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双大明对比:朱元璋求我当女帝 > 第113章 江南士绅

别看洪武皇帝一代雄主,驱逐鞑虏,恢复汉家,严刑峻法,重拳出击,牛逼哄哄。

却有一类群体,朱元璋对他们无可奈何,咬牙切齿给予政治优待。

这,就是江南士绅。

古代的斗争,看似是皇帝与百姓之间的矛盾,实则是皇权与世家的利益争夺。

从汉朝世家崛起,一步步壮大开始,皇权与世家之间的斗争就没停止过。

虽说唐朝出了一个黄巢,按照族谱狂砍以五姓七望为首的世家大族。

世家大族实力衰退,士大夫阶层在宋朝重文轻武的环境下,相互抱团,共谋利益,又成了新的利益集团,不是世家,胜似世家。

强如天可汗李世民,对五姓七望无可奈何,甚至还要厚着脸皮融入陇西李氏。

朱元璋对于江南士绅为主体的士大夫,也同样如此。

至于江南士绅之所以能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一部分是宋朝的重文轻武,另一部分是元朝的奇葩制度造成的。

元朝建立之后,因蒙古是游牧民族,玩不转农耕文明这一套,只想着喝酒、吃肉、抢女人、搞征服,于是就弄了一个包税制。

所谓的包税制,就有点类似于现代的外包公司,麻烦的脏活、累活不想做,就直接花钱找外包。

于是,蒙古帝国内部的贵族,就采纳了中东一个犹大商人的建议,捯饬了一个买办集团,将收税的权力拍卖出去,这叫‘以汉制汉’。

元朝通过拍卖收税的权力从地主身上掏钱,地主们再拿着鸡毛当令箭,从底层农民身上压榨血汗。

这一套,阴损毒辣之极,却相当管用。

果然,消息一出,全国各地的地主、豪强都沸腾了,纷纷响应,拍卖价屡创新高。

尤其是江南这一富庶之地,最终的拍卖价格竟超出了原来预估价格的十几倍。

江南地区的豪强、士绅、地主们肯出如此高价,自然是因为有利可图,拍卖花了几百万两白银,等收税权力到手,他们就能收几千万回来。

靠着这个法子,蒙古轻轻松松收到了大量的财富。

地主、士绅、豪强们虽出了点血,回头却能从老百姓身上榨取更多的油水。

元朝上层统治者和地主们双赢,只有底层百姓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沈万三就是通过这条路子,一路发家成巨富的。

包税制一出,地主们疯狂剥削压榨,各地水深火热、民不聊生。

地主们高价拍下了收税权,只想着加倍从底层身上赚回来,却没有看到凤阳一个叫朱重八的放牛娃,他的爹娘、兄弟、姐妹,是怎么活活饿死的。

正因元朝搞了一套包税制,使得江南地区的地主、士绅、商人势力迅速膨胀,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

朱元璋驱逐鞑虏,推翻元朝暴政,建立大明王朝,就让江南地区的士绅非常难受。

他们的目前拥有的一切,皆来自于元朝。

如果元朝被认为是伪朝,多年汲汲经营算计,好不容易得来的财富,都将化为乌有,这一点,是他们断断不能接受的。

是以,明朝建立之初,这群江南士绅变着法子作妖,各种不配合。

甚至还有不少沽名钓誉之辈,认为自己是先朝遗民,对于元朝卷土重来抱有幻想。

这句‘白发遗民真可哀,途穷犹望北兵来’,就是这群人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哪怕江南地区是元朝规定四等人中最低贱的‘南人’,他们也甘之如饴。

江南士绅如此不配合,让朱元璋非常恼火。

作为砍人爱好者、剥皮实草业绩第一人,朱元璋脾气出了名的暴躁,恨不得将这些人全砍了。

奈何,江南地区的士大夫背后,经过多年经营,早已形成了一张庞大的人脉关系网。

一人当官的背后,乃是一个甚至是数个家族的荣辱与共。

这张关系网比蜘蛛网还要复杂百倍,犹如《红楼梦》四大家族那般,通过血缘、姻亲、师生、同乡等紧紧抱成一团,牵一发而动全身,难以撼动。

封建社会,皇帝打天下靠武将,治理天下则离不开文官。

对于新兴的大明王朝来说,若是缺乏士大夫的鼎力支持和效忠,朝廷根本没法运转。

加之,儒学乃是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没有士族做背书,大明王朝的统治就没有合法性,就会成为得位不正的伪朝。

面对这种情况,朱元璋不得不让步。

之前造反的口号是‘驱逐鞑虏’,得罪了江南士绅,大明建立后不久,朱元璋立刻转变态度。

当有大臣上书建议将元朝定为伪朝时,朱元璋怒斥反驳,说:“元主中原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奈何为此浮薄之言?亟改之。”

不止如此,朱元璋还迅速与红巾军做切割,将红巾军定为反贼。

朱元璋是灭贼平天下,正所谓‘取天下于群雄之手。’

这一通操作,朱元璋就从一个造反头子,变成元朝的坚定捍卫者,只是事情发展到最后,一不小心(故意的)把元朝江山给夺了。

这就解释了,朱元璋父母兄弟因元朝暴政活活饿死,本人如此痛恨前朝,最后还要把元朝奉为正统的根本原因。

不是他想这么做,而是没有办法。

只有认可了元朝,才能换取江南士绅的支持,大明的统治根基才会稳固。

但朱元璋万万没想到,他这一手,在数百年之后,会被清朝学去。

后面清朝入主中原之后,也是采用这套说辞。

四爷雍正在《大义觉迷录》就这样写道:“明之亡国,亡于流寇李自成之手,与我朝毫无干涉。”

臭不要脸的十全老狗乾隆更是说:“我朝为明复仇讨贼,定鼎中原,合一海宇,为自古得天下最正。”

造反覆灭明朝的是闯王李自成,与我大清无关。

我爱新觉罗家一直是大明的忠臣,入关收拾李自成是为了大明报仇,无奈大明气数已尽,大清才勉为其难取而代之。

追溯过往,江南士绅才是万恶之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