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储君 > 第39章 天降祥瑞

大唐储君 第39章 天降祥瑞

作者:自在飞花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2 15:01:08 来源:小说旗

在大唐辽阔的疆土之上,凉州城外的一个小村庄里,生活着一位名叫阿福的年轻农夫。这日,阿福如往常一样前往山中砍柴。山林中,鸟儿欢快地歌唱,宛如灵动的音符在翠枝间跳跃;小溪潺潺流淌,似银铃般清脆的声响交织成一曲美妙的乐章。阿福砍完柴,正准备下山时,突然听到几声微弱的哀鸣。那声音如泣如诉,揪人心弦。顺着声音找去,他发现一只受伤的小鹿倒在路边。

阿福心生怜悯,赶忙上前查看小鹿的伤势。他小心翼翼地为小鹿清理伤口,动作轻柔得如同呵护一件稀世珍宝,敷上草药时更是全神贯注,仿佛手中握着的是小鹿的生命希望,并用自己的衣物为其包扎。而后,阿福将小鹿带到一个隐秘的山洞中,留下一些食物和水,这才放心离去。

数日后,阿福挂念着小鹿的伤势,再次来到山洞。然而,小鹿已经不见踪影。正当他感到失落时,转身竟发现山洞角落的石头缝里有一块散发着奇异光芒的玉石。阿福好奇地捡起玉石,只见其温润通透,纹理奇特,犹如天工巧绘,仿佛蕴含着神秘的力量。

阿福心想:“这莫非是上天赐予的宝物?”他带着玉石回到村子,立即把这块玉石献给了朝廷。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凉州,如同春风拂过原野,激起层层涟漪。

朝堂之上,李世民见到玉石,细细端详起来。那专注的神情,仿佛要透过玉石洞悉天地的奥秘。大臣们也纷纷围上前来,仔细观看,个个目光炽热,如获至宝。

“陛下,这玉石的图案奇特,纹理犹如龙腾云间,定是祥瑞之兆啊!”长孙无忌激动地说道,声音中满是惊喜与敬畏。

“是啊,陛下,此等神物现世,必是上苍对我大唐的恩赐。”房玄龄附和道,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彩。

众人皆称这玉石定是祥瑞。李世民龙颜大悦,当即下令举行祭天仪式,以谢上苍。

十一月初三,京城南郊热闹非凡。天空湛蓝如宝石,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洁白的云朵像般飘浮着,如梦如幻。微风轻拂,带着丝丝寒意,却吹不散人们心中的热情,反而似为这庄重的时刻增添了几分肃穆。

祭天大典的现场,彩旗飘扬,如五彩斑斓的画卷在风中舒展;鼓乐齐鸣,似雷霆万钧的气势震撼天地。巨大的祭天台庄严肃穆,宛如一座神圣的殿堂,四周摆满了丰盛的祭品,琳琅满目,令人目眩神迷。李世民身着华丽的礼服,头戴冕旒,神态庄重而威严,宛如天神下凡。他在群臣和侍卫的簇拥下,一步一步登上祭天台,每一步都沉稳有力,仿佛承载着大唐的荣耀与使命。

太子李承乾紧跟在李世民身后,他身着太子朝服,英姿飒爽,目光中透着对天地的敬畏,那坚定的眼神,仿佛在诉说着对大唐未来的担当。

李世民站在祭天台中央,双手捧着祭文,高声诵读:“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朕承天命,治理大唐。今幸得祥瑞,当感恩上苍,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在空旷的南郊回荡,犹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

台下的群臣齐声高呼:“陛下圣明,大唐万岁!”呼声震天动地,仿佛要冲破云霄,直上九霄。

祭祀仪式庄重而有序地进行着,香烟袅袅升起,仿佛直通天际,与上苍相接;乐师们奏响庄重的乐曲,旋律悠扬,动人心弦;舞者们翩翩起舞,身姿婀娜,以表达对天地的敬意。

大典结束后,李世民宣布赐予聚饮三天。京城瞬间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人们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朝堂之上,大唐上下一片祥和,众臣们个个容光焕发,精神抖擞。

一位老臣率先开口道:“陛下,今凉州获祥瑞,南郊祭天顺天应人,大唐繁荣昌盛,此乃天赐良机,臣以为当行泰山封禅之事,以彰陛下之德,显大唐之威。想那上古圣王,无不以封禅告慰天地,今陛下功业千秋,当行此盛典。”他言辞恳切,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那殷切的期盼,仿佛能点燃整个朝堂的热情。这位老臣乃是马周。

另一位大臣紧接着说道:“臣附议。想当年,秦皇汉武皆行封禅之礼,如今我大唐盛世远超往昔,陛下功盖千古,封禅泰山实乃顺应天意,民心所向啊!且封禅可昭天下,使四夷宾服,万国来朝。”他拱手弯腰,神情激昂,那激昂的语调,如同战鼓催征。此人乃李积。

这时,李靖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封禅之事,诚然可显我大唐之昌盛。然其规模浩大,所需人力、物力甚巨。臣以为,当谨慎权衡,确保筹备周全,不可因之劳民伤财,有损国之根本。”

一位年轻的臣子说道:“诸位大人所虑极是。但此次祥瑞降临,实乃上天示警,示意陛下当行封禅,以报天恩。若筹备得当,不仅可彰显国威,亦可激励百姓,凝聚人心。”这位年轻臣子乃是褚遂良。

李世民微微眯起眼睛,思索片刻后,看向李承乾问道:“高明,对于泰山封禅之事,你有何看法?”

李承乾向前一步,行礼说道:“儿臣以为,泰山封禅乃国之大事,既能彰显我大唐盛世之威,又能凝聚人心。但正如诸位大臣所言,筹备此事需谨慎周全,不可劳民伤财,亦要防奸佞借机生事。儿臣愿协助父皇,确保封禅之事顺利进行,不损大唐之根本,以扬我大唐国威。”

李世民微微点头,说道:“太子所言甚合朕意。封禅之事,关乎大唐之颜面与社稷,务必精心筹划。”

众大臣纷纷拱手道:“陛下圣明,定能使封禅之事成千古佳话。

整个朝堂充满了热烈而和谐的气氛,众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骄傲的神情,每个人都深深沉醉在这无比荣耀的时刻,心中满是对大唐未来的美好憧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