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 > 第22章 打宜兰

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 第22章 打宜兰

作者:爱吃私厨鸡腿的白如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1 21:17:00 来源:小说旗

话说李智渊在花莲、高雄、澎湖等地混得风生水起,心里那叫一个得意。打下这些地方后,他的名声如日中天,然而,李智渊心里清楚,若想要在台湾立足,宜兰这块肥肉是绝对不能放过的。于是,他决定先走怀柔路线,试图劝降宜兰。

李智渊召集了手下的将领,开始制定劝降宜兰的计划。他首先派出了一名使者,带着礼物和一封信,前往宜兰,信中写道:

“亲爱的宜兰官府,李智渊在此诚挚邀请贵地归顺。我们在花莲、高雄、澎湖的成功,证明了我们的实力与决心。若能携手共进,必将共同繁荣。愿意为宜兰百姓谋求更好的未来,期待您的回复。”

使者带着这封信,满怀信心地前往宜兰。可谁知,宜兰的知府王铁头一看这封信,气得直拍桌子,怒吼道:“这李智渊也太猖狂了,竟敢来劝降我宜兰!来人,把这使者拖出去砍了!”使者一听,吓得腿都软了,连忙求饶,但已来不及。

王铁头不仅砍了使者,还亲自提笔写了一封回信,信中那叫一个酸爽,内容更是让人哭笑不得。他在信中写道:

“李智渊,你这土匪头子,竟敢妄想染指我宜兰!你在花莲、高雄、澎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强盗行为,何来仁义之说?我宜兰虽小,但绝不屈服于你的威逼利诱。若你再敢来犯,我定让你尝尝我宜兰的厉害!”

这封信不仅侮辱了李智渊,还让他感到无比愤怒。他心想,宜兰的王铁头真是个硬骨头,竟然敢如此无视自己的威名。

李智渊收到这封信后,气得直拍桌子,胡子都翘起来了。他大吼道:“这王铁头也太不给面子了,竟敢这么侮辱我!传我命令,全体将士集合!”将士们一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儿,跑到广场上集合。李智渊站在高台上,满脸怒气,说道:“兄弟们,咱们在花莲、高雄、澎湖打拼,好不容易打出一片天地,这宜兰的王铁头却如此不敬,不仅砍了咱们的使者,还写信侮辱我。这是在侮辱咱们全体兄弟呀!咱们能忍吗?”将士们一听,纷纷怒吼:“不能忍!”李智渊哈哈一笑:“对,不能忍!咱们虽然出身草莽,但也是堂堂正正的汉子。宜兰官府如此嚣张,咱们就得给他们点颜色瞧瞧。兄弟们,跟着我,拿下宜兰,让那帮官老爷们知道咱们的厉害!”将士们被李智渊这番话激得热血沸腾,一个个摩拳擦掌,誓要拿下宜兰。

李智渊决定用武力拿下宜兰,但他知道,光靠蛮干是不行的。他派出赵铁柱带领一小队精兵,去侦查宜兰的城防情况。赵铁柱回来后,汇报说:“主公,宜兰城虽然不大,但城防还算坚固,城墙上守军巡逻频繁,城门守卫森严。”李智渊听了,微微一笑:“这难不倒咱们,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李智渊召集众人,商量攻城之策。书生眼珠一转,说道:“主公,我有个计策。宜兰城虽然坚固,但城内水源有限,咱们可以先切断宜兰城的水源,逼他们开城投降。”李智渊一听,拍手叫好:“妙计!”

于是,李智渊命令士兵们在宜兰城外挖沟筑坝,切断了城内的水源。没过几天,宜兰城内就陷入了水荒,百姓们怨声载道,守军也士气低落。宜兰官府没办法,只能派出使者,请求李智渊放过他们的水源。李智渊哈哈一笑:“可以,但得拿点诚意出来。”使者无奈,只能答应李智渊的条件,让李智渊的军队进城查看。

宜兰城虽然不大,但地形复杂,城内巷道狭窄,房屋密集,给攻城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李智渊的军队在进攻时,常常陷入巷战,进展缓慢。士兵们在狭窄的巷道中,难以展开队形,只能一小队一小队地推进,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

宜兰的守军虽然大多是新招募的民兵,但在李刚的带领下,表现出了顽强的抵抗意志。他们在城墙上、巷道中,与李智渊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李刚手持长枪,勇猛无比,多次击退了李智渊军队的进攻。他的英勇表现,极大地鼓舞了守军的士气,也让李智渊的军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宜兰的百姓虽然生活困苦,但对官府仍有一定的忠诚度。当李智渊的军队进城后,部分百姓组织起来,拿起武器,协助守军进行抵抗。他们在熟悉的街巷中设下陷阱,如在狭窄的巷道口堆放杂物,阻碍李智渊军队的进攻;或在屋顶上投掷石块、瓦片,给进攻的士兵造成困扰。这些百姓的自发抵抗,使得李智渊的军队得不分出一部分力量来应对,进一步延缓了攻城的进程。

长时间的围城和战斗,使得李智渊军队的物资逐渐短缺。原本预计快速结束的战斗,却因守军的顽强抵抗而拖延,粮食、箭矢等物资的消耗远超预期。补给线又因距离和地形的原因,难以及时补充,士兵们的士气开始受到影响。一些士兵开始抱怨,对长时间的战斗产生了疲惫和不满情绪。

面对守军和百姓的顽强抵抗,李智渊决定采取心理战术。他命令士兵在城外高声喊话,宣传李智渊的仁政和对百姓的优待政策,试图瓦解守军和百姓的抵抗意志。同时,他还让被俘的宜兰士兵在城下向城内喊话,讲述李智渊军队的宽容和善待俘虏的情况,进一步动摇城内守军的决心。

为了应对物资短缺和巷战的困境,李智渊调整了战术。他将军队分成若干小队,一部分继续在城外围困,切断宜兰与外界的联系;一部分深入城内,与守军展开巷战,逐步推进;还有一部分则负责保护补给线,确保物资能够及时送达。通过这种分兵策略,李智渊的军队既能持续对宜兰施加压力,又能保证自身的战斗力。

李智渊深知,要彻底拿下宜兰,不仅要靠武力,更要赢得人心。他下令士兵在战斗中尽量避免伤害无辜百姓,对投降的守军和百姓给予优待。他还派人进城,与宜兰的士绅和有影响力的人物接触,承诺若宜兰归顺,将给予他们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利益。这些举措逐渐在宜兰城内产生了效果,部分士绅和百姓开始动摇,暗中与李智渊的使者接触,商量归顺事宜。

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战和攻心策略,宜兰城内终于出现了内应。几位有影响力的士绅在李智渊的承诺下,决定暗中协助李智渊的军队。他们在城内制造混乱,误导守军的部署,甚至在关键时刻打开了城门,让李智渊的军队顺利进入。

城门被破,守军的阵脚大乱。李刚虽然勇猛,但在李智渊大军的冲击下,也难以挽回败局。守军纷纷溃散,有的投降,有的逃窜。李智渊的军队如潮水般涌进城内,迅速控制了城中的主要街道和官府

王铁头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得放下武器,向李智渊投降。他被带到李智渊面前,满脸沮丧。李智渊却大度地一笑:“王大人,宜兰百姓还需要你治理,只要你真心归顺,过去的事我既往不咎。”王铁头听后,感激涕零,当场表示愿意效忠李智渊。

李智渊拿下宜兰后,立刻下令安抚百姓,恢复城内的秩序。他宣布减免百姓的赋税,发放救济粮,还从自己的军饷中拿出一部分,帮助百姓重建家园。李智渊心里明白,只有赢得百姓的支持,才能稳固自己的统治。

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李智渊开始收买人心。他派人去宜兰周边的村落,给百姓们送粮食、送钱财,还承诺宜兰归顺后,会减免赋税,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这一招果然有效,许多百姓都被李智渊的诚意打动,纷纷表示愿意支持李智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