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双大明对比:朱元璋求我当女帝 > 第191章 背后的文官(1)

【头一个,朱元璋吸取了宋朝灭亡的教训,认为重文轻武不可取,文人容易误国,因此对文人士大夫防备极深。】

【尤其是江南士绅,各种不配合,各种作妖,他作为皇帝,肯定要防一手。】

【有朱家藩王压着,才能形成强力的震慑,让这群文人士大夫不敢造次。】

【其次,元朝虽灭,余孽仍在,北元残余的势力,依旧是大明北部的心腹大患。】

【朱元璋疑心深重,信不过文官,信不过武将,最信得过的只有自己的儿子。】

【毕竟老话说得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唯有自家子嗣,才不会背叛朱家皇族。】

【为了镇守边疆,他设立了以秦王朱樉为首的九大藩王,手握重兵,拱卫京师。】

【最后,作为真正从底层里走出来的皇帝,朱元璋深知百姓的力量有多可怕,同时也明白,若非万不得已,百姓是不会冒着全家杀头的风险起来造反。】

【他担心底层里出现第二个朱元璋,颠覆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大明江山。】

【分封藩王,就是他给大明王朝上的最后一道保险。】

【若是哪天朝廷发生变故,皇帝昏庸无能,朝廷奸佞当道,倒行逆施,危害百姓,动摇国本,藩王可以起兵进京清君侧。】

【未来的永乐帝朱棣,就是以皇帝身边出了奸臣,违背太祖遗训为由,奉天靖难行动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成功团结了各地藩王的力量,联合推翻了朱允炆的统治根基。】

【至于藩王进京之后,会不会赖着不走,直接取而代之当皇帝,朱元璋则一点也不担心。】

【别忘了,他是穷苦出身,对于底层百姓来说,种地是个体力活儿,多一个儿孙,就等于多一个劳动力。】

【在这种小农思想的影响下,大明王朝是真正的家天下,即朱家人的天下。】

【藩王姓朱,是他朱元璋的血脉,造反成功之后,皇帝依旧是自家人,肉烂在锅里,大明还是他老朱家的大明。】

听了双对比系统这番分析,两个世界的朱元璋重重点了点头。

他当年不顾群臣反对,执意分封藩王,就是出于防备文人、镇守边疆、以及为大明上最后一道保险这三个重要原因。

可以说,朱元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朱家,为了儿孙。

朱元璋扫了众人一眼:“咱用心良苦,你们怎么就不明白呢?”

朱绫和朱棣,齐齐翻了个白眼。

【朱元璋的很多出发点都是好的,只可惜他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子孙繁衍。】

【皇族子孙的不断繁衍,会带来两个问题。】

【一个是子嗣越来越多,朱家藩王的待遇又这么丰厚,一代两代没什么,等再过几代,就会造成极大的负担,掏空大明的国家财政。】

【另一个是子嗣繁衍,血缘稀释得越来越远。】

【第一代皇帝与第一代藩王是父子,第二代皇帝与藩王是叔侄,这样不断繁衍,血缘越隔越远。】

【朱元璋不忌惮藩王,那是因为藩王是他的亲儿子。】

【可对于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来说,手握重兵的藩王威胁简直不要太大,卧榻之侧,岂能他人酣睡?】

【没有亲生父子这一层深厚的血缘关系作为纽带,皇帝与藩王之间的关系,注定不可调和,削藩势在必行。】

【当然啦,朱元璋爱惜儿孙,但更爱自己的好大儿朱标。】

【东宫太子一脉,倾注了他无数的心血,承载着他的希望。】

【朱元璋可以坑别人,但绝不会坑自己最爱的儿子。】

【为了让太子朱标更好约束藩王,让藩王们紧紧团结在皇帝身边,朱元璋在各地设立的卫所。】

【卫所是管辖粮仓的机构,各地农民种地交粮食,不能直接上交藩王,而要上交卫所,再由朝廷派专人发放。】

【有道是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掌控了粮食,就掌控了军事命脉。】

【藩王即便手握重兵又如何?手里没有粮食,就很难掀起什么大浪。】

【各地的卫所归都督府管辖,而都督府的武官采取世袭制,由皇帝掌控。】

【如此一来,有兵无粮的藩王,想要造皇帝的反,当真比登天还难。】

【未来朱棣能够起兵造反成功,那是诸多天时地利人和,以及亿点点运气加持的缘故。】

【朱元璋全盘布局想的很好,但天有不测风云,朱标过早离世,打乱了他的全盘布局。】

【朱标一死,东宫一脉的子孙中,朱允熥性子懦弱沉闷,难当大任,朱允炆看着还像个人样,但还是过于稚嫩。】

【朱元璋生怕自己死后,淮西武将集团生变,不得不大开杀戒,将蓝玉等人除掉,为朱允炆扫清道理。】

【殊不知,此举正中以黄子澄为首的文官的下怀。】

【朝廷文臣武将相互制衡,武将被打下去了,文官的春天就来了。】

【果然,朱元璋驾崩后,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在洪武一朝被压了整整三十年的文官,终于等来了抬头的一天。】

【早已形成利益同盟的这群文官,为了守住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就想着牢牢掌控皇帝,让皇帝成为他们的傀儡,也好实现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美好景象。】

【武将群体被朱元璋重创之后,短时间缓不过起来,摆在文官面前最大的威胁是藩王。】

【朱元璋设立藩王,就是为了防备文人误国,奸臣乱政,有藩王们压着,文官根本不能为所欲为。】

【正好继位的朱允炆是黄子澄一手调教长大的,经过长年累月的思想洗脑,朱允炆对藩王们厌恶到了极点,所以朱允炆上位第一时间就是削藩。】

【黄子澄等文人,以为借助皇帝之手削藩,就可以打掉藩王的势力,让文官集团一家独大。】

【千算万算,终究棋差一着,朱棣能力之强,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更有气运加身,每每遇难都有大风助阵反败为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