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这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影响力不可谓不深远。】
双对比系统说着,天幕迅速转动,开始放映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航行地图和沿途中的历险遭遇。
一瞬间,两个世界的人瞪大了双眼,震撼到无以复加。
“我的天啊,大明之外的世界,居然这么大?”
“乖乖,我不是做梦的,世界竟如此广阔无边?”
“在这之前,我还以为大明就是世界最大的陆上领土,周边除了几个弹丸小国,就是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没想到海外还有新天地。”
“等等,大家还记得之前天幕盘点,未来女帝提到过,这世上有四大黑土区,除了辽东,还有另外三大黑土地,我起初还有些不信,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开什么玩笑,女帝怎么会信口开河?她说的肯定是真的,就是没想到,海外的世界这么大。”
“郑和真是个人才,竟能航行到那么远的地方,难怪成祖如此器重他。”
“妈呀,太震撼了,这世界好大啊!”
“……”
两个世界的人宛如一粒蜉蝣见青天,方知世界之大,大得超乎想象。
朱元璋、马皇后、朱标等人,也被郑和的航行路线给惊到了。
朱绫心说,这才哪到哪儿呢。
画面中显示的郑和路线经过的地方,大概只有世界四分之一的面积。
巨大的太平洋、南北美洲、还有两极、西欧、北欧,这些地方大了去了。
这一幕幕航行路线,将很多人眼中所谓的天朝上国打得粉碎。
朱元璋却两眼放光,看着朱绫:“绫儿,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世界的全貌?”
朱绫笑着点头:“当然,正因为知道,所以我的眼界才比别人开阔,不再拘泥于大明这一亩三分地。”
朱元璋忙问:“郑和远航经过的地方,土地怎么样?土壤肥不肥?”
朱绫道:“郑和南下,经过大部分都是热带地区,水热条件……”
她说到此处,见朱元璋目光如此热切,呼吸都急促了,立刻反应过来他是在套话,当即冷喝道:“好个如意算盘,居然给我下套,当真我是傻子吗?你越想知道,我越不说,气死你丫的!”
朱元璋也没料到朱绫反应如此之快,竟能在瞬间识破他的算计,讪讪笑了笑。
原来朱元璋看了郑和的航行路线是往南之后,立刻想到,越往南温度越高,土地也就越适合种田。
郑和途经那么多地方,不似远东地区那般严寒。
若是能够打下来,分封给藩王,再安排一批百姓去耕种,岂不是可以解决藩王制度的弊端吗?
说到底,朱元璋还是不甘心儿孙爵位世袭递降,富贵五代而绝。
既然大明这片疆土养不了那么多藩王,那就想办法从海外弄地盘,将他们封到外面去。
如此,既扩大了大明的版图,又可以让朱家的儿孙世世代代享受荣华富贵。
朱绫一眼就看穿朱元璋打的什么算盘,心中冷笑,真以为分封到海外就可以解决问题吗?
人心不足蛇吞象。
当藩王拥有了更多的领土,野心只会进一步膨胀,进而走上军事扩张之路。
也别扯什么都是一家子。
自家人杀起自家人,下手往往才是最狠的。
欧洲老祖母维多利亚女王了解一下?
前世第一次世界大战,看似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实际上一群亲戚分配利益不均在干仗。
参与冲突的绝大部分国家的元首,都是近亲关系,表哥打表弟、舅舅打外甥、叔叔帮侄子,乱成一锅粥。
要是真的这样搞,朱元璋自己是爽了,后面的皇帝可就倒霉了。
朱绫都快无语死了。
这糟老头子坏得很,每次都这样。
看似为了儿孙好,结果坑一个又一个。
分封藩王,吃垮了大明。
诛杀功臣,导致朱允炆丢了皇位,朱棣远征漠北无将可用,只能自己御驾亲征。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平日里掏心掏肺,付出一切,病入膏肓,又有几个能守在病榻前伺候汤药、端屎端尿?
【除了《永乐大典》、五征漠北、七下西洋这三大功绩,朱棣还打下了安南(越猴),改名交趾,设立交趾布政使司、辖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县,将中南半岛的大部分领土纳入华夏版图。】
【总之,在朱棣统治之下,大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蓬勃发展,国力一日比一日强大,被誉为‘永乐盛世’。】
【其德行远播海外,据不完全统计,永乐一朝,对大明臣服纳贡的国家就多达三十多个。】
【尽管上位充满了争议,但朱棣的文治武功、以及领土完整统一、推动外交等,朱棣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句话总结:成祖永乐帝朱棣,得位坎坷,治国有方,文武兼备,天命所归真龙天子是也!】
这句‘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一出。
原大明永乐朝的皇帝朱棣,腾地从宝座上站了出来,激动得双手都在抖。
由于是藩王造反上位的皇帝,朱棣比李世民还要敏感自己继位的合法性。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上位,至少在皇帝之前,得到了李渊下旨册封东宫储君,是以皇太子身份继承的皇位,勉强算合法。
反观他,上位之时,朱元璋已经死了四年多了。
就算他能够篡改历史,也改变不了他是夺了侄子朱允炆皇位的事实。
这么多年来,他兢兢业业治国,发展经济,与民休养生息,就是为了向世人证明,他比朱允炆更有资格当皇帝。
苦心人,天不负。
他等到了。
天幕亲自盖章,承认他是天命所归真龙天子,这比朱元璋原地复活,给他写一道传位诏书更具有说服力。
朱高炽、朱高煦、朱瞻基等也明白朱棣的心结所在,看到这一幕,忙齐声祝贺:“恭喜父皇/皇爷爷得到上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