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返九五豪门兄妹的财富征途 > 第323章 边关新章 人机协奏下的戍边日常

2020年2月1日清晨6点,喀喇昆仑山脉的寒风依旧呼啸,某边境驿站的智能闹钟却已轻柔地响起《强军战歌》的旋律。主卧的智能窗帘自动缓缓拉开,晨曦透过量子玻璃洒进室内,机械臂管家“小戍”早已备好温热的有机豆浆和全麦面包,在餐桌上投影出今日的天气与任务简报:“晴,气温-25c,重点巡逻区域:5号界碑至7号界碑。”

战士张磊翻身坐起,智能床垫根据他的起身动作自动调整形态,床底弹出的机械臂快速帮他整理被褥。卫生间内,智能马桶自动感应,水温、座圈温度早已调节到最舒适的状态;洗漱台的镜面变成显示屏,同步播放着当天的新闻资讯。“小戍,帮我准备高原防寒服。”张磊话音刚落,衣柜自动打开,机械臂精准取出适配的装备,甚至连袜子都根据他的足部健康数据进行了挑选。

早餐桌上,五名战士围坐在智能餐桌旁。桌面根据每个人的健康数据,自动分配食物分量:体能消耗大的班长陈峰面前多了一份牦牛肉煎饼,肠胃敏感的新兵小李则是小米粥配有机咸菜。“这智能系统比我妈还了解我。”小李笑着舀起一勺粥,口感软糯香甜。机械臂主厨适时递上保温杯,里面是根据医嘱调配的抗高原反应中药。

饭后,巡逻准备工作在科技的辅助下高效展开。智能武器柜自动识别战士指纹,取出配枪并完成弹药装填检查;“小戍”举起机械臂,为每个人佩戴上最新的量子通讯手环,该手环不仅能实时定位,还能监测心率、血氧等生理指标。“出发前再检查一遍装备。”陈峰下令,战士们身旁的机械臂立刻启动扫描程序,30秒内完成全身装备的完整性检测。

巡逻任务采用“人机协同”模式。战士们坐在全地形智能巡逻车上,车顶的量子雷达持续扫描方圆10公里的区域,AI系统自动标记异常热源与可疑轨迹。当车辆行驶至地形复杂处,“小戍”变形为机械外骨骼,帮助战士们搬运沉重的装备。“发现目标!”突然,车载屏幕闪烁红光,显示3公里外有不明移动体。陈峰通过量子通讯系统下达指令:“小戍,前出侦察!”机器人立刻启动隐身模式,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疾驰而去,5分钟后传回高清影像——原来是几只藏野驴在迁徙。

回到驿站,已是正午。机械臂主厨早已备好午餐:分子料理版的红烧肉、自热有机火锅,还有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家乡特色面食。战士们摘下防寒面罩,走进智能浴室。喷头自动感应人体位置,调节水流大小与温度;墙壁上的量子屏播放着舒缓的音乐,帮助他们放松身心。

午后的书房成为知识充电的场所。智能书架根据每个人的学习需求,自动推送书籍与课程:想提升外语水平的战士面前浮现出《军事英语》的全息教材;对无人机操作感兴趣的新兵,则沉浸在VR模拟飞行训练中。机械臂适时送来有机水果和现磨咖啡,窗边的智能种植箱里,薄荷与罗勒散发着清新香气。

傍晚,战士们开始进行战术演练。虚拟现实训练室构建出逼真的战场环境,他们佩戴VR头盔,与“小戍”组成作战小组。在模拟的巷战场景中,机器人利用红外探测锁定“敌人”位置,战士则通过量子通讯系统指挥其迂回包抄。训练结束后,AI系统生成详细的复盘报告,指出每个人的战术漏洞。

夜幕降临,驿站进入防御模式。智能哨兵机器人在围墙周边巡逻,量子摄像头360度无死角监控;室内的智能安防系统自动启动,门窗玻璃切换为防弹模式。战士们轮流值守,通过监控大屏远程查看各个哨位。“虽然有了智能设备,但人的坚守永远不可替代。”陈峰在值班日志中写道,“机器是可靠的助手,但祖国的边防,最终要靠我们用热血和生命守护。”

睡前,战士们通过量子通讯系统与家人视频。机械臂帮忙调整灯光角度,智能相框自动展示家人发来的照片和祝福视频。在温馨的氛围中,一天的戍边生活落下帷幕。而智能设备们依旧不知疲倦地运转着,量子雷达持续扫描着边境线,机械臂默默维护着装备,为迎接新一天的挑战做好准备。

在科技的赋能下,边境战士的生活与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智能机器人成为他们最可靠的伙伴,提升了巡逻效率与安全性,但战士们始终牢记:科技是手段,人才是核心。在这片祖国的边疆热土上,人机协同的故事仍在继续,共同书写着新时代的戍边传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