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 > 第158章 多尔衮想要大炮技术

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 第158章 多尔衮想要大炮技术

作者:李纯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2 23:25:16 来源:小说旗

多尔衮也不相信消息会外泄。

可如今情况十分诡异。

许久后,多尔衮又取出另外一封信,是周世显写给他的。

至于内容则很简单。

周世显想让大清放开人口管制。

也就是说周家与大清之间,人口来往不需要给批路引。

路引是百姓去往任何地方都需要的东西。

就相当于通行证。

无论大明还是大清,对路引管理相对都很严格,准确说是防止百姓擅自离开属地,便于朝廷管理计算人口税收。

多尔衮怒道:“大明皇帝跑了,周家还想同化我大清人口!”

只能说周家像开了bug一样,对大清正在进行降维打击。

才几个月时间,连盛京一些人都忍不住去松花江一带跟着周家求生存。

主要还是周家的待遇好。

特别是煤炭与铁炉子。

多铎道:“凡是去了周家的人,在办下房契后都能免费得到一个小铁炉子,这玩意十分废铁料,并且燃烧煤炭不怕中毒。”

多尔衮道:“我知道,周家搞得那玩意我大清绝不可能造出来送百姓,铁料只能用在大炮上,再说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煤炭。”

说到这里多尔衮沉默下来。

因为周家的煤炭都是在奴儿干都司几个地方挖的,而这几处地方原本都属于大清,直到签署了租地协议,大清朝廷才知道周家已经开挖煤炭。

开始多尔衮不认为这种东西有什么用。

因为煤炭燃烧有毒。

后来才知道周家搞出来可以避免中毒的小铁炉子。

一下子煤炭价格水涨船高,可大清朝廷则根本找不到煤炭。

多铎道:“区区煤炭而已,若我们能入主中原,自然也不需要烧煤炭,只是若我们趁机占领大明京师,恐怕周世显会加速同化我大清子民。”

等到时候大清恐怕要姓周。

多尔衮深知其中凶险。

现在机会就摆在眼前却不敢动。

多尔衮问:“难道没有其他办法吗?”

多铎冷静判断道:“我猜大明皇帝离开京师恐怕另有隐情,听线报说大明朝廷用来赈灾粮食又被南方各地贪污。”

多尔衮眼睛亮起来道:“你是说,大明皇帝南迁是为了增加对南方各地三司的控制?”

多铎点了点头。

大明的地方制度就是三司。

分别为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与都指挥使司。

掌管地方行政、司法与军事。

有句话叫山高皇帝远。

猴子当大王。

现在朱由检拉近了与三司之间距离,将会极大将权利集中。

这么做有好处也有坏处。

不过意大明现在情况来讲利大于弊。

多铎道:“大明皇权政令上下不通畅,一是因为地盘大,往往一条政令下达到实施需要数月,第二即便政令传达,各地官员是否听朝廷话还两说。”

多尔衮道:“如此看来,大明皇帝走了一步好棋,算得上断尾求生,赶在春耕前整顿地方,明年将恢复税收。”

二人彼此互相对视。

眼神中充满一种渴望。

多铎道:“此事可行,但不能便宜周世显。”

多尔衮心中升起一条毒计道:“不如我们也迁移,将人口迁去大明京师坐稳了这天下中枢,一个人口也不给周家留。”

迁移到京师,也就意味着有了长城这一道天堑。

虽然防不住火炮,却也能将百姓与周家隔离。

多铎道:“此计甚是巧妙,不光如此,我们还应当用盛京去骗一次周家,最好让周家出银子把辽东也租下,如此一来土地还是我们的,又能源源不断从周家身上获取好处。”

多尔衮略微迟疑道:“只怕把辽东租出去周家不会归还,到时候咱们再往回索要将会难上加难。”

出卖土地这种事,哪怕是租的,也绝不可能。

没有任何皇权愿意冒这种风险。

大清也没穷到需要外租土地生活。

所以丧权辱国的租地行为多尔衮十分抵触,并且之前租给周家土地已经让朝廷十分不满。

虽然是无奈之举,但能不做尽量不做,除非走投无路。

多铎提醒道:“若我们用租地换取周家的火炮生产技术如何?只需要一年半载,咱们就可夺回盛京,将周家彻底覆灭。”

换取周家火炮生产技术确实是个好主意,只要得到了这种技术,多尔衮相信用不上一年半载就能宰了周世显。

可周家傻吗?

愿意将这种左右天下格局的东西交出来?

多尔衮道:“恐怕周家未必肯出卖火炮技术。”

多铎冷哼道:“哼,周家如此无赖,难道我们就不会无赖一次吗?反正暂时没有大明这个后顾之忧,周家要么同意,要么与我大清开战。”

说白了就是借口租地强迫周家出让大炮工艺。

多铎一不做二不休道:“反正线报说山海关守军已经开始撤离,若周家不同意,我们直接堵死周家与南方通商路线,倒要看看周家明年买不到粮食吃什么。”

堵死通商路线堪称毒计中的毒计。

北方寒冷,往年大清都是用牛羊换取粮食,虽然在辽东部分地区也种粮食,但产量极低,不买粮根本不足以自给自足。

多尔衮眼前一亮道:“没错,咱们这缺粮,本王也不信周家还能变出粮食来,到时候咱们占了京师堵死草原行商路线,看他周世显怎么办!”

多铎笑道:“说不准到时候换成他周世显来求咱们。”

已经到了这个份上。

多尔衮信心暴增。

“真是天助我大清!”

基本计划已经板上钉钉。

松花江。

此时已经在江面冻结出快半米厚的冰层。

宛若一条冰龙,在上面凿除一个窟窿,就会有鱼为了氧气聚集在冰窟窿附近。

几队兵马将冰面封锁。

周世显与朱媺娖则在火堆处取暖。

不多时大壮喊道:“少爷,有鱼从冰窟窿里跳出来了!”

纯野生江鱼。

周世显不由得感慨,曾经有多少无良商贩,明明是人工养殖,非要打广告说是野生江鱼。

只能感谢大自然馈赠。

朱媺娖道:“未曾想你还懂得渔猎之术。”

周世显则很谦虚回答:“我哪懂得渔猎,都是鱼自己跳出来的。”

朱媺娖笑道:“竟胡说,明明是你新教的大壮打鱼,又说自己不会。”

此时大壮正拿着个棒子蹲在冰窟窿边上。

看见鱼冒出来上去就是一棒子。

周世显辩解:“我可没教他用棒子打鱼。”

正所谓棒打狍子,瓢挽鱼,应当用水瓢往外捞鱼才对。

没想到大壮不会抓鱼,那鱼在手中滑来滑去,这货干脆找来根棒子。

朱媺娖道:“你干脆说是鱼自己愿意下锅多有理。”

周世显:“鱼哪有那么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