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九五豪门兄妹的财富征途 > 第268章 科技脊梁:芯片突围与战略赋能

2019年8月16日,杭城新兴产业园区的量子实验室里,警报声突然转为欢快的提示音。首席科学家陈远摘下护目镜,双手微微颤抖地捧着一片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在超低温环境下,三纳米级晶体管阵列在量子显微镜下闪烁着幽蓝的光芒。“成功了!我们的光刻机突破了EUV光源瓶颈,芯片良品率达到98.7%!”他的声音通过量子通讯传遍整个园区,瞬间引发欢呼。

消息以光速传至星宁集团总部。沈浩然盯着实时传回的检测数据,眼底泛起激动的血丝。三个月前,他亲自组建的“芯片攻坚团”进驻园区,投入百亿研发资金,联合全球顶尖科研机构,终于在半导体领域撕开一道关键缺口。“立刻启动专利申请程序,覆盖32个核心技术点!”他向法务部下达指令,“同时联系国家专利局,申请加急审核。”

三小时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公示栏更新:星宁科技集团成功获得三纳米芯片制造工艺、高精度光刻机等57项核心专利,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资本市场应声震动,星宁系股票开盘即涨停,单日市值暴涨1800亿。但沈浩然的目光早已投向更远的方向。

“沈总,军事科学院发来加急函。”助理递上加密文件,“他们希望能优先使用这批芯片,应用于新一代雷达系统和卫星导航终端。”沈浩然立即召集高层会议,全息投影中,军事专家的虚拟形象严肃阐述:“现有芯片在极端环境下性能衰减严重,三纳米芯片的低功耗和强抗干扰能力,正是我们急需的突破点。”

“捐赠125亿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军事科技成果转化。”沈浩然的决定掷地有声,“另外,调拨首批5000片量子加密芯片送往军事基地。记住,全程采用星达笔记本电脑的量子密钥加密传输,任何数据泄露都将按最高安全等级处理。”

次日清晨,十辆装载着特殊防护箱的军用卡车驶入星宁科技的地下车库。沈浩然亲自监督芯片封装过程:每片芯片都被置入充氮防辐射容器,外部包裹着由石墨烯和超导材料制成的双重屏蔽层。“这些芯片不仅是产品,更是国家科技安全的防线。”他对在场的技术人员说道,“启动‘星盾’加密系统,确保传输链路零风险。”

在军事基地的保密会议室,研究人员戴着防辐射手套,小心翼翼地将芯片接入测试平台。当雷达系统的探测精度瞬间提升三倍,现场爆发出压抑的欢呼。“这不仅是硬件的升级,更是战略威慑力的质变!”总工程师擦拭着额头的汗水,“有了这种级别的芯片,我们的反导系统将具备拦截低轨卫星的能力。”

与此同时,沈浩然通过星达笔记本电脑的量子加密通道,与军事基地负责人进行实时视频会议。屏幕右下角的加密认证标识不断闪烁,确保对话内容无法被任何第三方截取。“后续我们会成立军工专项研发组,针对极端环境进行芯片性能强化。”他展示着新的技术路线图,“另外,星宁大学将开设国防科技专班,定向培养芯片领域的战略人才。”

在星宁科技的专利墙前,新获得的专利证书被逐一点亮。但沈浩然深知,这场科技突围战远未结束。他打开电脑,调出全球半导体产业地图,目光锁定在光刻机的核心部件——极紫外光源的供应链上。“通知研发部,启动‘光源2.0’计划。”他在会议群组中留言,“我们要让中国芯片彻底摆脱对进口技术的依赖。”

夜幕降临,杭城的夜空被星宁科技的量子灯带勾勒出未来感的轮廓。在某个保密车间,新一代量子芯片正在进行最后测试,而在千里之外的军事基地,搭载着星宁芯片的新型雷达已经开始24小时值守。科技与国防的齿轮在此刻紧密咬合,而沈浩然按下电脑键盘的指尖,正敲打着属于中国科技的新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