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储君 > 第103章 医典编撰录

大唐储君 第103章 医典编撰录

作者:自在飞花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2 15:01:08 来源:小说旗

在阳光明媚、惠风和畅的日子里,皇宫太医署的大书房内一片静谧,阳光透过雕花窗棂,轻柔地洒在摆放整齐的书架与堆积如山的书卷上,空气中混合着淡淡的草药香与墨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

李世民身着绣有祥龙图案的淡黄色长袍,迈着稳健的步伐,面带微笑地走进了这间充满学术气息的大书房。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对这部即将问世的医学巨着的殷切期待。

太医院的陈太医早已在此毕恭毕敬地等候,见到李世民,立刻跪地行礼。李世民微微抬手,轻声说道:“陈太医,平身吧。今日朕前来,便是想了解一下《唐新本草》的编撰进展如何。”

陈太医起身,微微欠身回答道:“陛下,编撰工作进展颇为顺利。”此时,孙思邈带领着诸位名医纷纷上前向李世民行礼。李世民笑容满面地说道:“诸位皆是我大唐医学界的杰出人才,此次编撰《唐新本草》,希望大家能够齐心协力,为天下百姓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众人齐声高呼:“定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孙思邈上前拱手道:“陛下,自接受此项重任以来,臣等日夜操劳,不敢有丝毫懈怠。这大书房已然成为了我们的战场,众人皆全力以赴。”

李世民环顾四周,只见各位名医或围坐在案几旁,或站立在书架前,正热烈地讨论着,各抒己见。

李淳风手持一卷古籍,神情专注,他说道:“陛下,依臣之见,玉石部的药物在特性与产地的描述上应更加精确细致,如此方能避免后人误用,确保用药安全。”袁天罡听后,轻轻抚摸着胡须,点头称是:“李兄所言极是。而且药图的绘制至关重要,必须注重细节,这样才能准确地展现药物的形态,让读者一目了然。”

李励则在一旁奋笔疾书,边写边说:“陛下,草部的药物种类繁多,臣等正在逐一仔细梳理其药性与功效,力求准确无误。”苏敬站在一幅巨大的药图前,仔细地端详着,随后说道:“这幅药图整体不错,但某些细节部分还需进一步修正,方能达到尽善尽美。”

李世民听后,频频点头称赞:“甚好,甚好,诸位都用心良苦啊。孙道长,你那边的进展怎样?”孙思邈面色凝重地回答道:“陛下,人兽部的药物编撰工作较为复杂,需要考虑诸多因素,臣等正在谨慎地进行编写。”李世民微微皱眉,关切地问道:“可有什么困难?但说无妨。”孙思邈接着说:“陛下,人兽之药的来源与使用,既要权衡伦理道德,又要确保药效确切,实在是一件棘手的事情。比如犀牛角、虎骨之类的药物,虽知晓其药效显着,但获取的方法却不能伤害生灵。”李世民沉思片刻,说道:“此事确实需要慎重对待。不过,朕相信以诸位的才能,定能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孙思邈坚定地回答:“陛下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望。”说罢,他又转身面向众人,高声说道:“诸位,我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这部书关系到百姓的安康,万万不可掉以轻心。”众人纷纷响应,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编撰工作中。

李世民在书房中缓缓踱步,时而停下脚步,认真观看名医们的工作,时而与他们亲切交流几句。这时,李淳风突然抬起头,说道:“陛下,臣认为在介绍药物疗效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具体的病例实例,这样更具说服力。比如详细记录某病人患了何种疾病,使用了此药后是如何痊愈的,如此一来,便能让后人更加直观地了解药物的疗效。”李世民听后,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赞道:“此提议甚妙!”袁天罡也紧接着说道:“陛下,对于一些罕见的药物,是否应当增加寻访的方法和途径,以便后人能够获取。如今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若能在书中明确指出何处可以寻得这些药物,必是一件造福后人的大好事。”李世民点头表示赞同:“袁爱卿所言有理。朕会命人去搜集此类相关信息。”

孙思邈看着大家热烈的讨论场景,心中满是欣慰,他说道:“陛下,有诸位同仁齐心协力,这部《唐新本草》定能成为传世佳作。只是在编撰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观点分歧的时候,还需陛下您来定夺。”李世民微笑着说:“诸位不必顾虑,有什么问题尽管说出来,朕自会权衡利弊,做出公正的决断。”李励此时走上前来,说道:“陛下,臣等在讨论某些药物的炮制方法时,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有人主张简化炮制过程,以提高效率;而有人则认为应当严格遵循古法,以确保药效。”李世民思索了一会儿,说道:“古法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我们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以方便实用为原则来进行考量。”众人听了,皆心悦诚服,对李世民的见解表示赞同。

就在众人热烈讨论之时,孙思邈向李世民提及了红景天入药典之事。他说道:“陛下,近日臣等发现的红景天这味药,其功效奇特,尤其对于适应高寒环境颇有良效。臣等认为可将其纳入《唐新本草》。”李世民听后,神色认真地说道:“既然如此,定要深入研究,完善其药理记载。”

随后,李世民吩咐道:“孙道长,朕命你联合尚药局,务必配置出更有效的红景天药方,以供在吐蕃境内练兵的军队服用。”孙思邈领命道:“陛下放心,臣定当不辱使命。”

夜色渐深,大书房内的烛光却依旧明亮。孙思邈揉了揉疲惫的双眼,继续专注地查阅着手中的典籍。李淳风放下手中的笔,活动了一下酸痛的手腕,说道:“孙道长,今日真是收获颇丰啊,只是不知道还需要多少时日才能完成这部巨着的编撰。”孙思邈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切不可心急,编撰之事,务必求准求全,急不得呀。”袁天罡也附和道:“是啊,这可是关乎千秋万代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必须精益求精。”苏敬走过来,语气坚定地说:“没错,我等定当尽心尽力,方能不辜负陛下的重托。”

在之后的日子里,太医署的大书房内,众人日夜奋战,不辞辛劳。他们认真查阅大量的古籍文献,深入实地进行考察,反复验证各种药物的信息,只为让《唐新本草》更加准确、完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