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双大明对比:朱元璋求我当女帝 > 第146章 天子守国门

“父皇,别打,别打,我认错了还不行吗?”

“你今天都打我多少次了,再来屁股就没了。”

“咱们老朱家,血浓于水,血浓于水啊!”

朱棣被抽得狼狈逃窜,一边闪,一边嗷嗷叫。

新大明。

朱元璋看到另一世界的朱棣迁都,也是气得脸都绿了。

他横了朱棣一眼,随即看向朱绫,目光黑油油的:“你这丫头,将来该不会也想迁都吧?”

朱绫微微蹙眉,直言道:“迁都肯定是要迁都的,北平就是个不错的地方。”

“你——”

朱元璋心头一梗,差点没厥过去。

朱标不解道:“要论历史底蕴,要论区位优势,金陵远远强于北平,为何要迁都?”

朱绫叹道:“正因为金陵太好了,所以才要迁都北平。”

朱标道:“为什么?”

朱绫出神片刻,道:“全国经济是一盘大棋,南方地区本就得天独厚,占尽优势,若是都城一直在南方,北方将会陷入不可逆转的持续性衰落,对于整个国家和人民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这话一出,朱元璋和朱标浑身一震,双双陷入沉思。

神州大地山灵水秀,地大博物,好地方多了去了,为何北平燕京能成首都?

准确来说,燕京是首都的不二之选。

不管是在明清两朝,还是现代,燕京的首都地位都是无可争议的。

道理何在?

个中原因很复杂,主要与河流息息相关。

古代四大文明古国都是以农耕为主的文明。

农业看天吃饭,最离不开的就是水源,因此河流至关重要。

四大文明古国的本质是大河文明。

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长江无论是在水量、长度,流域面积等方面,都是全面碾压黄河的,为何黄河是母亲河?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会是黄河?

长江到底哪里不如黄河的?

其实,不是长江不行。

长江之所以无缘母亲河,恰恰是因为本身水量太大了。

古时生产力落后,长江如此惊人的流量,绝非古人能够驾驭,一场暴雨下来,滔天洪流能轻松将一个部落屋毁人亡。

加之,南方气候湿热,森林密布,瘴疠横行,根本不适合人居住。

古人控制不住长江,无法直接引长江之水灌溉,流量稍逊一筹的黄河,反而更加适合农业灌溉。

历朝历代史书记载了无数次黄河泛滥,却不知长江更恐怖、更狂暴。

现代的长江之所以看着如此温和,是一代又一代的先人披荆斩棘、穷尽心力驯服出来的结果。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黄河都是农业耕种的扛把子。

直到五代十国气候发生改变,南方变得越来越适合居住耕种,人们也渐渐摸索出来利用长江,发掘黄金水道的航运价值,长江取代黄河成为老大,连带着更南的珠江也跟着受益。

特别是到了南宋时期,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促成了国家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秒变小甜甜,北方的黄河流域的城市却成了牛夫人。

从古至今,河流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的命脉所在。

当长江被驯服开发利用出来后,其本身的优势只会越来越明显。

特别是到了工业时代,万里长江的黄金水道,堪称世界天选之河,令尼罗河、密西西比河、恒河等世界级大河为之黯然失色。

与此同时,黄河流量小,冬天有结冰期,含沙量大,航道阻塞等区位劣势,将在工业文明到来时变得越来越明显,并进一步制约流域城市的经济发展。

此消彼长,两条大河流过的城市,经济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将首都定在南方地区,北方的衰落将不可遏制。

黄河是一位伟大母亲,辛苦哺育孩子,孩子长大了,母亲却老了,干不动了,孩子能嫌弃她吗?能把她当成累赘狠心抛弃吗?

当然不能。

黄河的衰落,导致整个北方地区衰落。

若要扭转,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北方定都,将政治与经济分开。

北方成为政治中心,南方为经济中心。

政治经济两手抓,南北合一,齐心协力,才能下好国家这盘大棋。

朱绫对于将来的规划,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迁都,并下重手治理黄河,盘活北方经济,缩小与南方的差距。

长江与黄河一样伟大。

黄河是农业时代的母亲河,长江是工业社会的父亲河。

工业社会来临时,黄河其实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治理好黄河的泛滥和泥沙,让饱经沧桑的老母亲重新焕发青春。

天幕中。

朱绫作为现代灵魂,跳脱出历史,站在更高的维度看问题,迁都北方是必然的。

朱棣是土生土长的古人,想的没有那么深远。

他顾众人反对,执意迁都北平,也在诸多原因叠加。

首先,朱棣的封地就在北平,是他的龙兴之地,意义非凡。

其次,北平的地理位置正好在华北平原的中心地带,定都在这里,更有利于通知全国。

最后,也是最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北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紧邻蒙古瓦剌和鞑靼等部族,这些部族时常骚扰北部边境,给大明的统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迁都北平,才能更好抵御外地入侵。

朱棣昂然道:“迁都北平,守护大明疆土,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大明王朝的风骨与浪漫,也就此奠定下来。

新大明。

“好,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愧是永乐大帝。”

朱绫双眼明亮如星,跳跃赞许之色。

明朝十六帝,她最欣赏的就是四叔永乐帝。

“啪!”

朱标也是抚掌大赞,喊道:“说得好!大明皇帝就该有这样的气节!”

天知道,第一期对比,他被另一个世界的朱允炆创得有多深。

子不教,父之过。

哪怕隔了一个世界,他也觉得丢人,恨不得找块豆腐撞死。

马皇后也是满脸欢喜:“另一个世界的老四,真是我朱家的好儿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