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储君 > 第78章 平叛之计

大唐储君 第78章 平叛之计

作者:自在飞花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2 15:01:08 来源:小说旗

李承乾接安西都护府 800 里急报,得知瑶池都督阿史那贺鲁联合西突厥反叛突袭庭州。此事已发生一个多月,如今战况不明,这让李承乾心急如焚,忧思重重。

他当即在宫中召集李积、李道宗、侯君集、裴行俭、苏定方、薛仁贵等一众大臣,紧急商议军情。

两仪殿内,气氛庄严肃穆,凝重如铅。李承乾面色沉凝,端坐在主位上,那目光急切而坚定,如炬火般扫过诸位大臣。他的眉头紧锁,神情严肃,仿佛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

李积率先拱手,神色肃穆道:“殿下,此乃西突厥之变,关乎我大唐边疆之安稳。阿史那贺鲁拥兵反叛,其势如狂澜汹涌,实不可小觑。”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深深的忧虑。

侯君集紧接着道:“殿下,如今局势紧迫如燃眉,当速速调兵遣将,以镇边乱,定边圉。”他的语气急切,目光中透着果断。

裴行俭微微皱眉,沉思须臾后说道:“以臣之见,需以雷霆万钧之势出击,方能遏制其嚣狂气焰,挫其锋芒。”他的话语简洁明了,透着坚定的决心。

苏定方朗声道:“殿下,兵贵神速,当尽快集结精锐之师,如疾风骤雨般给予敌军沉重打击,使其无喘息之机。”他的声音洪亮,充满了斗志。

薛仁贵也拱手进言,声若洪钟:“殿下,末将愿为先锋,冲锋陷阵,赴汤蹈火,平定叛乱,以报皇恩,护我大唐疆土。”他的神情激昂,目光中燃烧着战斗的渴望。

李承乾听着诸位大臣的慷慨陈词,心中已有筹谋,说道:“诸位所言皆在理,然如何出兵,还需从长计议,权衡利弊,以求万全之策。”他的声音沉着冷静,显示出作为决策者的稳重。

众人纷纷献策,各抒己见,讨论激烈非凡,犹如沸水翻腾。每个人都神情专注,言辞激烈,仿佛在这场讨论中,便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李道宗说道:“殿下,可遣左武侯大将军梁建方、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弓月道行军总管,此二将威名远扬,经验丰富,必能掌控战局,稳操胜券。”他的语气坚定,对两位将领充满信心。

侯君集点头赞同,目光炯炯:“再配以右骁卫将军高德逸、右武候将军薛孤吴仁为副,可增强指挥之力,如虎添翼。”他的目光中闪烁着期待。

裴行俭补充道:“发秦、成、岐、雍府兵三万人,此乃内地之精锐,加之燕然都护所属 5 万骑兵,必能形成强大战力,势如破竹。”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兵力的自信。

苏定方说道:“如此兵力部署,恰似泰山压顶,当可对敌军形成压倒性优势,令其望风披靡。”他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期待。

薛仁贵高声道:“末将相信,以此兵力,定能凯旋而归,扬我大唐国威,平西突厥之乱。”他的声音响彻殿内,充满了豪情壮志。

李承乾综合众人之策,深思熟虑后,最终拍板决定:“就依诸位所言,左武候大将军梁建方、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弓月道行军总管,右骁卫将军高德逸、右武候将军薛孤吴仁为副,发秦、成、岐、雍府兵三万人及燕然都护所属 5 万骑兵讨伐。”

紧急会议结束后,信使带着 800 里急报如离弦之箭直奔交河城。

李承乾处理完这些事宜,这才匆匆快马加鞭前往翠微宫向李世民禀报。

李承乾见到李世民,恭敬行礼后说道:“父皇,儿臣有要事禀报。阿史那贺鲁联合西突厥反叛,突袭庭州。儿臣已召集大臣仔细商议,拟定了调兵遣将之策,准备前去平叛。”他的声音中透着急切与坚定。

李世民微微皱眉,目光深邃如渊,说道:“你所定之策,具体如何?”他的神情严肃,目光中透着审视。

李承乾回道:“父皇,儿臣深知此事重大,故与诸位大臣慎之又慎地商讨,方做出此决策。”他详细说道:“由于路途遥远,只能就近派援兵,遣左武候大将军梁建方、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弓月道行军总管,右骁卫将军高德逸、右武候将军薛孤吴仁为副,发秦、成、岐、雍府兵三万人及燕然都护所属 5 万骑兵,合力征讨叛军。”

李世民沉吟片刻,说道:“不错很及时,但此策看似周全,然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你和朕即刻回长安,然后把李积和李道宗叫来。”“好。”李世民李承乾只带了一些护卫就快马返回长安。

在甘露殿,李积和李道宗又与李世民分析西北局势。李世民怒不可遏,面色铁青道:“这些外族都是摇摆不定的墙头草,西突厥必须在这两年内歼灭,这样才能保障西部边境的安全与稳定。”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决心。

李积拱手道:“陛下息怒,此次平叛,当全力以赴。只是,行军作战,粮草补给至关重要,还需提前筹备,精心安排,万不可有丝毫疏忽。”他的语气诚恳,提醒着粮草的重要性。

李道宗接着说:“陛下,末将以为,除了兵力部署,情报搜集亦不可忽视。需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洞察敌军动向,方可制敌取胜。”他的表情严肃,强调着情报的关键。

李世民微微点头,说道:“所言甚是。李积,粮草之事交与你统筹安排,务必保证前线将士无后顾之忧。李道宗,你速速派出斥候,每千里往返,朕要知道庭州那边的最新战报!”他的目光坚定,下达着明确的命令。

李积和李道宗齐声应道:“遵旨!”

贞观二十五年的元正,李世民和李承乾是在不断关注庭州的战事中度过的,晚上李世民只安排了与儿子们的家宴。

夜幕降临,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相关嫔妃以及他的十个儿子、儿媳、长孙齐聚一堂。

宴厅之中,华灯璀璨,佳肴满桌。众人依照长幼之序依次入座,礼仪严谨。

李世民和皇后坐在主位,目光扫过儿子们,缓缓开口:“今日家宴,不必太过拘谨。”

众子齐声应道:“谢父皇。”

李恪率先起身,举杯敬道:“愿父皇龙体安康,大唐盛世永继。”

李世民微笑点头,饮下杯中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