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年代1944:我有空间囤货种田 > 第7章 重操祖业

年代1944:我有空间囤货种田 第7章 重操祖业

作者:甯青兕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3 01:40:22 来源:小说旗

新的一天,从孩子的笑声开始

彻底的放松,刘德信醒来,感觉全身都显得轻盈起来。

房间里还是暗暗的,门帘的缝隙透进来暖暖的阳光。

“三哥,再给我拿一块!”

“三叔,要!”

“好好,都有,放上水晾一晾,化开了再喝啊。”

刘德信撩开门帘,来到堂屋。

八仙桌上,放着两个碗,里面盛满糖水。小妹琳琳和小侄女小旭,眼巴巴的围在桌边,时不时用嘴吹气,想让凉得快一点。

三哥刘德旺在一边照看着,看哪个小手偷偷伸过去,就给拍掉。

对面屋子的门帘挑着,奶奶,老妈和大嫂,凑在一起,在炕上缝补被褥。

“醒了啊,饿不饿,要不要吃点东西?”

“不用了,奶奶,我不饿。”

确实不饿,昨天睡觉前又在空间里吃饱了。只是没法解释来源,不方便带出来。

还是得出去闯一下,才有机会往外拿东西。

已经四天过去了,在地道中生活了两天,雨早就停了。

刘德信出来查看,没什么情况,就通知家人出来了。

为了安全起见,之后两天,全家都聚集在正房中,正房的入口也时刻半开着。

晚上其他人住在西屋,哥俩轮换着,一个住东屋,一个住堂屋守夜。

万幸,无事发生。

“我去西院看看。”刘德信打个招呼,往堂屋外走去。

“去拾掇吧。后半天开始干活,不能坐吃山空了。”王玉英边收拾边应着。

刘德信来到北面的磨坊,一共三间,东边是碾子碾盘,用来磨米磨面,以前做韭菜花酱,也是用这个。

西边是石磨,做豆腐、凉粉,中间有灶台和一些原材料。

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这屋子就占了俩,以前是用来打铁的,还能看到放在一边儿的铁砧,铁锤和铁钳。

当年起家,就是靠着高祖挑着担子,到处赶集,卖豆腐,凉粉,饸饹,攒下的第一桶金。

后来有了自己的铺子,发家也不忘本,手艺都传下来了。

至于打铁,则是曾祖开始习武之后,学的一门手艺,锻炼还能打兵器,也传下来了。

难怪三哥刘德旺偷奸耍滑,他是过过好日子的,没太受过累。

大了脾气养成了,就更不沾手了。

懒驴上磨屎尿多,说的就是他。

也就是刘德信身体算是天赋异禀,练武也练出点名堂,每天起早贪黑推磨做豆腐,还要挑着一二百斤的担子出去,走个百八十里打不住。

有力气,腿功了得,跑起来一阵风,耐力还大,真当牲口用了。

现在有空间在手了,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前,怎么也得应付几天,免得家里人担心。

以后这破活儿,爱谁干谁干。

简单的收拾打扫了一下,准备好下午干活的东西,栓好门回中院了。

饭已经做好了,老三样里咸菜,小米汤依旧是常客,窝头换成了山药面饼。

把山药洗干净,切成片晒干,磨成面做的饼子。

手头紧又要待客,或者单纯就是嘴馋的,就用点白面做个薄皮,包上山药面饼,做成包皮饼,省钱又不失面子。

这个山药不是淮山药那种棒状的,本地是管红薯、白薯叫红山药,白山药,读作shǎi 药。

这年月山药是救命粮,家家都有地窖用来储存,放个半年多没问题,只是时间一久,就会变味儿。

桌上还多了一个菜,熬白菜,吃山药的时候一定有它。

“就着白菜吃,不烧心”老太太给两小只夹菜,碗里的米汤泡着揉碎的饼子。

好家伙,这也是流传到八十年后的经典知识之一了。

后世小时候,每次吃红薯都要配白菜,醋溜白菜,白菜炖粉条,同样的说法。

还有个典故说是山药是小日子弄进来祸害国人的,但是咱们有解药没让它得逞。

后来理解了,这背后隐藏着的那一辈人,对小日子的恐惧和痛恨。

“妈,绿豆和黄豆存货都不多了,得淘换点了。”刘德信嚼着饼子喝着汤说着。

“老三,之前让你去扫听,有信儿吗?”王玉英停下筷子,扭头看向刘德旺。

刘德旺摇摇头,伸手又拿了一个饼子。

“都问过了,今年本来就种的少,市面上流出来的也不多,好多物资都被管控了。”

“搞不好又是想涨价吧?”

“现在好多村镇的集市都停了,买卖不行了。以后估计得去县城和市里。”

王玉英眉头皱着,夹了一筷子咸菜放到饼子里:

“明天就是城关镇的大集,今天先做山药凉粉,正好顺路去姥爷家看看。”

刘德旺抬起头,刚要说话。

王玉英一眼瞥过去,“你闭嘴!这次不去,还有下次,这顿打你跑得了吗?”

刘德信想了想,觉得这次还是别带他了,十八里算远了,城里还有鬼子。

“妈,这次我自己去吧。别忘了前两天的事儿,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呢。”

然后笑着下巴点了点刘德旺,“我跑得快,一个人方便。要是三哥腿一软,那不麻烦吗?”

刘德旺张了张嘴想反驳,又怕真让自己去,低头喝汤不说话了。

“也是,本来是想着山药凉粉便宜,多做点,你俩推车去。”

王玉英看着老三想了想,“老四你可要注意点。剩下那点黄豆,做成豆腐带过去吧。”

“放心吧!”

吃完饭,休息了一会,大家都来到西院磨坊。

包括孩子,这几天都是集体行动,一切为了安全。

刘德旺下到地窖,往筐子里装红薯,刘德信用绳子拎出来。

老妈王玉英和大嫂宋竹韵负责洗刷红薯,老太太在一边看着孩子。

然后就是擦成丝,剁碎,挤压过滤一系列流程,放在一边沉淀。

接着就把黄豆拿出来,这次刘德信是主力了,负责推磨,给黄豆去皮。

确实很费力气,现在对刘德信来说,自己身强力不亏,不是问题。

就是这个转圈,挺磨人的,难怪驴要蒙上眼睛。

牛马之所以比驴马强,就是能自我调节。

转着转着,刘德信就走神了。

作为一个有城府且睿智的大学毕业牲,工学学士埋头做工。

身负理力、材力、结构、流体的绝学,四大力学附身出力。

真是英雄终有用武之地啊。

不知道转了多少圈,磨好了。

老妈过来扫磨,筛去豆皮,浸泡在水里,明天一大早进行下一步。

接下来就是熬制红薯凉粉,刘德信作为看客看着老妈忙活,大嫂打下手。

三哥则是拿着几根红薯牛筋跑去逗孩子,刘湘琳倒是能咬得动,晓旭就只能含着尝尝味儿了。

忙活半天,把煮好的红薯凉粉液,趁热倒入大海碗中,自然放凉。

然后固定在架子上,抬着去水井,吊了下去,放一夜能更好地成型。

晚饭就热的白菜和饼子,全是中午的。

知道下午会都挺累,特意做出来的。

每人还来了一碗糖水补充体力。

明天还要早起,王玉英就催着刘德信先去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