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 > 第23章 来钱快的办法

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 第23章 来钱快的办法

作者:李纯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2 23:25:16 来源:小说旗

此时周世显还不清楚发生这么大事情。

正蹲在怀仁县一处高墙上。

墙下是朱由检与王承恩。

朱由检问:“你想通没有?”

“快了快了,”周世显眺望远方,怀仁县本地的灾民正排队守着粥棚,“这墙还是不够高。”

王承恩道:“上哪给你找更高的墙?”

除非上房,或者是大同镇的城墙,小小怀仁县还真就只有这堵墙最高。

主要是一路行军都很顺利,根本没有像样的抵抗。

让周世显怀疑中了埋伏。

大同左右卫连个人影都没看到,可以说下一步打掉大同镇就等于半个大同已经收入囊中。

目前的线报有三。

第一,雁门关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量,已经被拿下。

第二,斥候发现一支反贼队伍从大同去往宁武关。

第三,似乎大同区域内反贼全部收缩到了大同镇与广昌。

这一点尤为重要。

反贼收缩兵力更像是一场防守反击,但沿路所过之处留下的痕迹又很匆忙,不得不让人疑心。

怀仁县,县衙也一个人都没有。

“报,找到一队人马,经查证是原县衙捕快与守军组成的流亡队伍,总共300人。”

周世显跳下墙。

“再有这种流亡队伍直接交由陛下处置,京城方面有消息吗?”

探子回答:“目前尚无。”

周世显皱眉,按理说算算时间魏藻德已经抵达京城,虽然承诺帮大明复国,但是现在必须把李自成留在京城。

一切都是算计。

李自成留在京城,外还有个时刻准备投降清兵的吴三桂,这样一来就形成两道保险,确保今年不会与清兵直接交手。

周世显只能寄希望于李自成不会头脑发热把吴三桂逼急眼投清。

毕竟山海关这个地方太过于重要。

朱由检问:“你不接收这些人马吗?”

周世显笑着回答:“那些都是陛下的兵马,我周家军虽然是私军但向来都是走精兵路线,再说陛下如果手中一点人马都没有会放心我周世显做事吗?”

历朝历代都有拥兵自重一说。

所以皇帝都会想方设法收拢兵权。

正所谓龙之逆鳞,碰不得,周世显明白要想成事就不能在乎那仨瓜俩枣,再说毫无抵抗力的流亡队伍能有什么战斗力?

就算接收了,大明积病已久,兵卒训练懈怠又缺少军饷,早就没了军心,到了战场上也容易生出二心。

周世显可不想要这种队伍。

反倒是朱由检松下一口气,因为一路流亡队伍很多,有些是从大同逃出来的,有些是户所藏起来的,还有像这种与捕快整合在一起的小股队伍。

陆陆续续快一万人马。

算是朱由检这位皇帝重新掌握了点兵权。

因此朱由检也对周家放心许多。

朱由检吩咐道:“你去把这些队伍安置一下。”

王承恩暗暗高兴道:“陛下放心,老奴这就去。”

王承恩去安排流亡队伍。

朱由检道:“朕昨日看春耕,种了玉米,土豆,花生,以及粟米等作物,也看到春耕百姓使用铁犁效率很高,只是这些东西如何变成钱财?”

朱由检想问的是以后夺回京城如何充盈国库。

穷到这个份上,他也不在乎什么帝王脸面,都被指着鼻子骂穷的叮当响,又在乎什么不耻下问?

主要是朱由检依然具备中兴之主的品质,还有机会再翻盘。

周世显也不藏着掖着。

“我的这些粮食种子都经过挑选,凡是能够抵抗风霜、暴雨、干旱、虫灾、颗粒依然饱满等,在成熟时都要留种,经过十年时间培育种子,产粮量已经翻倍。”

朱由检听得入神。

过去哪有这种说法,都是种下去秋天再收上来,长得好就算上品,不好就算下品,根本没人去细细挑选。

十年就可以让粮食多一倍,朱由检惊讶之余感觉非常值得。

“那粮食朕记得要用工分换取,为何非要集中储存?”

周世显解释:“就和粮仓一样,只不过我的粮仓是流动的,陈年旧粮食分发给百姓食用,新粮则存储下来,久而久之没有旧粮只有新粮。”

“反倒是之前大明的粮食储存有很大问题。”

“基本上被贪腐的很严重,除此之外粮库里也无新粮,新粮都被权贵偷偷拿出去卖了,就算有这育种之法也无济于事。”

朱由检暗暗伤神道:“都是朕的过错。”

周世显道:“一半因为天灾,另一半才是因为陛下穷。”

一个穷字把朱由检快要折磨疯了。

朱由检干脆问道:“没有别的来钱快的办法吗?”

别说,还真有。

周世显神神秘秘道:“只要陛下肯卖给建奴盐铁、粮食和兵器,马匹银子要多少有多少。”

卖给建奴粮食兵器?

这跟叛国有什么区别!

朱由检脸色不善道:“朕身为一国之君,怎么能做通敌的买卖!此事你不要再提。”

又怎么能不提。

外贸这种东西来钱有多快,周世显可是深有体会,也干脆摊牌。

“陛下,若是您不信,那位鞑靼人又要来了,不妨与臣一起去见一见?”

虽然没过多久,朱由检对那个人记忆犹新。

朱由检问道:“是哪个叫阿古达木的草原人,朕记得你借给他粮食,他承诺还给你羊毛,怎么这么快就要来了?”

周世显望着远处粥棚渐渐开始混乱骚动道:“可能气温回暖,草原提前剪了羊毛,也许是又有了别的需求。”

朱由检问:“他们草原人还需要什么?”

周世显笑着道:“一般是茶叶盐铁,灾年就是粮食,臣夜观星象,发现天灾有逐渐结束的征兆,所以他八成是来要火器的。”

朱由检表情变得严肃问:“草原人要什么火器?是你那种炸雷吗?”

炸雷的威力朱由检可是见识过,那么厚的城墙说炸出窟窿,就只需要一眨眼的声响,威力之巨大若是在战场上恐怕无人能敌。

周世显无所谓般模样道:“兴许是来借大炮,也没准想买弓弩,清兵估计打算进攻山海关,所以阿古达木一定会来。”

最主要有件事周世显没有说,但朱由检也心知肚明。

因为周世显给大清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的那封信,多尔衮一定会做出一些动作来试探。

“报,草原行商阿古达木求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