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隆帝离开保和殿后,大臣们再也忍不住,全都哈哈地大笑了出来。
大臣们一个个笑得前仰后翻,整个保和殿里充斥大臣们的笑声。但,有几个人的脸色很难看,尤其是两位苏太傅。
老苏太傅的脸色还好点,小苏太傅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砰”的一声,小苏太傅再也忍不住抬手用力地拍了拍面前的餐桌。
巨大的声响,吓得全场大臣们都立马闭上了嘴,也止住了笑意。
看到小苏太傅一脸愤怒的表情,不少大臣在心里幸灾乐祸。不过,他们没有敢表现出来,更没敢开口嘲讽小苏太傅。
别看小苏太傅平日里一副温文儒雅的模样,其实非常小心眼,凡是得罪他的人,都没有落得好下场。
朝中不少大臣忌惮、嫉妒苏家。视苏家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大臣也有不少,他们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但他们明面上可不敢惹怒小苏太傅。
小苏太傅这个人报复心很重,并且手段十分阴险狠毒。他的每次报复都是戳中敌人的痛点,或者软肋,虽不会要了敌人的命,但会让敌人痛苦或者生不如死一段时间。
不少大臣对小苏太傅恨之入骨,但偏偏又拿他没办法。
其实,小苏太傅跟先帝一样绝顶聪明,也一样非常有心计和手段,想要斗过他很难。
一些跟苏家交好的大臣纷纷关心小苏太傅,劝他不要动怒生气。
小苏太傅怒沉着一张脸,深吸好几口气,也没有压住涌上心头的怒火。
“成何体统!”一想到景隆帝方才像个小女儿一样啼啼哭哭求大家原谅,小苏太傅气的太阳穴一阵一阵抽痛。
他教了快要一辈子的学生,第一次差点被学生气死。他教出来的学生,虽不说每个都有出息,但不会让他这个先生丢脸。唯独景隆帝这个学生让他丢尽了一辈子的脸。
景隆帝方才那么丢人现眼,小苏太傅也觉得丢脸。他不知道景隆帝那副小女儿姿态的是跟谁学的,但绝对不是他教的。
老苏太傅抬手轻拍了下小苏太傅的后背,劝慰道:“今日是除夕,不宜动怒。”
小苏太傅恨不得现在就回家拿先帝御赐给他的戒尺,然后把景隆帝狠狠地揍一顿。只是揍一顿不够解气,最起码揍两顿。
“皇上都走了,我们也走吧。”老苏太傅站起身,笑眯眯地说道,“各位回去吧。”
老苏太傅不说,大臣们也准备离开了。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回家,跟家里人好好说说今日在宫里发生的笑话。
英国公他们率先离开了,宋檀生跟两位苏太傅走在后面。
宋檀生见师兄小苏太傅的脸色阴沉如水,安慰道:“师兄,为皇上气坏了自己的身子,不值当。”
“我这辈子从未像今日这般丢脸过。”如果景隆帝不是小苏太傅的学生,小苏太傅才不在意景隆帝犯蠢。“先帝真是留给我们一个祸害。”
“师兄,最起码皇上不像先帝那般恶毒阴险。”虽然景隆帝又蠢又笨又自作聪明,但最起码没有阴毒的心思。最重要的是景隆帝想什么,他们一眼能看穿,不像先帝喜欢让他们猜。他们猜不对,先帝还不高兴。
“师兄,最起码皇上不会鱼肉百姓。”
听到宋檀生这么说,小苏太傅心里的怒火减少了很多。
“我现在终于明白先帝那句上不台面的真正含义。”小苏太傅也知道景隆帝有些上不了台面,但没想到景隆帝比他想象中还要上不了台面。“你看他那副哭哭啼啼的模样,成何体统?!”不行,一想到这件事情,小苏太傅好不容易压下去的怒火又窜了起来。
“应该是跟圣母皇太后学的。”宋檀生一针见血的说道。
提到圣母皇太后,小苏太傅想起这几个月里圣母皇太后做过的事情,面上露出一抹嫌弃的神色。
“有其母必有其子,皇上还是从小就被圣母皇太后教坏了。”
“师兄,你气狠了,就想想先帝做的那些荒唐可恶的事情,这样你会觉得皇上再丢人现眼也没有什么。”宋檀生就是这么安慰自己的,不然他在教皇上读书的时候就被气死了。
“你这个法子倒是不错。”先帝的恶行罄竹难书,跟先帝比,景隆帝都变可爱了。
“不过,皇上忘了祭祖一事,怕是会连累到母后皇太后。”宋檀生不在乎景隆帝犯蠢,但前提条件是不要牵扯到母后皇太后。“等年后恢复上朝,得好好教训皇上,不能再让他做出危害到母后皇太后的事情。”
听到宋檀生这么说,小苏太傅神色复杂地看了他一眼。
“如果今日不是除夕,我早就教训他了。”如果妹妹不进宫,檀生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惜,妹妹与一般女子不同,她想要的并不是相夫教子,夫妻恩爱的生活。
“先帝还真是有先见之明,赐给我一个戒尺。”
“先帝在选中皇上的时候,已经预见了皇上会做出各种荒唐丢脸的事情,所以才会赐给你戒尺。”虽然先帝做事恶劣,但不得不承认先帝看人很准。
“唉……”小苏太傅长叹一口气,不想再说什么了。
“师兄,我们还是先过年吧,不然母后皇太后会担心的。”
“你说的对。”
等大臣们回到家中,母后皇太后亲自写的“福”字就送到了一些大臣家里。
每年除夕,皇帝都会写“福”字赐给大臣。这些大臣不是皇帝重用的大臣,就是在过去一年做出成就的大臣。
先帝在世的时候,就让苏敏清帮他写“福”字。一是因为苏敏清的字写的好,二是因为先帝懒。
在苏敏清进宫前,都是先帝自己写“福”字或者春联,写的他都烦了。等苏敏清进宫后,先帝见她的字写的好,就正大光明地把赐字和春联一事交给她做。
苏敏清倒不嫌烦,就当是练字。
收到母后皇太后赏赐的“福”字和春联的大臣们,迫不及待地张贴了起来。
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天大的荣誉,也是最大的鼓励,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赐字。
宋檀生收到母后皇太后的赐字,并没有张贴起来,而是仔细又小心地收藏了起来。
此时,慈宁宫里的苏敏清正在和素琴她们打麻将。苏玉瑶说的闭门思过根本没有发生。
除夕的晚宴,苏敏清依旧没有出现。景隆帝也没有出席。
崔东山给景隆帝倒的酒可不是一般的酒,而是后劲儿非常大的酒。喝醉的人,一时半会儿醒不来,得好好地睡一夜才能醒来。
除夕晚宴是家宴,没有大臣参加。原本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景隆帝是要参加的,但他们三个人如今都不能参加,所以晚宴一事就交给皇后和宁贵妃负责了。
没有苏敏清他们三个人出席,除夕晚宴变热闹不少,妃嫔们难得没有斗嘴,大家坐在一起欢欢喜喜地庆祝除夕。
除夕晚宴结束后,还有烟火大会。
过去三年因为给先帝守孝,除夕的烟火大会便取消了。今年不用再先帝守孝,便恢复了往年的烟火大会。
虽然没有苏敏清他们三个人,但今年除夕的烟火大会依旧举办,并且十分隆重绚烂,让整个京城的人都能看到。
苏敏清站在慈宁宫的院子里,仰头看着在夜空中绽放的烟花,不由地想到这是她来到景朝过的第三十三个年。加上上辈子的年纪,她也是六十岁的老太婆了,但她却活蹦乱跳地活着,并且活的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