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洪荒佛门二教主 > 28.孟姜女

洪荒佛门二教主 28.孟姜女

作者:汉青明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23 01:44: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卢圣心中思忖良久,手中拂尘一扫,一枝青莲冉冉升起,托着卢圣往火云洞而来。

这火云洞云生八处,雾起四方,挺生秀抬,屈曲苍松,上有玉虚之宝篆。朱陆之灵台。舜巡、禹祷,玉简金书。楼阁飞青鸾,亭台隐紫雾。地设名山雄宇雷,天开仙境透三清。

正前方当中一个,顶生二角,却是神农;左边一个,披叶盖肩,腰围虎豹之皮,此乃伏羲;右边一个,身穿帝服,正是轩辕黄帝。

伏羲圣皇却是最善于揣测天机,不是凭借道行所为,却是卓控了天地运转规律,溯本追源,能够勘察出准圣都不能摸透的天机,以至于伏羲虽然法力低微,却是连圣人也不敢小觑。

三皇闭目,运转元神,神游四极。突然中央八卦台上盘坐的伏羲天皇,突然睁开双眸,朗朗星眸,熠熠生辉。地皇神农和人皇轩辕跟伏羲相处数十万年,心意相通,立马睁开了星眸,向伏羲投去疑惑的目光。

伏羲微微一笑:“却是人族圣师卢圣天尊来此,需得我等亲迎!”二人一听,也是心情愉悦,紧随伏羲,出得洞府。

须臾,仙鹤鹩歌,飞龙出没,凤凰飞翔,一片浩大云光闪耀亿万里云端,霞光瑞彩相随,一条浩浩荡荡的万里长河滚滚而来。

“三皇见过道友!”

卢圣驾着青莲远远而来,就见三位圣皇等候在火云洞前,不敢怠慢,遁光加快,来到火云洞三皇面前。三皇功德广大,堪比圣人,不掌大教,不理气运,只管人事,安居火云洞,福德昭显,天下莫不尊崇。

“呵呵,三位道友客气了!”

淳厚、慈祥、威严的无量仙音袅袅传来,恍若春风拂面,让人心驰神往,如同置身于美妙音乐之中。

神农身具长生之气,头上麦穗累累,摇一摇,麦香扑鼻,卢圣声音传来,头顶上的麦粒突然抽根芽,一株株麦苗冒起,节节拔高,青翠欲滴,金黄麦香,让三皇大为诧异。

“圣师操纵作物生长,造化神通真乃不可思议,道行高深,高山仰止呀!”

卢圣脚踏金莲,头顶浩瀚云光展开,万朵金莲矗立,枝叶青翠,散发浩然生机,条条瑞气垂落,如同檐前滴水,涓涓不断。

双方见过礼后,落了座,上了香茗。

卢圣品了一口茶,茶杯羊脂白玉雕琢而出,上面雕饰凸起,仙女飞舞,栩栩如生,如今烟雾缭绕间,茶杯之上竟然有仙女翩翩起舞,丝带飞旋,让人啧啧称奇。

杯中云雾翻滚,万千妙境显化,或清净竹林,微风拂过,簌簌作响;或天女妙舞,鲜花乱坠,颇为养眼;或莲花田田,碧叶连天,红莲映日,美不胜收。

伏羲笑呵呵,神念略微一扫,发现眼前空无一物,似乎没有卢圣的踪迹,心中一愣,随即凝眉再探,却是层层叠叠的空间隧道,依旧没卢圣身影。

“道友你?”

伏羲心中一惊,这种感觉只在三清等圣人身上感受过,不动之时恍若清风拂过,与周围相合,不显一丝突兀,恍若空无一物;动弹时,狂澜如潮,跌宕起伏,暴风骤雨,镇压一切。伏羲眼睛一扫神农和轩辕黄,发觉他们两位同样震惊。

“呵呵,无非是六根清净,大彻大悟,逍遥自在而已!”

卢圣淡然道,似乎毫不在意。自从化生之后,卢圣积累不少大功德,自身修为已窥混元,肉身早已和天道相合,命运长河里早已不见了自己的踪影。

伏羲摇摇头,羡慕道:“道友如此境界,虽然不能和圣人平起平坐,不过也能自保无虞,可喜可贺啊!”言语之中还隐隐夹杂着羡慕和对自身的一丝无奈。

卢圣今心念通透,伏羲心思都能隐隐察觉,安慰道:“三位道友身具无量功德,又身居火云洞,不染因果,只可享受无量清福,无量天尊!”

伏羲笑道:“倒是贫道三人失了平常心!”

卢圣放下茶杯,随后对三皇说明来意:“贫道今日前来火云洞,乃是为了人间界人皇之事。嬴政杀戮成性,穷兵黩武,以力夺取天下,如此我等也不好说什么,毕竟争霸之事,无非兵戈杀戮。可惜,天下初定,人皇不思休养生息,安抚天下万民,却是依旧为人阴狠,嗜杀成性。

近日更是胆大包天,不敬上天,妄封之名,欲要盖过三皇五帝之德。如此还不满足,居然焚书坑儒,天下道德文章纷纷被焚,无数圣贤之言断绝,诸天仙佛、圣贤勃然大怒,怨声载道,贫道特地求教于诸位,是否有良方解此困境?”

“哼,这群不肖子孙,怎么会如此涂炭生灵。”说话的是轩辕黄帝,只见人皇面若刀削,威武不凡,气度凛然,往那一坐,睥睨众生的威势尽显无疑。

“是啊,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神农手拿一株不死神草,摆一摆,大为不解,瓮声言道。

天皇伏羲思忖一番,开口道:“圣师以为如何呢?”

“秦王朝气数已尽,黎民百姓受苦,众位仙家怨恨,吾等也就妄自菲薄,决定废除人皇,再立新朝。”

卢圣轻飘飘一句,云淡风轻般划过。

只是此事却是如同晴天霹雳划过三皇心头,一时震骇,毕竟人皇乃是代天狩民,天命所归。改立人皇,牵一而发动全身。

看着三人变色,卢圣心中不以为意,自己如今道行已臻功德至人,离高高在上的圣人也是一步之遥,行事也不能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大失本心,不然执念难斩,大道难成。

以前虽然看似有西方二位圣人护佑,再加上因为造人之事和辅助天皇伏羲,与女娲娘娘关系融洽,自身实力也是数一数二,行事看起来不温不火,但也是惊天动地,不让人小觑。

总的来说,卢圣以前行事都是深思熟虑之后而行,都是顾忌到了其人背后的势力,特别是涉及到圣人的那些巨擘,一般都是妥协下来了,比如三皇五帝之时让陆压道君走脱。

这也是不得不为之,毕竟自己再强,也抵挡不过圣人一招。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圣人也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时日夜看护自己,一旦犯了众怒,圣人忍无可忍,自己难逃被灭为飞灰的下场。

于是,卢圣深思熟虑,行事有度,不免有些瞻前顾后。封神大劫过后,卢圣道行直达功德至人,一言一行暗合天道,行事便不用太多无所顾忌。人族乃是人教教主太清圣人禁脔,按理说,改立人皇要经过老子首肯,但卢圣掌控崆峒印,也可敕封人皇。嬴政逆天行事,卢圣手持崆峒印便可废立人皇而不落因果。

此时卢圣颇有道家随心所欲的意味,却是堪破了长生本质,如果不能随心所欲,心中还有羁绊和畏惧,如何能够破开天道桎梏,征得永生。可以有敬畏,但是不能对任何事物产生恐惧,否则道心蒙尘,犹如明珠失色,一蹶不振,难有作为。

“圣师好手段,好气魄!”

三皇心中大为佩服,自己隐居火云洞,看似安乐,却是不能理会人族,否则有碍。

“呵呵,此乃轩辕师弟家事,还是师弟出手吧!”牛头人身的神农圣皇憨厚地笑道。

却是夏商周三朝都是黄帝后裔,这黄帝决定承继之人,不仅从名义还是气运上来说,都是最恰当的人选。

果不其然,轩辕黄帝一听,当即言道:“也罢,师弟我就代劳了!”

黄帝乃是三皇之中唯一一个以武力成就霸业的人皇之主,杀伐果决,心中对秦国不满,于是干脆接了过来。

随后,黄帝拿出了轩辕剑,抚摸一番,肃然道:“宝剑,你今天要大发神威了!”

卢圣身上金光一展,崆峒印飞出,其上复塑有五方天帝形貌,分别为太昊、炎帝、少昊、领颍掌东、南、西、北,以及中央的黄帝,并有金玉龙盘绕其上。金光一闪,宝印转而化为一道人影,锦衣衮服,面容威严。

“第二元神!”

黄帝知道此道人乃是卢圣练化的身外分身,第二元神,端的是神通广大,万法不侵,万劫不坏,不死不灭,心中赞叹,圣师有此神通,难怪能如此行事,把手中的轩辕剑递给崆峒道人。

崆峒道人手持轩辕剑,一转身来到咸阳上空,咸阳上空一只气运显化血龙原本威风凛凛,狰狞咆哮。不料崆峒道人口中吐出莫名音节,虚空震荡,一剑斩下,血龙遭顿时萎靡不振,呜咽哀鸣。立马天道感应,紫薇帝星暗淡无光,人间界皇族气运丧失,改朝换代,人皇更迭已经迫在眉睫。

于是,无数懂得天象卦象之人纷纷脱离朝堂,归入山野之间,隐匿深山,不再现世,唯恐天下大乱,卷入红尘乱世,徒自折了福寿之数。

崆峒道人回到火云洞,把轩辕剑归还黄帝,化为一道金光飞入卢圣体内。

卢圣见大事已完,也就安心与三皇闲聊一番,谈天论地,毫不逍遥。

其后拜别三皇,卢圣回到铁叉山八宝洞,眉心玄窍大开,一道神光射出,观照气运,只见皇宫上空盘旋一条神龙,惶惶大气,巍峨气势,只是灵性大失,甚至万民信仰之力都快要枯竭。

嬴政此时虽是人主,手中执掌杀伐权柄,脚踏九州,俯瞰山河,气运强盛,但已遭诸天众人抛弃,秦国败亡在即。

卢圣思忖一番,从案桌上拿起一个葫芦,拿掉嘴盖,微微一倾,一粒葫芦籽落在手中,一股造化青春之气喷薄而起,让人欣羡不已,陶醉其中,难以自拔。

“呵呵,你也算有此福缘,就在凡尘之中历练一番吧!”

说完,一缕造化仙气裹着这粒葫芦籽落在燕国旧地,当时有孟家和姜家是邻居,都没有子女,一天,两家的墙角长出了一株葫芦藤,到成熟的时候,破开葫芦,里面竟然是一个小女娃,孟家和姜家就一直养了这个女儿,取名叫孟姜女。

孟姜女长大之后嫁给杞梁,结果新婚之后没有多久,嬴政下令修建长城,杞梁被征,结果数年不归。

孟姜女思夫心切,徒自一人赶赴边关,结果才知道杞梁因为不堪重负,力竭而亡,结果孟姜女悲恸之际,嚎啕大哭,连续十日,哭倒长城,杞梁尸骨露出,孟姜女收敛尸骨,建立坟冢,最后投江自杀,殉情而死。

其时,有太白金星降下童谣:“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由此,天下人心浮动,秦朝内患开始显现。孟姜女哭长城,悲声凄婉,感天动地,道尽征夫离妇之哀怨,在征战频繁、徭役繁重的秦朝激起了共鸣,无数人开始思考自身出路,对嬴政把持的朝廷怨声载道、怀恨在心。

秦王朝人心向背,日趋显现,嬴政就在巡行天下是病死路途。始皇一死,天下大乱,风云突变,群雄并起。

三十三天之中,春秋阁,茅草屋一座,草席铺地,五位圣贤端坐,为首皆白,老态龙钟,却是额头生山峦,眉心升日月,星眸含瑞彩,鼻翼展凤翅,嘴唇抹朱丹,无量威严,无量福寿,无量鸿运,无量智慧,正是春秋阁阁主,先贤孔夫子是也!

“荀子师弟,你看人族圣师卢圣道人此行意欲何为啊?”

其余四位之中一位威严有度、循规蹈矩的老者开口言道:“各位师兄想必也察觉到了天机变化,嬴政焚书坑儒,天怒人怨,圣师火云洞三皇顺应天机,欲要改天换地,再立人主,因此天机大变,仙佛隐退,不敢在秦朝任职。”

正是儒门五圣之一的孟轲,门下弟子乃是李斯和韩非子,鼎鼎大名,却是属儒而类法。

“嬴政不仁不孝,嗜杀成性,合该天诛地灭,此事大善!”说话的却是儒门曾子,头顶一卷《孝经》忽卷忽舒,万道尊老爱幼之意韵喷薄,让人望之而心生敬意。

“嬴政不管是否有错,起码现在看来秦朝覆灭在即,我儒门能否趁此乱世兴盛,却是需要细细思量!”孟轲头顶浩浩荡荡一条浩然正气长河奔腾,蔓延亿万里,气势磅礴,河流之中漂浮无数利剑,剑锋犀利,欲要直刺人心,一个大大的“义”字高宣,散发出无量光辉,恍若太阳。

“此时诸天圣人隔天而观,密切注视,鬼神不敢妄动,我等还需从长计议。”

“述圣”子思秉承中庸之道,浑身古朴无华,给人憨厚淳朴之感,心生亲近之意。

“呵呵,天地气数大变,人主更迭在即,我儒门秉承入世修行之道,为万民请命,辅佐贤君,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即便面前有刀山火海、万丈深渊,我等儒门弟子合该一往无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待新君登基,当下凡辅佐,成就万古功业,千代功勋!”

孔子金石之言,铿锵有声,似九天飞瀑轰隆隆,又似涓涓细流叮咚,斩钉截铁,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博大胸怀。

“师兄此言大善!”四位圣贤异口同辞言道。

儒门四贤人定下大计,立马开始了施为。

不久,一道虹光从三十三天飞落,直奔南赡部洲,落入咸阳一所官坻内。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官坻内,灯火辉煌,一官员正端坐桌前,挥笔破魔,一字一顿,小心翼翼撰写奏章。叔孙通早年师从孔鲋。秦始皇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

突然,一道虹光从东天垂落,进入府上。一张金纸正落在孙叔通手上,上面金光流转,闪烁一片金文,传达了儒门孔夫子指示。

孙叔通大惊,忙细细看完,而后朝东方拜倒,言道:“弟子领旨,必定完成圣人重托!”

而后孙叔通不辞而别,悄然离开秦廷,隐居山间。汉高祖二年(前205年),下山辅助刘邦,拜博士,号稷嗣君。汉并天下后,叔孙通创立汉朝仪礼。

汉高祖九年(前198年),高祖想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叔孙通力谏阻挠,欲以自杀相抗。孝惠帝即位后,曾在通往宗庙的路上修建复道,叔孙通认为是不敬,又因“人主无过举”,谏议在渭河北修建原庙以立孝本。去世时间不详。 [38]叔孙通学本儒家,其最重要的思想是“与时变化”,从他仕秦后归楚,再到降汉制仪,莫不如是。降汉之初,他不举荐儒生,而专向高祖举荐群盗壮士;汉统天下后,他说“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于是从鲁地征集儒生30人,制定仪礼,破除群臣“拔剑击柱”的危机,安定天下。司马迁评其说“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