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储君 > 第13章 才略初现

大唐储君 第13章 才略初现

作者:自在飞花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2 15:01:08 来源:小说旗

郓郑书院的研讨活动,宛如一场智慧的甘霖,润泽着李承乾的心田。书院中,古木参天,清幽静谧,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智慧。

李承乾身着一袭素雅的长衫,踏入书院的那一刻,他便被那浓郁的学术氛围所吸引。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他专注的脸庞上,勾勒出一道明亮的轮廓。他那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求知的渴望,双唇紧抿,透着一股坚定与执着。

在研讨中,他与诸位学者围坐于石桌旁。孔颖达轻抚胡须,目光深邃而温和,缓缓道:“古之治世,皆有其道,不知太子殿下如何看待?”李承乾微微皱眉,神情凝重,思索片刻后说道:“先生,依承乾之见,古之治世,重仁德,施仁政,方能得民心。”

一旁的学士微微颔首,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附和道:“太子所言极是,民心乃国之根本。”

李承乾目光坚定,继续说道:“且古之明君,善于纳谏,广开言路,方能知百姓之所需,解百姓之所忧。”众人纷纷点头,对他的见解表示赞赏,眼中满是对这位年轻太子的期待。

贞观七年,大唐的山河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唐太宗李世民心怀天下,欲与孔颖达评说古事,以探寻治国良方。

御花园中,百花争艳,香气四溢。唐太宗坐在亭中,目光炯炯,对孔颖达说道:“孔爱卿,今与朕评说古事,望能有所悟。”孔颖达拱手弯腰,神色恭敬,说道:“陛下圣明,臣定当竭尽所能。”

此时,李承乾也来到此处,唐太宗微笑着看向他,眼中满是慈爱与期许:“承乾,你也一同听听。”

评说间,李承乾认真聆听,不时微微点头,那专注的神态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铭记于心。当谈及古代刑狱之事时,李承乾忍不住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刑狱之公正,关乎国家之安定。”他的脸上满是严肃与认真。

唐太宗饶有兴趣地问道:“那依你之见,当如何确保刑狱公正?”

李承乾略作思考,回答道:“儿臣觉得,当选拔清正廉洁之官员主理刑狱,且律法需严明清晰,不可有模糊之处。”他说这话时,眼神坚定,透露出一股果敢与坚毅。

唐太宗满意地笑了笑,捋着胡须频频点头。

有一次,唐太宗欲考验李承乾,让他试着写一写治国的策略。李承乾领命后,回到书房,屏退左右。

书房内,檀香袅袅,李承乾端坐于案前,眼神专注而坚定,犹如即将出征的将军。他提起笔,仿佛握住了整个大唐的未来。

他先写道:“刑狱为重,公正为先。当以律法为准绳,不偏不倚,使有罪者受罚,无辜者得安。”他的笔触刚劲有力,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的深思熟虑。

接着,他论述道:“农桑乃国之根本,当鼓励农耕,兴修水利,保障百姓温饱,粮仓充实,国家方能稳定。”写到此处,他不禁想起民间百姓劳作的艰辛,眉头微微蹙起,脸上流露出深深的关切之情。

“商业亦不可忽视,应规范市场,促进贸易,充盈国库。”他边写边思索,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那汗珠在阳光下闪烁,如同他心中为大唐繁荣而跳动的火焰。

不知不觉,三页纸已写满。他放下笔,轻轻舒了一口气,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嘴角微微上扬,仿佛看到了大唐的昌盛景象。

当这份治国策略呈到唐太宗面前时,唐太宗迫不及待地展开阅读。他的目光在字里行间游走,时而点头,时而露出欣慰的笑容,那笑容如春风拂面,温暖而充满鼓励。

“好!好!先论刑狱为重,深得经邦之要也。”唐太宗兴奋地对身边的侍臣说道,他的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脸上洋溢着兴奋与喜悦,说道:“陛下,太子殿下此策,尽显其治国之才,实乃大唐之幸。想当年,臣等追随陛下征战天下,为的便是能有今日之太平盛世。如今太子殿下如此聪慧,定能将大唐治理得更加繁荣昌盛。”他的声音激昂有力,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

房玄龄也拱手道:“陛下,太子殿下目光长远,策略周全。其对刑狱、农桑、商业皆有深刻见解,假以时日,必能成就一番伟业。臣以为,当让太子殿下更多地参与朝政,积累经验。”他的表情庄重而严肃,眼神中透着对李承乾的认可。

魏征站出来,神色凝重而认真,说道:“陛下,太子之策虽佳,但仍需实践检验。臣愿与太子殿下一同探讨,查漏补缺,确保策略得以有效施行。”

杜如晦接着说:“陛下,太子殿下展现出如此才华,乃我朝之福。然治国之路漫长且艰辛,还需不断磨砺,方能应对各种挑战。”他微微皱眉,目光中透露出对未来的谨慎与思考。

唐太宗哈哈大笑,那笑声爽朗而豪迈:“朕之子,有此才能,朕心甚慰。众爱卿所言极是,朕自当悉心教导承乾,让他成为一代明君。”

此后,李承乾更加勤奋努力,不断完善自己的治国理念。他时常与大臣们交流探讨,虚心接受建议。

一日,李承乾与长孙无忌在书房中交谈。

李承乾说道:“舅父,上次所写之策,儿臣仍觉有不足之处,还望舅父指点。”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谦逊和求教的渴望。

长孙无忌微笑着说:“太子殿下,莫要过谦。不过,治国需平衡各方利益,切不可操之过急。”他边说边轻轻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以示鼓励。

又有一次,李承乾与房玄龄讨论农桑之事。

李承乾问道:“房大人,如何能更好地鼓励百姓耕种,提高粮食产量?”他的眉头微皱,一脸的认真。

房玄龄回答道:“太子殿下,可推行一些优惠政策,如减免赋税、提供农具等。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也是关键所在。”他边说边用手指在空中比划着,表情专注。

李承乾若有所思,频频点头:“多谢房大人指点。”

在与大臣们的交流中,李承乾不断成长,以更加成熟稳重的姿态,迈向未来的治国之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