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之后,长安城的天空澄澈如湛蓝的宝石,金灿灿的阳光慷慨地倾洒在宏伟壮丽的宫殿之上,勾勒出璀璨辉煌的轮廓。李承乾身着绣有金龙的华丽龙袍,端坐在朝堂的高位,他的面容庄重威严,目光中透射出睿智与决断的光芒。
朝堂之下,群臣恭立,气氛肃穆庄重。吴公公清朗而有力的声音在殿堂中回荡:“李积将军此次视察边境,功绩卓着,封尚书左仆射。江夏王李道宗,封为尚书右仆射。侯君集,擢升为兵部尚书。任命北庭都护府都护裴行俭,兼任兵部侍郎总领西域军务。”
李积等人跪地谢恩,李积抬起头,目光坚定如坚石,声音洪亮似洪钟:“谢陛下隆恩,臣必当肝脑涂地,为大唐鞠躬尽瘁!”
李承乾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如今高句丽与半岛局势动荡,朕召回在西域的苏定方和薛仁贵,便是要共商平定高句丽和半岛事宜。诸位爱卿,有何高见?”
李积率先踏出一步,他身姿挺拔如松,目光炯炯有神,拱手道:“陛下,高句丽与百济张狂肆虐,扰我边境,欺我属国,臣以为唯有以雷霆万钧之威,方能震慑敌胆,保我大唐安宁。”他的眼神中燃烧着熊熊的战火与坚定的决心。
李道宗紧接着说道:“我大唐雄师威猛,士气高昂,定能将敌寇一举荡平!”他英姿飒爽,豪情万丈,仿佛已看到胜利的曙光在眼前闪耀。
侯君集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武力虽为必要,但作战需精细筹谋,切不可贸然行事。据臣所知,高句丽地势险要,百济军狡诈多变,我们需制定周全缜密之策。”
李积点头,缓缓说道:“侯尚书所言有理,兵者,关乎国家存亡,务必谨慎部署。我们要充分了解敌军的兵力分布、战术特点,方能百战百胜,无往不利。”
此时,裴行俭站出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在出兵之际,当注重情报收集。可派遣细作深入敌境,探查敌军粮草屯放之地以及军事部署的变化。且我军行进途中,需保障后勤补给线的安全,以防敌军偷袭。另外,可利用地形之利,设下伏兵,给敌军以致命一击。”
众人纷纷点头,皆认同裴行俭所言。
苏定方、薛仁贵接到旨意后,快马加鞭月余之后抵达长安。
朝堂之上,李承乾目光炯炯,注视着苏定方:“苏将军,以你之见,当如何出兵?”
苏定方上前一步,神情严肃专注,他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陛下,臣以为可兵分三路。一路由我亲自率领精锐之师,直捣高句丽心腹之地。高句丽多山,但其都城防守相对薄弱,我们出其不意,以骑兵的速度优势迅速突破,令其首尾不能相顾。”他的眼神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场景在眼前铺展。
薛仁贵目光炽热,接着说道:“末将愿领一路兵马牵制百济。百济军擅长水战,我们以战船封锁其港口,陆地则以重甲步兵稳步推进,切断其与高句丽的联系,使其孤立无援。”
侯君集补充道:“末将以为,还需派出一支轻骑奇兵,绕开敌军主力,突袭其粮草辎重所在地。如此,敌军必乱阵脚。”
李道宗点头赞同:“此计甚妙!同时,我们要在后方设立稳固的防线,以防敌军偷袭。”
正当众人讨论得热火朝天之时,殿外传来一阵急切的脚步声,一名侍卫匆匆而入,跪地禀报:“陛下,新罗使者抵达长安!”
李承乾神色一凛,道:“速速宣入!”
不多时,新罗使者神色焦急,脚步踉跄地进入朝堂,扑通跪地,声泪俱下:“大唐陛下,高句丽与百济联军攻我新罗,烧杀抢掠,百姓流离失所,国土沦陷,恳请大唐出兵援助!”
李承乾眉头紧皱,目光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使者莫急,朕定会为新罗主持公道。”
群臣听闻,皆交头接耳,神色凝重。
李承乾看向众人,说道:“诸位爱卿,新罗求援,此事当如何决断?”
苏定方拱手道:“陛下,战机不可失,当机立断,即刻派兵出击高句丽和百济,以解新罗之危。”
侯君集点头道:“不错,若坐视不管,恐失我大唐威望。”
李承乾沉思片刻,大手一挥,果断道:“好!朕决定先后派兵出击高句丽和百济。”
五月,春风轻柔地拂过大地,邢国公苏定方、薛仁贵率领大唐雄师出征百济。军旗飘扬,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大唐的威严不可侵犯。士兵们身着锃亮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刃,士气高昂,步伐坚定有力。苏定方骑在高大的战马上,目光如炬,心中满是报国之志。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动地。百济军身着简陋的甲胄,眼神中透着慌乱与恐惧。
苏定方一声令下:“将士们,为了大唐的荣耀,冲啊!”唐军如汹涌澎湃的潮水般冲向敌阵。
骑兵们挥舞着长刀,骏马奔腾,所到之处,百济军纷纷倒下。步兵们紧密排列,盾牌在前,长枪如林,稳步推进。
百济将领声嘶力竭地指挥着:“顶住!顶住!”但无济于事,百济军节节败退。
七月,阳光炽热似火,长安承天门下,苏定方、薛仁贵凯旋而归。他带着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太子隆等五十八人俘,缓缓走来。百姓们夹道欢呼,掌声雷动,欢呼声直冲云霄。
扶余义慈等人垂头丧气,面色苍白如纸,眼中满是绝望与悔恨。
李承乾站在承天门上,俯瞰着下方,高声道:“百济犯我大唐威严,今已平定,以正国法!”
然而,八月,百济发生复国运动。唐大将刘仁轨临危受命,率领大军奔赴战场。
白江口,海风呼啸,海浪汹涌澎湃。唐军的战船整齐排列,旌旗飘扬。刘仁轨身着战甲,手持长剑,站在船头,神色坚毅如铁。
副将匆匆跑来,神色紧张:“将军,倭国敌军气势汹汹,数量众多,战船密密麻麻!”
刘仁轨目光坚定,大声道:“众将士,大唐荣耀在此一战,随我冲锋陷阵,杀退敌寇!”
唐军将士们齐声高呼:“杀!杀!杀!”
倭国战船冲来,刘仁轨沉着指挥:“放箭!”万箭齐发,天空为之一暗。
接着,唐军战船迅速靠近倭国战船,士兵们勇猛跃上敌船,展开激烈的白刃战。
刘仁轨亲自上阵,剑起剑落,敌军纷纷倒下。
最终,大唐舰队如蛟龙出海,大破倭**。百济国王狼狈奔逃高句。喜讯传来,朝堂之上,李承乾面带微笑,朗声道:“此次大捷,乃众将士浴血奋战之功,大唐之威,震慑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