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弘历在跟着康熙回紫禁城后,康熙突然降谕撤掉了他和弘皙的差事,把赈饥的事,只交给顺天府继续维持。
接着,康熙在弘皙、弘历一起向他递牌子求见,以交卸差事时,让梁九功宣读了一道新谕旨。
“上谕!”
弘皙和弘历忙跪了下来。
“朕本不欲封皇孙,良恐幼年骤贵,进而骄纵恣意。”
“然皇孙弘皙、弘历,此次赈饥,活民数万,令京师大安,功绩实在不可没!又值朕御极六十年,理当广降慈恩于儿孙。”
“故封弘皙、弘历为固山贝子,皇孙弘皙入镶红旗,皇孙弘历入镶蓝旗,各给满洲佐领一、蒙古佐领一、汉军佐领一,钦此!”
在梁九功念完旨意后,弘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所听到的内容。
因为康熙的这道旨意很出乎他的意料。
毕竟就在昨晚,康熙还在猜忌他跟旧太子党走的太近,结果,今日,康熙就突然把他和弘皙都封为贝子。
虽说,皇孙中也早有享贝子待遇的,比如胤祹的儿子。
但他也还是没想过,自己会因为这次赈饥就成为贝子。
不过,弘历很快也想明白了原因。
在他看来,这应该是他在昨晚的表现,让康熙满意,使得康熙知道,他和他背后的四房没有站在太子一党,所以才会继续把水搅浑。
弘历见弘皙已经高兴的嘴唇半张。
而他自己也同样感到欣喜。
但对于弘历而言,最值得欣喜的是,倒也不是成为贝子。
因为,他知道他的终点不会只是一个贝子。
而让他最欣喜的是,他会有自己的佐领。
这意味着,他也要成为镶蓝旗的一个小旗主。
康熙趁着他和弘皙在赈饥过程中表现卓越的机会,再次分下五旗各旗主的权。
这种手段,康熙似乎还没玩够。
但也没人敢反对。
因为弘历和弘皙这次赈饥,不仅仅是在汉人中得到了名望,也在许多旗人中得到了人望。
所以,康熙要给他们佐领,底下的普通旗人只会巴不得如此,毕竟跟着有能力有前途的主子,总比跟着只知道寻欢作乐的主子强。
“汗玛法,孙儿年少,这次能赈饥立功,全凭大哥哥扶持,并无多少才学,实在不敢领此显爵,还分佐领,只怕也难以服众,故实在不敢跟大哥哥同领此封,请汗玛法收回成命。”
但弘历还是谦逊推辞了一下,没打算把自己的权力野心表现的太明显。
有时候,该做样子的还是要做的。
弘皙在听弘历这么说,就朝弘历投来满意之色,随即也克制住内心的极大欢喜:“汗玛法,孙儿也不过是立此微功,许多叔叔尚未领封,如今孙儿便领此显封,也的确说不过去,孙儿也请汗玛法收回成命。”
“谕旨岂有回撤之理。”
“再说,诸王、贝勒、贝子等,以及尔等一些叔叔,只知日耽宴乐、不事文学、不善骑射,即便做事也毛躁敷衍,不及你们,但因朕天性不嗜刑威,故不加穷究,这已是此辈之幸,他们怎好不服朕封有功子孙?”
“朕今日封你们,也正是为激励他们,只要勠心为国,立下功绩,朕便不分长幼,优先贵其身份!所以,不准推辞!”
康熙这时沉着气,说了一通。
“嗻!孙儿谢恩领旨!”
弘历和弘皙也就都接了旨,谢了恩。
接着,弘历与弘皙就各自拿到了自己的旨意,且相视一笑。
两人眉宇间都是喜色。
这也就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弘历成为了有爵之人,还真的有了自己的佐领。
而弘历有了自己的佐领,自然就意味着,他有了自己法理上的党羽,成了大清的小股东。
以后,凡是他所属佐领下的旗人,即便做了官,无论在朝中是何官职,都是他的奴才,都要听他的吩咐做事。
他记得,年羹尧能成为雍正的奴才,就是因为雍正被封贝勒时,入了镶白旗,成了镶白旗领主,而年氏所在的佐领也正好归到了雍正名下,所以年羹尧就自然而然的成了雍正的奴才。
而道光年间,有位首席军机大臣,甚至因为自己旗主办事,要去给旗主服役,而不能来朝处理军机大事,迫使道光给他抬旗到了上三旗。
只是,弘历倒也不知道,将来给他的三个佐领会不会有值得挖掘的人才。
且说,这些日子,他趁着赈饥的机会,也买了些孤幼,本来是打算培养着,看看将来能不能成为助力自己的人才。
现在,弘历有了自己的佐领,也就更加觉得买这些孤幼买的对,将来只要这些孤幼表现的好,就可以把他们归入自己佐领下面,成为新的旗人,然后不愁他们死心塌地的为自己卖命。
“朕封你们贝子,给你们旗分,也是希望你们可以试着管管旗务,先学着管两三个佐领,知道我八旗现状。”
“而八旗是我大清的根基,不学着怎么管旗务是不行的。”
康熙在弘历和弘皙领旨谢恩后,就又说了几句。
两人点头。
康熙接下来便挥手让他们跪安先回去见父母。
弘历也就和弘皙离开了乾清宫。
弘皙在离开乾清宫时,依旧满脸兴奋,而因此重重地拍了送他出宫的弘历肩膀一下:“弘历呀,你我兄弟要继续同舟共济呀,只有这样,才能继续讨汗玛法的欢心,继续进爵!”
弘历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就与弘皙道了别。
而弘历在回到雍王府后,就先来见了雍正:
“汗玛法封儿子做贝子了,还让儿子入镶蓝旗,分三个佐领。”
弘历在这么说后,雍正愕然地抬起了头。
随后,雍正脸上的奋意比弘历自己还浓烈,嘴角弯的压都压不住。
“弘历呀,你汗玛法这样做是大有深意啊!”
弘历虽然知道答案,但没有选择当杨修,而是故作不知地问:“什么深意?”
但雍正没有回答,只拍了拍弘历的肩膀。
接着,雍正又一脸凝重地在房间里踱着步:
“也不知道上书房会给你分哪几个佐领,要是分到的佐领里人丁田地不足,而且尽是些不成器的奴才,反而是拖累!”
“但若是,分到的佐领里,有很多可以用的人才,将来对你自会大有助力!”
“阿玛得亲自盯着这事,让你将来真能有几个成器的奴才可用!”
雍正说着就吩咐道:“苏培盛,去给阿布兰、罗德尔金、唐色三位都统下个帖,就说本王要宴请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