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太后每天都在嫌弃这一届宫斗太差 > 第两章 合一:母子一样蠢

坤宁宫里,皇后正在认真地抄写佛经。

钱嬷嬷端着养生茶走了进来,“娘娘,喝口茶,休息一会儿吧。”

“稍等。”皇后写完最后一段佛经,这才搁下手中的笔,从钱嬷嬷接过茶盏,优雅地喝起茶来。

钱嬷嬷小心翼翼地守好皇后用心抄好的佛经,然后装进一个锦盒里。

“娘娘,您都抄了好几卷佛经了,还要抄吗?”天天看皇后娘娘辛苦地抄写佛经,钱嬷嬷很是心疼。“母后皇太后并不礼佛,您又何苦抄写这么多佛经?”

“嬷嬷,我抄写佛经并不是为了讨好母后,而是为了静心。”静养前,她抄写佛经是为了讨好圣母皇太后,没想到却被圣母皇太后不屑一顾。静养期间,她抄写佛经是为了静心,让自己沉下心来,这样能看明白、想明白很多事情。自此以后,她一有空就会抄写佛经,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

“娘娘,您可是有什么烦心事?”钱嬷嬷刚说完,忽然想到皇上很久没有来坤宁宫,误以为皇后是在忧心这件事情,“娘娘,您放心,皇上一定会来看望您的。”

皇后听到钱嬷嬷这番安慰的话,失笑地摇了摇头说:“我不是在为这事烦心,皇上来不来坤宁宫,我并不在意。”她以前非常在意皇上的想法,想在皇上面前做好一切事情,这样皇上就不会废了她。静养后,她想明白了所有事情后,完全不在意皇上对她的态度。皇上来不来坤宁宫看她,宠不宠幸她,对她来说无关紧要。因为她受不受宠,皇上都不会废了她这个皇后。

“您真的不在意吗?”钱嬷嬷不太相信。在她看来,皇后娘娘因为之前俞氏使用他国秘术一事被皇上迁怒一事而忧心。“俞氏的事情,您明明事先不知情,是无辜的,可皇上怪您,您实在是太委屈了。”

“没什么好委屈的。”这些年来受的委屈太多,俞氏这件事情跟之前受的委屈相比,微不足道。再说,她是真的不在意。“皇上他其实跟我一样无能。”

钱嬷嬷被皇后娘娘这句话吓到,满脸惊恐地说道:“娘娘,这话可说不得。”要是让皇上知道,又要惩罚皇后娘娘了。

看钱嬷嬷一副害怕的模样,皇后朝她安抚地笑了笑:“放心,这里就你我二人,我们说的话不会传到皇上的耳朵里。”

“娘娘,隔墙有耳啊。”

“就算皇上听我说他无能,他也不会废了我这个皇后。”皇后扬起嘴角,露出一抹讥诮的笑容。

钱嬷嬷觉得皇后心里还是怨恨皇上,不然不会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来。

“娘娘,您不能这么说皇上。”

“我并没有说错,他的确跟我一样无用。”以前,皇上在她心里是无所不能的人。静养的时候,她仔细回想以往的事情,发现皇上跟她一样没用。如果不是那几位皇子夺嫡全都斗死了,就剩下皇上一个皇子,先帝没办法只好传位给皇上,不然哪轮得着皇上登基。

“我的娘娘哟……”钱嬷嬷被皇后娘娘这句话吓得不轻,“您就不要说了。”

“他们母子其实是一样的。”皇后不顾钱嬷嬷满脸恐惧,继续说道,“有其母必有其子。”

“娘娘,皇上跟圣母皇太后还是不一样的吧。”在钱嬷嬷看来,皇上要比圣母皇太后聪明。

“圣母皇太后总说我出身低微,说我不配做睿王府,后来又说我不配做皇后,这何尝不是在说她自己。”在嫁入睿王府之前,她从不觉得自己出身低微,并没有因此自卑怯懦。但做了睿王妃后,所有人都在说她出身低微,配不上睿王,尤其是圣母皇太后每次见到她,都会提她的出身,害得她以低微的出身为耻。

“论出身,圣母皇太后还不如我。”皇后虽出身五品小官之家,但她父亲最起码是京城的五品小官,而圣母皇太后的父亲却只是一个小县令。

即使现在的成国公府成为一等公爵府,但也摆脱不了它以前是六品县令之家。

“圣母皇太后比我更在意自己的出身,你看她做了圣母皇太后做的这些事情。”皇后说着,面上露出一抹鄙夷的神色,“我现在终于知道皇上为什么那么讨厌江雪葶和她的孩子。”

钱嬷嬷一脸好奇地问道:“为何?”皇上对江才人的态度太古怪了,让人看不懂。

“江雪葶进宫后一直不受宠,无法怀有皇嗣,圣母皇太后着急了,于是对皇上下药,让皇上宠幸了江雪葶,之后江雪葶怀孕,皇上软禁了江雪葶。”皇后是真的没想到圣母皇太后会对景隆帝下药,“这就是江雪葶怀孕后,皇上不仅没有半点赏赐,还软禁她的缘故。”

“这……不可能吧……”钱嬷嬷听的是满脸惊愕,“圣母皇太后怎么可能对皇上下药?”

“怎么不可能?”皇后又道,“你看,江雪葶早产生下孩子,皇上是什么反应?皇上竟然下旨贬江雪葶为才人,还不承认她生下的孩子是皇子。”因为这件事情,皇后才会想到景隆帝被圣母皇太后下药算计。

钱嬷嬷觉得皇后的猜测很对,面上不觉露出一抹惊骇的神色,“这……圣母皇太后疯了么……”别说那是皇上,那可是圣母皇太后的亲生儿子啊,她竟然为了让侄女怀孕,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下药,这……

“这就是皇上对江雪葶的态度古怪的原因。”皇后讥笑一声道,“圣母皇太后让江雪葶生下皇子的目的,是想让含有江家血脉的皇子再次继承大统,这样江家就能一直荣华富贵。”

钱嬷嬷听后,只觉得圣母皇太后的想法未免太过天真。

“圣母皇太后当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都死了么。”这三位的皇子的母族可都了不得,都是成国公府比不上的。圣母皇太后哪来的信心,觉得江才人的儿子日后能继承大统。

“圣母皇太后的确想让三位皇子死。”

“她有这个本事吗?”不说庄妃,就说宁贵妃和惠妃两人都是不好对付的。圣母皇太后想要谋害她们的孩子可没有那么简单。

皇后嘲笑道:“她觉得她有啊。”

钱嬷嬷:“……”圣母皇太后是不是忘记她头上还有母后皇太后啊。

“圣母皇太后千算万算没有算到皇上会因此恨她和江雪葶。”看到圣母皇太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皇后只觉得心里非常痛快,“被自己亲娘下药算计,皇上还真是可怜。”皇后嘴上说着可怜,但语气里充满幸灾乐祸。

“皇上下的那道旨意,可是让前朝后宫看了一场笑话。”皇后咂舌道,“啧啧啧啧,你说皇上是不是跟圣母皇太后一样蠢?”

皇后娘娘这个“蠢”字吓得钱嬷嬷心头狠狠地抖了下,她面色惊慌道:“我的娘娘哦,您还是不要说了。”她胆子小,经不起娘娘这么吓。

“看到皇上这么报复圣母皇太后,我这心里真是畅快,哈哈哈哈……”皇后肆意开心地大笑了起来。

钱嬷嬷被皇后的笑声吓的心惊胆颤,她恨不得走上前捂住皇后的嘴巴,让她不要再笑了。不过,看到皇后娘娘笑的这么开心,她心里忍不住也高兴了起来。

皇后痛痛快快地大笑了一场后,只觉得神清气爽。

“你看母后不用出手,皇上跟圣母皇太后就反目成仇了。”这就是母后皇太后高明的地方。

“娘娘,您不要再说了。”听皇后提起母后皇太后,钱嬷嬷心里更加惶恐不安。

“皇上的那道旨意,也让所有人猜到圣母皇太后对他做的事情,你说丢不丢人?”连她这个不太聪明的人都能猜到这件事情的背后真相,更何况那些人精。“这真是一场好戏。”

永寿宫里,宁贵妃也猜到了景隆帝那道不正常的旨意的背后真相,心中满是嫌弃。

她在心里冷笑道:不愧是母子,一样的愚蠢。

“娘娘,皇上不认五皇子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皇上都不认江雪葶的孩子,哪来的五皇子,嬷嬷你以后不要再说错了。”宁贵妃原本就非常看不上圣母皇太后和江雪葶,这下更加厌恶了。

田嬷嬷抬手轻轻地打了自己一巴掌,“老奴知错,老奴谨记。”

“皇上还真是蠢,跟圣母皇太后一样蠢。”宁贵妃语气里充满嫌弃。

“娘娘慎言!”

“本宫说错了吗?”宁贵妃是一万个看不上圣母皇太后,一千个看不上景隆帝。当年要不是看睿王即将成为太子,她才不会嫁给睿王。

她之前不愿意嫁给睿王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睿王不受宠。第二个原因就是睿王没本事。

睿王那些年做过的蠢事,她可是听说了。她没有见过这么蠢的皇子。

其实,在先帝的一众儿子中,有一个出身跟景隆帝一样低微的皇子,还有一个比景隆帝出身更低的皇子。这两个皇子虽出身不好,但本事却不小。在众皇子夺嫡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景隆帝跟这两位相比就差太远了。

“幸好本宫的两个孩子不像他们这对母子。”要是她的两个孩子跟皇上他们这对母子一样愚蠢,她会被气死。

“娘娘,这话可说不得。”

“一个蠢的给自己的亲儿子下药,一个蠢的下圣旨昭告天下他们母子做的事情,呵呵……”说到这里,宁贵妃毫不客气地冷笑道,“这对母子生怕全天下人不知道他们愚蠢至极。”一想到圣母皇太后他们这对母子做的蠢事,宁贵妃就一肚子火,真的太丢人了。

“娘娘,皇上也是气极了才会下那样的旨意。”田嬷嬷也觉得景隆帝下那道旨意不妥。

“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宁贵妃没有再说下去,但轻蔑的眼神已经说明她心里所想。

“娘娘,皇上他们都不在意,您气什么。”

“本宫是嫌丢脸。”从小出身尊贵的宁贵妃,在嫁给景隆帝之前从未丢过人。嫁给景隆帝后,她不知道被他们这对母子连累丢了多少次人了。

“娘娘,真正丢人又不是您,您气坏自己的身子不值当。”

“算了,不说了,越说越气。”

“娘娘,您要是实在气不过,那就让那个孽种消失吧。”

“本宫气的不是那个孽种,让他消失做什么。”宁贵妃冷着脸说,“皇上坚持留下那个孽种,为的就是报复圣母皇太后,本宫没必要破坏皇上的报复。”

“可是,您……”

宁贵妃摆摆手说:“都已经丢人了,让他们母子俩继续闹吧。”皇上跟圣母皇太后作对也好,省得圣母皇太后盯着他们不放,处处找他们的茬。

此时,成国公夫人得知江雪葶被贬为才人,她生的孩子不被皇上承认一事后,在家里哭丧。一边哭,一边大骂圣母皇太后。她不敢骂景隆帝,毕竟之前被崔东山狠狠地教训过。

成国公心里也有气,大骂圣母皇太后这个妹妹出尔反尔。

圣母皇太后之前向他们保证,只要江雪葶生下皇子,就会让她做贵妃,可结果呢,贵妃没有做成,反而被贬为才人,还连生的孩子都不被承认是皇子。

成国公夫妇很想冲进皇宫,质问圣母皇太后是怎么办事的。

因为这件事情,他们成国公府又成为京城的笑话,害得他们都不敢出门。成国公因此称病,不敢去上朝,生怕被大臣们笑话。

苏家的书房里,两位太傅也在讨论这件事情。

小苏太傅长叹一口气道:“他们这对母子真的比我想象中还要愚蠢。”

老苏太傅摇摇头说:“丢人啊。”

“还丢到外邦去了。”

万寿节前,他们怕皇上在外邦使臣们面前丢人,再三叮嘱他少说话,摆出一副冰冷的样子,让外邦使臣看不出他心里所想。为此,他们还特意教导皇上一番,虽然表现的不尽如意,但勉强能忽悠外邦使臣。

在万寿节的宴席上,皇上在他们的提醒下,勉勉强强地唬住了那些外邦使臣,没有丢人,也没有被发现他是个蠢的。

结果万寿节刚过,圣母皇太后和皇上就做了蠢事,让外邦使臣们看了一场笑话。

小苏太傅在心里哀叹:伺候这样愚蠢的君王,真是心累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