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储君 > 第22章 议征勃律

大唐储君 第22章 议征勃律

作者:自在飞花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2 15:01:08 来源:小说旗

大唐,于风云际会之时,似浴火重生的凤凰,自以雷霆万钧之势平灭吐蕃后,仿若那喷薄而出的骄阳,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芒,国力蒸蒸日上,版图如恢宏画卷般肆意铺展,辽阔无垠。

在那场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战役中,裴行俭、薛仁贵与王孝杰三位将军各展雄才,通力协作。裴行俭凭借卓越的军事韬略与政治智慧,运筹帷幄;薛仁贵以其骁勇善战,冲锋陷阵;王孝杰则果敢坚毅,屡立奇功,三人携手率领大唐军队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吐蕃,一举奠定胜局。

战后,裴行俭因功被委以重任,获任吐蕃州刺史,肩负起治理新附之地的艰巨使命。薛仁贵亦领命协助裴行俭治军,致力于稳定吐蕃局势,巩固大唐在当地的统治根基。而王孝杰则英姿飒爽地率领一千精锐骑兵,押解着吐蕃首领朗达玛,一路浩浩荡荡地奔赴长安,只为献上这彪炳史册的战功。

待抵达长安,李承乾亲于承天门主持盛大的献捷仪式。是日,承天门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百姓们满怀期待,翘首以盼,只为一睹这胜利的荣耀时刻。王孝杰身披熠熠生辉的战甲,威风凛凛地押着朗达玛步入场地。李承乾高坐于城楼之上,俯瞰着这一切,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当朗达玛被押至城楼之下,王孝杰单膝跪地,声若洪钟:“陛下,末将等幸不辱命,已将吐蕃首领朗达玛押解至此!”李承乾面露微笑,高声回应:“诸位将军英勇非凡,实乃我大唐之栋梁!”一时间,欢呼声、喝彩声如雷霆般响彻长安城上空。

次日,朝堂之上,为嘉奖平灭吐蕃之战的功臣,李承乾大行封赏。王孝杰因战功赫赫,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荣耀加身。

然而,大唐的辉煌征程并未就此停歇,新的挑战悄然降临。大小勃律之地,位居西域要冲,战略意义举足轻重,却屡屡对大唐的号令阳奉阴违,显露出割据自立的野心。

这一日,金銮殿内,檀香袅袅,烛火摇曳。李承乾身着明黄龙袍,头戴冕旒,神色凝重地端坐在龙椅之上,开口道:“众爱卿,如今我大唐已平吐蕃,然大小勃律之地,局势颇为棘手。其地处险要,却屡屡有不遵我大唐号令之举,似有割据自立之心。对此,卿等有何良策,不妨直言。”

话音刚落,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如同平静湖面投入巨石,泛起层层涟漪。

户部尚书唐善识,身着紫袍,袍角绣着精致云纹,迈着方步从容出列。他身形微胖,面容和蔼,神色间却难掩忧虑。唐善识双手抱拳,深深作揖,抬头望向龙椅上的李承乾,语气诚恳:“陛下,我朝历经吐蕃一战,虽大获全胜,扬我国威,但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役耗费钱粮无数,致使国库空虚。如今百姓亟待休养生息,恢复生产。若此时再兴兵征伐大小勃律,恐国力难以承受。且连年征战,民力疲惫,若因战事加重赋税,恐生民怨。还望陛下以民生为重,暂且放下征伐之念,徐徐图之,待国力强盛,再做定夺不迟。”说罢,微微低头,目光中满是恳切与忠诚。

此时,兵部尚书姜恪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昂。他身着戎装,铠甲在烛光下闪耀寒光,腰间悬挂的长剑,剑柄上镶嵌的宝石熠熠生辉。只见他大步流星,跨前一步,身姿挺拔如松,抱拳朗声道:“陛下,臣以为户部尚书所言虽有道理,但却过于保守。大小勃律地势险要,犹如西域之咽喉,若不早日使其臣服,任由其坐大,日后必成我大唐心腹大患。我大唐铁骑,纵横天下,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小小勃律,何足惧哉!今若示弱于彼,四方蛮夷必定轻视我朝,以为我大唐可欺,边疆从此永无宁日。陛下,此时正是彰显我大唐天威之时,万不可错失良机!”说罢,双目圆睁,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一脸的慷慨激昂,仿佛此刻便要奔赴战场,斩敌于马下。

李承乾听闻,微微皱眉,那眉头如两座紧锁的山峰。他的目光在群臣脸上一一扫过,试图从他们的神情中探寻更多的见解。

此时,于志宁迈着稳健的步伐出列,他神色凝重,拱手说道:“陛下,诸位大人所言皆有其理。然勃律地势险要,四周群山环绕,尤其是帕米尔高原一带,常年冰封雪冻,行军极为艰难。若要出兵,夏季方为适宜之时,一则气候相对温和,利于行军;二则粮草补给相对容易。且出兵之后,务必速战速决。否则,一旦陷入持久战,我军恐因补给困难、气候多变等因素,陷入困境。”

李承乾听闻,陷入沉思。他深知于志宁所提困难皆切中要害,然而大小勃律问题又迫在眉睫,不容拖延。片刻后,李承乾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于爱卿所言极是,行军之难,朕亦深知。但我大唐之威,不可不扬,边疆之患,不可不除。”

他转身望向姜恪,说道:“姜爱卿,即日起,你便着手筹备粮草辎重,务必在夏季来临前,准备充足。朕命你与工部协同,打造适用于高原地形的轻便装备,确保我军行动便捷。”

接着,李承乾又看向唐善识:“唐爱卿,在筹备军需之时,切不可过度增加百姓负担。你可与各地府衙商议,合理调配资源,以不扰民生为要。朕亦会下令,开仓放粮,赈济百姓,以安民心。”

随后,李承乾将目光投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王孝杰领军出征的画面,语重心长地说:“王将军等此次出征,困难重重。你需提前谋划,制定详尽战略。待夏季出兵,要充分利用天时,速战速决。朕会命人在沿途设立驿站,保障军情传递畅通无阻,以便你及时调整战术。”

“朕意已决。”李承乾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大小勃律之地,关乎大唐边疆安危,不可不征。王孝杰将军等勇毅双全,深谙兵法,且素有威名。朕命王孝杰将军为帅,领军出征,务必让那大小勃律,见识我大唐天威,使其诚心归附,稳固我西部边疆!”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群臣们面面相觑,有的面露担忧,有的则露出赞许之色。但见李承乾神色决然,眼神中透着坚定不移的决心,群臣便知圣意已不可改,纷纷跪地,齐声高呼:“陛下圣明!”

此刻,殿外阳光正好,金色的光辉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熠熠生辉,仿佛为这庄严的朝堂披上了一层神圣的金纱。那光芒,透过殿门的缝隙,斑驳地落在地面上,恰似预示着这场即将开启的征程,必将为大唐的辉煌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璀璨的印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