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双大明对比:朱元璋求我当女帝 > 第127章 思想教育

“大唐有黄巢,大明有朱绫,老天爷,你不能这样搞我们呐!”

“未来不是我们能力不行,而是对手太狡猾、太阴险、太奸诈了。”

“……”

江南一带的士绅、地主更是瑟瑟发抖,欲哭无泪。

其他地方的地主只是失去了土地和一半财富。

他们呢,不光是倾家荡产,一无所有,甚至连性命都保不住。

被底层那群贱民弄死已经够惨了,死后尸体还被挂到城楼上去,惨上加惨,惨绝人寰呀!

一时间,大明全国各地的地主都慌了。

祖辈一代代苦心筹谋,费心算计,好不容易才从老百姓手里搜刮出万亩良田。

这个时代所谓的‘士农工商’四民格局,排在第二等的‘农’不是农民,而是拥有大量农田的大地主。

原以为爬到这个层次,本人和子孙可以永远吃喝不愁,富贵无边。

谁曾想,未来破天荒冒出一个世祖女帝朱绫,挥动屠刀,刀刀往士绅、地主身上砍。

要他们眼睁睁看着所有土地收归国有,子孙躺着收租的美梦破灭,怎么愿意接受?

士绅、地主们心中泛起浓浓的不甘与怨愤,恨不得朱绫当场爆炸,永远消失在天地间。

既提前知晓未来,自然不能坐以待毙,肯定要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转念想到朱绫万夫莫敌之勇、闯皇宫如入无人之境的绝世武功,又是一阵心梗。

打又打不过,斗又斗不赢,咋整呢?

士绅、地主们脊背发凉,瘫坐在太师椅上:“难道未来只能任人宰割吗?”

天幕中。

各地的土地都被收归国有,最开心的,莫过于底层百姓了。

传统农业社会,土地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

之前被地主剥削压榨,日日辛勤劳作,却始终不能让一家子吃饱穿暖。

这会子,所有的地主都被铲除了,释放出来的土地资源,就可以分到他们手上了。

不用花钱就可以分到土地。

这种事放在以前,他们做梦都不敢想。

尽管朝廷已经发出公告,土地国有化之后,产权属于国家,个人只能拥有无限期的使用权,老百姓却不在乎。

只因他们明白,朱绫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剥离,是为了杜绝土地兼并,防止底层百姓手里的土地被抢走。

老百姓们满怀激动,焦急等待着土地分配,好让自家能早点拥有土地。

朱绫也没让他们失望,当土地尽数国有化之后,就开展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分地运动。

不过在正式将土地分出去之后,还是要先来一轮思想教育。

之前她在辽东,给老百姓分地的时候,也是这样做的。

有道是**易毁精神难消。

现实中的地主已经被灭了,接下来还要把老百姓心中的地主灭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才能在分地之后,积极投入国家的建设之中。

朱绫任命卢芳为钦差大臣,前往全国各地,给老百姓上思想政治课。

卢芳考虑到老百姓都没什么文化,说得太高深,只会是鸭子听雷,让人难以理解。

思虑再三,卢芳就把个中道理掰开揉碎了,用白话文讲一遍。

什么生而为人,人人平等。

这个国家的主人是人民百姓,而不是地主士绅。

我们是人,而不是牛马。

士绅地主大量占有土地,哄骗老百姓当牛做马,大伙儿应该奋起反抗来推翻它。

女帝在登基之前,当了十五年的辽东王,辽东地区在她的统治之下,俨然成了人间天堂。

作为百姓,我们应该追随她的脚步,将大明王朝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女帝定年号为‘大同’,意在将国家建成一个民主、自由、平等、富足的社会。

在这个大同社会里,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幼有所教,老有所养,贫者不用担心三餐温饱,残疾孤寡亦不用害怕遭人歧视、生活无依。

如此宏伟的目标虽然很难,但有志者事竟成,只有上下齐心,早晚有一天会做到的,辽东地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而要先实现这一点,首先就要解开枷锁,将压迫在老百姓身上的地主、士绅、官僚等一一铲除,还要将诸多乱七八糟的封建糟粕思想统统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卢芳的演讲,不仅天幕内的百姓听得热血沸腾,就连天幕外两个世界的大臣也是大为触动。

殿内的很多大臣都是穷苦出身,早年也是被士绅、地主压迫过来的。

多年寒窗苦读,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通过科举完成阶级跃迁,成为士大夫的一员。

真正当官之后,他们也不是没想过改变。

奈何官场太过黑暗,官官相护,层层利益捆绑,根本难以撼动。

就算他们有心为老百姓做点实事,一旦触及到地主、士绅的利益,分分钟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久而久之,人心也就麻木了。

不是同流合污,就是自扫门前雪,不再管别的。

如今听到这样的思想洗礼,很多内心麻木的官员,竟觉得汗颜无地,羞惭不已。

卢芳不仅给老百姓上思想政治课,还把朱绫十多年前在辽东编写出来,用来教化百姓的几折大戏搬了出来。

这几折戏的内容都是描写万恶地主、士绅如何吃人的,老百姓在这样的残酷压迫之下是过得如何凄苦,以及最后在某个天降神女的领导下,推翻沉重封建大山,迎接新时代,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美好生活。

这几折戏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旧时代的地主、士绅、豪强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底层人民只有把他们推翻,并狠狠批判这种行为,老百姓才能过上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

由于有辽东地区这个活生生的例子,从辽东回来的族长、宗老又拿着画像极力渲染。

老百姓对此深信不疑,立刻将地主、士绅视为洪水猛兽。

一时间,全国的地主、士绅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部分平日里乐善好施口碑还不错的地主之家还好,做好事留余庆,逃过了清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