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 4 004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4 004

作者:笑佳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01:04: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丽妃担忧的目光中,兴武帝一手抱着他的小公主一边上了马,更远处的众臣没有准备,一口气刚提起来,兴武帝已经稳稳跨坐于马上,哪都没看,专心调整着女儿在马鞍上的位置。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一次骑马的庆阳也只觉得新鲜,双手扶着鞍头,好奇地往下看。

兴武帝左手握缰,右手揽着女儿的腰,说是腰,三岁的孩子太小了,兴武帝宽阔的手掌完全能护住女儿的整个胸腹,即便战马发疯跑起来,他也不会摔了自家小公主。

但兴武帝还是叮嘱道:“坐稳了,不许乱动。”

庆阳乖乖地点头,她连母妃的温声细语都听,在母妃都害怕的父皇面前更要老实了。

确定女儿懂事都配合,兴武帝这才扫眼周围,愉悦地长舒一口气,笑道:“进城!”

众臣早已整整齐齐地列队官道两侧,钦佩又自豪地仰望这位开国皇帝凯旋回京的飒爽英姿。

兴武帝的目光则投向了城门,以及被禁卫挡在天门街两侧翘首以待帝王的城中百姓们。战乱年间京城的皇帝几次易主,三年前他刚在此称帝时这些百姓可能也没太把他当回事,如今整个天下都被他打下来了,百姓们总该服了?

百姓们又何止是简单的服气,兴武帝登基时结束了他们被各路诸侯欺压侵扰的艰苦日子,他们感激他,如今兴武帝结束了整个天下的混乱局势,他们便由衷地希望兴武帝能长长久久地稳坐帝位,皇朝安稳,百姓们才能安居乐业。

于是,兴武帝所过之处,百姓们一**地跪了下去,口中高呼万岁,大多数人都是高高兴兴地喊,为参与这等盛事感到荣耀,却也有满面皱纹的老者、身形消瘦的汉子或形容憔悴的妇人在开口时滚下泪水,抽泣哽咽。

庆阳指着一个不停抹眼泪的白发老妇人,仰头问:“父皇,她为什么哭了?”

兴武帝叹道:“可能她的丈夫或孩子死在了前几年的战乱中,现在太平了她的亲人却不在了,她心里难受。”

因为女儿指人的动作太明显,兴武帝催马来到那位老妇人面前,温声询问其落泪缘由。

老妇人惶恐又伤心地解释,果然是想她被征兵却死在战场的两个儿子了。

兴武帝看着周围越来越多落泪的百姓,面容坚毅地道:“前朝昏君奸臣当道,致使各地民不聊生,朕见多了民间苦难心中愤慨,遂兴兵起事欲解救万民于水火。承蒙上天庇佑,助朕一统江山完成了平息天下战火的前半生之志,今后朕将励精图治以富民兴邦为毕生夙愿,望诸位信朕助朕,随朕同创一个开平盛世给后人看!”

“草民相信皇上!”

“皇上真乃明君啊!”

几句略显杂乱的声音之后,不知哪个人带头,这一片的百姓渐渐喊齐了:“兴武明君,开平盛世!兴武明君,开平盛世!”

声音如洪,最后一整条天门街的百姓都这般喊了起来,震耳欲聋。

庆阳不是很懂这些字眼,但她知道百姓们是在夸父皇。

小公主再次高高地仰起头,乌亮的大眼睛望着头顶的父皇。

兴武帝:“怎么了?”

庆阳:“父皇真厉害。”

兴武帝笑了,目视前方道:“是厉害,但能不能更厉害,还要以后慢慢瞧。”

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他的帝王路才刚刚开始而已。

.

兴武帝带着女儿进宫时距离宫宴还有大半个时辰,自有宫人礼官安排文武百官列队入席等琐碎事宜,兴武帝则会利用这段时间先行休整。

风尘仆仆一路,兴武帝先去沐浴了,待乘坐车驾走得也慢的二妃、永康公主姐弟四个赶过来,兴武帝已经洗得干干净净,换了一身朱红色的锦缎龙袍坐在乾元殿后殿次间的榻上,怀里抱着在父皇面前一直表现得都很乖的小公主。

御前大太监何元敬躬着腰通传道:“皇上,贵妃娘娘她们到了。”

兴武帝做了个“宣”的手势。

稍顷,贵妃、丽妃带着四个孩子鱼贯而入。

离京一年多,白日里兴武帝忙着带兵定计劳心劳神,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才有空思念留在京城的家人,最想的是他行军打仗都恨不得带在身边的小妖精丽妃与他亲眼看着一日日长大漂亮又可爱的小公主,但知书达理的贤内助贵妃以及另外四个孩子他同样也常常记挂着。

坐在榻上,兴武帝的视线就按照几人进来的顺序逐个细细打量。

贵妃还是记忆中端庄清丽的样子。

两人相识于皇后去世的第三年,也是左相严锡正归顺他做军师的那年。贵妃是严相的长女,当年才十七岁,兴武帝一心大业,对收拢美人们无甚兴趣,更不会打自家军师女儿的主意,只是身边几个糙将乱起哄闹到严相面前,严相自谦女儿配不上他,兴武帝哪能任由军师谦卑,跟军师解释他感念发妻救母的恩德不愿再娶妻,严相竟然更满意他了,就有了他娶严家女为贵妾一事。

兴武帝确实读过书也自认有些见识,但骨子里他觉得自己还是糙人一个,与书香门第出身的端庄才女实在没有太多话说,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倒还算相敬如宾,真论亲近,兴武帝在严相面前还更放得开些,见到贵妃他就得端着收着,免得贵妃不喜,恼恨昔日老爹给他找了个糙夫君。

紧随其后的是丽妃,进来后先看女儿再看他,才对上眼神丽妃就慌慌张张地垂了眼。

兴武帝无意识地扬起唇角。

每打下一地都有些聪明人想送他美人,兴武帝全无此意,贪色那是昏君才有的臭毛病,他若连区区几个美人的诱惑都抵抗不了,将来如何成就大事?

兴武帝就这么一路拒绝着,直到在一个小县城衙门里遇到了被投降的知县安排给他送饭的庶女罗菱。

兴武帝这才明白,前面的十几年不是他的自制力够强,而是遇到的那些美人都不够极美。

美且怯,兴武帝光逗弄丽妃都能生出无限趣味儿,更何况……

人还是太多了,兴武帝克制地将视线从丽妃柔媚的脸上移开,落在了大女儿永康公主脸上。

十七岁的永康公主与故去的纯孝皇后颇为相似,单看脸就是个温柔贤惠的样,但这孩子生于动乱,亲眼目睹娘亲去世,又在懂些事的年纪先后改养在太后、贵妃身边,使得永康公主早早就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眼中比纯孝皇后多了一股坚韧与悍劲儿。

有多悍呢,悍到连父皇都敢鄙夷,至少兴武帝便捕捉到了大女儿眼中来不及收起的隐晦情绪,似是在嘲弄他太过贪丽妃的美色。

兴武帝不跟长女计较,算起来,他这辈子能陪长女的时间肯定是几个孩子里面最少的。

后面就是秦弘、秦炳、秦仁三兄弟了。

兴武帝先跟贵妃打听了宫中近况,没什么值得在意的大事,兴武帝就将心思放在了四个大孩子身上。

“朕离京时永康刚开始练琴,学得如何了?”

永康红唇微抿,垂眸道:“女儿不才,至今只学了皮毛。”

兴武帝:“……”

看得出是真的没琴艺上的天分了,他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贵妃笑道:“还是永康对学琴没太大兴趣,后来改学笛子就一日千里了。”

兴武帝点点头:“改日给父皇吹一曲。”

永康脸色就好看多了。

兴武帝看向三个儿子:“五月底的月考刚考完吧,你们考得如何?”

三位皇子互相看了看,弟弟们不说,大皇子秦弘只好先答:“儿臣文课考了甲中,武课只得了甲下。”

秦仁的眼角抽了抽。

兴武帝示意该开口却迟迟不语的老二。

秦炳硬着头皮道:“儿臣武课得了甲上,文课只得了丙下。”

兴武帝哼道:“像你王叔。”

秦炳忍不住咧开嘴,瞧见父皇瞪眼睛才赶紧恢复惭愧反思之状。

眼看父皇的目光移到了他这里,秦仁尴尬地笑道:“儿臣愚笨,文课武课都是乙中。”

兴武帝:“……心性倒是不错,考成这样还能笑得出来。”

秦仁讪讪地低下头。

庆阳见哥哥不开心,替哥哥分辨道:“父皇,三哥没有偷懒,每次功课都有在做。”

兴武帝暗道,老三偷懒反倒是好事,说明紧紧皮子还能考好点,勤勤恳恳考个差的才让人发愁。

这么想着,兴武帝瞥了丽妃一眼,老大老二都有甲,老三的乙肯定随了亲娘,光长脸不长脑袋了。

丽妃一点都不怕,儿子笨点挺好的,皇上来她这边够多了,儿子再聪明绝顶,岂不成了出头鸟?

大皇子占了嫡长子的名分且早早定了成国公吕家的孙女为皇子妃,二皇子有个贵妃娘、丞相外祖父,太子肯定从这俩兄弟里面挑,自家老三注定与那个位置无缘,不如普普通通的,威胁不到任何一个哥哥。

.

帝王一家共叙天伦,半个多时辰很快就过去,兴武帝该去太极殿大宴群臣了。

兴武帝准备带着三个皇子同去,让皇子们提前习惯面对文武百官的场面。

庆阳正新鲜这个父皇呢,一看父皇穿好龙靴,便从母妃怀里探出身子,张开手臂喊父皇抱,丽妃能按住女儿的手,却舍不得去捂女儿的嘴。

庆阳喊两声父皇,兴武帝就犹豫了,庆阳再喊两声,兴武帝瞧着女儿可怜巴巴的模样,心彻底软了,再次从丽妃怀里接过小女儿:“算了算了,反正庆阳还小……”

话没说完,注意到长女永康板了脸,兴武帝笑道:“好了,你们姐弟五个都随朕去,永康带着庆阳坐一席,正好照顾妹妹。”

永康满意了,到了太极殿这边,要在百官面前露脸了,永康配合地牵住妹妹的手,姐妹俩并肩走在父皇身后。

提前得了吩咐的宫人早在兴武帝的御席右侧加了一个席面,与三位皇子相对。

大臣们没有太在意,只当兴武帝刚刚回京正是最宠公主们的时候。

宴席一开,兴武帝就专心与大臣们应酬了,一会儿文臣武将接连盛赞皇上的丰功伟绩,一会儿换兴武帝依次嘉奖官员们的功劳。

庆阳坐在大姐姐身边,乳母跪坐在一旁端着碗喂她吃饭,所以庆阳的手脚眼睛都很有空,哪个人说话她就伸着脖子盯着哪个看。轮到卫国公张玠听夸时,庆阳耳朵一动,立即往下看,就见一个穿着战甲的英武男人离席而起,长得竟然比父皇还俊,就是跟张肃一样,瞧着都很冷,不像爱说笑的样子。

话少的张玠很快就坐回去了。

下一个听夸的是这次平南有功新封的镇南侯傅道年,连着他的两个儿子傅枢、傅魁。

长得并不是很俊,庆阳认了人就低头吃饭了,永康正随意地打量着傅家父子,忽听父皇道:“朕看你这两个儿子都很喜欢,世子已经成亲了,傅魁年方二十气宇轩昂,正好给朕做女婿,不知你们父子可愿意?”

永康还愣着,傅家父子已齐齐朝她这边望了过来。

回神的永康差点丢了手里的筷子。

傅魁眼里的永康肤色白皙五官清秀,虽然不是十分美丽却有公主之尊,给兴武帝当女婿,他当然愿意,直接就跪到大殿中间领旨谢恩了。镇南侯傅道年慢了一步,同样是感恩戴德,只怕犬子才疏学浅委屈了公主。

兴武帝笑道:“朕既然喜欢傅魁,傅魁便当得起朕的女婿,婚事朕会安排礼部筹备,你们尽管放心吃席。”

父子俩千恩万谢地退下。

永康低垂着眼帘,坐姿依然端庄,口中残留的果子酒却失去了滋味。

她才做了三年的公主,养在父皇身边的时间加起来甚至不足三年,父皇就要把她嫁出去了。

永康舍不得,可她又清楚,父皇需要靠联姻拉拢这些开国功臣,让他们安安心心地继续为父皇效力,正如弟弟与成国公府吕家的婚约。

庆阳还不懂男女婚约之事,见身边的人一动不动,她疑惑地问:“大姐姐怎么不吃了?”

永康看看才三岁的妹妹,强颜欢笑道:“姐姐吃饱了。”

琴瑟声起,庆阳瞧着蝴蝶一般翩翩走进大殿的两排舞姬,高兴道:“那我们一起看她们跳舞吧。”

永康颔首,扭头时却隐晦地瞥向她刚得的驸马傅魁所在之处,见对方五官周正被一身战甲衬得也算气度不凡,震荡的心湖慢慢恢复了平静。

嫁就嫁吧,即便父皇舍得放她出宫嫁人,她依然都是父皇的长女,是大齐开国后的第一位长公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