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储君 > 第6章 微服私访

大唐储君 第6章 微服私访

作者:自在飞花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2 15:01:08 来源:小说旗

贞观五年,春夏之交,微风如轻柔的使者,悄然拂过大地,带来丝丝缕缕的暖意。此时的大地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处处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绿树郁郁葱葱,宛如一把把绿色的巨伞,为人们遮挡炎炎烈日;繁花争奇斗艳,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将大地装点得如诗如画。

而在这美好的时节里,唐太宗李世民决定驾幸岐州,长安城内的事务便交由太子李承乾监国。

李承乾端坐在东宫的书房内,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斑驳地洒在他的身上,为他增添了一份庄重与沉稳。他眉头微皱,手中紧握着一份奏折,那奏折上的文字仿佛沉重的担子,压在他年轻的心头。书房内弥漫着一股静谧的氛围,只有李承乾偶尔翻动奏折时纸张发出的轻微声响。

“殿下,如今皇上不在京城,您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太子太傅房玄龄缓缓走进书房,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如同定海神针一般,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房玄龄身着一袭素雅的长袍,面容和蔼可亲,眼神中透露出对李承乾的关切与殷切期望。

李承乾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房玄龄,他的眼神中闪烁着自信与决心的光芒。“老师放心,我定当尽心尽力,不辜负父皇的期望。”李承乾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充满了朝气与活力。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必须要以更加认真和专注的态度来处理政务,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疏忽。

然而,在李承乾的心中,却渐渐萌生出一个大胆而独特的想法。他不想只是在皇宫中面对着那一份份冰冷的奏折和官员们千篇一律的汇报,他渴望真正地了解民间的疾苦,亲身感受百姓们的生活百态。在那高高宫墙之内,他所看到的只是文字描述的苦难和官员口中的艰难,却无法真切地触摸到百姓们生活的温度。他觉得只有亲自走到百姓中间,倾听他们的心声,观察他们的日常,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面临的困难。

“我要微服出宫,亲眼看看百姓的生活。”李承乾对身边的侍卫说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渴望,仿佛一个即将踏上充满未知的冒险之旅的勇士,满怀激情与决心。

“殿下,这恐怕不太安全。”侍卫面露担忧之色,声音中带着一丝犹豫和不安。他深知出宫对于太子来说意味着诸多潜在的风险,但又不敢轻易违抗李承乾坚定的命令。

“无妨,只要小心行事,不会有事。”李承乾坚定地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果敢和决断,让人不禁为之折服。李承乾心中明白,这次微服私访虽然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但却是了解百姓生活最直接、最真实的唯一途径。他不能因为害怕危险而放弃这个能够深入了解民生的宝贵机会,他要勇敢地迈出这一步,去探寻那宫墙之外的真实世界。

于是,在一个宁静的清晨,阳光刚刚温柔地洒在大地上,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和花朵的芬芳。李承乾换上了寻常百姓的朴素衣裳,他的装扮低调而平凡,丝毫没有往日身为太子的尊贵架子。他带着几名忠实的侍卫,悄悄地走出了皇宫的大门,就像一个普通的百姓一样,融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

他们来到了长安繁华的街市上。此时的街市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商贩们充满热情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新鲜的水果,快来尝尝!”“精美的饰品,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顾客们为了心仪的物品讨价还价,“能不能再便宜点?”“这已经是最低价啦!”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生动画卷。李承乾好奇地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他以前从未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过百姓们平凡而真实的生活,如今亲眼所见这一切,让他对民间的疾苦有了更为深刻和直观的认识。

“殿下,您看,这街市虽然热闹,但百姓们的生活似乎并不轻松。”一名侍卫小声说道。侍卫的眼神中充满了同情和担忧,他敏锐地观察到百姓们脸上那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无奈。

李承乾顺着侍卫的目光看去,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在街边默默地卖着自己手工制作的物品。那些物品虽然精美别致,蕴含着老人的心血和技艺,但却少有人驻足问津。老人的脸上布满了岁月刻下的深深皱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绝望,仿佛对生活的艰辛已经习以为常。李承乾心中一痛,他走上前,轻声问道:“老人家,您这东西怎么卖?”

老人抬起头,看到李承乾,眼中透着疑惑和一丝警惕。他不知道这个衣着朴素但气质不凡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对自己的物品感兴趣。“公子,您要是喜欢,随便给几个钱就行。”老人的声音沙哑而无力,仿佛经历了无数的沧桑和风雨。

李承乾买下了一件物品,他拿着那件物品,心中充满了感慨。他与老人交谈起来,试图了解老人的生活情况。“老人家,生活可还过得去?”李承乾的声音温柔而关切,让人感受到他的真诚和善良。

老人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唉,赋税沉重,日子艰难啊。每年辛辛苦苦劳作,收获的大部分都要上交,剩下的只够勉强糊口。”老人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和悲哀,让人不禁为他的遭遇感到同情。李承乾心中一沉,他没想到百姓们的生活如此艰难,那些在奏折上看到的数字和描述,此刻都化作了眼前老人饱经风霜的面容和沉重的叹息。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百姓们做些什么,改变这种艰难的状况。

离开街市后,他们又来到了城外的农田。只见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农民们在烈日下辛勤劳作,汗水湿透了他们破旧的衣衫。他们的脸上布满了疲惫的痕迹,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坚定和对未来的希望。他们弯着腰,手中的农具不停地耕耘着土地,仿佛在这片土地上播撒着希望的种子。

李承乾看着这些辛勤的农民,心中充满了敬佩。他知道,正是这些朴实无华的农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劳作,才支撑起了大唐的繁荣昌盛。他们是大唐的根基,是国家的命脉。

“今年的收成会好吗?”李承乾向一位正在田间休息的农民问道。

农民抬起头,用粗糙的手背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苦笑着说:“殿下,这要看老天是否赏脸了。若是风调雨顺,或许还能有个温饱;若是遇上灾害,那可就难说了。”

李承乾听着农民的回答,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农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也明白农民们的艰辛和不易。

一天的微服私访结束后,李承乾带着满心的感慨回到了宫中。他坐在书房里,回想着这一天的所见所闻,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