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明。
朱棣震惊道:“原以为大侄女这样勇猛无双、战力非凡的奇女子,历史上怕是找不出第二个,想不到数千年前的商朝还有那么厉害的女军事领袖。”
马皇后惊叹不已:“谁说女子不如男,妇好这一生,真是太了不起了。”
朱元璋、朱标与蓝玉等人,都被震惊得头皮发麻。
由于这个时代没有考古这门学科,加之古时生产水平落后,他们竟都以为男尊女卑是自古以来的传统。
妇好的出现,犹如一枚巨大的核弹,炸开了女性被父权笼罩的囚笼。
直到这一刻,他们才震惊地发现,原来所谓的父权,出现的时间才不过只有几千年而已。
父系之前的母系社会,已经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
男尊女卑的所谓传统、所谓的自古以来、所谓的天经地义,不过是一场笑话而已。
比起朱绫登上皇位,缔造日不落盛世,妇好充满传奇的一生,无疑更加石破天惊。
她的出现,粉碎了整个封建男权那套‘男尊女卑’,规训女人要安分守己、做好贤妻良母那套说辞。
原来女性的独立自主,并非朱绫离经叛道想当然。
早在数千年,父权制社会发展成熟之前,女性过的就是这样的生活。
未来朱绫推行男女平等,不是破天荒的开创,而是复兴,是将女性失去的权利重新找回来。
这下,两个世界的女性对于男女平权的追求更强烈了。
被男性压迫这么多年,真的受够了。
她们要支持朱绫上位,在女帝的英明领导下,定能将女性曾经失去的东西全部拿回来。
从此,男人别想再压在女人头上。
这一刻,全体男性心中都冒出一个声音:“女性,真的要崛起了!”
凤辰奕却看得一愣一愣的,眉头皱得都快夹死苍蝇了。
心说:“这次盘点的主角不是我吗?怎么注意力都跑到妇好身上去了?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吗?”
凤辰奕心里苦啊!
好不容易出了一次风头,他还想让天幕放一放自己和朱绫将来有多恩爱呢。
帝后情深,千古佳话,羡煞旁人。
谁知……
此刻的凤辰奕的心态,就好比一个新娘,婚礼进行到一半,结果伴郎跳出来抢亲截胡,明明是她的主场,新郎却跟着伴郎跑了,别提有多崩溃了。
【真的很难相信,在三千年前的商朝会出现妇好这样伟大的女性。】
【她,既是商朝的王后,武丁的爱妻,也是负责祭祀,身份地位万万人之上的大祭司,同时也是一位英勇善战、功勋彪炳的女将军。】
【多重身份,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这样的大女主人生,便是狗血小说也不敢这么乱写。】
【偏偏,这就是历史事实。】
【不过,我们也得承认,妇好能活出自己的传奇,除了本身能力足够优秀之外,还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武则天能成为一代女皇,与大唐开放的社会风气脱不开关系。】
【同样的,妇好诞生的那个年代,恰好是父系社会形成的初期,母系社会虽崩溃,但男权至上的观念还没深入人心,所以妇好才能充分舒展个性,展现风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妇好死后,随着父权制社会的不断完善,男性权力日渐强化,女性开始一步步被驱逐出政治、军事的历史舞台。】
【待到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宗法制完全成熟,父权、政权、夫权,三重男性权力形成完整闭环,女性不仅失去了各项权利,甚至连独立的身份也丧失了,彻底沦为了男性的附庸。】
【至此之后,如妇好这般文能主持祭祀,参与国家大事,武能上马领兵杀敌的奇女子,成了历史绝响。】
【咳咳,妇好的人生介绍完了,现在回到正题。】
【之所以说凤辰奕是拿了性转妇好剧本的传奇战神,是因为他在各方面与妇好太像太像了。】
【他,既是女帝的皇后,也是女帝麾下最精锐折梅军的统帅,更是西方人眼中的撒旦恶魔。】
【三千多年前的武丁,没有因为妇好是他的王后,就将她困在深宫,让她与其他女人卷入无穷无尽的宫斗。】
【未来的女帝,也没有因为凤辰奕是她的皇后,就要她像别的女性皇后那样,管理后宫,做一个依附大女主的小男人。】
【对于女帝来说,凤辰奕是她情感上的另一半,也是事业上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人生信念的知己。】
【在朝堂上,凤辰奕是她的臣子,只有下了朝,两人独自相处,凤辰奕才是她的皇后。】
【女帝一生追求女权、贯彻女权,但她眼中的女权,并非女性强权,而是男女平权,她要的不是女人踩在男人头上,是女人与男人站在同一起跑线,堂堂正正的竞争,不看性别,只看能力。】
【女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天下人证明,一段正常美好的婚姻生活,应该是夫妻平等,相互扶持,相互尊重,彼此关爱,坦诚相待。】
【婚后,两人琴瑟和谐,不胜恩爱,牵手走过了五十多年的风雨,也成了大同盛世的第一对金婚夫妻。】
两个世界的人看到这里又呆住了。
“五十年,帝后居然做了五十年的夫妻。”
“乖乖,这凤辰奕也太好命了吧?”
“确定好命,同样是皇后,看看前面那些朝代的,个个被困在深宫,别说是到外面打仗了,就是想见自己家人一面都难。”
“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这话可不是开玩笑的。”
“难怪天幕说凤辰奕是翻版的妇好,这两人真的很像,都是一国之君的配偶,同时也是战功赫赫、能力非凡的猛将。”
“女帝的平等尊重观念,真是绝了,没了因为凤辰奕是皇后,就被他给困死。”
“等等,我们的关注点不应该放在五十多年这个数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