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问道仙台 > 第二章 杏花微雨

问道仙台 第二章 杏花微雨

作者:漂泊的瓜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23 00:08:17 来源:小说旗

卓不斐挠了挠头,回答道:“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但消息绝对可靠,今年我爷爷过寿,我大哥也回来了,是他亲口告诉我的。”

卓不斐的大哥名叫卓不凡,在卓家家主为其举办的周岁宴上,被道一剑宗前来赴宴的仙人发现他是先天剑胎体质后,还惹起一番风波。

道一剑宗前来赴宴的数位仙人为了争收卓不凡为徒,吵闹不休,甚至不惜大打出手,最后还是道一剑宗逍遥宫宫主楚天阔亲自出面,将其收为嫡传弟子,方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墨白沉吟道:“既然是你大哥亲口所说,那必然不会有假,今天是一月十四,距离道一剑宗入门考核还有七天,时间还来得及,既然你也想去试试,咱们俩合计合计,看看能做那些准备。”

“唉”,卓不斐叹了一口气,接着道:“我大哥正是这次道一剑宗入门考核的负责人,可惜由于道一剑宗的门规所在,他不能告诉我入门考核的内容都有哪些,不然咱俩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墨白拍了拍卓不斐的肩膀,宽慰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况且若不是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干得来的东西,纂在手上再紧,心里也不会觉得安稳。”

“沈先生来了,”就在墨白与卓不斐二人低声商量该为通过道一剑宗的入门考核准备那些东西时,一位头别玉簪,双鬓微霜,身穿白色儒衫的中年男人缓缓走进学堂。

中年男人名叫沈晦,进士出身,二十岁参加殿试时被当朝皇帝钦定为三甲探花,可谓是少年得志,前程锦绣,只因为做官之后,看不惯身边同僚的蝇营狗苟,尸位素餐,多次上书无果后,心灰意冷,辞官远游,孑然一身,独自来到临邛古城,当了一个教书先生。

沈先生在众人心中威望极高,随着他走上讲台,学堂里顿时安静了下来,众人一一回到自己的座位,摊开书本,正襟危坐。

不多时,书声琅琅,先是响起沈先生的醇厚嗓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待沈先生读完之后,众人便按照沈先生的要求,摇头晃脑地朗诵起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履霜坚冰,阴始凝也。训致其道,至坚冰也。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墨白嘴里念着书本上的内容,思绪却飘飞到自己五岁之时。

那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一夜大雪过后,墨白因为贪玩,不慎染了风寒,病得很重,躺在床上不停的咳嗽。

嬷嬷墨兰为了给墨白请大夫抓药治病,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变卖了自己唯一值钱的首饰。墨白记得,那是一对玉镯,是嬷嬷的娘亲临终之际留给她的。

在嬷嬷的悉心照料下,墨白的病情终于有所好转。来年春天,墨白五岁,到了该上学塾的年纪,家里却哪里还拿得出来银钱?

墨白便经常跑到书塾窗外,偷偷蹲着,竖起耳朵,仔细聆听。沈先生虽然教书的时候对待学生极为严苛,但是对于墨白蹭课的行为,却是从来不加以阻拦。

嬷嬷墨兰知道这件事后,极为严肃,拉着墨白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你要记住,是我们的,怎么都会是我们的,不是我们的,虽一毫而莫取。”

墨白重重点头,长这么大,他还是第一次看见嬷嬷这样神色认真地与自己说话。

后来嬷嬷除了在卓府当差外,每天晚上回到家里还要替别人洗衣服、做针线活。挣够了钱,嬷嬷墨兰带墨白来上学塾时,不仅交了该交的钱,还补交了墨白之前蹭课的钱。

沈先生当然不肯收,嬷嬷却说什么也要让他收下。

今年开春,墨白再次在嬷嬷的脸上看见了当初那样认真的神色,却也是最后一次见到了,“若无嬷嬷,墨白无以至今日;若无墨白,嬷嬷无以终余年……”

一天的课业结束,已是黄昏,墨白收拾好桌上的笔墨纸砚,背起竹箱,和卓不斐与沈先生作揖告辞后,走出书塾。

书塾内琴台、楼阁、水榭、凉亭错落有致,与假山、月池、花径、竹木互相辉映,相衬成趣,房间地面多铺以青石板,交通道路主次分明,井然有序,墨白与卓不斐行走其间,步移景换,只觉得美不胜收。

不多时,二人来到大北街上,随即分道扬镳,卓不斐向着卓府方向走去,墨白则走向与大北街相临近的小北街。

大北街上,雕车竞驻,骏马争驰,商贾云集,行人熙攘。沿途两侧,红楼画阁,朱门绮户,高柜巨铺,茶坊酒肆,更是随处可见,屡有不鲜。

小北街与大北街,虽只“大”、“小”一字之差,小北街却不如大北街热闹繁华多矣。

提到临邛古城最为富饶的街道,除了大北街外,还有另外一条是与之相连的兴贤街,两条街道共建古院落三十多处,特色巷道近四十条,就连临邛四大家族卓、苏、张、白的府邸,也修建于此。

至于卓不斐最爱逛的临邛古城第一烟花之地——醉月楼,则位于小北街上,是远近闻名的**窟、花钱冢。

墨白虽然家就住在小北街,却“近水楼台不曾得月”,醉月楼是一次也没有去过,一来是因为嬷嬷墨兰管得紧,再三告诫不让他去那种鱼龙混杂之地厮混,二来是墨白也负担不起那份开销。

蜀江水碧蜀山青,墨白走到小北街上时,已有申牌时分,天边这轮红日,厌厌地相傍下山,独留下一大片火烧云。

天色虽晚,街道两旁却依然摆满了卖物的摊头担子,小北街本不宽敞,加之行人拥挤,墨白好不容易,才穿过人群,来到自己家居住的小巷。

小巷两侧老杏林立,因之得名杏林巷。

不同于外面的人声鼎沸、车马喧嚣,杏林巷悠长寂寥,越往里走,越是幽静,供行人往来的黄泥路早已被践踏得紧实坚硬,脚踩在上面,硬邦邦的,可若是下过雨后,便会泥泞没足,雨过天晴,阳光一射,稍一起风,则又尘土飞扬。

小巷两侧林立的老杏还未到花期,交错盘桓地枝丫上光秃秃的,不甚好看,但经常走在巷子里的人都知道,若是再过些时日,到了阳春三月,便是完全不同的一番光景。

届时道路两侧杏花夹径,云蒸霞蔚,假如再遇上一场微雨,雾里看花,更是韵味悠长,直教人回味无穷。

无论是喧闹繁华的大北街,还是寂寥幽静的杏林巷,都有人在默默地活着。

小巷的尽头,有一位怀抱狸花猫,身穿淡黄色碎花棉袄,脚边还蹲着一只黄毛土狗的娇俏小姑娘,正在翘首以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