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储君 > 第79章 未雨绸缪

大唐储君 第79章 未雨绸缪

作者:自在飞花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2 15:01:08 来源:小说旗

接着,李佑说道:“儿臣祝父皇心想事成,此次平叛大捷。”

李世民微微叹气,目光中透着忧虑:“西突厥叛乱,扰我边境,朕心甚忧。那烽火连天,百姓受苦,实乃朕之罪过。”

李承乾忙道:“父皇莫忧,儿臣等必全力协助,定能平乱。我大唐雄师,定当扫平敌寇,还边境以安宁。”

其他皇子也纷纷表示愿为大唐出力,言辞恳切,神情激昂。

一番交流后,话题又转到了庭州战事。

李泰说道:“不知前线战况如何,儿臣着实牵挂。每念及此,夜不能寐,只盼能早日传来捷报。”

李世民沉声道:“朕已部署妥当,只盼将士们奋勇杀敌,早日凯旋。他们皆是大唐的英勇儿郎,定能不辱使命。”

此后月余,吐谷浑、新罗、高丽、百济都派遣使者前来朝廷进献贡品。这日,阳光洒在大明宫的金瓦朱墙上,熠熠生辉,宛如一层金色的薄纱。李承乾身着华丽的太子礼服,立于含元殿前,准备接待各国使者。

含元殿前,红毯铺地,乐声悠扬,仿佛在诉说着大唐的繁荣昌盛。大唐的仪仗队威风凛凛,旌旗飘扬,那鲜艳的旗帜在微风中舞动,好似天边的云霞。各国使者身着各自的特色服饰,色彩斑斓,在引导官的引领下,依次步入殿前。他们的步伐或轻盈,或沉稳,眼中满是对大唐的敬畏与尊崇。

李承乾面带微笑,仪态端庄,朗声道:“诸位远来辛苦,大唐以礼相待,望尔等能感受我朝之盛情。”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在殿前回荡。

吐谷浑使者率先上前,恭敬行礼道:“大唐盛世,威震四方。我吐谷浑愿永为大唐藩属,岁岁来朝,进献珍宝。”他的语气谦卑,脸上满是诚挚。

李承乾微微点头,说道:“大唐愿与吐谷浑友好相处,共享太平。只要吐谷浑一心向唐,大唐自当庇佑。”

新罗使者接着道:“我新罗仰慕大唐文化,此次带来特产珍宝,以表敬意。”他的目光中透着向往与钦佩。

李承乾回应道:“新罗与大唐情谊深厚,望今后交流更密,相互学习,共促繁荣。”

高丽和百济的使者也纷纷表达了对大唐的尊崇和友好,言语之间,尽显对大唐的敬仰。

接待仪式结束后,李承乾对各国使者谆谆教诲:“大唐以和为贵,但也绝不允许任何侵犯。尔等归国后,当劝诫国君,与大唐友好往来,共促繁荣。如有背信弃义之举,大唐雄师必当征伐。”

使者们皆恭敬应诺,神色惶恐而又坚定。

二月中的一天,长安的街头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信使一路高呼:“庭州大捷!”那声音响彻云霄,犹如惊雷一般。

长安百姓一边为信使让路,一边欢欣鼓舞地议论着。

“听闻我大唐军队在庭州打了大胜仗,真是太好了!”一位老者捋着胡须,脸上洋溢着喜悦。

“是啊,咱大唐的将士们就是英勇,定能保我边疆安宁。”一个年轻人兴奋地说道,眼中满是自豪。

“希望早日平定叛乱,让咱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一位妇人双手合十,祈祷着。

信使在宫中侍卫的带领下,快马进入两仪殿。太子李承乾接过信使递上的奏报,一看原来是安西都护柴哲威发来的:梁建方、契苾何力在牢山大捷,击败西突厥处月部朱邪孤注,高德逸追击并俘虏孤注,斩首九千人。

李承乾大喜,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连忙让信使下去领赏、休息,自己拿着奏章直奔甘露殿。

此时李世民正闲情逸致地坐着喝茶,牢山大捷的消息他先于两日,就从百骑司所派出的斥候那里得到了。所以并未像嫡长子那样兴奋。

李承乾匆匆赶来,行礼后说道:“父皇,庭州大捷,梁建方、契苾何力等将军英勇善战,大败敌军。”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喜悦与激动。

李世民轻轻放下茶杯,微笑着说道:“承乾,朕已知晓。此乃将士用命之果。”他的语气平静,但眼神中仍透露出一丝欣慰。

李承乾说道:“儿臣深知,这是父皇英明决策,将士们拼死效力所致。若不是父皇调度有方,哪有如此大胜。”

李世民微微点头,说道:“然,西突厥之乱未平,不可掉以轻心。朕想在两年之内平定西突厥,西突厥势力范围广、军事力量不可小觑。高明,你觉得如何做能既快又让我大唐军队以最小的代价获胜?”他的目光变得深邃,仿佛在思考着未来的战略布局。

李承乾沉思片刻,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当以安抚与征伐并用。对于愿意归降之部落,可施以恩惠,使其真心归附;对于顽固抵抗者,则坚决予以打击。以仁德感化,以武力威慑,方能事半功倍。”

李世民说道:“嗯,此为一策。然,粮草补给、情报搜集亦需周全。粮草乃军中之命脉,情报则如耳目,缺一不可。”

李承乾应道:“儿臣觉得,可在边疆设立屯垦之地,保障粮草供应。同时,加强对西突厥内部的情报渗透,知己知彼。如此,方能洞察敌军动向,制敌于先。”

李世民目光深邃,说道:“不错。但军事策略亦要灵活多变,不可拘泥。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需随机应变,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李承乾拱手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李世民站起身来,踱步说道:“此外,可联合周边诸国,形成联盟,共同对抗西突厥。众人拾柴火焰高,联合各方力量,可增大胜算。”

李承乾眼睛一亮,说道:“父皇此计甚妙。如此一来,可削弱西突厥之力量,增加我大唐之胜算。只是在联合过程中,需谨慎处理各方关系,以免生变。”

李世民说道:“然,与他国联盟,需谨慎行事,不可失了我大唐之威严。要让他们明白,大唐乃是主导,一切行动皆需听从大唐之调度。”

李承乾点头道:“儿臣明白。”

父子二人继续探讨着平叛之策,气氛热烈而严肃。

数日后,朝堂之上,李积、李道宗、侯君集、裴行俭、苏定方、薛仁贵等一众大臣齐聚。

李积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当以精锐之师为主力,多路出击,使敌军难以应对。分兵而进,可打乱敌军部署,让其顾此失彼。”

侯君集接着说道:“末将赞同,且应趁胜追击,不给敌军喘息之机。一鼓作气,直捣黄龙,方能迅速取胜。”

裴行俭微微皱眉,说道:“然,切不可冒进,需稳扎稳打,以防敌军埋伏。作战需谨慎,不可因一时之胜而骄躁。”

苏定方朗声道:“末将愿亲率一军,直捣敌军要害。愿为陛下和大唐,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薛仁贵拱手道:“末将愿为先锋,冲锋陷阵。定当不辱使命,奋勇杀敌。”

李道宗说道:“还需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制定周全之策。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众人各抒己见,李世民仔细聆听,不时点头,心中已有定数。

经过一番商议,大唐的平叛策略逐渐明晰。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唐将士们厉兵秣马,积极备战,为早日平定西突厥之乱做着充分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