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储君 > 第7章 策略初定

大唐储君 第7章 策略初定

作者:自在飞花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2 15:01:08 来源:小说旗

在大唐皇宫的深处,御书房静谧而庄重,宛如一座承载着国家命运的智慧殿堂。清晨的阳光如金色丝线,透过精美的雕花窗棂,轻柔地洒落在书房光洁的地面,与弥漫室内的袅袅檀香交织,营造出肃穆而凝重的氛围。

李承乾身着明黄龙袍,端坐在书房中央的大案之后。龙袍上绣工精湛的金龙,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仿佛即将破壁腾飞,尽显皇家的无上威严。他剑眉微蹙,深邃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摊开于案上的吐蕃舆图,仿佛要将这片土地的每一处山川地势、风土人情都镌刻于心。

大臣们身着色彩各异、质地考究的朝服,整齐分列两旁。他们神色凝重,或微微低头沉思,或抬眼望向舆图,目光中无不透露出对国事的深切关切与忧虑。

李承乾抬起头,目光如炬,缓缓扫过众人,声音沉稳有力,如洪钟在室内回荡:“诸位爱卿,不良人传回的情报,想必大家已然知悉。如今吐蕃局势错综复杂,恰似一盘乱局,而我大唐正面临开疆拓土的千载良机。不知诸位对此有何高见,不妨直言。”

于志宁率先迈出一步,他身着深青色朝服,衣角随动作轻轻摆动,整个人显得沉稳而睿智。他恭敬地拱手行礼,说道:“陛下,依臣之见,吐蕃如今内部矛盾激化,如摇摇欲坠之危楼。我大唐不妨暂且按兵不动,以静制动,坐观其变。待吐蕃各方势力在争斗中消耗殆尽,国力疲惫,内部分崩离析之时,我大唐再挥师西进,以泰山压顶之势出击,定能势如破竹,一举荡平吐蕃,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策。”言罢,他微微抬头,目光中透着对自己策略的笃定。

张行成紧接着出列,身着绛紫色朝服,尽显儒雅之风。他先向李承乾行礼,而后说道:“陛下,于大人所言虽有道理,但战机稍纵即逝,若一味等待,恐错失良机。吐蕃局势瞬息万变,万一其内部矛盾缓和,重新凝聚力量,对我大唐而言将是巨大隐患。臣以为,可先在边境集结重兵,做出雷霆出击之势,给吐蕃以强大军事威慑,使其军心大乱。同时,通过不良人在吐蕃内部继续兴风作浪,加剧其各方矛盾,让他们自顾不暇。如此双管齐下,待其阵脚大乱之时,我军果断出击,定能大获全胜。”他一边说,一边手指在舆图上沿大唐与吐蕃边境比划,眼神敏锐。

张玄素轻抚胡须,从容走出队列,神色透着智者的沉稳。他向李承乾躬身行礼后,缓缓说道:“陛下,二位大人见解皆有可取之处。然而,我等不仅要关注吐蕃内部局势,更要留意周边诸国动向。吐蕃虽内乱,但周边诸国或因唇亡齿寒之忧,或因觊觎渔翁之利,难保不会对我大唐行动横加干涉。臣建议,可先派遣能言善辩之士,携带厚礼出使周边各国,与他们缔结友好盟约,晓以利害,分化他们与吐蕃的关系,使他们保持中立。如此,我大唐便可心无旁骛地应对吐蕃,胜算亦将大增。”他微微抬头,目光闪烁着智慧光芒。

韩瑗神色坚毅,阔步出列,抱拳行礼道:“陛下,我以为军事行动当速战速决。吐蕃内乱,正是我大唐展示天威之时。我军可挑选精锐之师,轻装上阵,秘密行军至吐蕃边境。待一切准备就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突袭,直捣吐蕃腹心。同时,令边境驻军做出佯攻之势,分散吐蕃兵力。如此奇正结合,定能让吐蕃措手不及,在其尚未组织起有效抵抗之前,便取得决定性胜利。”韩瑗一边说,一边挥舞手臂,眼神中满是军人的果敢。

来济目光闪烁,出列说道:“陛下,韩大人的奇袭之策虽勇,但风险亦大。吐蕃地域广袤,地形复杂,我军若贸然深入,一旦陷入重围,后果不堪设想。臣以为,可先在边境地区修筑坚固的堡垒和防御工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一方面可抵御吐蕃可能的反扑,另一方面可作为我军前进的据点。同时,利用不良人在吐蕃内部煽动民众起义,从内部扰乱其后方,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待其内部混乱加剧,防线出现漏洞之时,我军再全线出击,长驱直入。”他微微皱眉,表情凝重,显然经过深思熟虑。

李百药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后说道:“陛下,诸位大人所言皆围绕军事行动。然而,战争乃国之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臣建议,在军事行动的同时,可开展经济战。吐蕃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我大唐可对其实施贸易封锁,禁止其所需的重要物资流入,同时鼓励周边国家对吐蕃进行经济制裁。如此,不出数月,吐蕃经济必将陷入困境,内部矛盾也将进一步激化。此时我军再出兵,吐蕃必如风中残烛,不堪一击。”李百药目光平和,言辞间尽显沉稳与谋略。

杜正伦紧接着说道:“陛下,李大人的经济战之策确有奇效,但也可能引起周边国家的不满,导致外交关系紧张。臣以为,在实施经济制裁的同时,应注重外交手段的运用。可派遣使者与周边各国进行谈判,许以重利,让他们明白与我大唐合作,共同瓜分吐蕃利益,远比维护吐蕃更为有利。如此,既能达到削弱吐蕃的目的,又能避免外交上的孤立。同时,在军事行动中,要注重舆论宣传,向吐蕃民众宣扬我大唐的仁德与宽厚,让他们明白我大唐出兵并非为了侵略,而是为了结束吐蕃的内乱,给他们带来和平与繁荣。如此,或许能减少我军进攻时的阻力。”杜正伦微微抬头,眼神中透着对局势全面的考量。

李承乾静静聆听着大臣们的发言,时而微微点头表示赞同,时而双眉紧锁陷入沉思。他的手指在案桌上轻轻敲击,脑海中迅速权衡着每一条策略的利弊。

片刻后,李承乾缓缓站起身,神色庄重而威严。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舆图前,目光坚定地扫过众人,说道:“诸位爱卿的见解皆高瞻远瞩,各有千秋。朕以为,应对吐蕃需多管齐下,综合施策。

军事上,张行成,朕命你即刻调配得力将领,在边境集结十万精锐之师。这十万大军需日夜操练,保持临战状态,摆出随时进攻的态势,给吐蕃造成强大军事压力。但切记,未得朕令,不可擅自出击。韩瑗,你负责挑选三千轻骑,组成奇袭部队,秘密进行突袭战术训练。这支部队要熟悉吐蕃地形地貌,一旦时机成熟,便如神兵天降,直捣吐蕃腹心。

外交方面,张玄素、杜正伦,朕命你们挑选朝中能言善辩、机智聪慧之士,组成外交使团。携带我大唐的珍贵礼品,出使周边各国。向他们表明我大唐的立场和决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许以重利,分化他们与吐蕃的关系,务必让他们在我大唐与吐蕃的纷争中保持中立,甚至与我大唐结成同盟。

经济上,李百药,你统筹相关部门,迅速制定对吐蕃的贸易封锁策略。列出吐蕃依赖进口的重要物资清单,严禁这些物资流入吐蕃境内。同时,暗中联络周边各国,鼓励他们一同参与对吐蕃的经济制裁。但要注意策略,避免引起周边国家的过度反感。

此外,来济,你负责监督边境地区堡垒和防御工事的修筑。务必保证工事坚固,布局合理,既能有效抵御吐蕃的反扑,又能成为我军前进的稳固据点。同时,与不良人保持紧密联系,让他们在吐蕃内部加大对民众的煽动力度,扩大起义规模,扰乱吐蕃的后方。

朕会让情报部门密切关注吐蕃局势的每一丝变化,诸位爱卿也要随时做好调整策略的准备。此次行动,关乎我大唐的兴衰荣辱,朕相信诸位爱卿定能不辱使命。”

大臣们纷纷跪地,齐声高呼:“陛下圣明,臣等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重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