意的地方?”摊主回忆片刻,缓缓说道:“最重要的就是彼此信任和相互扶持。遇到危险时,不能只顾自己,要想着对方。比如过沼泽地的时候,一个人不小心陷进去,另一个人就得想尽办法拉他出来。而且,要时刻留意周围的环境,说不定一些不起眼的植物或者石头,就能成为指引方向的关键。”

墨泯感慨道:“这考验,确实是对感情的极大试炼。那要是有情侣没通过考验,会怎么样呢?”摊主神情变得有些严肃,说:“倒也有没通过的。没找到七色花,就说明感情还不够坚定,或者说缘分未到。不过大家也不会气馁,回去之后,会更加珍惜彼此,有的情侣还会再次尝试。在我们这儿,爱情可不是儿戏,得经得起考验。”

休息够了,墨泯起身告辞,离开茶摊后,在寨中漫步,处处都能看到恩爱的夫妻情侣。一位年轻丈夫正细心为怀孕妻子挑拣布料,温柔询问花色,妻子羞涩微笑点头。还有一对老夫妻坐在院子里相互依偎晒太阳,布满皱纹的手紧紧相扣,满是相濡以沫的深情。街边店铺不多,但店主都热情好客,售卖的东西也十分特别。有一家小店摆满了用山林中特有木材雕刻的摆件,每一件都栩栩如生,似被赋予了生命;还有卖手工编织饰品的,丝线间穿插着山中野花风干制成的花瓣,散发着淡淡的芬芳。

路过一片静谧的药圃旁,瞧见一位身着素袍的老者正专注地捣着药杵。他的身旁摆满了各类草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墨泯不禁走近,好奇地问道:“老人家,这些草药看着十分特别,您是药师吧?”老者抬眸,目光如炬,微微点头:“正是,我在这寨子里钻研草药大半辈子了。”

墨泯来了兴致,指着一株叶片修长、开着淡紫色小花的草药问:“这株草药有何奇特功效?”老者放下药杵,拿起草药解释道:“此药名为‘灵心草’,看似普通,实则对调养心神大有裨益。在我们寨子里,年轻情侣若为琐事争吵,心烦意乱,便会用这灵心草煮水饮用,能让人心神安宁,重归于好。”

墨泯又问:“那您配制的药方,有没有与这寨子的爱情风俗相关的?”老者笑了笑,眼中满是岁月沉淀的智慧:“自然有。我曾为一对即将接受山神考验的情侣,配制过一种驱虫避瘴的药囊。他们带着药囊进入迷雾森林,虽历经艰险,但最终成功找到了七色花。后来,这种药囊便成了情侣们进入森林前的必备之物。”墨泯听后,对老者的医术和智慧深感钦佩,也从他那里了解到,寨中每年都会举办采药节,大家一起上山采集草药,分享草药知识,共同守护着这片山林的馈赠。

告别药师后,墨泯路过一处小院,清幽淡雅的香气扑鼻而来,她忍不住循香而去。只见院内一位女子正专注地调制香料,身旁摆放着各种精致的香盒与香料。女子察觉到有人靠近,抬起头,露出温婉的笑容:“公子,可是被这香气吸引?”墨泯点头说道:“正是,姑娘调制的香料香气独特,令人沉醉。”

女子轻笑着解释:“我以这山林中的花草、果实为原料,制成各种香料。在我们寨子里,香料可不只是用来熏香,它还承载着人们的情感。情侣们会互赠亲手调制的香料,以表心意。”墨泯好奇地拿起一盒香料,问道:“这盒香料有什么特别之处?”女子耐心讲解:“这盒里有山间晨露采集的茉莉花瓣,搭配上晒干的相思果,制成的香点燃后,香气清幽绵长,寓意着长长久久的思念。”

墨泯接着问:“那在情侣通过山神考验的重要时刻,香料又扮演什么角色呢?”女子眼神中透着温柔与期许:“在他们成婚前夜,会点燃一种由九种不同花草调配而成的‘同心香’,寓意着两人从此同心同德,携手一生。这配方是寨中长辈口口相传下来的,每一种花草都有着特殊的含义。”墨泯从女子的讲述中了解到,寨里的女子们都会在及笄之年开始学习制香,这门手艺不仅是对生活的装点,更是对美好爱情的传承与祝福。

与制香女子告别后,墨泯带着对桃源寨更多的新奇与感动,继续他的探索之旅,每一次相遇都让他对这个充满爱的地方多了一份眷恋 。走着走着,墨泯来到一家铁匠铺,看到铁匠正在打造首饰。铁匠的手艺精湛,一锤一锤,敲打出的花纹精美绝伦。她心中一动,对铁匠说:“师傅,能否帮我打个耳洞,再做个简单的银饰。”

铁匠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还是很快点头应允:“客官,打耳洞倒是不难,不过这耳洞打了,可就带着一辈子的念想咯。您确定要打?”墨泯嘴角微微上扬,语气坚定:“确定,我想给我心爱的姑娘一个承诺。”铁匠笑了笑,拿出工具,一边准备一边说:“看得出客官是个重情之人。那您想要什么样的银饰?”墨泯思索片刻:“我要一个简约但精致的银耳钉,再做一对样式相似,稍显秀气的耳坠,给我心上人。”

铁匠点头,开始熟练地打造起来。等待的过程中,墨泯看着铁匠专注的神情,问道:“师傅,您打造的这些耳饰,是不是都见证了不少爱情故事?”铁匠停下手中的活,感慨道:“那可不,好多小伙子带着我做的耳饰去提亲,姑娘们戴上,笑得可甜了。还有情侣来定制一对,说是通过考验后就戴上,象征着一生一世。”

不一会儿,银饰打造完成。那枚耳钉线条流畅,散发着柔和银光,耳坠上还镶嵌了两颗小巧的珍珠,精致又秀气。墨泯戴上耳钉,看着镜子中右耳的银饰,满意地笑了。她小心收起耳坠,付了钱,带着满心的期待离开铁匠铺。

天色渐晚,暮色如墨般晕染开来,将整个桃源寨温柔包裹。墨泯在寨中四处探寻,却发现这里并没有专门的客栈,无奈之下,她决定随机找一家人借宿。

她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来到一座小院前。院子里,一位头发花白的阿婆正坐在小板凳上,借着微弱的光线,专注地缝补着一件衣衫。墨泯走上前去,恭敬地拱手说道:“阿婆,我是路过的旅人,天色已晚,不知能否在您这儿借住一晚?”阿婆抬起头,目光在墨泯身上打量一番,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哟,孩子,出门在外不容易,快进来吧。”说着,便起身招呼墨泯进屋。

屋内陈设简单却整洁,墙上挂着一些用彩色丝线绣成的花鸟图案,透着温馨的生活气息。阿婆热情地为墨泯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说道:“孩子,先喝口热茶暖暖身子。”墨泯接过茶水,感激地说道:“多谢阿婆。”

这时,阿婆注意到墨泯右耳新打的耳洞,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笑着问道:“孩子,看你这新打的耳洞,是不是有心仪的姑娘啦?”墨泯微微一愣,随即脸上浮现出一抹温柔的笑意:“阿婆,您眼力真好。我确实有个喜欢的姑娘,我想把这当作给她的承诺。”

阿婆笑得更开心了:“真好啊,看到你这样,我就想起我家那口子年轻的时候。他当年啊,也是打了耳洞,拿着自己亲手做的木簪来向我提亲。那时候,日子虽然清苦,但心里甜滋滋的。我们一起种庄稼、养孩子,相互扶持,就这么走过了大半辈子。”阿婆的眼神中满是回忆,脸上洋溢着幸福。

墨泯听得入神,说道:“阿婆,您和阿公的感情真好,真让人羡慕。”阿婆摆摆手:“夫妻之间啊,就是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遇到困难一起扛,有了开心事儿一起乐。就说去年吧,山里发大水,把我们家的庄稼冲了不少。那时候,我急得直掉眼泪,你阿公就一直安慰我,说只要人没事,啥都能重新来。我们俩一起,在乡亲们的帮助下,重新整田、播种,到了秋天,收成也还不错。”

晚餐时分,阿婆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饭菜,有香喷喷的小米粥、自家种的青菜,还有酥脆的玉米饼。墨泯品尝着这些质朴的食物,心中满是温暖,这简单的饭菜,却有着家的味道。吃饭间,阿婆还热情地给墨泯讲起寨里的趣事,比如有一次,村里的几只羊走丢了,大家一起漫山遍野地找,最后在一个隐蔽的山坳里找到了,找到的时候,大家又累又饿,却都笑得特别开心。

饭后,墨泯与阿婆坐在院子里,月光如水,洒在他们身上。阿婆又聊起了寨子里的点点滴滴,哪家的孩子又通过了山神的考验,哪对夫妻又添了新丁,言语间满是对这片土地和乡亲们的热爱。突然,阿婆像是想起了什么,说道:“孩子,你知道吗?咱们寨子里还有个传统,就是在月圆之夜,情侣们会在溪边放上自己亲手做的花灯,花灯上写着对彼此的祝福和心愿,让花灯带着这些美好的期许,顺流而下。”

墨泯饶有兴趣地听着,心中不禁想象着自己与白诗言在月圆之夜,一起放花灯的场景。夜深了,墨泯躺在温暖的床铺,听着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声,心中一片宁静。她不禁想起了白诗言,想象着有一天能与她一同来到这里,在这宁静的桃源寨中,度过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墨泯便起身向阿婆告别。阿婆送他到门口,叮嘱道:“孩子,一路保重。若是以后有空,就再来寨里坐坐。”

墨泯再次拱手致谢,转身踏上了归程。他骑着马,回望渐渐远去的桃源寨,心中满是眷恋。这短暂的停留,让她感受到了人间纯粹的情义,也让她更加坚定了对未来的期许。她知道,无论江湖如何风云变幻,桃源寨的这份温暖与宁静,都将永远在他心中,成为她心灵的慰藉。而那对准备送给白诗言的耳坠,被她贴身放好,带着她对爱人的深情,一同随着她踏上新的旅程。

返程途中,墨泯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山雨。细密的雨丝打在身上,寒意瞬间袭来。她连忙找了个山洞暂避,看着洞外的雨幕,心中却满是对桃源寨的回忆。山雨停歇后,她继续前行,途中遇到了一位采药的少年。少年热情地向她打招呼,还分享了一些山中的草药知识。墨泯从少年口中得知,桃源寨周边的山林里,生长着许多珍稀的草药,这些草药不仅能治病救人,还能用来制作香料和饰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寨里售卖的一些物品,有着独特的香气。

告别少年后,墨泯继续踏上归程。没走多远,便路过一个名为“翠柳寨”的地方。远远望去,寨子被大片翠绿的柳树环绕,细长的柳枝随风摇曳,如绿丝绦般轻柔。走进寨子,清澈的小溪穿寨而过,溪水潺潺流淌,溪边的妇女们正浣洗衣物,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

墨泯在溪边停下脚步,一位年轻的姑娘抬起头,笑着问:“公子,可是路过此地?”墨泯点头:“正是,姑娘,这寨子的柳树如此繁茂,可是有什么特别之处?”姑娘笑道:“公子有所不知,这些柳树是我们寨子里的‘许愿树’。每到特定的日子,寨里的人便会在柳树枝条上系上写满心愿的红绸带,祈求平安顺遂。”墨泯顺着她的手指望去,果然看到许多红绸带在柳枝间飘动,宛如跳跃的火焰。

告别翠柳寨,墨泯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又来到了“繁花寨”。刚靠近寨子,便被漫山遍野的鲜花吸引。这里的花儿种类繁多,色彩斑斓,竞相绽放,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寨子里的孩童们在花丛中嬉笑玩耍,大人们则在田间忙碌。

墨泯走进寨子,向一位正在劳作的大叔打听:“大叔,这寨子的花儿真美,为何种这么多花呢?”大叔直起身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着说:“我们这寨子,靠种花为生。这些花儿不仅能卖钱,还能用来制作各种花制品,像花糕、花酒,味道都十分独特。”说着,大叔热情地邀请墨泯品尝了一块花糕,入口软糯,花香四溢。

离开繁花寨后,墨泯继续赶路。夕阳西下时,她来到了“清泉寨”。寨子中央有一口巨大的清泉,泉水清澈见底,甘甜可口。周围的村民们有的在打水,有的在闲聊。墨泯走上前去,向一位老者询问:“老人家,这清泉可有什么传说?”老者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这清泉可是我们寨子的宝贝。传说很久以前,一位仙人路过此地,见百姓们缺水,便用仙法点出了这口清泉。从此,我们寨子便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墨泯在清泉边坐下,捧起一捧清泉,清凉甘甜的泉水顺着喉咙流下,疲惫感顿时消散。看着眼前宁静祥和的景象,她不禁又想起了桃源寨,想起了在那里度过的美好时光。

随着天色渐暗,墨泯不得不继续前行。虽然一路上遇到的村寨各有特色,但桃源寨在她心中的位置无可替代。那里的风土人情、纯粹情义,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照亮了她在权谋江湖中前行的道路,也让她对未来与白诗言的生活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

夜幕如墨,繁星点点,墨泯骑着马,终于回到了紫彦城。城内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可她满心都是对白诗言的思念。一路快马加鞭,马蹄声在寂静的街道上回响,她望着城中熟悉的灯火,心中满是归家的急切。待回到别院,墨泯翻身下马,那熟悉的朱门在眼前缓缓打开。

秋姨听到动静,风风火火地从屋里冲出来,瞧见墨泯,脸上的惊喜瞬间绽放,眼眶也微微泛红,二话不说,一把拉住墨泯的胳膊,连珠炮似的说道:“哎哟我的小少爷,您可算回来了!这日子可把我盼得哟,天天伸长了脖子望,就盼着您平平安安跨进这门。您不知道啊,您前脚刚走,我这心就悬起来了,夜里翻来覆去都睡不踏实。”这一嗓子,惊动了府里的人。

秋姨一边说,一边拽着墨泯往屋里走,嘴巴像连珠炮:“你走后,府里上上下下都惦记着。张妈天天念叨,少爷啥时候回来吃她做的红烧肉。花园里你最爱的那株兰花,我专门请了老花匠照看,就怕有个闪失。”话音刚落,张妈系着围裙,手上还沾着面粉,从厨房匆匆赶来,脸上笑开了花:“少爷,您可算回来了!红烧肉我这就去做,保准还是您爱吃的那个味儿!”

这时,小厮阿福也凑了过来,兴奋地说道:“少爷,您出门这段日子,府里可安静了不少,大家伙儿都盼着您回来呢。前几日,我在集市上瞧见了一只特别机灵的小雀儿,想着您回来肯定喜欢,就给买下来养在笼子里了,等会儿拿给您瞧瞧!”

墨泯还没来得及回应,管家李叔也快步走来,手里拿着账本,神色关切:“少爷,一路辛苦了。家中一切都好,您放心。只是前几日有几个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来拜访,听闻您外出,留下了不少口信,等您歇息好了,我再详细向您禀报。”一时间,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问候声、关心声交织在一起。墨泯被围在中间,心中满是感动。她笑着对大家说:“多谢大家记挂。”

在众人的簇拥下,墨泯走进正厅。厅里的烛火摇曳,映照着每个人热情洋溢的脸庞。秋姨忙着指挥丫鬟们端茶倒水,张妈则小跑回厨房,准备为墨泯烹制他最爱吃的红烧肉。阿福蹦蹦跳跳地跑去取那只小雀儿,李叔则在一旁整理着生意伙伴留下的信件和口信。

不一会儿,厨房里飘出阵阵诱人的肉香,张妈端着热气腾腾的红烧肉走进正厅,笑着说:“少爷,快尝尝,看看有没有退步。”墨泯夹起一块放入口中,熟悉的味道瞬间在舌尖散开,她满足地点点头:“还是那个味儿,张妈手艺还是这么好!”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点,好生热闹。

夜深了,众人陆续散去,墨泯回到房间。她坐在床边,抬手缓缓探入怀中,掏出一个用锦缎制成的锦囊,墨泯轻轻解开锦囊的系带,从中取出一枚半个红豆形状的玉坠。墨泯轻轻摩挲着玉坠,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脑海中浮现出白诗言的一颦一笑:她笑起来时,嘴角的梨涡浅浅,眼眸里似有星光闪烁;生气时,会微微嘟起嘴,佯装不理他,却又忍不住偷偷看他的模样,可爱至极。

她想着,明日一早,一定要带着从桃源寨为她精心准备的耳坠,去见她。要将这一路的见闻、心中的思念,毫无保留地说给她听。待一切安定,定要与她携手走过更多的山川湖海,一起去看世间的美好,让这份感情在岁月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