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 > 第218章 收粮大会

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 第218章 收粮大会

作者:李纯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2 23:25:16 来源:小说旗

钱谦益问:“如此大事,我们有机会进入此议会吗?”

刘宗周摇头道:“恐怕很难,无论是特殊人才还是特招人才,都不能去,只有选上去的可以对政策进行投票。”

钱谦益猛然清醒道:“那岂不是黄宗羲手中有投票权利!”

刘宗周也醒悟过来道:“没错,并且我听说明日就有关于粮食会议,就在皇宫里,难怪黄宗羲这小子忽然间翻脸,原来是怕被咱们知道。”

钱谦益道:“那还等什么,咱们快去追!”

俩人奔着黄宗羲离开方向拔腿就追。

只能说权利这种东西实在太迷人。

次日一早。

黄宗羲被两个人架着早早来到大清门,就是皇宫门口。

“你们快松手,都和你们说了不让你俩进去。”

刘宗周鄙夷道:“黄兄说什么胡话,我都打听过了,可以带一个人进,只不过开会时候不让听。”

都不让听了进去有什么用。

黄宗羲实在不想因为这两个人坏了如此优秀规矩。

可以说这一次开大会,是他黄宗羲理念能否站得住脚最充分说明,这世界究竟需不需要君主制?只看此次会议就能知道结果。

黄宗羲怒道:“就算让一个人进,你们俩算怎么回事,再说又听不到议论内容,你俩起什么劲儿!”

钱谦益笑着说:“非也,此种大事,我二人怎能缺场,必然要陪着黄兄走上一遭。”

俩人伸手又要将黄宗羲往门里拖拽。

黄宗羲则死命挣脱。

正撕扯,被周世显一眼看到。

这三人在做什么?

周世显满脑子想不明白。

之所以会来门口,还是因为第一次开收粮会议,所以特地来迎接选上来的代表人物。

一片田亩的负责人叫田长。

田长选上来的叫片长。

片长这个称呼也只是临时用着,将来要改为片区长官,负责管理一片区域,就跟村长县长省长一样。

只不过现在根本没划分过村县,所以无法对职务进行确定。

不过好在人已经选上来,一共一百人参加会议,一起决定收粮大事。

周世显上前问:“你们仨在做什么?”

顿时三人站在原地傻眼。

黄宗羲倒是不怕周世显刁难,因为他凭本事得到的权利,但另外俩人却不行,刘宗周与钱谦益怕的很。

毕竟俩人到现在还没转正。

好在黄宗羲讲义气,上前说道:“听说我要来开会,我二位朋友来送我。”

周世显嘴角抽搐,这送的可真够远的,都送到门里面来了,怎么看都不像送人,反倒像是要一起进来。

然而周世显记起朱媺娖的话。

对于这些东林人确实不好太过苛刻,因为南方权贵团伙还需要这些人去接洽。

周世显道:“既然如此,你俩回去吧,我带着黄宗羲进去。”

俩人顿时不干了。

刘宗周上前笑问:“不知我二人可否一起进去听一听?”

周世显瞬间瞪大眼睛,敢情俩人是为了粮食会来的。

在弄清楚原因后,周世显也犯难,因为原则上不允许俩人进去。

见周世显表情凝重不说话。

钱谦益立马道:“我二人就涨涨见识,周少爷给个机会,我们绝不会捣乱。”

好家伙。

周世显觉得如果不让俩人进恐怕还真容易出问题。

左思右想,又找不到什么好的理由。

“这样吧,你俩属于无关人员,不过粮食会还需要两个记录员,你二人又懂得读书写字,就在一旁记录下内容,之后交给钱大海。”

俩人一愣。

这好像和史官做的事一样,就是把事情记下了编成书进行留存。

然而机会只有一次。

刘宗周立马道:“周少爷放心,此事包在我二人身上。”

带着三人进入会场。

原本的戏台子已经拆了,被改造成一处圆形场地。

此时,已经来了七八十人,围成一圈正七嘴八嘴讨论着各种事情。

黄宗羲自然有独属于他的位置。

一把椅子,上面贴着名字。

而钱谦益与刘宗周则被安排到一旁,俩人面前是纸墨笔砚,还有一些账册。

虽然粮食会比较简陋。

但胜在从未有过,人都非常热情。

等到日晒三竿,人渐渐坐满,也正式开启会议。

周世显站在圆形场地中间讲话。

“诸位,想必此次会议内容大家都知道,因为粮食大丰收,所以我宣布此次收粮大会开始。”

“下面是第一项,确定粮食正式收割时间,也就是大家投一下票决定早收还是晚收。”

早收粮食份量不足。

晚收容易遭冻,到时候粮食会有腐烂浪费。

所以收粮时间非常重要。

可众人也都第一次在苦寒之地耕种,根本没有经验究竟该何时收粮。

顿时私下里议论纷纷。

有人站起来道:“我认为应当早收,早收起码能保证粮食可用作明年种子,如果晚收一旦遭遇天灾会让春种种子发芽低。”

一人开了腔,就有其他人纷纷出主意。

有人道:“依我看不如赌一把,晚收上半个月,若是成了咱们将多出不少粮食。”

正常收粮,其实时间上大差不差。

不过北方寒冷,收的太晚容易遭霜冻,先不说粮食是否会损害,光人就受不了那种冷。

可收太早也不行,粮食还没长好,会造成减产。

周世显站在中间喊道:“大家先停一停,支持晚收的或者是支持早收的,都要举手表决,我个人建议如果晚收也不能太晚,因为还有其他事情要做。”

“现在大家开始举手吧!”

说完,周世显开始组织人举手做决定,不多时早收与晚收的都分别举好了手。

结果也被同时统计出来。

超过七成人支持晚收。

这一点在周世显想法中一模一样,因为百姓太重视粮食,又好不容易迎来一次粮食高产,自然想多收一些。

“我们支持晚收!”

周世显压了压手道:“诸位稍安勿躁,根据刚刚的举手决定,咱们今年粮食将会晚收半个月,不过如果天气不好,将会临时提前收割。”

一件事处理完,就要进行下一件事。

周世显十分有耐心,因为只要把这种制度做出来,百姓就会慢慢脱离奴隶制所养成的思想束缚。

一旦思想开放,社会就迎来新的文艺复苏。

周世显高高举起手道:“现在进行下一项,关于收粮时如何保证安全,大家都知道大清就在长城南边,我们将进行表决留有多少兵力保护田地,以防止被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