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一年收上来的大米,就足够一家子吃十几年了。
便是每人顿顿七八碗大米饭,也吃不了那么多。
拿到市场上卖吧?
家家都丰收,每个人都不缺粮,加之辽东地区封闭,粮食根本卖不上价。
谷贱伤农,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就在家家发愁仓库里上万斤粮食卖不出去时,朱绫及时发出一条公告,高价收购百姓手里的粮食,并鼓励他们继续种地,来年再遇到粮食不好卖的问题,她这个辽东王继续给他们兜底。
这下,老百姓种田再无后顾之忧,更加卖力了。
朱绫将收上来的粮食,选出一部分精品,由于出口卖高价和爱龙仕专卖割韭菜,剩余的绝大部分,却另建仓库储存起来。
对于朱绫的做法,很多人都感到不理解。
辽东地区生产的粮食数量如此惊人,为何朱绫高价收购之后就一动不动?
粮食这东西,放久了可是会变坏的。
就算朱绫要未雨绸缪,留一部分也就够了,为何要把大量的粮食储存起来?
对于朱绫的做法,很多人都不能理解。
追随朱绫的一众下属都想知道原因,朱绫却笑而不答,说等到时机成熟,你们自然就知道了。
私下里,凤辰奕也悄摸摸问朱绫。
朱绫想了想,便道:“本王这么做,是为了提防商人。”
“商人?”凤辰奕皱眉。
“是!”
朱绫点了点头,幽幽道:“商人重利,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当利润达到10%时,便有人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有人敢于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时,他们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而当利润达到300%时,甚至连上绞刑架都毫不畏惧。”
凤辰奕听了这话,似乎有些明白了:“您囤积那么多粮食,就是为了打击贪婪的商业资本?”
“嗯!一旦发生灾情,他们便会如同鲨鱼闻到鲜血那般蜂拥而动,历朝历代,每逢大灾总会饿死很多人,一部分是天灾,另一部分却是**啊!”
转眼又是一年过去,入春之后,天气就跟遭了鸡瘟似的,一阵一阵踌躇。
从三月份下雨起,接接连连下了半年,直到九月才停歇,竟没出现过连续三日放晴。
好不容易消停了半月,九月底一场冰雹突袭而至,彻底让北方各地区的百姓绝了一年的口粮。
尤其是华北平原这一主要产粮区,受灾尤为严重,几乎是颗粒无收。
如此严重的灾情,一旦处理不好,暴乱就难以避免。
朱元璋得知之后,第一时间下旨赈灾,并命人即刻前往南方调拨粮食,救援受灾的北方地区。
然而,南方地区,特别是江南一带的士绅地主,早就闻风而动,大肆收购市面上的粮食,准备狠狠发一笔大财。
真等到朱元璋派人到南方去,哪还有什么粮食?
不仅如此,士绅、地主大量囤积粮食,也引起了南方百姓的恐慌,人人都怕买不到粮食,争先恐后抢购。
你抢我也抢,原本不缺粮食的南方,一时间竟也陷入了粮荒。
就这样,通过一番运作,粮食的价格就比平日高出了十几倍,甚至是几十倍。
朱元璋听说此事,勃然大怒,下旨严惩囤积居奇者。
江南士绅、地主、商人多年狼狈为奸,沆瀣一气,早已结成了稳定的同盟。
朱元璋再怎么愤怒,也是无可奈何。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怒了。
“这群该死奸商,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丝毫不把人命当回事。”
“不想着赈灾救民也就算了,还大肆提高粮价,真是可恨。”
“为了赚钱,他们真是不择手段,难怪女帝未来对他们痛下杀手。”
“苍天啊,我们老百姓的命难道就不是命吗?”
“老天要是有眼,就应该下一道雷劈死这群人。”
“……”
老百姓们怒不可遏。
生活在底层,长期被愚弄,做梦都没想到,那些士绅、商人居然丧心病狂到如此地步,不把人命当回事。
新大明。
“奸贼!这群该死的奸贼!”
看到江南的士绅、地主大量屯粮,制造恐慌情绪,抬高粮价发财,朱元璋气得脑溢血都快犯了。
他知道商人很阴险、很奸诈,不把人命当回事。
这种事他在元朝末年也是亲身经历过的,所以称帝之后,极力约束商人,打压商人的社会地位。
原以为这般高压状态下,商人们肯定老老实实,规规矩矩,不敢再乱作妖。
万万没想到,商人们非但死性不改,反而变本加厉,与士绅、地主勾结。
朱标愤恨不已:“奸商误国!奸商误国啊!”
士绅、地主、商人,三者利益共谋,团结一致,竟连皇帝都无可奈何。
朱标进一步想到,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皆因老百姓吃不起饭而引起。
导致老百姓一个个饿死,天灾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是**,是贪婪的商人,以及与之狼狈为奸的士绅、地主。
以此类推,士绅、地主、商人,才是真正的国贼。
国家灭亡,他们才是罪魁祸首!
“杀!杀!杀!”
朱元璋咆哮如雷:“受灾的百姓是干什么吃的?赶紧的,将这**贼吊死了,挂到城楼上去!”
马皇后见丈夫气狠了,忙给他拍背顺气:“重八,你气糊涂了吧,老百姓哪里知道这里头的弯弯绕绕,他们看到那么多人饿死,只会认为皇帝昏庸无道,朝廷赈灾不力,决计想不到是士绅、地主、商人在背后捣鬼。”
朱元璋一听,更加来气:“好啊,大灾来临,饿死的百姓,背锅招恨的皇帝,倒是让他们置身之外,躲在背后吃得脑满肠肥,真是好算计!”
一想到那个画面,朱元璋气得都快原地爆炸了,恨不得将所有参与囤积居奇的商人、士绅,一一拉到土地庙里剥皮实草。
朱绫冷冷道:“是不是觉得特别憋屈?”
朱元璋哼哼道:“都快憋屈死了,咱明明第一时间救灾,到头来竟里外不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