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年代1944:我有空间囤货种田 > 第3章 复杂但和谐的家庭关系

年代1944:我有空间囤货种田 第3章 复杂但和谐的家庭关系

作者:甯青兕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3 01:40:22 来源:小说旗

来到堂屋,八仙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中间一盆鱼汤,里面还有萝卜;边上用高粱挺杆做的坎儿里放的杂合面窝窝头,还有一碗腌咸菜。

奶奶接过小丫头,用小碗盛了鱼汤,加了几块鱼肉,然后把窝头揉碎泡进去,用勺子慢慢地喂着。

“多喝点汤,吃点萝卜,这是穷人家的人参,补一补。”

老妈盛了一海碗鱼汤,多加了几块鱼肉,拿了一个窝头递过来。

刘德信已经适应了饭菜,不适应也不行啊,生存的本能。就这吃着喇嗓子的窝窝头,还是为了照顾他劳累过度将养身体特意做的。

之前都是喝的小米粥,就是有点稀,但是和记忆里的比起来,还是强了不少,以前那是能照镜子了。

用奶奶的话说,这是穷人家的人参汤。

这已经算很不错了,刘家败落了,还是有底子的。蹿个儿那几年时不时还能见荤腥,也就是刘秉枢得病到去世这一年多,老大老二都远在外地帮不上忙,伙食才彻底拉垮。

刘德信17岁,能长得比村里大部分人都高,一是遗传,二就是吃的比一般人好些。估摸着现在身高有1米75了,要是后续营养补上,还能窜不少。

也许是跨界旅行带来的福利,刘德信觉得自己的精神力强的出奇,还在进一步反哺之前还算强壮的身体。

除了小丫头时不时的点菜吃,一家人都默默地吃着饭。

不是因为什么食不言寝不语,而是这时候更能让人想起缺席的亲人。

婆媳俩都是坚韧的性子,见惯了这年头的生死离别,活着的人日子还要继续,没有时间去悲春伤秋,低着头扛着家努力前行。

“奶奶!妈!”

“呦呵,吃饭都不等我啊!”

“琳琳,给三哥吃一口鱼肉行吗?”刘德旺提拎着一包东西,晃晃悠悠的走进堂屋。

小丫头赶紧护住小碗:“不给,不给!”

“好好好!咱不给他啊!”奶奶赶紧哄着。

王玉英过来给了他一巴掌:“多大人了,逗哭了你哄啊?看你这一身土,往哪儿钻去了?滚出去弄干净再进来!”

“得~令~!”刘德旺拽了一嗓子转身出去:“妈,一点儿酱驴肉,切了都尝尝,也给老四补补。”

这个人给刘德信最初的印象就是不靠谱,不着调,不扛事儿,小毛病一堆。对家人还算是关心,平时也对小丫头非常好,有好东西、好玩意儿给她带。

做坏事的胆子没有,总结起来就是奸懒馋滑,占了中间两个。

上次刘德旺带回来二两肥肉,刚开始刘德信是拒绝的,他可是从来不吃肥腻的,想想就觉得想吐。

这年头买肉都想选最肥的,切两刀放锅里,熬出油,多了还崴出来留着用。然后放肉、放菜,续水,撒盐,炒菜变成炖菜。

预想的呕吐没出现,大脑也抵不住身体对油水的渴望,味道一来,本以为的恶心变成了欢呼雀跃。

大人,时代不同了!身体对大脑如是说。

驴肉差不多二三两,切成了薄薄片状端了上来。搁以前绝对是切成几份,剁成肉丁炒菜,多吃几次荤腥。

刘德信夹了一筷子驴肉,直接放到奶奶面前的碗里:“奶奶,咱们都尝尝,我早好了,你看我都长肉了,脸都快飞驰起来了。”

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夹了一片送到小丫头嘴里:“好好,还是我小孙子心疼人。来,琳琳先尝尝!”

小丫头早就像雏鸟等食儿张着小嘴儿,一口咬住肉片,慢慢的在嘴里嚼着:“好吃,真好吃!”

“妈,你给我拿个碗盛汤。”刘德旺这时也收拾干净走了过来,一屁股坐到条凳上。

拿起筷子夹了片萝卜,抄起窝头,大口吃起来,“琳琳,是四哥的鱼好吃,还是三哥的肉好吃?”

“都好吃!”

“不行,必须选一个!”

“嗯,嗯,那你再夹块鱼和肉给我尝尝,我忘了。”

“你真鬼张,脑子全用到琢磨吃上了。”老太太笑着点了点小丫头的脑门。

“老三,你这两天别出去瞎转悠了。别虎搬家蛇过道,明天必有大雨到。”王玉英盛了一碗:“回头弄得衣服鞋磕碜拉拉的,你自个儿洗。”

别虎也就是蚂蚁,可以为大人提供天气预报,地震预警,也为小孩子提供了包括但不限于水刑、火刑、腰斩等行刑的乐趣。

“知道了!我肯定不出去。”刘德旺满嘴窝头说着。

吃完饭,老太太给小丫头擦了擦,转头说道:“德旺,德信,等天气过去了,你俩拿点东西去城关你姥爷家看看,前段时间他们一直在这儿支应着,至亲也得讲个礼儿不是。”

刘德信点点头,社会关系得维护啊,尤其是这时节,娘亲舅大,亲戚之间关系也远比后世紧密,不抱团不行啊。

“让老四去就行了吧,家里不能没人,我在家照应吧。”刘德旺犹豫了一下。

还没说完,后脑勺来了一巴掌。

“你是怕挨骂吧。当时往后缩的时候怎么不怕呢?”王玉英过来给了三儿子一下,“还有,后半天你俩去把你大嫂她们接回来。”

刘德旺嘴里不知道嘟囔了什么,不情不愿的应下了。

姥爷王彦章,家住在县南城关镇的长盛村,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早年间和爷爷刘武成一起打过仗,后来一起回乡,还成了亲家。

不知道从哪听到了一句: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就给男用金,女用玉做字辈。三个舅舅从小习武,但是姥爷都没让他们出去闯荡,全部留在村里。

大姐王玉琴是老大,三个舅舅在中间,老妈王玉英是最小的姑娘。刘德信管王玉琴叫大姨是对的,叫妈也没问题。最开始刘秉枢娶了王玉琴,生了大哥刘德仁和大姐刘湘兰,早早没了,续弦娶了王玉英。

两人差了十岁,但一是确实熟悉,有感情基础,二是娘家也担心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爸。

这一嫁过来,小姨变后妈,儿女容易接受,还不怕受欺负。在王玉英的操持下,确实一家人和和气气,兄弟姐妹和睦,日子过得很舒坦。

大女儿找了个不错的人家嫁了,大儿子学医当了医生,也结婚有了孩子,王玉英也觉得对大姐有交代了,本来以为等孩子们都成家了,就安稳了,没成想世道又乱了。

刘德信搞清楚状况后,都有点头大。

总的来说就是,这次旅行有好消息,有坏消息:

好消息是这最起码是个富农,甚至是个小地主家庭;坏消息是那是曾经,已经败落了!自己还得忙活养家。

好消息是这一败落,手里没啥地了,以后土改平安无忧;坏消息是建国后要评成分,追根究底,关不好过。

好消息是听老妈私下说二哥刘德义是去参加八爷了,自己人;坏消息是大哥刘德仁本来是在保州城里当大夫,成了**军医了。

这啥家庭啊?

沉默是金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