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戈壁与槐花的恋曲 > 第326章 乌鲁木齐的安家计划

戈壁与槐花的恋曲 第326章 乌鲁木齐的安家计划

作者:宣德殿的八咫乌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2 06:53:19 来源:小说旗

九月末的乌鲁木齐,夜幕裹挟着凉意悄然降临。和平渠的水在月光下泛着粼粼波光,沿着太原路缓缓流淌。朔料厂家属院那栋八十年代建成的四层红砖楼,在夜色中静默伫立,楼道里昏黄的灯光透过斑驳的玻璃,在墙面上投下细碎的影子。二楼 201 室的窗户透出暖光,电视机的声响与偶尔传来的欢笑声,打破了夜晚的寂静。

李清站在狭小的厨房里,围裙上沾着面粉,正踮脚取下挂在墙上的铁锅。她眼角布满细纹,身形微微发福,却依旧手脚麻利。自从 88 年丈夫因肝癌离世后,独自抚养两个儿子的艰辛,在她脸上刻下坚韧的印记。“黄勇!去楼下买袋盐回来!家里的用完了!” 她扯着嗓子朝客厅喊,声音里带着多年操持家务练就的爽朗。

客厅里,陈默的妈妈李芳坐在褪色的布沙发上,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略显局促。从福海赶来的她,身上还带着长途奔波的疲惫,深蓝色的布衫洗得发白,却依旧整洁。作为李清的亲姐姐,两人眉眼间有着相似的轮廓,此刻她时不时扭头看向窗外,眼神中透着期待,嘴里念叨着:“也不知道陈默和陈瑶什么时候到,这路我都快摸不着方向了。”

“姐,别着急,他俩路上堵车呢,一会儿就到。” 李清擦着手从厨房走出来,在李芳身边坐下,伸手拍了拍她的手背。姐妹俩的手相触时,李芳感受到妹妹掌心的温度,那是从小一起劳作、长大留下的熟悉触感。“在我这儿就跟在自己家一样,别拘束。” 李清的话语里满是亲昵,仿佛又回到了儿时挤在土炕上,说着悄悄话的时光。

说话间,敲门声响起,小姨去开门,陈默和陈瑶推门而入。“妈!小姨!” 陈瑶像只欢快的小鸟,甩掉脚上的鞋子就扑到李芳怀里,“可想死你了!” 李芳紧紧搂着女儿,眼眶瞬间红了,手不停地摩挲着陈瑶的头发:“瘦了,是不是没好好吃饭?” 陈默则笑着走到李清面前,递上一袋水果:“小姨,麻烦您照顾我妈了。”

“说什么呢!” 李清接过水果,嗔怪地瞪了陈默一眼,“你妈是我亲姐姐,照顾她不是应该的?快坐,饭马上就好。”

饭桌上,白炽灯散发着暖黄的光晕,将众人的脸庞映得柔和。李芳放下筷子,眼神中满是感慨:“时间过得真快,我马上就要退休了。以后啊,就想离开福海,在乌鲁木齐安个家,离你们近点。” 她看向陈默和陈瑶,目光里饱含期待,“妈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咱们一家人能常常见面,热热闹闹地生活。”

陈默咽下嘴里的饭菜,点点头:“妈,我和陈瑶也正想和您商量这事。我们都觉得在乌鲁木齐买房挺好,这里发展机会多,生活也方便。” 他放下筷子,目光扫过众人,“以后咱们一家人住在一起,互相有个照应。”

李芳手中的筷子微微一颤,抬起头看着陈默,眼中既有惊喜又有担忧:“买房可不是小事,得花不少钱吧?你们有多少积蓄?”

陈瑶放下碗筷,拉着妈妈的手:“我和哥这些年攒了一些,您要是能帮衬点,咱们凑一凑,首付应该够了。” 李芳沉默片刻,叹了口气:“我手里是有点钱,可都存定期了,取出来要损失不少利息。”

“姐,这是大事,该取就得取。” 李清一边给李芳盛汤,一边说道,“乌鲁木齐的房价年年涨,早买早安心。再说了,咱们姐妹俩,不就盼着孩子们能安稳过日子?黄勇和晓军也大了,以后也得考虑买房,我这心里也愁着呢。” 说着,她想起这些年独自供儿子读书、生活的艰辛,眼眶微微泛红,李芳见状,伸手握住妹妹的手轻轻拍了拍,姐妹俩无声地传递着理解与支持。

当晚,众人围坐在客厅的茶几旁,摊开从房产中介拿回来的宣传单。李芳戴着老花镜,眯着眼仔细看着上面的楼盘信息,手指不时在纸上圈圈画画。“我想着,房子最好离医院近点,以后看病方便。” 李芳指着宣传单,喃喃自语,“小区环境也要好,能让我种种花,散散步。” 陈默站在一旁,拿着笔在本子上记录着关键信息,时不时和陈瑶交换意见。

“这个小区看着不错,就是离市区太远了。” 李芳皱着眉头说道,“上班、买菜都不方便。” 陈瑶凑过去看了看,也跟着摇头:“而且周边配套设施也不完善,连个像样的学校都没有。要是以后有了孩子,上学都是问题。”

李清端着茶杯坐在沙发上,抿了一口茶:“要不明天我陪你们去实地看看?我在乌鲁木齐待了这么多年,多少比你们熟悉些。” 众人纷纷点头,敲定了第二天的看房计划。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驱散了些许寒意。李芳早早起床,走进厨房,看着正在揉面的李清,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姐妹俩一起帮母亲做饭的场景。“我来帮你。” 李芳伸手接过面团,熟练地捏出褶皱,包起包子。“一想到以后能在乌鲁木齐安定下来,心里就踏实。” 李芳一边忙活,一边说道,“退休后,我还能帮你们带带孩子,操持操持家务。”

李清笑着点头:“是啊,咱们姐妹俩以后也能常聚聚。这些年聚少离多,可把我想坏了。”

吃完早饭,众人乘坐公交车前往第一个楼盘。车窗外,乌鲁木齐的街道上车水马龙,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李芳望着窗外,眼神中透着一丝陌生与期待,这座城市对她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记得咱们小时候,哪见过这么高的楼。” 李芳感慨地对李清说,“那时候怎么也想不到,现在咱们还能在这样的大城市安家。”

到达楼盘时,售楼处里人来人往,销售人员热情地迎上来。“阿姨,您看的是我们这里的精品户型,南北通透,采光特别好。” 销售人员拿着户型图,滔滔不绝地介绍着。李芳接过户型图,认真地看着,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这房子公摊面积多少?物业费怎么算?周边有没有菜市场和公园?”

陈默和陈瑶则在一旁仔细观察样板间。“哥,我觉得这个户型不太好,客厅太小了。” 陈瑶小声说道。陈默点点头,“而且楼间距太近,采光肯定受影响。妈以后要是住在这里,怕是会觉得压抑。”

李芳和销售人员交谈完,走过来和孩子们汇合。“价格倒是合适,就是房子质量和配套设施不太满意。” 她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失望的神情。李清拍了拍她的肩膀:“没事儿,咱们再看看其他的。当年咱俩一起扛过那么多苦日子,还怕找不到合适的房子?” 李芳听了,心中涌起一股暖意,有妹妹在身边,仿佛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接下来的一整天,众人马不停蹄地看了好几个楼盘,不是位置不好,就是价格太贵,要么就是房子质量有问题。太阳西斜时,大家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李清家。李芳坐在沙发上,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唉,看了一天,都没个满意的。”

陈默坐在妈妈身边,给她捏着肩膀:“妈,别着急,买房是大事,急不得。” 陈瑶也凑过来:“对,明天咱们再去看看其他楼盘。总会找到合适的。” 李清端来一杯热水,递给李芳:“姐,先喝口水歇会儿。这事儿确实得慢慢挑,不能将就。想当年咱俩为了给咱妈治病,跑遍了县城的医院,最后不也挺过来了?这房子的事儿,也一定能成。”

然而,第二天的看房之旅依旧不尽如人意。李芳站在一处楼盘的工地外,看着尘土飞扬的施工现场,眉头紧紧皱起:“这周边环境太差了,还有个垃圾处理站,住着肯定不舒服。” 陈默和陈瑶对视一眼,无奈地叹了口气。

晚上回到家,李芳坐在床边,看着手中的银行卡,陷入沉思。陈默轻轻敲了敲门,走进房间:“妈,别太为难。要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咱们就先把钱存着,等有合适的再买。”

李芳抬起头,看着儿子,眼中满是心疼:“妈知道你们不容易,想在这儿安家。可这房子一时半会儿也买不到合适的,总不能把钱一直放在手里。” 她顿了顿,“这样吧,我把钱存到你银行卡上,你先帮着保管,等遇到合适的房子再说。密码是你的生日。”

陈默有些惊讶:“妈,这可是您的钱,我……”“别说了。” 李芳打断他的话,“你办事儿妈放心。你小姨也说你靠谱,从小你就是个有主意的孩子。咱们一家人,就是要相互扶持。”

陈默紧紧握着银行卡,喉咙发紧,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一刻,他感受到了妈妈沉甸甸的信任与爱,也感受到小姨平日里对自己的认可。窗外,和平渠的水依旧在流淌,月光洒在红砖楼上,为这个夜晚增添了一丝静谧与温暖。尽管买房之路暂时受挫,但一家人的心却紧紧连在一起,在亲人间的相互扶持中,共同期待着未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开启幸福的退休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