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等人不敌悟空,自得派人到天庭复命。玉帝听后大怒,这时,执殿灵官入殿,报说南部瞻洲大雪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与其大徒弟韦陀到此,在殿外等候,请求面圣。观世音菩萨乃是准提菩萨的化身,身份非同小可,玉帝不敢怠慢,赶紧率群仙到殿外把观世音菩萨迎进凌霄殿。
观世音菩萨见过玉帝后,又与老君、王母相见,各自坐下。太上老君端坐云台,微眯双眸,品着香茗,却是不一言,老谋深算,谋定而后动,让观世音菩萨分外忌惮。如今佛门欲要传经东土,不得不假手天庭正统。
那太上老君乃是道德天尊的一尊分身,坐镇天庭,以示玄门对天庭的支持。而瑶池金母也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猴妖,如今却是引来两大巨头在此,心中念头频闪,只觉此事大有异常,说不定暗藏玄机,只是猜不透,坐立难安。
观音菩萨对玉帝行了一礼后问道:“扰乱蟠桃盛会的妖猴可曾降服?”
玉帝回答道:“那妖猴也算有些本事,暂时还未擒下。”
菩萨闻言,即命韦陀尊天道: “你可快下天宫,到花果山,打探军情如何。如遇相敌,可就相助一功,务必的实回话。”
韦陀尊天整整衣裙,手执降魔杵,驾云离阙,径至山前。见那天罗地网,密密层层,各营门提铃喝号,将那山围绕的水泄不通。韦陀立住叫:“把营门的天丁,烦你传报:我乃南海观音大徒弟韦陀,特来打探军情。”
那营里五岳神兵,即传入辕门之内。早有虚日鼠、昴日鸡、星日马、房日兔,将言传到中军帐下。李天王发下令旗,教开天罗地网,放他进来。此时东方才亮,韦陀随旗进入,见过李天王。
李天王道:“道友,你自那厢来者?”
韦陀道:“贫僧随菩萨赴蟠桃会,菩萨见胜会荒凉,瑶池寂寞,引众仙去见玉帝。玉帝备言天王等下界收伏妖猴,一日不见回报,胜负未知,菩萨因命韦陀到此打听虚实。”
李天王道:“昨日到此安营下寨,着九曜星挑战,被这厮大弄神通,九曜星俱败走而回。后我等亲自提兵,那厮也排开阵势。我等十万天兵,与他混战至晚,他使个分身法战退。及收兵查勘时,止捉得些狼虫虎豹之类,不曾捉得他半个妖猴。今日还未出战。”
说不了,只见辕门外有人来报道:“那大圣引一群猴精,在外面叫战。”李天王与太子正议出兵,韦陀道:“天王,贫僧蒙菩萨吩咐,下来打探消息,就说若遇战时,可助一功。今不才愿往,看他怎么个大圣。”
天王道:“道友随菩萨修行这几年,想必也有些神通,切须在意。”
韦陀尊天抡着降魔杵,束一束绣衣,跳出辕门,高叫:“那个是齐天大圣?”
大圣挺如意棒,应声道:“老孙便是。你是甚人,辄敢问我?”
韦陀尊天道:“吾乃韦陀,今在观音菩萨宝座前为徒弟护教。”
大圣道:“你不在南海修行,却来此见我做甚?”
韦陀尊天道:“我蒙师父差来打探军情,见你这般猖獗,特来擒你。”
大圣道:“你敢说那等大话,且休走,吃老孙这一棒。”
韦陀尊天全然不惧,使降魔杵劈手相迎。他两个立那半山中,辕门外,这场好斗:
棍对宝杵虽各异,兵纵交兵人不同。
一个是太乙散仙呼大圣,一个是观音降魔护法尊。
降魔杵乃千锤打,六丁六甲运神功;
如意棒是天河定,镇海神珍法力洪。
两个相逢真对手,往来解数实无穷。
这个的降魔杵万千凶,绕腰贯索疾如风;
那个的夹枪棒不放空,左遮右挡怎相容。
那阵上旌旗闪闪,这阵上鼍鼓冬冬。
万员天将团团绕,一洞妖猴簇簇丛。
怪雾愁云漫地府,狼烟煞气射天宫。
昨朝混战还犹可,今日争持更又凶。
这大圣与韦陀尊天战经五六十合。韦陀尊天祭起须弥山印来打孙悟空。岂料孙悟空化为一道金光起到半空,抡起金箍棒,往韦陀尊天砸下。韦陀用降魔杵挡住,随将身手摇动,三百六十骨节,霎时现出三头六臂,青脸獠牙,一只手执降魔杵,一只手擎住须弥山印,双手持双戟,另双手执雌雄双剑,来战孙悟空。
孙悟空毫不畏惧,喝了一声,”变!“化出九个分身,来战韦陀尊天,两人相持不下。韦陀尊天心中暗叹,“这猴子果真是大神通!”就把手中降魔杵磨了一磨,口中念念有词。那降魔杵蓦然飞在空中,一变十,十变百,一霎时间,成千成万的降魔杵,好便似飞蛇走蟒,望孙悟空头上盈空里乱落下来!
好大圣,不慌不忙,把金箍棒丢将起去,喝声:“变!”望空抛去。那金箍棒在半空中也是这般一变十,十变百,变成千千万万,一根金箍棒抵住一根降魔杵,两样千万兵器在空中厮杀。两边军士们倒都看得呆了,齐齐的喝彩,却忘了打仗。
韦陀尊天见降魔杵不能伤那大圣,也不恋战,右手一招道:“来了罢!”那降魔杵仍变做一柄,落在手中,虚幌一幌,退下阵来。
大圣也不敢造次,收了铁棒,安扎在洞门之外。只见天王营门外,大小天兵接住了尊天,让开大路,径入辕门,对李托塔、哪咤,道:“好大圣,好大圣!着实神通广大,贫僧也无法取胜!”李天王见了心惊,即命写表求助,便差大力鬼王与韦陀尊天上天启奏。
二人当时不停留,闯出天罗地网,驾起瑞霭祥云。须臾,径至通明殿下,见了四大天师,引至灵霄宝殿,呈上表章。韦陀又见菩萨施礼。菩萨道:“你打探的如何?”
韦陀尊天道:“始领命到花果山,叫开天罗地网门,见了父亲,道师父差命之意。李天王道:‘昨日与那猴王战了一场,止捉得他虎豹狮象之类,更未捉他一个猴精。’正讲间,他又索战,是弟子使降魔杵与他战经五六十合,不能取胜,便回营。李天王因此差大力鬼王同弟子上界求助。”
菩萨左手托羊脂玉净瓶,右手轻捻清净杨柳枝,理圆四德,智满金身,缨络垂珠,香环结宝,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一旁闭目不语。
当真是: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
却说玉帝拆开表章,见有求助之言,笑道:“叵耐这个猴精,能有多大手段,就敢敌过十万天兵?李天王又来求助,却将那路神兵助之?”
观音闻言,反而暗喜,只因这应运之人本事越大,西行取经之事就越顺当,那佛教大兴只在眼前,怎能不喜,合掌启奏:
“陛下请宽心,贫僧举一神,可擒这妖猴。”
菩萨慢悠悠言道,不紧不慢,从容不迫,无形中显出一种智珠在握、自信满满的威严气度,让玉帝和天庭众仙折服。
玉帝眉目一挑,心中不满,这孙悟空只不过是金仙修为,要不是这泼猴背后有你们这些圣人暗藏什么祸心,在纵容包庇,早就把它正法,还用得着这么麻烦,却是知道偏偏自己又得罪不起,心中大为恼怒,却是发作不得,沉声言道:“菩萨所举者何神?”
观音菩萨呵呵一笑,天地间天花坠落,异香飘渺,脑后圆环高悬,衬托得菩萨威德无量,飘然出尘,不紧不慢道:
“此人乃是陛下令甥清源道妙真君杨戬,见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封神之战中屡立奇功,神通广大。奈何他只是听调不听宣,陛下可降一道调兵旨意,着他助力,定可一战而下。”
杨戬被封昭惠显圣仁佑王,因为当年劈开桃山救母之事与玉帝耿耿于怀,故不愿住在天界,而往下界守人间香火,率领梅山七怪七位结义兄弟和麾如草头神驻扎灌江口,与玉帝定下“听调不听宣”的约定,也就是只是听从天庭调令,而不去灵霄殿面见玉帝。从此秉持网直公正,显圣护民。凡人间生灵危难,呼其尊号必往救,安享一番香火。
玉帝见观音菩萨提起杨戬,又自沉吟犹豫了起来。
正是要你请出此人来,否则怎能分道门气运?此时一旁的观音菩萨笑道:“陛下,这妖猴神通广大,非杨戬不能降之!”
玉帝心念数转,终于下了决定,传左右去灌江口宣旨,许下重赏,调杨戬前往花果山伏妖。
灌江口真君殿内,杨戬盘膝坐在大殿正中云台之上,身后巫妖法相不是不断幻灭,有不断更新,杨戬保持灵台清明,化生巫妖万物,领悟天地至理。突然杨戬身后巫妖法相消失,接着**不断变化了起来,时巫时妖,时龙时凤,甚至还有洪荒蛮兽,万物众生,玄奥无比。
突然杨戬还原本体,随之一股扑天盖地的气势以杨戬为中心从真君殿想四面八方发散开去,方圆百万里内凡是大罗金仙以下的生灵斗被压的匍匐在地,犹如天威。
一时间灌江口附近一下子变得沉默了,安静的让人心里发慌。
来得快去的也快,这一气息很快就消失了。灌江口亿万生灵大大的舒了口气,犹如压在头上的百万大山突然去掉的一种全身轻松的感觉。
真君殿内,杨戬睁开了那双深邃的眼睛,世界幻灭,万物众生一一从眼中闪过。然后深深的叹了口气:“诶,还是突破不了第六转,看来九转玄功不愧是需要战斗中突破的法诀。”
原来杨戬九转玄功经过五千年的修炼,因为本来身体强悍,法力深厚,已经达到了五转顶峰,虽然已经试过了好几次突破六转,但却都没成功。
虽然这五千年来肉身强悍了不少,而且能完全发挥肉身的力量,绝对超过了绝大多数大巫,道行也提升到了一重天顶峰,到时法力却没怎么进步,还是二重天初期的法力,修炼九转玄功所需要的法力实在是太多了。
但是杨戬能深刻的感觉到自己**中强悍的力量,毫不夸张的说,现在光凭肉身就能硬撼绝大多数大罗境界顶峰的高手,如果不算法宝的话,现在的一个杨戬简直能打五千年封神大战前的两个杨戬。
杨戬心中欢喜,此时有鬼判官进来报天庭有宣。
“原来我那师弟正在大闹天宫,他也学过九转玄功,自己正想会一会,切磋一下呢。”杨戬也早已被尊师告知了此事,见玉帝下旨,便顺势接旨,带领一众位兄弟,架起祥云,来到了花果山。
杨戬通报了名姓,言明是为助战而来。大小天兵引入,李靖哪吒与他自封神时便相熟识,素服其能,一见了面,都是大喜,各寒暄了几句,话题引到这孙悟空身上。
哪吒道:“说来惭愧,我等几番出战,丝毫见不得功。这厮颇有通天手段,武艺高强,兼通变化之术,一身本领不输于与杨大哥你啊。”
杨戬闻言,心道:想不到我这个师弟居然还如此厉害,看来我是要好好的和他打上一场了。于是,杨戬便道:“那猴子居然能让哪吒兄弟吃亏,我倒也还真想和他比比。”
说完,杨戬便出了辕门,直到那水帘洞外,高声叫战。
孙悟空闻得小猴来报,即时披挂齐整,绰着金箍棒,领小猴出门。睁眼看时,见杨戬目若朝阳,耳垂双肩,虎口豹鼻,卧蚕黑眉,浑身金光闪烁,仙肌玉骨,身姿伟岸,最奇怪的是两只丹凤眼之间,又生着一只眼睛,渗着摄人光芒,居然有着大罗金仙后期的修为。
孙悟空心道,此人可定厉害,心中战意也是高涨了起来,将金箍棒掣起,高叫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杨戬仗着三尖两刃刀,旁边哮天犬,有道是“仙犬修成号细腰,形如白象势如枭”,当真是峥嵘凶恶,喝道:“你这厮有眼无珠,认不得我么!我乃玉帝外甥,敕封清源道妙真君杨戬是也。今蒙上命,到此擒你这反天宫的弼马温猢狲,你还不知死活!”
孙悟空一听道:“原来是杨戬,怪不得有如此修为。听闻你也练就了七十二般变化,正要找你玩耍。”
杨戬继续怒道:“泼猴,休得无礼,吃我一刀!”说罢,将啸天犬祭在空中,细腰背生双翼,凶恶扑来,杨戬也仗着三尖两刃刀冲上前去!
孙悟空斗败天庭一干将领,如今见这杨戬武艺高强,可作对手,也起了争胜之心,不避不躲,挥舞金箍棒冲上。
二人两把武器相碰,孙悟空手臂发麻,笑道:“好个杨戬,如此强横,倒算是我的劲敌!”
杨戬将手中三尖两刃刀舞得密不透风,劈、砍、抹、撩、斩、刺、压、挂、格、挑,各种手段如雨落下,笑道:“你这猴头,知道本真君的厉害,还不束手就擒,更待何时!”
孙悟空呵呵冷笑道:“小样的你看,来,吃本大圣一棒!”杨戬与孙悟空斗经三百余合,不分胜负。
杨戬心里暗赞:“这个师弟还真有两下子,怪不得能打败哪吒兄弟。我来弄个手段,看他怎应!”
这时,只见杨戬抖擞神威,运转玄功,四周的灵气如水归川,滚滚而聚,绕着杨戬身外盘旋,随着呼吸,从全身八万四千毛孔渗透进去,喀嚓喀嚓,随着天地灵气入体,杨戬身躯暴涨至万丈,手中三尖两刃刀,如山峰擎天耸立,剑气凌霄,滚滚罡风烈火升腾燃起,却是使出了法天相地的神通。
洪荒为盘古开天所化,使出法天相地的神通,本身化为盘古真身,原则上可以吸取洪荒天地的一切灵气,精华为我所用,当然化身盘古真身威力多大,还需要看个人的修为了。
杨戬弓身而起,横贯天地,眼如日月,额如泰山,鼻似昆仑,口若归墟,呼吸之间,风起云涌,庞大的身躯,散发出滚滚的煞气,碾压八荒,大喝一声,两只手举着三尖两刃刀往悟空头上就砍。
孙悟空见状,却也不敢托大,也使出法天相地的神通来,变得与杨戬身躯一样大小,一样嘴脸,举如意金箍棒,抵住杨戬。
两个巨汉金光闪闪,目如曰月,翻翻滚滚,各种杀招递出,打得是惊天动地、山崩地裂,万兽惊惧,百鸟呜咽;唬得那马、流元帅,战兢兢摇不得旌旗;崩、芭二将,虚怯怯使不得刀剑。
杨戬和孙悟空使出法天象地神通,现出盘古真身,一时三界大神通者都瞪大了双眼,脸庞之上,写满了不可思议和难以置信的神情。
大赤天,八景宫内正在闭目静修的老子双目一睁,精光有三尺之长,透眼射出,瞬息之间又不见踪影,慧眼关照,杨戬和孙悟空化身盘古真身,正在厮杀,掐指演算片刻,良久叹息一声,喃喃自语道:“准提参悟巫族的十二都天神煞阵,还真的找到化身盘古大神的神通。只是不明天机,还难堪大用,徒添笑话而已?”
说完,又恢复了云淡风轻的神情,默诵黄庭,静修道法,一副仙风道骨的风姿,飘然欲飞,不似凡人。
准提从十二都天神煞阵中悟得盘古真身,却是没有三清拥有的盘古元神,尽管神通广大,却是没有那开天辟地,造化天机之能,难怪老子瞧不上眼了。
一旁观战的梅山兄弟只赶来见悟空与杨戬难分高下。
“这妖猴本领倒是不小,竟然能和二爷战了数百回合不分上下,不如你我去花果山中,捉些猴妖过来乱了他的心神?”康太尉的眉头高高皱起,向其于五人说道。
“善!”
六人定下计策,遂传下号令,撒放草头神,纵着鹰犬,搭弩张弓,便杀入花果山,与妖猴厮杀,那些妖猴哪里是天兵的对手,不一刻便败下阵来,四散奔逃。
孙悟空与杨戬大战之时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心中大惊,收了法象,抽身就走。杨戬见他败走,大步赶上道:“那里走?”
孙悟空见四面八方都是天兵神将,杨戬在后又追得急,不想恋战,随化一道金光,起在空中,落了下来,随变一棵大树长在路傍。杨戬正赶,忽然不见了妖猴,即运第三只眼睛,定睛观看,已知孙悟空化为大树;随即变化一樵夫,手执斧头,上前砍树。孙悟空晓得被他识破,扑的一个虎跳,又窜在空中不见踪影。
杨戬见悟空消失于眼前,无处可寻,正发愣间感到心中不安,暗叫:“不好!”急纵身驾云起在半空,见那李天王高擎照妖镜,与哪吒住立云端,真君拱拱手,问道:“天王,可曾见那猴王么?”
李天王闻言,又把玄明镜四方一照,呵呵的笑道:“真君,快去,快去那猴使了个隐身法,走去营围,往你那灌江口去也。”
二郎听说,心中惊怒,即取神锋,回灌江口来赶。
那孙悟空早一步到了灌江口,存着坏心,到得彼间,抡起铁棒,将那些庙里的鬼判阴神统统赶了出去,又把供桌上三牲果品,一发扫落在地,再放了一把火,在巽宫吸了一口气吹去,霎时狂风呼啸,风助火势,烧得无比灿烂。
那杨戬远远望见火光冲天,大惊失色,疾步赶来时,见那庙宇已然烧成白地,那孙猴子站在一旁鼓掌大笑。他不禁七窍生烟,忿怒如狂,叫道:“妖猴怎敢坏我香火,纳命来!”随化一道金光,起在空中,将孙悟空劈头就砍。孙悟空**神通,随刀化一道白气,护住其身,挚出金箍棒来,架住三尖两刃刀,打得火星迸出。
二人各使神通,变化无穷,相生相克,各穷其技,凡人世对象、禽兽,无不变化,尽使其巧,俱不见上下。
他两个且行且战,复打回到花果山,慌得李靖也顾不上攻打水帘洞,急调遣兵力,唤回哪吒,与各路天神一道,将孙悟空重重围困。只有数千天兵,兀自在水帘洞口猛攻不休。孙悟空身陷重围,现了三头六臂,三条金箍棒纺车般乱转,抵住了各路神祗。
与此同时,天上南天门大开,玉帝、王母、观音、太上老君与众仙俱在空中观战。观音眸光绽放,照耀大千,普照周天,万物生辉,抿嘴一笑,道:“贫僧所举杨戬如何?果有神通,已把那妖猴围困,只是未得擒拿。我如今且助他一功,管教擒住那猴头!”说罢将目视往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乃是老子的善尸化身,之前准提与老子的协议他也是知道的,见观音望向自己,便道:“菩萨将甚兵器,怎么助他?”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悲天悯人,慧轮高悬,照耀大千,眉若柳叶,眸含秋水,齿若白贝,望着下界,灿然一笑。
这一笑恍若刺穿虚无,洞穿苍穹,弥漫大千世界,照彻恒河沙数之净土,直达众人心底,顿时产生无限大欢喜、大清净、大自在,浑身舒爽,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我将那净瓶杨柳抛下去,打那猴头;即不能打死,也打个一跌,教二郎小圣好去拿他。”
“这猴头如果被你所抓,那我玄门颜面何在!”
太上老君暗自腹诽了下,遂摇头笑道:“呵呵,菩萨,你这瓶是个瓷器,如或撞着他的铁棒,却不打碎了?你且莫动手,等贫道出手助他一功。”
这观世音手上的羊脂玉净瓶本就是先天灵宝,在准提证道之时,更是烙上了道韵,可谓是‘无坚不摧’,如何会惧孙悟空的脑袋,打碎一说纯属无稽之谈。
观音心下雪亮,却道:“敢问老君有何兵器?”
太上老君点点头,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个圈子,说道:“这圈儿,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等我丢下去打他一下。”
观音菩萨心中一凛,这老君金刚琢一出,猴子焉能有命在,正待回话,旁边翊圣真君站了出来,朝太上老君一拱手,道:“区区一妖猴,又何必太上出手呢。本将有一物,可降服此怪。”
玉帝笑道:“真君有何宝物,可降妖猴,速速呈上!”
“遵命!”
翊圣真君恭敬行一礼后,取出一轮,只见这宝轮上面没有任何纹饰,唯有堂堂正正的煞气,乃是纯粹到极致的煞气凝结而成。
“此混天轮善能防护,无坚不摧,可降此怪。”混天轮自天门上往下一掼,滴流流,直坠下来。
孙悟空正使全力与众神周旋,哪里看得到从天上坠下这宝轮来?混天轮自难天门上往下一掼,轻轻打在孙悟空头上,将孙悟空打翻在地,几员天神趁机将孙悟空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